泉山書院

泉山書院

溫陵書院原為泉山書院,溫陵書院,古與小山書院、石井書院歐陽書院並稱“四大書院”。 在行春門(即東鼓樓)外,明初改為晉江縣學。正德十年(1515年),書院移建於菜巷(現東門小學)。清乾隆七年(1742年),知府王廷諍重修,另建啟賢祠,又建敬業堂和學舍13間,改稱溫陵書院,置店屋田地為經費之用。后改建為小學。 “溫陵書院,(明)隆慶《志》(《泉州府志》):泉山書院為宋·文公 朱熹(《泉州人名錄·朱熹》)建,舊在行春門外。 明初,以其地改建晉江縣儒學,祀文公像於明倫堂

目錄

正文


泉山書院為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創建。計有學舍十三間,“敬業堂”一座。始建時在今東街的第一醫院院址,歷代屢廢屢修。南宋咸淳三年(1267),泉州知州趙宗正在城東行春門外天寧寺建泉山書院,明正德十年(1515)移建於今東街蔡巷內,清乾隆七年(1742)知府王廷諍捐俸重修,更名溫陵書院。
南宋乾道年間〈1165一ll73),泉郡守王十朋梅溪曾於書院內會集諸生講經論文。嘉定間(l208-1224),名太守真德秀西山也於吏治之餘,到書院選擇才俊諸生,講道論文,獎掖後進。這兩位名太守重視教化,親蒞書院講學,一時傳為佳話,可見當時學風之盛。明·嘉靖間,又有朱定南先生親臨書院與諸生論文談道,因而鄉試期中,諸生成績突出,鄉里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