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義

弗洛伊德主義

弗洛伊德主義(Freudianism)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始人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這種學說所信奉的基本原則是精神決定論,即認為自然和社會中發生的一切事物都定有其因,人的全部行為都是由願望、動機、意圖等精神因素決定的。在心理學界,這個理論是指精神分析和無意識心理學體系,也稱為精神病學和深蘊心理學。分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義。

介紹


什麼是弗洛伊德主義,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說法,弗洛伊德主義是他“研究和治療”癔病(神經症)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學包含兩個不可分割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療方法及其理論;第二部分是關於人的心理過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領域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層有著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識到的東西,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領域。
弗洛伊德主義
弗洛伊德主義
產生背景
它產生於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當時歐洲的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化,人們所受到的心理壓力增強,精神病患者不斷增多,再加上因自然科學革命而引起的機械論心理學觀點破產,促使弗洛伊德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結構問題,並把研究結果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領域中去,從而創立了新的心理學哲學理論。“精神分析”的含義有兩點: (1)指精神分析的一種治療方法和技術,它是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科分支;(2)指一種心理學的理論體系。該體系是弗洛伊德在叔本華無意識意志理論的啟發下提出的,它是一種三層心理結構學說。弗洛伊德在精神病研究中發現,人的心理和意識並不等同,心理活動大部分是無意識地進行,而自覺的意識活動只是心理活動的一小部分。他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本我的核心是“里比多”,即性本能,它處在心理的最底層,是一種原始的、神秘的、本能的慾望衝動,相當於無意識;自我處在心理的最高層,是從本我中分離出來的高級心理活動,它控制著本我的慾望衝動,相當於意識和自我意識;超我是“良心”的我,它介於本我與自我之間,起著平衡和調節作用。這三者處於平衡時,人就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而當本我的慾望衝動受到過分的壓抑時,平衡往往會遭到破壞,這時就會導致精神病。弗洛伊德主義斷言人的性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動的源動力,是一切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作為生命本質的性愛衝動是與生俱來的。當性愛受到壓抑而無法滿足時,就會轉化為科學藝術等方面的創造性活動。弗洛伊德主義用性愛解釋人類社會現象,認為社會文明起源於性慾的升華。宗教、道德、禁忌等的最初產生都是為了對性本能的壓抑,指出改善社會條件以滿足人的性慾的必要性。弗洛伊德的學說得到他的追隨者的發展,劃分出了許多支派。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阿德勒,他把弗洛伊德學說與唯意志主義結合起來,建立了他的個體心理學派。
從上世紀40年代起,歐美一些精神病學者,從社會學觀點出發,強調家庭、社會制度和文化對精神病致病的影響。他們自稱為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其中以霍妮和弗羅姆為主要代表。社會學中的心理學派的許多分支,大都以弗洛伊德學說作為理論和方法的基礎。
精神分析理論:新弗洛伊德主義
新弗洛伊德主義的產生髮展
(一)弗洛伊德理論的局限和問題
1、非理性主義傾向:弗洛伊德把潛意識看得比意識更重要,而且潛意識的主要內容是與社會相對立的本能慾望和衝動,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意識是心理的實質,否認了意識的主導作用。
2、生物學化的傾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整個體系是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上的。因為他認為心理能量來自於本能衝動,心理結構的基礎是本我,心理發展始終以身體不同區域的快感為中心,這些基本的假設使他的整個學說的前提和基礎就是生物學,所以,他對個人和人類的一切行為,無論是正常的還是病態的解釋,都具有生物學的色彩。結果是他抹殺了人與動物的區別,抹殺了人的社會性本質,抹殺了社會文化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
3、方法論上的局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源於他對精神病和神經症患者的治療實踐,因此,他得出的是變態心理規律。但他把它們推論到所有正常人身上,結果就把正常人和變態患者混為一談,把變態心理普遍化、絕對化了。在方法論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而且,他忽略個體和群體、個體心理和社會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異,用關於個體、個體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文化和歷史現象。這同樣犯了方法論上的錯誤,體現了他持有一種庸俗的唯物和形而上學還原論
(二)三個對新弗洛伊德主義發展起了關鍵作用的理論局限
1、成年人的人格幾乎是在兒童5、6歲時就已經完全形成的,這一觀點遭到許多理論家的反對。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承認童年經歷對人格發展有重要影響,但他們認為,後來的經歷,特別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經歷在人格形成上也非常重要。
2、許多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向弗洛伊德強調本能對人格影響的觀點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弗洛伊德沒有認識到許多重要的社會文化力量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3、許多理論家不喜歡弗洛伊德理論整體上的消極特徵。
(三)弗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的演變
弗洛伊德創始的精神分析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派別,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一再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論,他的弟子不滿於他對本能特別是性本能的過分強調,從不同的理論視角紛紛對他的理論提出強有力的挑戰;另一方面,時代發展、環境變化導致精神分析所由發生和流行的場所變化,這也必然引起精神分析的變化。
總的來說,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的演變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從精神分析內部進行的修正和發展,早期是榮格、阿德勒等人進行的,後期是哈特曼等人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克萊因等人的精神分析對象關係理論;二是從精神分析外部進行的突破和發展,結合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和哲學等的成果,出現了像霍妮、弗洛姆等的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賓斯汪格和鮑斯的存在精神分析學和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等。
阿德勒的人性觀
阿德勒的人性觀包括六個方面,虛構目的論,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補償,生活風格,社會興趣,創造性自我。這幾個方面相互聯繫形成一個體系,阿德勒稱之為個體心理學。所謂個體心理學,是把個體視為獨特的一個整體,部分只有通過整體才能得到理解。整體人格內在於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每一個體又為其整體人格所塑造。每一個體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

代表人物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榮格(1875~1961)。

主要觀點


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1)無意識學說,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學稱之為深層心理學,他構築的心理過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第一層次是潛意識系統,它是人的動力衝動、本能等一切衝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慾望的儲藏庫,不受客觀現實的調節,構成人們心理的深層基礎;第二層次是前意識系統(下意識),是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執行著“檢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證適合本能,又要服從現實的原則;第三層次是意識系統,是人的心理最外層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構成的“家庭”中的“家長”,它統治著整個精神家庭,使之協調。(2)釋夢理論,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把夢的內容所表示的意義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表層意義,是夢的“顯意”,指夢者可以回憶起來的夢的情境及其意義;一個是深層意義,是夢的“隱義”,指夢者通過聯想可以知道隱藏在顯意背後的意義。

發展時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和發展可分為兩個時期,1913年前屬於早期理論,弗洛伊德奠定了精神分析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精神分析學被學術界許多領域所接受,成為一種新的社會思潮。同時,其內部也潛伏著觀點的分歧,終於在1911年和1913年出現分裂。1914—1939年屬於晚期理論,這一時期弗洛伊德轉而應用精神分析理論解釋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和基礎,從而形成了具有哲學性質的弗洛伊德主義。

潛意識論


潛意識論在弗洛伊德主義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精神分析學的基石和核心,弗洛伊德的其他一些基本理論都是從不同側面論證和闡釋潛意識論的。

本能論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學概括為兩個基本命題,即潛意識和本能或慾望。如果說潛意識論是精神分析學的核心,那麼本能論就是潛意識論的核心。弗洛伊德說他一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推論出或猜測出精神裝置究竟是怎樣構成的,究竟是什麼力量在其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他發現,離開本能衝動,就無從揭示潛意識的秘密,也無從說明整個心理過程的動力根源。
本能,弗洛伊德把它解釋為由軀體的內部力量決定著人的精神活動的一種先天狀態,就像一條河,總是沿著特定的河道在奔流。它來源於身體內部的刺激或是來自身體內部器官的生理刺激,或是來自某種感覺器官的心理刺激。它與外部刺激具有不同的心理效應,本能刺激主要是由機體內部需求狀態所產生的心理效應,是一種固定的力,只能依靠適當地改變內部的刺激狀況來對付或解除這種衝擊和力量;而外部刺激往往是軀體以外的個別衝擊,暫時的、不固定的,因此,只能靠個別的相應的行動方式來加以排除。
任何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對象和動力能量。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體的需要和衝動,一種需要和衝動表現在人體的某個組織或器官的興奮過程,而這一興奮過程就必定要將儲存在體內的能量釋放出來。如飢餓的生理狀態,它是體內腸胃器官的興奮所釋放的能量激活了飢餓本能,這樣就促使人產生獲取食物的行動。本能的最終目的是消除該本能的根源,即消除人體的需要狀態。本能除了最終目的之外,還有其他的從屬目的,從屬目的必須先於最終目的的實現。如飢餓本能的最終目的是消除飢餓的需要狀態,而在消除之前,為了滿足飢欲,並不是選擇什麼東西都可以,而必須找到可食的東西,並把食物送到嘴裡,這一切都是消除飢餓這一最終目的之外的從屬目的。本能的對象指本能行為為達到目的所利用的對象或採取的手段。本能對象可能是自身,也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物或事件,並且是不固定的,本能可以利用許多不同對象和採取多種手段來達到目的。本能的動量指本能所具有的力或強度,其大小由本能擁有的多少來決定。如果飢餓的越厲害,對精神所產生的衝動就會越強烈。

人格論


人格一詞來源於拉丁文“Persona”,原義是面具。關於人格的定義有多種觀點,弗洛伊德傾向於把人格看做是一種控制行為的內部機制,而正是這種內部機制構成了人的一種慣常行為的模式。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機制構成了人的慣常行為的模式,構成了人格的動因。20世紀20年代后,弗洛伊德開始從人的現實生活來考察人的精神活動,進一步提出了人格結構的理論,這一理論是弗洛伊德思想發展的一個重大成果,把它可看做是精神分析推及到社會學乃至哲學的過渡環節。

書籍介紹


弗洛伊德心理學全集包括——《夢的解析》、《性學三論》、《精神分析引論》、《自我與本我》、《性愛與文明》、《文明與缺憾》、《少女杜拉的故事》、《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癔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