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日出行的結果 展開

日出行

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詩

《日出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用樂府古題創作的詩篇。此詩反用漢樂府古意,認為人不能“逆道違天”,而要適應自然規律,表現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也充分展示了詩人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作品賞析


李白的《日出行》一反漢樂府中《日出入》原詩的本意,認為日出日落、四時變化,都是自然規律的表現,而人是不能違背和超脫自然規律的,只有委順它、適應它,同自然融為一體,這才符合天理人情。這種思想,表現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光彩。此詩凡三換韻,作者抒情言志也隨著韻腳的變換而逐漸推進、深化。
從“日出東方隈”至“安得與之久徘徊”,太陽的東升西落說起,古代神話講,羲和每日趕了六條龍載上太陽神在天空中從東到西行駛。然而李白卻認為,太陽每天從東升起,“歷天”而西落,這是其本身的規律而不是什麼“神”在指揮、操縱。否則,“六龍安在?”這是反問句式,實際上否認了六龍存在的可能性,當然,羲和驅日也就荒誕不可信了。太陽運行,終古不息,人非元氣,是不能夠與之同升共落的。“徘徊”兩字用得極妙,太陽東升西落,猶如人之徘徊,多麼形象生動。在這一段中,詩人一連用了“似”“安在”“安得”這些不肯定、不確認的語詞,並且連用了兩個問句,這是有意提出問題,藉以引起讀者的深省。詩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闡述而以反詰的方式提問,又使語氣變得更加肯定有力。
從“草不謝榮於春風”至“萬物興歇皆自然”,是說草木的繁榮和凋落,萬物的興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規律的表現,它們自榮自落,榮既不用感謝誰,落也不用怨恨誰,因為根本不存在某個超自然的“神”在那裡主宰著四時的變化更迭。這四句詩是全篇的點題之處、核心所在。“草不”“木不”兩句,連用兩個“不”字,加強了肯定的語氣,顯得果斷而有力。“誰揮鞭策驅四運”這一問,更增強氣勢,這個“誰”字尤其值得思索,對於這一問,作者的回答是:“萬物興歇皆自然。”回答是斷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質樸剛勁,斬釘截鐵,給人以字字千鈞之感。
從“羲和”至“浩然與溟涬同科”,詩人首先連用了兩個詰問句,對傳說中駕馭太陽的羲和和揮退太陽的大力士魯陽公予以懷疑,投以嘲笑。這是屈原“天問”式的筆法,這裡,李白不僅繼承了屈原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於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單單是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回答問題,既然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那麼硬要違背這種自然規律(“逆道違天”),就必然是不真實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矯誣實多”)。照李白看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順應自然規律,同自然(即“元氣”,亦即“溟涬”)融為一體,混而為一,在精神上包羅和佔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塊”)。人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夠達到與溟涬“齊生死”的境界了。“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這是詩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自我形象,這個能與“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思想基礎。
詩中頻頻出現神話傳說,洋溢著濃郁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而詩人則在對神話傳說中人事的辯駁、揶揄和否定的抒寫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輕輕點出,顯得十分自如、貼切,情和理契合無間。詩篇採用了雜言句式,從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靈活自如,整首詩讀來輕快、活潑而又不失凝重。

創作背景


漢代樂府中有《日出入》篇,它詠嘆的是太陽出入無窮,而人的生命有限,於是幻想騎上六龍成仙上天。李白的這首詩反其意而作。此詩並非憑空說理,而是有感於現實而發。《唐宋詩醇》認為此詩“似為求仙者發”,沈德潛唐詩別裁》說得更為肯定:“言魯陽揮戈之矯誣,不如委順造化之自然也,總見學仙之謬。”

作品評價


明人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精奇玄奧,出天入淵。又曰:必用議論,卻隨游衍,得屈子《天問》意,千載以上人物呼之欲出。
清人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胡震亨曰:漢《郊祀歌·日出入》言日出入無窮,人命獨短,願乘六龍,仙而升天。太白反其意,言人安能如日月不息,不當違天矯誣,貴放心自然,與溟滓同科也。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詩意似為求仙者發,故前雲”人出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后雲“魯陽揮戈,矯誣實多”、而結以“與溟涬同科”。言不如委順造化也。若謂寫時行物生之妙,作理學語。亦索然無味矣。觀此蓋知白之學仙蓋有所託而然也。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嚴云:不信釋典須彌之說,但言其疑似。奇語錯落,琢句奇秀,匪夷所思(“草不謝榮”四句下)。嚴云:詰難得好(“羲和”六句下)。一結高超橫絕,非太由不能道。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漢飛將軍李廣後裔,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李謫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