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

中國書畫家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於江蘇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七顆松村莊,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朴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被譽為“草聖”,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如果說在當代草書實踐中,林散之為飄逸之美,那李志敏則為蒼茫之美,兩者風格迥異、剛柔互補,凸顯“南林北李”的雙峰對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898-11-20

出生

1898年11月20日出生於南京市浦口區。

1914-09-13

首次寫出詩集手稿,因此起志

民國三年(1914年)在烏江街,與許朴庵、邵子退相識。9月13日,裝訂一本詩集手稿,名《古棠三痴生拙稿》(藏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自號“三痴生”,因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子久)號“大痴”,清代“小四王”王玖(次峰)號“二痴”,故自命為“三痴”,隱隱有繼起之志焉。

1972-03

大器晚成,因《中日友誼詩》一舉成名,同時捍衛了中國書法的國際地位

1972年3月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反映了中國近 300年來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見證了中日兩國書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

大器晚成,因《中日友誼詩》一舉成名,同時捍衛了中國書法的國際地位
1973-01-05

創作《清平樂·會昌》,震驚國內外文人

1973年1月5日,《人民中國》雜誌第一期刊出《清平樂·會昌》草書條幅,震動海內外書壇。此後,日本書道界的訪華團體來中國,都以能拜會林散之為榮,對其書推崇備至。

創作《清平樂·會昌》,震驚國內外文人
1988-01-03

捐獻書法作品,為文學創作做出巨大貢獻

1988年1月3日,林散之親自參加江浦縣在縣城求雨山舉行的“林散之書畫捐獻儀式”,捐獻了自己歷年書法作品一百七十件,畫四十幅,呂留良蟲蛀硯和庄定山硯各一方,同時為建立“林散之書畫陳列館”舉行奠基儀式。

1989-12-06

逝世

1989年7月,病重。12月6日,因痰阻塞氣管,搶救無效,溘然逝世,終年92歲。葬采石磯。

人物生平


清光緒二十四年農曆十月七日(1898年11月20日),林散之生於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坂村。於叔伯兄弟排行第五,遂呼乳名“小五子”。自三歲始,喜就案頭塗鴉。五歲能對物寫生,喜塑泥人。患中耳炎,致左耳微聾,遺疾終身。
林散之六歲入塾讀書,自此至十三歲,七年間讀完《百家姓》《千字文》、有關孔孟言論的經典及《左傳》《古文觀止》《詩經》《毛詩》《唐詩》等,又習作文、屬對、作詩,習字則從描紅入手,繼臨顏、柳名碑,十二歲已能為鄰居寫春聯。課餘又寫生,或鉤摹《繡像三國演義》《繡像水滸傳》中人物,大膽而富有想象力。因其頑皮,童年時鬧出不少趣事。
清宣統三年(1911年)父親林成璋病故。被接到和縣城內外婆家從陳姓廩生讀書。此後,他發奮求學,先從和縣陳姓廩生讀書,繼去南京從張青甫學畫人像。
民國二年(1913年)全身患膿瘡,自南京返回。為強身健體,開始習武。在家自習詩文書畫。
民國三年(1914年)在烏江街,與許朴庵、邵子退相識。9月13日,裝訂一本詩集手稿,名《古棠三痴生拙稿》(藏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自號“三痴生”,因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子久)號“大痴”,清代“小四王”王玖(次峰)號“二痴”,故自命為“三痴”,隱隱有繼起之志焉。
民國四年(1915年)應聘在和縣姐丈家教書,並從張栗庵學詩及文辭,盡讀其藏書,書法亦獲其指授。
民國五年(1916年)在歷陽一寺廟,與許朴庵、邵子退結為金蘭之交,時人稱譽“烏江松竹梅三友”。為范期仁家寫田契並雕刻門前石獅和四塊石(磚)刻(龍、鳳、獅、虎)砌於二進門的門頭上作裝飾,酬金甚厚,悉數匯上海有正書局郵購珂羅版精印書畫冊,視若珍寶,日夜臨摹不輟。與趙姓女結婚,一年後趙姓女病故。
民國七年(1918年)為烏江邵馨吾作《狂道人圖》,並作《題狂道人贈邵馨吾先生》詩。是年秋,臨沈石田的《洞庭秋色》長卷。由於廢寢忘食,積勞成疾,只臨一半就病了,卧床不起。后經張栗庵及時醫治,獲救。病癒后,有詩作《戊午秋日,作洞庭秋色長卷未竟,一病幾危。瀕殆時,猶念念若卷不置,枕上成《絕命詩二首》。
民國八年(1919年)范培開與在全椒做生意的盛秋矩為摯友,經范培開介紹,林散之與盛秋矩女兒盛德粹成婚。妻盛德粹賢淑達理,善治家,使其專心文藝,相伴數十年,感情甚篤。作《和內兄盛峻居春雨讀杜詩及詠自鳴鐘原韻》(《古棠三痴生拙稿》)。
民國九年(1920年)大家庭分家。分得祖產水田近四畝,宅後山地數畝和原住房十間。又購周圍荒崗,闢為果園,並植大量樹木,名其居日“散木山房”。是時,其詩書畫已頗有名聲。
民國十年(1921年)在散木山房用工楷書寫“四時讀書樂”(藏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張栗庵取“三痴”之諧音,為其改號“散之”。長女蓀若出生。
民國十一年(1922年)詩書畫聲名在家鄉日著,索字畫者頗多。為和縣曹晉文作《東方朔偷桃圖》。與全椒張汝舟相識。
民國十二年(1923年4月)為曾梓亭作《老木水牛圖》,塾師慶承銘刻於竹上八月,在上海《神州吉光集》第五期發表書畫作品和書畫潤例及小傳。著手編著《山水類編》。
民國十五年(1926年)夏四月完成《山水類編》28卷,另編《序目》一卷,共29卷,21冊,35萬字。清稿時,由大姐夫范期仁之女范培貞代抄部分。時年范培貞十七歲,在家從林散之讀書,既慧且賢,字體清秀。
民國十六年(1927年),校補《山水類編》。三女芷若出生。
民國十七年(1928年)十一月,在烏江街范家藥房用一幅畫換得龍尾金星硯璞一方。長子昌午出生。
民國十八年(1929年)經張栗庵介紹,辭去教書工作,赴上海從黃賓虹學畫山水,至三十四歲,因家中經濟困難,還鄉,仍教書。當年秋,家鄉水災,他挺身而出,義務主持圩事,公正廉明,甚受擁戴。二子昌庚出生。
民國十九年(1930年)春,辭退范期錕家教書工作。赴滬賃居黃賓虹住處西門路169號(西成里17號)對面西門路178號西門裡(石庫門)小亭子間,從師黃賓虹習畫。襄助黃師編纂《畫史編年表》。
民國二十年(1931年)思鄉心切,作山水一幅。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春,家鄉因水災造成餓殍載道、居無定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春,歷陽唐一齋(林散之姨夫)、夏伯周(1887—1954)到草堂相聚數日,繪畫作詩。成立“求聲”讀書社,與邵子退、許朴庵、章敬夫諸友成立了一個讀書社。
“草聖”林散之
“草聖”林散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林散之遵黃賓虹教導,為師造化,孤身作萬里游,得畫稿八百餘幅,詩近兩百首。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春,患背癰,屢月不愈。作《病居示子退二首》詩。暑期請來許朴庵、邵子退,共商結廬緱山之大業。秋,偕至友邵子退、學生林秋泉同游九華山和黃山,得紀游詩十六首,畫稿若干幅。撰成《漫遊小記》,連載於上海《旅行雜誌》。五女杜若出生。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游虞山、揚州等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游黃山,得詩十六首,畫稿若干幅。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家鄉為日寇侵佔,林散之舉家逃難,數年間,隨身攜詩稿、碑帖與筆墨紙硯,流浪中仍作詩書畫不輟。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至上海,尋黃賓虹不遇。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春,到和縣訪好友谷沆如不遇,被刁遁庵邀至家中,相聚在小院內,紫藤花下,兩人煮茶共飲,談起日軍入侵帶來的災難。冬天,又一次來到和縣,住在友人谷沆如家。檢沆如所藏戴重《河村集》燈下讀之,作長句書其後。書畫署名“散之”、“林散之”、“烏江林散之左耳”。印章“散之”。
民國三十年(1941年)二月拎起藤籃,拄著竹杖,到鄰縣的含山遊歷。清明,李本一來到烏江“視察”,邀先生謁霸王祠,先生作詩以應。秋,又拄著竹杖,到鄰縣的無為、廬江遊歷。暮秋,無為、廬江遊歷歸來后,至和縣卜集小夏村朱智熙(1910—1959)(字穆亭,范培貞夫)家,草書自作詩《梟磯孫夫人廟》 。冬季,遊歷日軍足跡未至的地方和縣北部山區。在赴香泉的途中,由烏江經卜陳至卜集河村埠山河高村的華嚴寺,後由香泉經高皇殿至善厚集,行中,作《懷古思今二首》詩。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日軍入侵后,一段時間內,疏於學業。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至友谷沆如遭槍殺,不久魯默生亦遭奸人殺害。為避亂,林荇若、林昌午、林昌庚先後去全椒古河鎮江浦中學讀書;其心情抑鬱,兩次患病。覺澄法師在和縣觀音閣開壇講經,弘揚佛法,和李秋水前去聽講,於此皈依覺澄法師,為在家居士。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夏,日寇搜捕游擊隊,無辜將盛夫人和二子林昌庚捕去關押一晝夜,所幸多方人士營救得免於難。安徽第十游擊縱隊司令柏承君派人來接先生到全椒縣古河鎮去“玩玩”。同時,二女林荇若、長子林昌午、次子林昌庚此時正在古河讀書,乘機去看看他們。秋,母親吳氏病故。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秋,游獅子嶺、惠濟寺。在蕪湖柳春園李鴻章長孫李惠龍塵封已久無人居住的書房內得呂留良蟲蛀硯一方。書畫署名“散之”“林散之”“林散之左耳”“左耳”“散之左耳”。自刻印章“左耳”。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邀至合肥,擬聘為“省府顧問”,先生對這個顧問頭銜付之一笑,飄然離開。由合肥歸,乘輪船至巢縣,過西隱寺,在道行和尚那裡住了兩天,作詩論畫。七月,在合肥得悉黃賓虹訊,驚喜雀躍,修書致以牽念之情。抗戰結束,內戰開始,作《今詩十九首》記之。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立安徽大學擬聘為文學、藝術教授,婉言辭謝。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得悉黃賓虹至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無比欣慰,致書問候。二女林荇若在南京金陵大學讀書、長子林昌午在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黃賓虹學畫,思念之極,作《寄午兒剡縣》詩記之。
1949年,在江上草堂。見人民政府幹部廉正清明,與民共甘苦,深為感動,謂人曰:“中華振興有望矣。”
1951年被選為江浦縣(今浦口區)人代會常委,作為國家幹部在江浦工作、生活了12年。其間於1956年出任江浦縣副縣長,1958年當選為南京市政協常委,1959年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委員。
1962年1月,當選為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春,作《岷江山水》圖。6月6日至21日,政協江蘇省第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南京召開。出席會議期間,結識范煙橋、朱劍芒、程小青、周瘦鵑、余彤甫等詩壇耆宿。
1963年,他正欲退休時,江蘇省國畫院聘其為專職畫師,1月11日,偕夫人遷居南京中央路117號寓所。與畫家錢松喦同住一幢兩層樓房。從此,專心書畫創作,成果日豐。1963年經畫院何樂之介紹與高二適相識。春,游宜興東西二氿湖、善卷洞、祝英台墓等地。暮春,由無錫歸來,草書自作詩《歸去》。秋,作姑蘇十日游,遊覽了東山洞庭湖、消夏灣、紫金庵、西塢等地。書畫署名“散左耳”“林散之左耳”“散之左耳”“林散之”。印章“左耳”“散之”。
1964年1月,作山水《不煩車馬上寒山》圖。初夏,攜林蓀若、林昌午姐弟二人去黃山旅遊寫生。9月20日至27日,出席在南京召開的政協江蘇省第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月20日三屆一次會議委員合影留念。會議期間,結識蘇州書法家費新我和王生香琴師。秋,經畫院何樂之介紹,相識汪己文。書畫署名“林散之左耳”“烏江林散之”“林散之”“散耳”“林散耳”。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長壽”。
1965年4月,隨國畫院房虎卿、丁士青、俞劍華費新我赴揚州,在桑愉家得識蔡易庵,作詩記之。5月,隨國畫院諸公赴徐州寫生,列車中與房虎卿、費新我暢談甚歡,同游雲龍山。9月上旬,草書《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楷書《卜運算元·詠梅》、隸書《清平樂·會昌》、行書《西江月·井岡山》毛澤東詩詞6尺對開4條屏,贈瞻園留念。10月,汪己文轉來傅雷求畫之意,精心創作了八開冊頁山水畫贈傅雷。11月24日,政協南京市第五屆委員會作為“文化藝術界委員”,當選為常務委員。書畫署名“林散之”“林散耳”。印章“林散之印”。
1966年1月,費新我畫一幅《策杖圖》贈之。所藏大量圖書、碑帖、字畫被“紅衛兵”查抄焚毀。悲痛過度,雙耳失聰。9月,由林荇若接到揚州暫住,開始了七年流浪生活。作《荇廬雨居》詩,表達當時的心境。作《懺悔》長詩表達對夫人的思念之情。冬至,作長詩《憶昔吟》並序,紀念夫人辭世已逾百日。
1967年,退去中央路住房,將衣物、書籍等搬到“總統府”內國畫院集體宿舍的一間房子存放。冬,回南京住林學院林昌庚處。
1968年春,林蓀若由和縣來南京,陪同游中山陵、靈谷寺。暮春,由南京去揚州,作《別思》詩。冬,回到南京住林學院林昌庚處。
1969年元旦前夕,中國第三顆氫彈試驗成功;同時,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作長詩紀勝。12月30日,攜夫人骨灰凄然回江上草堂,與林昌午同住。
1970年5月3日春節,他在烏江鎮浴池洗澡,不慎跌入開水池中,全身嚴重燙傷,救治4個月始愈,右手五指粘並,幸被搶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執筆,因自號“半殘老人”。作《江村養痾圖》。夏日,書杜甫《秋興八首》之一。初秋,於江上草堂作《人在畫中行》圖。秋,投箋邀友,約邵子退、許朴庵游長江大橋
1971年秋,自烏江至和縣蓀若處小住月餘。書畫署名“半殘老人”“散耳”“聾叟”。印章“林散之印”。
1972年5月24日,臨《熹平殘石》。7月,應汪孝文之請,作《黃山歸葬圖》。8月,為慶祝中日恢復邦交,《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擬編髮“中國現代書法作品選”特輯。評選中,他的草書條幅《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得到郭沫若、趙朴初、啟功等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書名初震。秋,再度至和縣林蓀若處小住月餘,老友張汝舟來和縣晤面,相見甚歡,聯床筆談。作《代函十首,贈張汝舟》。冬,原畫院亞明、魏紫熙、宋文治、喻繼高、音銘等赴和縣探視,和縣傳為美談。
林散之山水作品圖集
林散之山水作品圖集
1973年1月5日,《人民中國》雜誌第一期刊出《清平樂·會昌》草書條幅,震動海內外書壇。此後,日本書道界的訪華團體來中國,都以能拜會林散之為榮,對其書推崇備至。是年3月,他自江浦重返南京。春,“南京市書法印章展覽會”在玄武湖公園展出,作《玄武湖書展興言》。為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作《書贈日本友人二首》詩。9月28日,自選了一些書法作品,編成《林散之書法選集》,該集“書法自序”刊載於南京師範學院(今為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編的《文教資料簡報》。10月1日,江蘇省美術館舉辦“江蘇省國畫書法印章展”。草書《詠梅》作品不翼而飛,作《失梅七首》告之。
1974年11月16日,白野抄成《江上詩存》三十六卷,作詩並畫謝之。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長壽”“七十年代”“大年”。
1975年3月,以村上三島為團長的日本書法訪華代表團來寧在南京藝術學院拜訪先生。作《日本書法代表團蒞華訪問賦此四章以贈》。5月,應榮寶齋之邀,林蓀若、林昌庚陪同上北京;以《江上詩存》稿本奉請趙朴初、啟功教正,二人極讚譽並為之作書序;結識李真、陳英將軍。游長城、故宮、十三陵、北海等名勝,十餘日後回寧。作《北游十八首》詩。7月,啟功由韓瀚、田原二人代呈一封信給先生,以求教誨。秋,陳慎之、馮仲華、庄希祖開始用鋼板刻印《江上詩存》。初步完成上、中、下三冊。冬,田原以白描手法畫了一幅《林散之老人作書圖》。
1976年6月,至南京林學院林昌庚處。8月中旬,范曾自北京來訪,在林學院為林散之畫像。10月6日,亞明畫《四蟹圖》。12月,回百子亭。書畫署名“聾叟”“散耳”“林散耳”。印章“林散之印”(白文)“江上老人”(朱文)“半殘老人”(朱文)。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長壽”“七十年代”“大年”。
1977年3月15日,高二適去世,極為悲痛。書“江南詩人高二適”墓碑。9月24日,題陸儼少畫《舒鳧人日詩思圖》。12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先生草書《毛主席詞二首》。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古為今用”“大年”“大吉羊”。
1978年2月,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由林昌庚、林麗青陪同赴京參加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5月中旬,赴揚州小住。遊覽了史公祠和石塔寺,在王冬齡的陪同下到石塔寺古銀杏樹下寫生。6月,慢性氣管炎急性發作住工人醫院68天,病中得詩23首。7月20日,自撰“詩序”,人編《江上詩存》。8月13日,尹樹人、高可可至百子亭看望先生,老人取出《江上詩存》。9月,由南京歸江上村。秋,以揚州石塔寺古銀杏樹和江浦惠濟寺古銀杏樹為背景,創作了一幅《老木逢春圖》,並在其左下角題:“聾叟時年八十有一歲”的款。同時創作的有《霜天紅葉》,題《庭柯》一首,其跋云:“戊午秋日,八十二叟林散耳作於江上村。”10月15日,游采石磯太白樓,作《太白樓十首》。10月中旬,作《園霖和尚畫聾叟像自題》。”11月2日,《江上詩存》全部刻印出來,精工線裝一百套,每套分上、中、下和外編四冊,共四百本。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朱文引首印章“大年”“大吉羊”。
晚年林散之
晚年林散之
1979年2月,日本書道家友好訪華團來寧拜訪。清明,歸江上村,在《老木逢春圖》上題《苦辛》一首。6月12日,由林麗青陪同赴京參加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車中發病,在京住院十餘日返寧。8月,南京教師進修學院院長李子磐願以該院名義鉛印《江上詩存》1500冊,作為內部資料,與有關單位交流。由陳世雄協助校對編輯,又增加了《編之餘》四卷。10月,由百子亭迂迴中央路(大慶路)117號舊宅居住。12月,香港《書譜》雜誌(雙刊)第六期總第三十一期,刊登其書法橫披和對聯。南京市委責成南京市文聯籌建南京書畫院,聘請先生為院長,書畫院的院址設在玄武湖翠洲一號。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
1980年2月,心肌梗塞,住進鼓樓醫院七病區,作《病醒》詩。5月11日,遼寧省瀋陽市舉辦的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草書唐楊凝詩《送客入蜀》參展。南京舉辦黃賓虹畫展,連續看了三次。7月8日,政協南京市第六屆委員會林散之為“文化藝術界委員”,當選為常務委員、副主席。8月,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林散之書畫展”。11月,當選為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不殘老人”(朱)“散之私印”(白)“散之私璽”(朱)。朱文引首印章“長壽”“古為今用”“大年”“大吉羊”。
1981年1月,上海《書法》雜誌(月刊)第一期總第十六期專題介紹林散之書法。3月,去朝天宮參觀明清畫展,興緻極高。
1982年1月16日,參加“南京少年兒童書畫工作者協會”成立大會,出任名譽會長。3月,在南京鼓樓公園舉辦“林散之三代畫展”。12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林散之書畫集》。
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林散之印”(白)“散之私璽”(朱)“生於戊戌”(朱)。朱文引首印章“大年”“大吉羊”。
1983年3月,作品被選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五周年中日書法藝術交流展。”6月1日,由林昌庚、林麗青陪同赴京參加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會議期間與劉海粟董壽平黎雄才、黃苗子等合作《松竹圖》,即席題詩一首。7月,腹痛,赴鼓樓醫院檢查,疑有腫瘤,剖腹后始知為盲腸炎,經此手術,身體大虧。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散之私璽”(朱文)。朱文引首印章“古為今用”、“大吉羊”。
1984年5月16日,“日中書法友好訪華團”在莫愁湖鬱金堂與林散之晤面。團長青山杉雨以“後學”自居,向林散之題寫了“草聖遺法在此翁”。5月17日,“第二屆中日聯合書法展覽”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參加開幕式。11月19日,北京《嘹望》周刊47期發表張欣文章《草聖遺風在此翁——記老書法家林散之》,林散之被譽為“當代草聖”。9月1日,全國第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在北京開幕,共展出書法作品530幅,篆刻作品85件。11月5日,邵子退逝世,作《哀子退》。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文)“散之私璽”(文)。朱文引首印章“大年”、“大吉羊”。
1985年4月,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作品參加在河南鄭州舉辦的“國際書法展覽”。8月,安徽黃山書社出版《林散之詩書畫選集》。12月,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林散之書法選集》,趙朴初題籤、作詩代序。江浦縣決定籌建“林散之書畫陳列館”,縣長程從武和張孝炎等人在鼓樓醫院與先生商談建館事宜。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散之私璽”(朱文)。朱文引首印章“大吉羊”。
1986年4月30日,“黃賓虹研究會”在北京成立,聘請李可染、林散之為名譽會長。安徽歙縣修建黃賓虹故居,欣然命筆,撰寫楹聯。書畫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散之私璽”(朱)。朱文引首印章“大年”“大吉羊”。
生天成佛
生天成佛
1987年2月,遷居南京林業大學林昌庚處,直至終年。”以丈二宣整張作行草書條幅《自作詩·看長江大橋工程》,端秀蒼勁。為林氏祖先福建媽祖廟書寫“和平女神海峽之島”八個大字,放大成兩米見方,刻於湄州島的山崖上。4月15日,為參加“十竹齋”舉辦的《金陵風物詩書畫展覽》書寫了丈二巨幅草書自作詩《頌南京長江大橋》。7月,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乙瑛碑林散之臨本》。11月27日,子女和學生們分別為其祝90大壽。書畫署名“九十老人林散耳”“林散耳”“散耳”,有時還落款“書於林學院”“書於林學院二村”“書於二村”。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散之私璽”(朱文)。朱文引首印章“長壽”“九十以後作”“大年”“大吉羊”。
1988年1月3日,林散之親自參加江浦縣在縣城求雨山舉行的“林散之書畫捐獻儀式”,捐獻了自己歷年書法作品一百七十件,畫四十幅,呂留良蟲蛀硯和庄定山硯各一方。同時為建立“林散之書畫陳列館”舉行奠基儀式。2月22日,因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阻塞性肺氣腫、糖尿病,住鼓樓醫院。秋,趙朴初由北京來寧,至林業大學拜訪先生。書畫署名“九十一叟林散耳”“林散耳”“九十老人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散之私璽”(朱)“林散之印”(白)。朱文引首印章“九十以後作”“大吉羊”。
1989年7月,病重。8月17日,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草書自作詩《畫堂》入展。同年又為峨嵋山重修金頂書“金頂”二字,字徑約二尺。9月,林荇若、李秋水來看望,勉力畫了一張《多少山林事,依稀記不真》小畫送他們作留念;次日,又畫了一張《草堂夢歸》小畫送二媳劉城惠留念。10月中旬,書“生天成佛”四個字。12月6日,因痰阻塞氣管,搶救無效,溘然逝世,終年92歲。葬采石磯。

個人作品


書法作品
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
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
《中日友誼詩》《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毛澤東詞清平樂·會昌》《生天成佛》《毛澤東詞卜運算元·詠梅》《金頂》《字為心畫》《毛澤東詞二首》《自作詩畫堂》《毛澤東詞浪淘沙·北戴河》《自作詩論書絕句》《自作詩頌長江大橋》《李白詩夜泊牛渚懷古》《自作詩三首》《孟浩然春曉》《王昌齡送辛漸》《李賀南園》《自作詩太湖東山一首》《自作詩秋思》《魯迅詩贈日本畫師》《高青邱泊楓橋》《七言聯疊石》《王建中秋望月》等。
“林散之第一草書”,全稱是《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即《中日友誼詩》,是林散之1975年3月為日本書法代表團訪華專門創作的草書手卷,由於特殊原因沒有送出,成了林散之的自存之稿。國內僅存3幅,此作最好。專家鑒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王”,堪稱“國寶”。
詩詞作品
《避震》《寄洪城》《歸遲》《八十自述二首》《湖游》《秋燈》《閉門二首》《為李國光題舊作扇頁》《春雪》《憶舊遊》《索債》《又歸》《瓜廬感舊二首》《有嘆三首》《霉雨》《滯歸》《催歸》《茶蘼》《作書》《因緣二首》《論畫》《朱圮瞻墨蘭》《馬千里得余畫二紙屬題》《病院雜詩十五首》《絕句七首》等。
繪畫作品
《山水類編》封面
《山水類編》封面
《浦江春修圖》《仿任伯年筆意》《仿方蘭坻筆意》《仿展子虔筆意》《仿王小楳筆意》《江上歸帆》《草閣讀書圖》《黃山紀游》《華山》《峨眉》《鍾馗》《黃山觀瀑》《江山萬里圖》《蒼茫》《翠螺秋色》《溪山清興》《草堂秋色》《望天都》《涪江小景》《莎羅坪小景》《十八盤》《希夷峽》《草堂秋高》《山寺霧橫》《金鴈橋》《儻駱道上》《劍閣道中》《連壇之棧》《寥廓霜天》《白沙沱》《上盤嶺》等。
《山水類編》
林散之26歲開始編纂的《山水類編》,全書共29卷,35萬餘字,彙集前人有關山水畫的論述,內容采自數百種文獻,歷時三年余完成。在當時,可謂一大工程,他人未曾做過,可見其心志。1930年,林曾將此書抄本攜去上海,請其師黃賓虹審正。黃仔細閱過,並作了眉批,並打算推薦給神州國光社出版,后因抗戰起,未果。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書法作品《金頂》
書法作品《金頂》
父親:林成璋
夫人:趙氏、盛德粹(盛秋矩女兒)
兒子:林昌午(林筱之)、林昌庚
女兒:林蓀若、林荇若、林芷若、林采若、林杜若

健康狀況

夫人盛德粹因患胃癌辭世。
1989年7月,病重。12月6日,因痰阻塞氣管,搶救無效,溘然逝世,終年92歲。葬采石磯。

藝術成就


書法

林散之師從中國畫大師黃賓虹,黃賓虹反對逼肖古人敬古而不泥古并力求自新,黃賓虹對中國書畫藝術傳統的這種態度,對其書法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人們對書法傳統的認識,大都不是來自於對原初文本的閱讀,而是被歷史性地遮蔽在權威化的界定中,黃賓虹引導林散之不固執於舊論,直入原初書法文本,並授以用筆用墨之法,這對林散之最終成為中國草書大家有其至關重要的意義。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專心致志,積學厚,涵養富,不僅其書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誠和在詩主義辭及繪畫等多方面的成就,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也正因為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才能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認識愈深。而認識愈深,也就更增敬仰嘆服之情,可以說,他的書法藝術中蘊涵著其人之真、詩之韻、畫之意。
風格形成
林散之書法進程為四個階段。
林散之從小即勤奮習書。從現存其十七歲時自訂詩稿《古棠三痴生拙稿》來看,此時不僅其詩已頗具功力與性情,其小字行草書,以《懷仁集王聖教序》為底,已頗具功力與文人氣息,所書甚熟練,然點畫用筆較文弱。從這本詩集手稿,可概見其“未有師承”時期至其拜師之初已達到的水平。
林散之十六歲寫柳公權《玄秘塔》,其結體秀峭,用筆瘦硬,對他後來個性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調。這時,他得到了范培開的指授。十八歲后又從張栗庵學詩古文辭,書法亦獲其教導。張氏書宗晉唐,於榕遂良、米海岳尤精至。在法度與文人氣息上均對他有很大影響;從其二十餘歲時畫上題字與真書詩稿《四時讀書樂》中分明可見。他又於魏碑下過很大功夫,尤其對《張猛龍碑》用功最多,此碑體態較修長、舒展,點畫亦較瘦硬,正可與柳體互補,更增奇姿異態。林書風格主要以此二碑立骨。而他“於李北海學之最久”,所取乃是北海書體勢寬博中見緊密,秀中藏拙的意態。他說:“余初學書,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習。於漢師《禮器》《張遷碑》《孔宙碑》《衡方碑》《乙瑛碑》《曹全碑》;於魏師《張猛龍碑》《賈使君碑》《爨龍顏碑》《爨寶子碑》《嵩高靈廟碑》《張黑女碑》《崔敬邕》;於晉學《閣帖》;於唐學顏平原(即顏真卿)、柳誠懸(即柳公權)、楊少師、李北海,而於北海學之最久,反覆習之。以宋之米芾、元之趙孟頫、明之王覺斯、董思白等,皆力學之。”其學書臨古之脈絡如此。可見林散之思想開明,是以兼融並取的態度廣為取法古人的。他無論碑、帖,無論何家何派,各取其所長。對隸、真、行。草諸體,終其一生,苦心鑽研。唯於篆書,他末提及。曾見其所書,亦甚有功力,趣味不凡,筆法得自其師黃賓虹。
黃賓虹對筆墨技巧的鑽研為現代之冠。林散之論書有“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入圓時更覺方”句,這一筆法原理來自黃賓虹對他的指教與影響。他自師從黃賓虹后,不僅畫入其門,書亦得其法。其書用筆與體勢在很長時期內頗近於黃體,曲中求直,圓中求方,無論縱橫,均不直過,疾澀相應,強調對摺釵股、屋漏痕意理的感悟。即晚年所書字形雖不似黃體,但筆法仍守黃書之神髓,可見其善學。
林散之中年時代的行書基本面目是米芾、董其昌和黃賓虹的合成。后又鑽研王鐸的行書與草書。關於他學草書的年齡,其自言:“我到六十歲后才學草書,有許多甘苦體會。沒有寫碑的底子,不會有成就。”他學書數十年,常寫碑,旨在錘鍊其書法線條的力度、澀度、厚度與拙樸趣味。所謂“六十歲后才學草書”當指其六十歲后才以草書為專攻。現存他三十餘歲時的草書作品已頗見功力,四十餘歲所作草書已形成其個人風格的基本模型,大抵為黃賓虹筆法與懷素草書體勢相滲透。六十歲后,他將主攻目標轉向了草書,對書體中難度最高、藝術抒情性最強的草體作最後的衝刺。以攀登書法藝術的最高峰。
林散之自言:“六十歲前,我游騁於法度之中。六十歲后稍稍有數,就不拘於法。”觀其作品,確如其言。大約此前的作品,雖格調、意韻甚好,但用筆與結字均在高度的理性把握之中,觀賞時可以感覺得到。六十歲后所書循法度而能輕鬆自如,遊刃有餘,從而有天趣流露,此即其所謂“不拘於法”。大約七十歲后所書,強調個性、追求天趣成為其審美的主導傾向,創作中用筆大為放開,不同狀態下作書即有不同的情意介人,故作品一時有一時之氣象。八十歲後進入自由之境,作書時已無法度意識,落筆皆隨意、隨興為之,出神入化,意趣天成。此時作品,筆墨變化妙不可言,往往不見點畫與結字形態之具象,但其虛靈超脫的墨象似無意中受看法度的調控,有無盡的內蘊,令人捉摸不透,玩味不盡。
自成一體
晚年時期,林散之謀求諸家草法的溶合,尤其是將懷素與王鐸兩家草法加以變通。他對王鐸草書有深刻的認識。王鐸草書承繼二王、懷素,併合以米芾筆法,精熟至極,奇巧至極,真可謂無以復加,走其老路,恐難以再創新境。於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加以變長法。其以隸意入草,涵溶於筆墨之間,無一生硬之跡,非深識其書者,難以看破。他以深厚的漢隸功力來改造王鐸草法,返熟為生,以拙破巧,從而造就了屬於自已的林散之草書--林體。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瘦勁圓澀。主要說的是林散之先生的用筆。筆筆中鋒,線條瘦勁,圓中有方,方中見圓,柔中有剛,遒健雄渾,力透紙背,牽絲引帶,字字相連,以及生宣紙和長鋒羊毫筆的選用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效果。二是璀燦華滋。主要指林散之草書的墨法。包括墨破水、水破墨后形成枯濕濃淡的墨像,還涵蓋宿墨、枯墨等。三是偏正相依。主要講林散之草書結體布白的變化,這裡有兩層意思:一層指林散之先生盛年大草的體態有正有偏,偏正相輔。另一層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四是飄逸天成。如果對“林體”再作進一步概括,可能就是4個字:瘦勁飄逸。瘦勁主要指線條等方面,飄逸大體指墨色、結體,還包括林散之的人文思想和人品等。
①筆法與墨法互為作用
林散之從王鐸書法中悟得漲墨之妙,又從黃賓虹畫法中承取焦墨、渴墨與宿墨法,隨其興緻所至,施之於書法創作,其八十歲後作品,有時通幅以濃墨焦墨為之,聚墨處黑而亮,神采奪人,枯墨散鋒處一枯再枯,墨似盡而筆仍在擦行,只見筆墨化作虛絲,在似有若無間尤顯其意韻、精神之超凡。有時又以宿墨為之,時而墨暈中見有濃墨凝聚,乃運筆之實跡,時而變枯、變淡,筆意一翻轉,又變潤、變濃。他充分利用長鋒羊毫蓄水多、下注慢,便於連續書寫的特性,筆毫內所蓄水、墨不勻,即可隨筆鋒翻轉、運筆速度的快慢產生濃淡乾濕的無窮變化。
由於這種種技巧的作用,使長鋒羊毫在筆畫的粗細和點畫形態的表現上不易產生很大變化的局限性,通過水墨的豐富變化得到了奇妙的補充,筆法與墨法互補相發,是林散之書法對中國書法技法寶庫提供的創造性成果。而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書法化境的重要表現手段。
②漢碑(漢隸)與大草的相互結合
林散之基本上走的是帖學的路子,他對北碑的關注程度遠遠遜色於他對二王一系書法的關注程度,更遜色於同時的其他書家。但正是這種偏好,成就了他的書風。林散之草書以懷素為宗,直至晚年其草書面貌仍時顯素師蹤跡,與于右任徠先生相似,林散之更親近於懷素的小草書。這故與其師黃賓虹“善用筆者,當知如金之重而取其柔,如鐵之重而取其秀。”的教誨有關,但更多與其天性有關。林散之雖曾遍游天下名山大川,但長期生活在“杏花春雨”的江南,聽慣了婉轉悠揚的江南小調,已使他不由自主地偏於“婉約”一系。他的草書最終不能和王鐸、傅山爭氣勢,原因在此。
③作品表現出一種隱忍
林散之的大半生是在寂寞中度過,歲月已將這位當年躊躇滿志的有志青年消磨得如一個不大情願的遁空老僧,七十餘歲尚不能名世,只能發出“伏案驚心六十秋,未能名世竟殘休”的嗟嘆。但恰恰是數十年寂寞苦讀、伏案研習,才使得林散之得以步入人書俱老的化境,才造就了一位大師級的草書書家。
長期寂寞已使他顯得疲憊不堪。散老書法,渾然不見稜角,筋骨內含,韌性十足,其壓抑的情感也被裹脅於他的筆墨之中。在林散之干筆擦墨中,似乎看到了一個於生(藝術生命)無望的老人孤寂絕望而又於心不甘的苦悶的心靈。筆不停揮,以極端含蓄的風格,營構著自己的藝術園地。
孤獨的人生,造就了林散之獨特的筆墨。黃賓虹教授林散之筆法墨法,其中許多是畫法,而林散之將之用於書法,可謂之破筆破墨,是對傳統書法的一種破壞。王鐸有漲墨法,開創了一代新風,但筆墨線條尚歷歷在目,能為多數人所理解,散老則走的要遠些。他的書作,往往拖泥帶水,模糊凄迷,甚有筆畫粘連處,可謂孤行無旅。散老喜用長鋒(這種筆更宜於作畫),長鋒筆吸墨量小,以之作纖細一些的草書尚可聯筆直下,若筆畫飽滿粗壯一些,則筆頭便很快乾枯,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要重蘸墨汁,而散老則一任自然,以枯筆渴墨繼續書寫,甚至竭力至以筆根干蹭,出現飛白。此種寫法雖筆鋒散亂,不合古法,但點畫極富質感,如枯藤虯結,老柯橫陳,非常耐看。畫家極講究墨色,因為國畫以用墨為主,故以墨色變化求層次。書法相對更講究用筆,對墨色不大要求,甚至忌諱墨色雜亂。而散老則大膽的將畫法移植於書法當中,用墨濃淡相間,將濃隨枯,增強了書作的節奏感,也取得了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散老的書作,表面雖趨於纖弱,但骨力內含,如亂柴相疊,極具畫意,可以說,林散之是本世紀畫家中,最出色的草書書家,換句話說,他的書法既有書家書法的嚴謹,又有畫家書法的瀟灑,林散之是刻苦修行的苦行僧,又是倜倘風流的大才子。
④融金石之質重與草書之奔放與一爐
林散之是一位很出世的書家。他一度出任副縣長之職,但不久便調入他更習慣的江蘇書畫院。他更關心的是詩詞書畫,而不是世事變遷;更關心的是與古代書畫家爭短長,而不是與今人論是非;他與世無爭,心不旁鶩,迥出塵表,活脫脫一個現代隱士。這種長期的“隱居”生活,幾乎使散老的性格“雌化”,而實際上他並不甘心於藝術上的寂寞,但現實又使他不得不如此,最終,他只能是無可奈何。這樣,我們看到林散之的書作,後期甚至他前期的一些作品,都顯示出一種林黛玉似的病態美:陰柔有餘,陽剛不足,一顰一笑間,生髮幾許嫵媚,幾許憂愁,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態勢躍然紙上。有人將散老纖弱的線條歸結為他的長鋒筆,顯然只是看到了表象。林散之的人生理想只是要作一個藝術家,沒有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因而他的胸懷不會如于右任那樣博大,氣勢也自然沒有於那樣宏闊,或者說,林散之的書法氣韻很好,而殊乏氣勢,有時候也能寫出令人砰然心動的書作,這類作品用筆厚重,點畫圓渾,能融金石之質重與草書之奔放於一爐,有風雨蒼茫之感。
書法性情
1972年底,《人民中國》雜誌選拔現代中國書法精品向日本介紹,林的草書作品《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得到郭沫若、趙朴初、啟功諸位權威人物的高度讚譽,名列榜首,代表現代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其歷史意義十分重大。那一幅作品確可以稱之為林散之書法衰年變法前期的代表作。其在有意無意間,既循法又破法,隨意自如,時出天趣,又恰到好處,令人讚嘆不已。
但林散之並末以所獲殊榮為滿足,他對越來越多的讚揚聲和越來越高的社會地位淡然處之,默不作聲地、我行我素地向自己認定的更高境界不懈追求,使其書法在八十歲前後全面進入化境。他在七十人歲時曾有感賦詩一首:“不隨世俗任孤行,自喜年來筆墨真。寫到靈魂最深處,不知有我更無人。”可見其對性靈境界的追求毫不含糊,他視書法為性情中物,自喜能“寫到靈魂最深處”,純乎真性靈的顯現,這是一種“天籟”之境。
他八十三歲時所作論書詩云:“自攫神奇人畫圖,居心末肯作凡夫。希賢希聖希今方,無我無人無主權。一種虛靈求不昧,幾番妙相悟真如。渾然天趣留多少,草綠山中認苾芻。”這亦是進入化境后才能深刻體驗到並道得出的心聲。他將此詩寫作丈二整宣橫幅,氣勢撼人心魄。通幅真氣彌滿,既雄厚又狂放,用筆亦圓亦方,斬釘截鐵,又柔韌有節,變化莫測。其漲墨、濃墨處厚重而不滯,枯筆散鋒渴墨處有如煙雲騰繞,字形筆畫散漫而神意在,內力更強。長鋒羊毫在其手中經數十年的運使、研究,創出一套獨特的筆法,筆鋒的正側翻轉,無不如志,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詩歌

林散之少年時即顯出詩才不凡。1914年十七歲時自訂詩集《方棠三痴生拙稿》,內書目作詩詞一百一十六首,以行書或楷書書寫,大部分作了修改。其詩文老師評曰:“詞旨清婉,用典渾切,鳳嗚高岡,自非凡響。”其平生,無時無地不在推敲詩作,如病卧時、睡夢中、吃飯時、走路時常不能自控地興起作詩。甚至在坐馬桶時也常沉思,忽覓得佳句急起身提褲去桌上取紙筆記下,以免遺忘,一時傳為笑談。他在詩詞上耗費的心血最多,體會最深,自我評價也最高。他在八十多歲時曾頗為動情他說過:“現在社會上風雲變動不定,一切不與人爭,只與古人爭一地位。這是個目的。詩、書、畫,我的詩為第一位。功夫深,用了六七十年心血。尤其‘四人幫’時,家籍被搶燒一空,唯詩稿常在身邊,晚上枕頭,不讓遺失,保存下來,真是苦難重重。自下已蒙各方面努力,存印下來,可以留給後人看看。”這一番話有兩個要點:一是林散之治藝,志在與古人爭一地位。他一生奮鬥,標尺放在這一高度;二是他自評詩、書、畫,以詩為第一。從其所敘保護詩稿的經過,可見其傾注感情之深。趙朴初題贊中則有“老辣文章見霸才”句,評價極高。
林詩頗近於唐人白居易、宋人楊萬里的情調,樸實無華、清淡中見真情。這種意境正與其個性氣質相表裡。其抒情寫意的詩詞往往見題於畫作上,與畫境相輔相成,並臻其妙。或見之於書法作品中,其詩詞的意韻成為其書法筆墨、風格的深層內蘊,故其書法藝術的形式美中充溢著濃厚的詩的韻味,此非常人所能及。

繪畫

林散之十三歲學畫人像,並學工筆人物畫,后又自學山水畫。二十餘歲時,其書法工楷書、隸書、行書,工筆人物畫師陳者蓮、黃慎,山水畫宗王煙客、王石谷,在皖東已小有名氣。三十二歲時,經其方詩文辭老師張栗庵推介去上海投師黃賓虹,為其藝術生涯中重大轉折。黃為詩、書、畫、印“四合一”的藝術大師,其山水畫尤為海內外所敬服。林從學兩年,書畫筆墨之道深得教益,眼界大為開闊,見識大為增長。又獲讀黃師大量藏書,並聆聽教誨,學問大進。這兩年的收穫,對其一生藝術的攀高,具有深遠的影響。
解放后,林在中國畫上嘗試表現現實生活,1955年創作了長卷《江浦春修圖》,直接取材於宏大的修圩築堤工程,飽含著他的切身體驗和深摯情感。這幅長捲成為解放后國畫界最早反映現實生活的佳作之一。
1963年,林散之應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畫師之後,曾與畫院同赴蘇南、蘇北寫生。三年間,作畫甚勤。1966年“文革”浩劫開始后,所藏大量書籍、字畫、碑帖被查抄焚毀,生活動蕩不定。1970年全身嚴重燙傷,險些喪命。此後,他作書較多。而作畫,未再外出寫生,多追憶往昔寫生印象,尤以畫黃山煙雲景色為多。其用筆與作書同,曲中求直,方圓相兼。水墨則竭盡乾濕濃淡的交互變化,表現煙雲氣象的豐富意趣,從而造就其高出時人的水墨技巧,與其師黃賓虹不同。黃之墨法有蒼渾之氣,林之墨法則更多靈潤之意。他在這一方面深切而獨到的體驗,施之於草書,為草書開一新境界。而其在寫意山水畫的意境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虛實、墨白的處理手法上所獲得的深切體會,滲透其書法的字法、章法,又使其書具有了獨特的個性趣味。

作品影響


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其書震撼中外后不幾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書法藝術的發展很快出現了全面興盛的局面。林散之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形式技巧都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江蘇及南京地區的中青年受益尤多。
林散之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釋懷素為體,以王覺斯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林散之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於書法,開創了草書藝術的新天地。“瘦勁飄逸”的“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

人物軼事


座右銘
林散之治學有一往無前的鑽勁。他十七歲即以范仲淹名言“不及,非人也”為座右銘,並取號“三痴生”。
外出採風
林散之牢記黃賓虹“師古人,更要師造化”的教導,通過幾年節衣縮食,積累了一些旅費,便於1934年三十七歲時決然打點行裝,告別老母妻兒,孤身出遊。費時八個月,歷經蘇、皖、魯、晉、豫、陝、川、鄂九省,游嵩山、華山、終南山、太白山、峨嵋山、廬山、混江、三峽等名山大川,行程一萬六千餘里,歷盡艱難險阻,得畫稿八百餘幅,詩近二百首,並觀摩沿途歷代刻石書法,胸襟與眼界大開。此舉亦少有人實行,可見他追求理想的執著與堅毅。后又兩游黃山,在名山大川中體驗方法,尋覓新意,尤對山川景色風雲氣象變化之靈韻深得感情。
謙虛郭沫若
郭沫若來南京,有請賜墨寶,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豈敢在南京寫字。”
與佛緣
林散之一生廣結墨緣,與各界人士均有交往。除了早年結交的“松竹梅三友”許朴庵、邵子退二老外,還有對佛學有著較深研究的全椒張汝舟,以及佛教界、文藝界人士。佛教界如趙朴初、鄧西亭居士和圓霖、圓徹法師。從交往的詩文中,可以反映出佛學思想,在林散之心靈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物評價


評論家路東(《談林散之與中國草書傳統》):我們談林散之與草書傳統,即是在談林散之在書法傳統中的沉潛與出離,談一個書法家的藝術生命是如何從傳統中創造性綻出的。草書是中國書法藝術風光迷離的高地,自王覺斯以來,以重碑稱世的清代書家在草書領域不見建樹,其間,不乏對草書藝術心嚮往之者,但都未入草書之精微,至林散之,這條中斷的草書之道才真正得以延續,林散之的草書,渾厚生動,水墨淋漓,筆意充沛,線條的書寫運動極富變化,藝術形式別開生面,且意境高遠,與書法史上的草書大家相比,可謂獨樹書林而不可替代。林散之的書法,已成為中國書法傳統的一部分。
林散之草書收藏家、林散之草書鑒賞家王罡:林散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作品以剛為主,以柔為輔。堅挺瘦勁,開合有致。七十年代的作品是剛柔相濟,動靜相宜,以倚為正,字字相連。八十年代的作品,以柔為主,以剛為輔。亦行亦草,墨色淋漓。
林散之印章
林散之印章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詩讚之:萬里行程萬卷書,精思博學復奚如?蠶絲蜂蜜誠良喻,歲月功深化境初。
文學家、書法大師郭沫若: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
日本著名大書法家、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草聖遺法在此翁。
中國書協主席沈鵬:林散之沒有摻入其他因素,進入了書法的最高殿堂。
國畫大家亞明:林散之是屬於世界的。由於林散之的存在,從而使中國保住了傳統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
中國美術評論家馬鴻增:草書發展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大書法家當推東漢張芝、東晉王羲之、唐代懷素、明代王鐸、當代林散之。
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林老大作筆蒼墨潤,深得宋元神韻,在賓翁高足中實為僅見。
書法家啟功:老人之詩,胸羅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讀萬卷書,而行萬里路者,發於筆下,浩浩然,隨意所之。無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應手之樂。
原國家主席江澤民: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後世紀念


墓地
林散之先生墓園佔地500平方米,林散之先生逝世后初葬於採石鎮的小九華山采石磯,1996年底將林散之墓遷入林散之藝術館。原因一,林散之先生終身欽慕李白的人品和才藝。1982年清明節,林散之曾為已逝的盛夫人題寫過一篇墓記:“翠螺山色陽晴變,揚女潮聲近近連;身後一抔平靜土,共君永此傍青蓮。”(翠螺山即采石磯,李白為青蓮居士)。把墓地選正在太白樓之側,取詩仙為鄰,詩書兩絕,成萬世佳話;原因二,林散之本籍為安徽和縣烏江,出生於南京江浦烏江(此烏江即項羽自刎處,兩個烏江雖分隔兩省,其實只相距13公里),取采石磯隔長江相望。林散之生前曾十數次登臨采石磯,尋訪前人遺址,面臨滾滾長江,遙望家鄉,寫生做畫,抒情賦詩,情無所系。
南京林散之紀念館
林散之紀念館1988年元月3日奠基,1992年12月6日一期工程完竣,1996年8月續建二期工程,1997年11月20日竣工開館,佔地面積20畝,建築面積2100㎡,展覽面積480㎡,展線長157米,館內建築群呈明清園林風格,高低參差,錯落有致,館內主要建設有主展樓——散木山房、碑廊、求雨山書畫院等。館藏林散之先生書畫作品5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7件。
馬鞍山林散之藝術館
林散之藝術館坐落在安徽省馬鞍山市採石風景名勝區萬竹塢,與著名的太白樓相鄰。經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申報,復經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於1990年12月15日動工興建,1991年10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館舍及先生墓園由東南大學設計,啟功書寫了館名。藝術館分為主展廳、副展廳、書畫學術廳和先生墓園四個部分。總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其中主展廳佔地325平方米,名“江上草堂”,主要陳列著林散之先生自20年代到80年代末各個時期的詩書畫藝精品一百多幅,展現了林散之先生所走過的藝術道路和其書畫藝術風格形成的過程;副展廳佔地135平方米,主要展示著林散之生前所用的文房用品及國內外名家給予的高度評價;學術廳佔地126平方米,主要是用於詩、書、畫藝術交流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