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公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因為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規定的時間是10天。又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后的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中伏的天數就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三伏定義


“伏”稱“夏”,“伏”五季節另類排,“伏”“土”。“伏”示陰陽迫藏伏思。春、夏、秋、冬季五冠木、火、土、、,五季春、夏、夏、秋、冬,秋冬、木、木火,循環。夏秋則,火,敢。潛伏段,“潛伏”“伏”義。
秋屬“庚辛”“伏”“庚”始。溫,需潛伏夏二,夏“庚”始,秋二庚束。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出現庚日,則三伏總計三十天,否則三伏總計四十天。其中三伏中最熱的是中伏。

詳細解釋


伏具節干支紀配合決。傳統推算規,夏庚、庚初伏(伏)伏(二伏)始,秋庚末伏(伏)。庚干支紀"庚",庚子、庚寅、庚辰……每年的《農村年書》中登載著這樣的日期。
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如果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10天,否則20天,於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三伏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如果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為10天,否則中伏為20天,於是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且大部分年份都是40天,下一個三伏共計30天的年份是2031年。
所謂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其具體日期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法來推算的,以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內容已經很完整得說出了中國古人對三伏的來源和定義,但也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詞目簡介


夏至后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

古代三伏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要注意防暑降溫。

三伏養生


健康過“三伏”
健康過“三伏”
進入7月後,就到了所謂的“三伏天”。三伏天是中國農曆小暑與處暑之間的一段時間,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暑熱暑濕就成了我們防範的重點。
專家提醒:躲開陽光未必躲過中暑
步入三伏天,中暑也進入高發期。在許多人印象中,在烈日下勞作才容易中暑。對此,重慶大坪三院楊國漢教授提醒大家,其實在高溫且通風效果不好的環境下,人體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襲;而頻繁穿梭於高溫環境和低溫空調場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濕感冒。
楊教授說,不要以為只要避開陽光,就可倖免於“暑”。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只要是在高溫、通風不良且濕度較高的環境下呆久了,同樣容易“中招”。因此,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保持通風尤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很多都有空調,空間過於密閉,而且氣溫與室外的高溫反差很大。楊教授指出,人們頻繁在室外的高溫環境和室內的低溫環境中往返,機體忽熱忽冷調節不過來,就很容易患上暑濕感冒。大熱天人們在室外行走時,皮膚上的汗腺大開,突然進入到十幾二十攝氏度的空調環境中,這時體內的暑熱還沒來得及排完,寒氣就突然襲來,很容易出現各種不適和病症。另外,過於貪戀冰冷食物會引起的腸胃不適,長期吹電風扇、洗冷水澡來降溫,都易引發暑濕感冒和各種毛病。這些都是暑濕引起的健康問題,也是不同程度中暑的表現。
防暑祛濕:藿香正氣液最適用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曝晒中暑已經大大減少,然而吹空調,吹電風扇,吃冷飲等人工過度降溫方式,導致暑、寒、濕等多種邪氣傷人,出現暑熱頭暈、熱傷風、腸胃不適等多種疾病的人卻越來越多。從中醫來講,這些人群多是“內濕外熱”的病理癥狀,所以用傳統的藿香正氣製劑如太極藿香正氣液來解暑,就再合適不過了。太極藿香正氣液是運用藿香、厚朴等具備揮發、升騰作用的藥物,通過中藥芳香療法,把人體中暑后“內濕外熱”的封閉病理體系打開,揮散掉體內的濕氣、抵禦體外的熱氣,這樣五臟六腑的運行功能就能恢復正常,人體就可正常排汗了,中暑癥狀也就很快消失。需要提醒的是,藿香劑型很多,液體製劑液起效最快,對治療暑熱疾病更合適。而且“液”不含有酒精,對人群沒有限制,男女老幼皆宜,開車也不會酒駕。
三伏養生:扶陽去火,多酸多甘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徵,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
另外,夏季暑濕對脾非常不利,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菠蘿、西瓜等;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綠豆、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食物;同時,牛奶營養全,可以溫脾、補水、滋陰,也是夏季良品。

飲食文化


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一方面以清涼飲料避暑,另一方面又舉行相應的風俗活動,如“飲酒避惡”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據文獻記載,把伏日作為節日約始於秦朝。大約到漢代,伏日與食俗才聯繫在一起。據《漢舊儀》載,“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說的就是飲酒聚會。《漢書》說:“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按理,三伏日食羊不合時理,農家為何要在伏臘日烹羊斗酒呢?這一方面是羊肉有大補身體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農人把“伏臘”作為節慶看待,所以要像過年一樣慶賀一番。漢代除了民間這樣做,宮廷也同樣有伏日賜肉的宮俗。
三伏日吃涼冰可以說是最佳消暑食物了。我國早在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約到晉十六國,出現伏日賜冰的宮俗。晉《鄴中記》說,在彭德府臨漳縣有銅雀、金虎等三座井台,十六國君王石季龍曾於“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賜大臣。”從此這種宮俗流傳不息。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種就多了,如長安就有“冰盤”、“冰瓜”等,豪富們甚至會舉行“冰宴”。據《天寶遺事》記載:“楊家(楊貴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圍於宴席間。”雖然是盛夏,但個個赴宴者都冷得面露寒色。宮廷內還按地位高低賜冰鎮食物。
宋代朝廷盛夏賜冰傳承了唐代的傳統,但宋代宮廷賜冰的對象很有限,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賜的份,其他官員只是放幾天假而已。據《歲時雜記》載:“京師三伏唯史官賜冰,百司休務而已。自初伏日為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賜黃絹為囊的甜蜜一碗和冰面三瓶。近臣是皇帝身邊的大臣,與皇帝關係最為密切,受到特殊照顧是不足為奇的。但史官與近臣為什麼有同樣的待遇呢?原來宋代史官伏日不放假,工作性質不同,才有這樣例外的待遇。
清朝,宮廷三伏賜冰已普及到每一位官吏。據清《燕京歲時記》說:“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頑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發冰票領冰還是歷史上頭一回,此次這種做法一直傳沿下來。清代民間的三伏涼冰也是豐富多彩。《清嘉錄》記載了江浙一帶的農人三伏擔賣涼冰的情景,其中冰鎮食品有“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呼冰楊梅、冰桃子。”《清稗類鈔》則記有北京夏日用“冰果”宴客的風俗。其文載:“京師夏日宴客,訂盤既設,先進冰果。冰果者,為鮮核桃、鮮藕、鮮菱、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其涼徹齒而沁心也。其後,則繼以熱葷四盤。”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朝代、各個地區風俗不盡相同。諸如北宋夏日節食是“伏日綠荷包子”,“綠荷”即荷葉,用荷葉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浙江台州三伏日,老年人有食雞粥的風俗,名為“補陽”。概而言之,我國三伏食俗的由來與漢代作“伏臘節”有關,最初是一種慶農活動。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我國食俗文化的豐富多彩。

歷年三伏日期


2016年三伏

初伏:2016年7月17日至2016年7月26日庚子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至2016年8月15日庚戌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至2016年8月25日庚午日

2017年三伏

初伏:2017年7月12日至2017年7月21日庚子日
中伏:2017年7月22日至2017年8月10日庚戌日
末伏:2017年8月11日至2017年8月20日庚午日

2018年三伏

初伏:2018年7月17日至2018年7月26日庚戌日
中伏:2018年7月27日至2018年8月15日庚申日
末伏:2018年8月16日至2018年8月25日庚辰日

2019年三伏

初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庚戌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庚申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庚辰日

2020年三伏

初伏:2020年7月16日庚申日至2020年7月25日己巳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庚午日至2020年8月14日己丑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庚寅日至2020年8月24日己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