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洋行大樓

1920年建於上海的歷史建築

怡和洋行大樓,建於1920年,以嚴謹的古典主義式的風格蜚聲海內外,裝飾精到自然,比例合宜,線條優美大方,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基本簡介


怡和洋行大樓
怡和洋行大樓
怡和洋行大樓位於中山一路27號,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大樓一、二層為一段,用花崗石壘砌軸線明顯,大門和雙側窗框都用羅馬半圓拱券石拱造型,正門上方有羊頭浮雕裝飾,顯得莊重堅實,第三至五層又一段,有羅馬科林斯柱式支撐,氣魄雄偉,顯示出濃郁的西歐古典色彩,第三層有石欄桿陽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鑲嵌,第五層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頂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層。大樓現為上海市外貿局等單位。

歷史沿革


怡和洋行大樓
怡和洋行大樓
怡和洋行大樓(外灘)(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是著名的英資怡和洋行在上海外灘所建的辦公大樓。 1843年,怡和洋行在上海開設分行,是第一批來滬經營的外商。1844年取得外灘27號(北京路口)土地,建造了一幢殖民地式樣的2層磚木結構樓房。
怡和曾經長期是上海規模最大的一家洋行,經營進出口貿易長江和沿海航運、怡和紗廠(楊樹浦)、怡和絲廠等眾多業務,號稱洋行之王。1920年-1922年11月,上海的怡和洋行第四次翻建房屋,建成一座6層的花崗岩大樓,文藝復興風格。設計者是思九生洋行。1955年以後,該大樓被上海市外貿局佔用。
怡和洋行是英國人開設,清朝末年先在廣州從事中國、印度、英國之間的貨物和鴉片貿易,1843年在上海設立分行,購下外灘一地塊,建起一幢英國鄉村式的2層2開間的房子。在上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怡和洋行的業務一直以鴉片貿易為主, 19世紀70年代開始組建輪船公司,建造碼頭、倉庫、貨棧,開設怡和絲廠、紗廠、打包廠和啤酒公司等,成為當時上海資本總額最大的一家外商洋行。
1861年,怡和洋行將舊樓拆除翻建新樓,這次翻建增加了門樓和雨棚,另加半層地窖,避免風潮和暴雨對房子影響。翻建的新樓雖然也是一幢2層磚木結構的建築,但是比舊樓略顯氣派。
進入20世紀后,外灘新一輪舊樓翻擴建工程紛紛開始,怡和洋行也不例外。新的怡和洋行大樓始建於1920年,竣工於1922年11月。由馬海洋行設計,裕昌泰洋行施工。

建築風格


怡和洋行大樓
怡和洋行大樓
這幢五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廈,最初是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此建築模仿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勢,採用科林斯柱飾在立面上,將一二層作一組處理,三四五層作另一組處理,飾以粗鑿的長方形石塊,窗戶面積較大,室內明亮。
最早進入上海的三個外國洋行之一:英國怡和洋行,英文名稱叫查頓和馬地臣公司,其上海總部舊址,就是北京東路外灘轉角處與原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隔路相望的那幢雄偉的大廈。
怡和洋行曾在1782年就打入了中國廣州,在十三行中排名第三,以販賣鴉片為主,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沒收的2萬多箱鴉片中,怡和佔了7000多箱。鴉片戰爭后,怡和洋行捲土重來,1843年在滬設立分行。
洋行在今北京東路承租了一大塊土地,取得英租界一號土地證,造了二層樓房。怡和洋行經營包括軍火等各種生意,還因建造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與清政府發生了矛盾,最終被清廷以29萬兩銀子買下后拆除。
上世紀80年代前後,怡和洋行不僅在上海,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洋行之王”的美稱。到1861年,上海的怡和洋行已是第三次翻造房屋,在原地重建一幢東印度式建築。1920年洋行又再次翻造,由馬海洋行思九生設計,華商裕昌泰洋行施工,高6層,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300平方米,1922年11月建成。造型為新古典派康林特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全幢外牆採用花崗岩壘砌,一、二層花崗岩粗鑿,這是上海早期大樓建築的流行做法。大門進口處用石階,包銅的大門,顯得牢固,門兩側有一對壁燈。三至五層的中部,貫以4根大理石科林斯圓柱,柱頭柱底為四方形。柱間為陽台及石欄桿。二樓中央有石雕羊頭裝飾。六樓檐口較寬,故看去似五層。內部底層四壁及地面均用大理石鋪砌。
怡和洋行大樓在太平洋戰爭後為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復營業,但業務不如昔日,出租給大英輪船公司、昌興輪船公司、安和實業公司等作辦公用房。1955年,大樓由市房地局管理,外貿局及所屬單位使用。
根據第五大道開店風格,名貴珠寶首飾和名牌設計師服飾是該店的特色,精心設計的櫥窗展示紐約的風景之一。可以肯定,這些優秀的元素將運用到怡和洋行大樓的打造上。第五大道在怡和洋行大樓的店面總面積將是其美國一般門店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