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鋨

四氧化鋨

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有類似氯的氣味。微溶於水,溶於氨水,溶於乙醇、乙醚、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穩定;劇毒品;主要用於催化劑、氧化劑、化學試劑,還用於醫藥和製造白熱氣燈的紗罩等,揮發性極高。

物理性質


EINECS號:244-058-7
外觀與性狀: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有類似氯的氣味。
熔點(℃):41.0
相對密度(水=1):4.91
沸點(℃):130
分子式:OsO
分子量:254.23
飽和蒸氣壓(kPa):0.93/20℃
溶解性: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氨水。
相關類別:Inorganics;Os(Osmium)Compounds;Classes of Metal Compounds;Oxidation;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OsmiumEssential Chemicals;Reagent Grade;Routine Reagents;Synthetic Reagents;Ct氧化物;無機化工產品;無機鹽;metal oxide;催化和無機化學

化學性質


在沸點以下,開始升華。微溶於水,水溶液呈中性,溶於濃鹼呈黃色。是一種氧化劑,可以氧化氫碘酸

作用與用途


用作微生物學試劑、照保材料、白熾燈罩、催化劑、氧化劑和生物學中的氣體固定劑。

危險特性


鋨酸具有強氧化性。蒸氣在灼燒時與氫接觸會引起爆炸。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觸或混合時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本品具有強烈刺激性,可致腎損害。吸入其蒸氣刺激呼吸道,出現噴嚏、咳嗽、咽喉部燒灼感、頭痛等。重者致支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和肺炎。吸收后可引起腎炎和血尿,可致死。眼睛接觸致嚴重結膜炎角膜炎,重者失明。攝入灼傷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可致灼傷;引起皮炎。可經皮膚吸收中毒而致死。車間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0.002mg/m 。大鼠經口LD50 14mg/kg,小鼠經口LD50 162mg/kg。

貯運須知


貯存於陰涼、通風、乾燥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還原劑、易燃、可燃物,食用化工原料等分開存放,不可混貯混運。作業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泄漏處理時必須穿戴防毒面具和膠手套,在污染區灑上無水碳酸鈉,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火災時,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防護服,用水、砂土滅火。

非凝固型


鋨酸十分昂貴,其溶液呈中性反應。是一種強烈的氧化劑,不能與酒精、甲醛液混用。鋨酸是目前植物製片中一種最好的固定劑,對細胞里細微的構造能夠良好的固定,並為脂肪性物質唯一固定劑。因此在線粒體及其他細胞器的研究中常常使用。經鋨酸固定后,又能防止用酒精脫水時所產生的沉澱作用。但此種固定劑滲透十分薄弱,同時不易固定均勻,往往外邊過度固定,而裡邊尚未固定完全。所以用作固定的材料應該愈小愈好。特點:中性;滲透力極弱。電鏡固定常用的固定劑;也是唯一能固定脂類分子的最好的化學固定劑。

毒性


劇毒。蒸氣對眼睛有強刺激作用,即使在低濃度時也會引起流淚和結膜炎。較長時間接觸可發生角膜損傷,甚至雙目失明。也可引起消化系統功能障礙以及損傷腎和肺。皮膚接觸可使皮膚髮綠或變黑,引起皮炎和形成潰瘍。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並就醫診治。皮膚接觸用水沖洗。如有灼傷須就醫診治。誤服立即漱口,急送醫院救治。

類別


有毒物品
毒性分級高毒
急性毒性口服-小鼠LD50:162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險特性不可燃物質;受熱分解有毒鋨化物煙霧
儲運特性庫房通風低溫乾燥;與鹼、酸類、食品添加劑分開存放
滅火劑視周圍化學品而定
職業標準TLA-TWA 0.0002 PPM; STEL 0.0006 PPM(鋨)

安全信息


危險品標誌O,T,C,T+,F,Xi,Xn
危險類別碼8-23/24/25-40-34-26/27/28-42/43-11-67-66-36/37/38-19-36/38-36/37
安全說明17-26-27-36/37/39-45-7/9-36/37-16-28-23
危險品運輸編號UN 3175 4.1/PG 2
WGK Germany 3
RTECS號 RN1140000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
毒害物質數據20816-12-0(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環境行為


毒性:屬高毒類。
急性毒性:LD50 14mg/kg(大鼠經口);162mg/kg(小鼠經口)
危險特性:具有強氧化性。與易燃物、有機物接觸易著火燃燒。受熱分解產生有毒的煙氣。
燃燒(分解)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

監測方法


原子吸收法;等離子體光譜法

環境標準


美國車間衛生標準0.002mg/m[Os]

使用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對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可引起嚴重眼結膜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可因肺炎而致死。吸收后可引起腎炎和血尿。對皮膚可引起壞死性皮炎。進入眼內可引起嚴重眼損害,能夠輕易穿透皮膚,且經吸入,食用,皮膚接觸后都是毒物。
環境危害: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高毒,具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強氧化劑。蒸氣在灼燒時與氫接觸會引起爆炸。與有機物接觸劇烈反應。
有害燃燒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

風險術語


R8 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與可燃物料接觸可能引起火災。
R34 Causes burns.引起灼傷。
R40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少數報道有致癌後果。
R11 Highly flammable.高度易燃。
R19 May form explosive peroxides.可能生成爆炸性過氧化物。
R66 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dryness or cracking.長期接觸可能引起皮膚乾裂。
R67 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蒸汽可能引起睏倦和眩暈。
R23/24/25 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毒。
R26/27/28 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極高毒性。
R36/37/38 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R42/43 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inhalation and skin contact.吸入及皮膚接觸可能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