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碑園

新安碑園

新安碑園坐落於安徽省歙縣城西練江對岸,主要建築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長達200餘米的碑廊,蜿蜒曲折,給遊人以幽深之感,廊內壁龕,外加護罩,用以陳列碑石。隨著碑廊的延伸,有一道道古老的柱欄、望柱相伴,欄、柱上工緻的雕刻,均出於明萬曆年間名人的刀筆,為不可多得的藝術佳品。二是“披雲小築”,是一幢三開間仿明清風格的平房,房前有庭,房後有院,內部的門窗式樣、磚雕紋飾,顯示出徽州古建築的獨特風格。三是“兩清堂”,其堂名是由於這裡藏有著名的兩部碑帖——《餘清齋帖》和《清鑒堂帖》——而得。此外,假山、水池、亭榭、小橋點綴其間,花牆、漏窗、門洞相互通透,使它成為歙縣一大名勝。

景點簡介


新安碑園
新安碑園
安徽黃山市的新安碑園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園林式建築,它憑太白樓,靠披雲峰,借練江水,臨太平橋,以曲折有致而又含蓄豐富的借景表現手法,使這座在彈丸之地依山而築的園林,顯得幽深而又奇巧。它因陳列了兩套著名帖刻《余清齋》和《清鑒堂》而馳名。整個碑園由真賞亭庭院、歙池、小天都庭院、兩清堂庭院、披雲小築庭院等部分組成。門邊一對大獅子的就是真賞亭庭院,門上方“古墨衍芬”四字系當代上海的書法家陳從周所題。其他景區通過蜿蜒幽深的墨妙廊構成有機的整體。每個景區除在適當部位陳列碑帖外,置景各有側重,或以山水見長,或以石峰為主,或兼有水石梅花。

歷史概況


墨妙廊,在建築上起到溝通各個景區的作用,是一條專門陳列碑帖的長廊。歙縣歷來崇碑善帖,尤是宋元以後,匯刻集帖成風。在這條二百餘米長廊里,陳列了晉到明各在書法家真跡二百餘方。最精彩的碑是《余清齋帖》、《清鑒堂帖》。《余清齋帖》、刻自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明代歙人西溪南收藏家吳庭珍藏晉、唐名家墨本甚豐,經當時大收畫家董其昌陳繼儒鑒定評判,並請邑人、名書畫家楊明時雙鉤上石,將其所藏書法名作匯刻成帖。這套碑帖由董其昌題籤,分正篇六冊,續篇二冊,選了王羲之王獻之孫過庭顏真卿蘇軾米芾東方朔謝太傅等十多位大家的珍品,現存共六十一塊碑面。除謝太傅、蘇軾的作品殘缺外,其餘各家作品基本完整。日本書道博物館收藏有《余清齋帖》的初拓殘本和舊拓本,視為法帖。該國著名書法理論家中村著書對《余清齋帖》評論道:“於晉,采自晉帖的佳者和大抵稱得上真跡那樣的鉤摹本,於唐宋,則全采自真跡,使此帖具有權威性。”
《清鑒堂帖》問世稍晚,刻於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為明末歙縣另一收藏家吳禎所刻,也經董其昌、陳繼儒評判。現存一百零三塊原碑面,收有從晉到明二十四位名家的三十一件作品,有王羲之、虞世南、褚逐良、歐陽洵、懷素、黃庭堅、米芾、趙孟鮮於樞、董其昌等人手跡,集、諸家之精華,呈各派之風格,甚為後人所重。

整體評價


新安碑園,在狹窄的面積上,布局合理,設計奇巧。優美的自然風光,奇特的園林設計,珍貴的碑刻藝術,和諧地融合為一體,深得中外旅遊者的喜愛,尤其受到書法愛好者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