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墨

漲墨

漲墨,即墨入紙后,很快沿筆、紙的接觸點向外漲暈,使墨跡膨脹擴大。所謂漲墨法,即漲墨的方法。墨分五色,濃淡乾濕枯,漲墨依靠筆法的輕重緩疾,墨在宣紙上自然暈化,也表現出書法豐富的墨法。

現象條件


造成漲墨現象的條件有三:其一是濕墨,即含水量相對較大的墨;其二是紙,那就是生宣紙或濕紙;其三是人,即書寫者書寫時處理墨的行為。其中主要條件是人。人又可分為有意為之和無意為之兩類。前者有意用筆蘸濕墨入紙,讓墨色漲開,使原來筆鋒書寫的線條適度地膨脹擴大,從而追求預期的藝術效果。後者則是書寫者在書寫時無意造成的漲墨。由於書寫者沒有考慮到墨的濕度和紙的性質而隨意書寫且沒有採取及時有效的補救措施所致。再則,由於書寫者性格率意或書寫時情緒不穩定也會造成漲墨現象。

藝術效果


漲墨多用在新蘸墨書寫,墨中水份外暈成不同的色階,使作品達到特有的溫潤的質感,與飛白枯墨相應成趣,墨色有濕到枯,自然的再現了書寫中的時間因素和書寫狀態,賞鑒者可以從墨色變化中,可以感受和窺探其何時蘸墨,一氣呵成的重景再現,心理和情感上與作品息息相關,達到特有的審美愉悅和藝術共鳴。
先說一下墨色,墨分五色:濃、淡、潤、渴、白。漲墨屬於哪種墨色呢?漲墨應屬於潤墨,但又和潤墨有所區別。其區別在於用水,漲墨含水量比潤墨要多。要達到漲墨的效果必須要有如下要求:1、書寫紙應是生宣紙;2、筆應是羊毫或兼毫;3、書寫時速度較快。還有一點很重要,即筆毫先蘸濃墨后蘸水!
在行草書法作品中採用適當的漲墨,可使墨色富有濃淡變化,黑白反差大,從而產生強烈的節奏感,給觀賞者形成視覺上的節奏衝擊力和心理反饋的美感。
漲墨法並非某個書家發明創造的。應該說只要具備生紙,濕墨,每個人都能寫出漲墨來,只是由於書寫者的能力而有優劣之分而已。每個用毛筆寫字的人幾乎都有漲墨的經歷,尤其是練習時間短,掌握墨,紙性能的經驗不足者,書寫時更易發生漲墨現象。這種漲墨,無疑是用墨的失敗。
運用漲墨,古即有之。如王羲之的《喪亂帖》、《二謝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中秋帖》;晉代李柏的《書稿》;唐代顏真卿的《劉中使帖》等。但真正在書法創作中大量使用漲墨的當推明末清初的王鐸。可以說他應用漲墨法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程度。縱覽王鐸的書作,不論是條幅、對聯、手卷甚至在臨帖中,都大量地使用漲墨。以其手卷《奉龔孝升書》為例,此卷高十五厘米,每行二到四字,通篇作品的漲墨與誇張豎長線條、枯筆線條差參呼應,妙趣天成,構成了完美的和諧和視覺上的衝擊力,極大的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增強了作品在形式上的強烈對比。在王鐸的其他作品中,都能讓人感到漲墨的應用會產生強烈的音樂節奏感。同時,也開創了書法藝術的二度空間和三度空間。在作品中,凡是漲墨的字,總是首先映入眼帘。這些字的距離比其他字更近,幾近呼之欲出之感。整個節奏段落的字,就好像音樂中的音符,而漲墨的字,則是音群中的強音,與其他字相連接,形成了鏗鏘有力的旋律。另處,漲墨的字與不漲黑的字相互錯落,又使平面空間中產生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效果,讓欣賞者從中領略到更加豐富的空間世界。
其次,就局部墨團的體味,它也不是一團“墨豬”,而是一個“筋、骨、血、肉”俱全的生命體,它的筆和墨清晰可見,又渾融一體而成,既不違法,又能創新的開拓創造。
當然,也要理性地看待每一位書家和作品。因為同一位書法家,其作品的藝術價值的高下優劣,差別是很大的。比如市場上,同是林散之郭沫若的相同尺寸作品,價格竟相差十倍以上。這是由於作者創作的時期、環境、情緒、條件等決定的。尤其是應酬性的作品,大多都有不盡人意之處。即使是王鐸也不例外。比如其手卷《贈湯若望詩》中的“有”、“日”、“榮”等字的漲墨,就顯得有些不暢和無奈,還有立軸《金山寺》,全篇正文66字,漲墨就有二十餘字,其中幾乎無法辨認的有五字。難免有漲墨過多,過重之嫌。儘管其餘不漲墨的字均寫得蒼勁老辣,過多過重的漲墨,還是多少影響了作品的質量。當然,王鐸是以筆力雄強著稱的,儘管有不盡人意之處,也可能是前面所述的種種原因所致,但總而言之,評價每一位書法家或每一件作品,都要客觀地看問題,絕不能人云亦云,一好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