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

原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

吳聲,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研究專家,商務部國家電子商務諮詢委員會委員,目前擔任商務部中國電商委執行秘書長、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執行秘書長、東方風行集團總顧問、羅緝思維總顧問。吳聲出任多家名校的顧問和兼職教授,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聲提出的主要理論包括“大分流”、“體驗經濟”、“消費者反向定義品牌”等,為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各類企業等提供戰略諮詢和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

個人簡介


吳聲
吳聲
吳聲,1974年生,畢業於南京大學,致力於網際網路營銷、電子商務、自媒體研究。
吳聲是凡客最早的一批元老之一,歷任凡客公關總監、V+負責人、凡客副總裁,在多次凡客成功營銷中立下汗馬功勞,主導的凡客體在網際網路圈風靡一時,並傳為佳話。吳聲為人謙和風趣,在業界也有頗多好評。
2011年11月加盟京東,任職集團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自有品牌業務及公共關係部的運營和綜合管理工作,直接向集團CEO劉強東彙報。
2012年11月,任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委員會執行秘書長,12月,出任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執行秘書長。
2013年1月,吳聲擔任東方風行集團總顧問職務。東方風行成立於2000年,由知名主持人李靜創辦,目前東方風行集團包括傳媒、護膚品原創品牌靜佳以及樂蜂網三部分業務。同時,吳聲擔任獨立新媒羅振宇自媒體《羅緝思維》節目總顧問。

主要經歷和社會工作


•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執行秘書長
• 商務部電子商務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MBA中心顧問
• 南京大學商學院MBA中心研究生指導老師
• 東方風行集團總顧問
• 《羅輯思維》總顧問
• 前凡客誠品副總裁
• 前京東商城集團高級副總裁
• 中國校園營銷研究院理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特聘教授
• 北京電子商務協會顧問
• 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理事
• 擔任北京、上海、江蘇多地政府及企業經濟顧問、電子商務發展顧問、戰略顧問、品牌顧問

吳聲理論:“大分流——網際網路時代的體驗革命”


2011年,吳聲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提出了“消費者反向定義”這個概念,,即品牌是由消費者定義的,,而不是由品牌方預設的。隨著產品、商品、零售、銷售進入了一種全新的形態,傳統的商業模式被重新解構,很多商業機會被分流,,在電子商務領域尤其清晰,由此吳聲提出“大分流”理論和“體驗經濟”理論。
吳聲認為,網際網路商業環境的變革會帶來新的機遇::一方面來自消費形態的變化——電子商務在從低價模型在向溢價模型演進,是從“需要”到“想要”。在這種低價模型向溢價模型轉化中,大範圍催生了一些產業型的機遇;;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演進和渠道載體的變化,移動網際網路趨勢不可忽視。
變革一:大分流時代不可逆轉,體驗經濟帶來機遇
未來人群以個人興趣的圈層化、人格魅力的分成會帶來新的電子商務形態。淘寶、京東將成為京滬高鐵,代表極大化的供給,成為標配。與此同時也存在很多羊腸小道的供給,這些供給並不是單純的“小而美”,,而是基於體驗的圈層化。
電子商務大分流不可逆轉,移動網際網路催生的新商業機會不可逆轉。
變革二:用戶群體迭代,90后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
移動電商的主要用戶是90后。他們對新技術有天然的敏感性,並對於新的商業實踐有天然的擁抱能力和理解能力,,這些人是網際網路原著民,擁有完全不同的羅輯和習慣。
基於這種全新的思維,移動電商的核心就是要快速切換、快速到達、快速響應、快速解決,未來數據的驅動一定要產生更快的場景解決方案,這背後隱藏了許多的90后消費者偏好,,而消費者偏好蘊含了巨大的價值。
變革三:網際網路將對所有產業進行顛覆性的變革
所有的顛覆都是基於新的場景。中國電子商務面臨的革命,並不是平台和品牌之間的角逐,,更多在於一種新的分流和變化——這種基於人際和場景的電子商務形態和購物形態會徹底地顛覆人們對傳統電子商務的認知,傳統產業的資本也在大量接觸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正在改變所有的產業。
網際網路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既是一種消費的場景也是一種消費的驅動,,隱含了很多商業機會,這種機會都是基於網際網路大規模去改造所有產業所帶來的。這也是電子商務本身的一種升級和創新,,其核心邏輯是更深度的分流,,溶解個人和組織的邊界,強化人格化魅力化的標籤。

吳聲經典語錄


關於社會化媒體
1、在微博上要坦誠,低調,躺下來,四腳朝天。
2、社會化網路時代,平等化、中性化、顛覆性已經形成,系統思維需要改變。
3、面對挑戰、攻擊,任何迴避和猶豫都有可能導致毀滅。
4、品牌是用來引爆的,應該由消費者來定義,現在的品牌是基於網際網路的消費者方向定義。
5、凡客體最終與凡客沒有關係,成了網民聯歡的一個提議而已。
6、社會化生態:網民具有無窮的創造性,需要表達自我,客觀評價他人。
7、2.0時代,用戶是內容創造的主體,讓用戶沒有距離感、能低成本參與、親近感,而且好玩的廣告內容,才是成功。
8、人需要自嘲,自嘲是一種智慧。建議收看黃曉明的挺住體。
9、四句話:硬體即軟體,軟體即服務,消費即娛樂,廣告即內容。
10、廣告即內容:不是廣告,用心經營內容,精心建設;廣告與我們沒有關係,是一種可供社會娛樂的資源;易傳播、易參與、易分享。
11、堅持以C中心,C才是有真正決定權和發言權,完善用戶體驗、重視產品品質,完善供應鏈管理。
關於自媒體
“自媒體易形成小眾趣味,而這種小眾趣味定會形成大眾引爆。從小眾趣味到大眾引爆,個體並不是為一個自媒體在買單,而是在為一個趨勢買單。”——2013年5月22日,APEC青年創業家峰會
關於移動趨勢
1. “移動電商不是白富美和高富帥的經濟,而是從屌絲髮展起來的全民經濟。兩年前我曾說過,當我們的智能手機降到千元以下的時候,移動電商才能真正爆發。買799元的華為中興手機東莞打工小年輕和大學生,他們最有資格決定移動產業能不能爆發,對於這種能力和資格,如果我們今天還很漠視,那麼我們就是天賜弗與反受其譴。”——2012年中國第二屆移動電商年會
2. “移動電子商務不是PC電子商務的延伸,移動電子商務是完全獨立的系統的邏輯,不僅僅是因為用戶的使用形態,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受手機屏幕的限制,也不在於說移動電子商務的從業者稍微地把網站改換頭面,好像我們就在做移動電子商務了。”——2012年中國第二屆移動電商年會
3. “不管今天來自網際網路的訂單的比例是多少,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真正的搶佔了移動用戶的心聲嗎?真正滿足了手機用戶的需求嗎?滿足了我們在觸摸手機時候最核心抵達問題的能力嗎?真的讓我們想到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導航按鈕,不需要那麼多的導航欄目。”——2012年中國第二屆移動電商年會
4. “但是今天這個世界是網際網路土著的世界,網際網路原住民的世界,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理解這樣一個消費者,他們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軌跡,行為邏輯的變化,我們根本沒辦法在下一個五年或者十年,建構我們自己的文化品牌和品牌自信,因為未來歸根結底已經不是我們的了。”——2013年中國服裝論壇
關於傳播
“這個年頭很多時候我們自嘲就是心安。在不同領域實現自己的表達,我們的表達到底來自於什麼,核心的要義網際網路的人格。網際網路重要的是我們人格資產和品牌,通過很多的微言大義進行網際網路上面重組碎片化重構和解構。為什麼會有微博和微信,為什麼會有很多基於網際網路表達渠道的工具和能力?我們說每一個報紙,不如一個千萬粉絲的博主,因為信息本身的獲取方式的變化和入口的變化,這個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表達形式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希望形成了新的玩法。”——2012年第五屆TCED論壇
關於品牌
1. “什麼樣的用戶成就什麼樣的品牌。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講,我們最大的壓力來自於用戶。某種意義上,凡客作為網際網路快時尚品牌,到底怎麼定義,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設定,最需要什麼?最需要是真實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在產業輪換下,機遇到底在哪裡。首先理解這個時代消費精神發生了變化,傳播生態的碎片化和多變性。”——2010年創業家年會
2. “我們的品牌要‘人格化’,,要有魅力,,才能形成消費者的粘性和真實性,我更希望我們的微博可以作為一個‘人格化’的平台去運營。我們面對人類的真實情感,我們的親近不能被當做一種‘不尊重’,,所以需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我很反對以粉絲的數量去考核影響力,真正微博的能量不在於這些數字,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個企業可以像張愛玲所說的‘低到塵埃里去’,就可以贏得大眾。”——2011年微博營銷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