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東海鎮的結果 展開

東海鎮

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轄街道

東海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位於陸豐市中南部,南臨碣石灣,東連城東、河東兩鎮,西依螺河與河西、潭西、上英三鎮為界,北靠河圖嶺,區域總面積56平方千米。2017年,東海街道常住人口共18.7萬。截至2019年10月,東海街道共轄8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東海街道地處螺河平原,因東河穿城而過流至烏坎港入海而得名,是陸豐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15年,東海街道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226.142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農業總產值7.8015億元,同比增長4.51%,工業總產值218.3405億元,同比增長13.73%。

歷史沿革


陸城大道
陸城大道
春秋戰國時,為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屬南海郡博羅縣。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屬東官郡海豐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屬安陸縣。唐貞觀元年(627年),撤廢安陸縣,東海滘復入海豐縣。
北宋年間居漸盛,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海豐縣改“里”為“都保”,東海滘地處坊廓都,是時新設東海滘市。
南宋開禧、嘉定年間(1203年—1219年),東海滘形成老墟(舊墟),古墟(墟仔)、新墟3屯聚落。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置東海滘驛。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設柵立寨構築舊墟寨圍。明崇禎九年(1636年),司府撥庫銀築舊墟寨城,時寨城高1丈6尺,東長21丈3尺,西長26丈5尺,南廣48丈3尺,北廣43丈,四周城垣139丈1尺,土合貝灰舂築,始為東海滘有城。
徠清康熙二年(1663年),添設東海滘駐防游擊。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轉東海滘驛丞為東海巡檢司,雍正九年(1731年)吏部奉旨依議准廣東郝總督疏請,析海豐縣之坊廓、石帆、吉康3都建置陸豐縣,因“東海滘寨地處適中,與碣石甲子二城遙為犄角,且系惠潮通衢”,擇為縣治,屬坊廓都第一圖。
民國十九年(1930年),陸豐廢都設區,全縣設4個行政區,東海滘劃歸附城區(第一區)轄管。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立附城、東海兩鎮行政建置。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分設為東海一鎮、東海二鎮。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東海一鎮改稱附城鎮,東海二鎮改稱東海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裁附城鎮併入東海鎮,建立東海鎮人民政府,鎮委、鎮政府設在南堤路100號。
2017年,東海鎮撤鎮,設立東海街道。

歷史事件

陸城(東海鎮)夜景
陸城(東海鎮)夜景
北宋熙寧二年(1069)開埠設市,為坊廓都閩粵貨物的主要集散地。
南宋寶祐二年(1254)海邑縣令肖泰夫主持修建迎仙橋連接新舊兩墟,橋名寓意仙人常臨東海降幅百姓,一邑通衢。
元至治二年(1322)邑人捐資修建金釵橋。
明洪武四年(1371)置東海滘驛建驛丞衙署。
明洪武十八年(1385)舊墟建北帝廟,為十三社之民俗活動場所。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築舊墟寨圍。
明萬曆元年(1573)建舊墟天后宮(元君祖廟),俗稱“漁街媽祖”。
明萬曆八年(1581)建新墟天后宮(大媽宮)。
萬曆十七年(1589)建新墟三山國王廟。
明崇禎九年(1636)司府撥庫銀建舊墟寨城,名“安瀾寨城”,東海滘始有城也。
清康熙二年(1663)添設東海滘駐放游擊。
清雍正九年(1731),新置陸豐縣,縣治設在東海滘。從此,東海一直為陸豐縣縣治。
民國12年(1923)6月23日,陸豐縣總農會成立。會址設在東海鎮六驛村林氏宗祠。6月25日,在洛洲埔召開慶祝大會。
民國14年(1925)10月26日,周恩來等率領東征軍克服陸城。10月29日,成立中共海陸豐地方委員會,下設陸豐部委。
民國16年(1927)9月7日,縣西北農民武裝攻佔大安,8日佔領陸城,成立陸豐縣革命臨時政府。10月7日,賀龍、彭湃、劉伯承、林伯渠、惲代英、吳玉章、李立三、譚平山南昌起義領導人經陸城到甲子。隨後,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經陸城到金廂,由海路往香港。11月13日至16日,在東海召開陸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成立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7年(1938)秋,日機首次轟炸東海鎮茫洋橋、大街、下街仔、龍鬚井等地,被炸死2人,傷5人,房屋8間。
民國30年(1941)3月28日,東海鎮第一次淪陷,日本侵略軍40多人駕艇在上英鄉濂海張村登陸,即進犯陸城,在金釵橋頭、保昌寨、三六九圩、迎仙橋各打死1人。29日,日本侵略軍在金馬街搜掠中國銀行陸豐支行、同泰百貨商店、陳秋盛餅店,把餅料拋到馬街頭誘騙小孩,然後擲出手榴彈炸死小孩2人、炸傷4人,並燒毀了陳豐盛百貨,炮轟煙墩斗(烽火台)。30日,日軍在金釵寨吳家祠槍殺居民孫火,縱火燒毀吳家祠、陳拱初住樓以及金釵寨14巷、15巷等巷民房20間。
民國34年(1945)1月,日軍入侵,東海第二次淪陷,國民黨陸豐政府撤往河田鎮。11月,中共陸豐縣委在東海鎮成立。
民國38年(1949)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一、二營和第六團部隊1000多人第一次攻打陸城(東海鎮),凌晨對國民黨縣黨部、偽縣政府和龍山高地炮台3個據點進行攻擊並佔領舊圩,殲敵1個連部和3個排兵力,俘縣聯防大隊副大隊長以下30多人,於中午撤出陸城。7月16日,第二次進攻陸城,守敵鍾鐵肩部聞風而逃。解放軍攻人後,宣告成立陸豐縣軍事管制委員會。8月16日,第三次攻打陸城,東海解放,縣政府駐地從河田遷入陸城。19日,邊縱司令員兼政委尹林平向華南分局和黨中央電告陸豐縣城解放。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海街道位於陸豐市中南部,地處北緯22°45′,東經115°24′,南臨碣石灣,
陸城(東海鎮)市區夜景
陸城(東海鎮)市區夜景
東連城東、河東兩鎮,西依螺河與河西、潭西、上英三鎮為界,北靠河圖嶺,區域總面積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海鎮屬碣石海灣抬升場地,境內地勢平坦,狀若滘,呈北稍狹南闊展開迤延南部濱海傾斜格局,古代因其貌形態,又“據海東居中”故名東海滘。

氣候特徵

東海街道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氣候溫和,
陸豐母親河之東河
陸豐母親河之東河
年降水量1997毫米,年平均氣溫大於21.8℃。最熱7月,月均氣溫28℃;最冷1月,月均氣溫13.8℃。無霜期361天,農作物年可三熟。年均日照時數為2387小時。最9高月為7月,238小時;最少月為2月,118.1小時,平均每天僅4.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量125540.4卡/平方厘米。

水文

東海街道川流腹地而過的河流主要是東河(清代稱東海滘溪),為陸豐市第一河流螺河在河西鎮汾河村前三汊水分支入市區之支流,源發縣境西北與紫金縣分水嶺三神凸山東坡,蜿蜒東南匯流烏坎港繞過虎頭山腳沙舌,在鎮域上海村南面注入南海。

行政區劃


東海鎮
東海鎮
截至2019年10月,東海街道共轄15個行政村、8個社區。
紅衛社區桃園社區東風社區向陽社區南堤社區新光社區金龍社區長輝社區紅光村紅星村
寬塘村龍光村深埔村白箖村崎砂村烏坎村上海村頭肖村龍口村炎龍村
六驛村神沖村龍潭村

人口民族


東海鎮[廣東省陸豐市轄鎮]
東海鎮[廣東省陸豐市轄鎮]
1992年,東海街道總人口為1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1萬人,佔總人口的38.3%,非農業人口8.07萬人,佔總人口的61.7%。
2015年,東海街道戶籍人口為21.5萬人。
2017年,東海街道常住人口為18.7萬人。

經濟


東海鎮自古以來是陸豐市工農業產品的集散地,商業貿易活躍,全鎮現有各類市場10多個,綜合經濟和軟環境實力位居陸豐三大鎮之首。各項事業充滿生機,經濟蓬勃發展。全鎮現擁有以化工、機械、電子、電器、輕工,食品、服裝、工藝為主體的企業近千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工業生產體系。“三高”農業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建有水產養殖、蔬菜、氨化養牛、機械化養豬等一批生產基地。
東海新城
東海新城
“把東海建設成為中等城市”
東海鎮圍繞陸豐市“把東海建設成為中等城市”的總體思路,突出“穩定”和“發展”兩個主題,把握機遇,提振精神,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全鎮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民生事業明顯改善,社會大局穩定。東海鎮先後被評為“文明鎮”,連續三年被評為人口計生工作先進單位,是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百強鎮。
全鎮以黃金珠寶、商貿物流、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文化教育、生活休閑、旅遊為主導產業。
2015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226.142億元,比增13.4%,其中農業總產值7.8015億元,比增4.51%;工業總產值218.3405億元,比增13.73%(其中規模上工業產值89.7163億元,比增2.0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9億元,比增5.29%。稅收收入35120萬元,其中國稅收入3257萬元,地稅收入31863萬元,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多措並舉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近年來,該鎮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投入5億元完成重大項目廈深鐵路東海地段的征地拆遷、陸城污水處理廠竣工投入使用,東海大道改造工程、產業園區龍湖路市政道路工程、運河北路東段改造工程竣工投入通車,在建項目324國道改道工程、上海路擴建工程、還有華輝新都三期、京海鳳凰城二期、世紀和馨、龍山花園、盛世豪庭、名晟花園等10多個大型房地產項目進展順利。
還充分利用東海經濟開發區這個良好的投資載體,充分發揮羅湖區對口幫扶的大好時機和產業園區的優惠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鼓勵現有的企業增資擴產,擴大生產規模。引進項目有20幾個,總投資100億多元。其中全美日用化工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佔地3萬平方米,已完成廠房建設;深圳市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1.2億元,佔地2.4萬平方米,已完成征地拆遷,正在動工建設;榮大塑料製品廠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佔地1.7萬平方米,已完成征地拆遷,正在動工建設廠房;廣東金牌海馬酒業有限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元,佔地0.9萬平方米,已完成征地拆遷,正在動工建設;陸豐明珠實業有限公司總投資2億元,已完成展館建設;鄰里中心計劃投資1億元,佔地3萬平方米,首期投資6000萬元,已封頂;總投資5億元、佔地3萬平方米的榮大濱河灣,建設13幢高端商住配套項目,正在動工建設;陸豐碧桂園項目總投資70億元,佔地面積為155萬平方米,首期投資17億元,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正在動工建設,2015年8月首期開盤;總投資13.2億元、佔地面積173930平方米的龍湖灣宜居工程建設項目,建築面積347482平方米,住宅2074戶;佔地30000平方米的陸豐市佑安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投資6000萬元建成陸豐市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考場,已竣工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該鎮還充分利用東海鎮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海濱特色,從管好市場、搞活流通,培育稅源,促進發展出發,大力發展旅遊業、餐飲業和服務業,重點抓好金驛、紅星(逰槎)、紅光三個大型集貿市場,加強管理,文明經營,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同時憑藉地處沿海的特點,大力發展養殖業、運輸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其他農副業,壯大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東海鎮[廣東省陸豐市轄鎮]
東海鎮[廣東省陸豐市轄鎮]
整治環境建宜居城市
全鎮共投入建設資金2000多萬元,全面完成行政村通水泥路和飲水工程。配合市政府做好行政新區、華輝新都、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征地拆遷工作,以及陸城主要街道的改造。同時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重點配合市公共事業局做好陸城市區的環境整治工作和做好農村片區環境的整治工作。各村實行分片分巷管理,指定管理員和監督員。實行領導包村、村委包戶,落實責任追究。南片9個村由專業保潔公司負責轄區生活垃圾收集及清運,環境衛生明顯改觀。
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工作方面,該鎮長期堅持警民聯手,管、防、打、控四管齊下,社會治安出現明顯好轉,群眾滿意度提高。特別是開創以網格化為社會治安管理的新舉措,已完成了片區劃分,常住人口建檔、外來人口登記、敏感對象建檔等工作。
同時,加強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把工作主體下移、工作重心前移,以村為主,發揮全鎮基層83名綜治信息員作用,及早發現矛盾糾紛,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存量,從根本上遏制群眾越級上訪、重複訪。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浪潮中,東海鎮黨委政府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奮勇搏擊,正以更加快捷而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
2015年,東海街道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226.142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農業總產值7.8015億元,同比增長4.51%;工業總產值218.3405億元,同比增長13.73%(其中規模上工業產值89.7163億元,同比增長2.0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9億元,同比增長5.29%。稅收收入35120萬元,其中國稅收入3257萬元,地稅收入31863萬元。

綜述

2015年,東海街道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226.142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農業總產值7.8015億元,同比增長4.51%;工業總產值218.3405億元,同比增長13.73%(其中規模上工業產值89.7163億元,同比增長2.0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9億元,同比增長5.29%。稅收收入35120萬元,其中國稅收入3257萬元,地稅收入31863萬元。

文化


風俗文化

正字戲又稱正音戲,也有南下大戲之稱,以中州音韻官話(正音)唱念,系南戲遺響,陸豐正字劇團前身為雙喜正字班,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1952年更名為陸豐縣雙喜正字劇團,1980年整合汕頭專區正字劇團和陸豐正字劇團的藝術骨幹重新成立陸豐縣正字戲劇團。
陸豐皮影戲是中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潮州皮影戲的唯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唯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到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金屬雕
陸豐金屬雕是陸豐的民間傳統美術,是立體和半立體的工藝美術品。它以金、銀、銅等金屬片為雕刻材料,製作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各種作品,如山水、人物、飛禽、走獸、花草、詩詞、珠寶箱盒、玉器鑲嵌。
竹雕刻工藝
東海竹雕刻工藝歷史悠久,是陸豐的民間傳統工藝。它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各種陳設擺件。被列入汕尾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海舞龍
東海舞龍是陸豐民間傳統文藝節目之一,表演時以正字戲、吹打樂伴奏,龍身長56米,代表了56個民族,隨著雄壯的鼓樂,巨龍翩翩起舞,游龍戲珠。

特產美食

咸茶(擂茶),是舊時隆重而又經濟地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陸豐咸茶做法獨特,首先將茶葉放進牙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濕潤後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約3尺長的擂槌(木杵)來回攪拌搗碎,接著將熟花生米、芝麻、薄荷葉等陸續投入牙缽擂成漿糊狀,放進適量的食鹽,將煮沸的開水沖入即成,故又謂之擂茶。陸豐咸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葉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壽之功效。
是陸城(東海鎮)人民群眾過“立夏”時吃的特色食品。薄餅的做法很特別,
東海鎮
東海鎮
先用麵粉拌清水適量,在平鍋上用少許油煎成圓形薄片,叫“薄餅”;然後,將鮮蝦仁、豬肉絲、雞蛋、豆腐乾、綠豆芽、蔥頭、菜脯絲,分別炒好、煎熟作餡用。吃時將薄餅攤開,並將各項餡料適量放在薄餅內,再撒少許白沙糖,一起包在裡面,成一筒狀吃用,香咸甜昧齊全,風味獨特,十分可口。
炒麵糅條
是陸城(東海鎮)咸甜香的風味小食。炒麵糅條就是將適量的豬肉、蝦仁、雞蛋、綠豆芽、蔥段、芹菜莖等炒熟,然後放入適量的熟麵條、熟糅條(米粉糅條),再炒熟裝盤,上面撒上少許白沙糖,味道可口。
柚皮糖又叫“柚皮膏”,是東海鎮的有名食品之一。它是以柚皮囊用清水浸泡去掉苦澀味后,加上等紅糖、麥芽糖等原料,精心加工成似柚皮片狀,甜度適中,味道可口。
明糖
東海鎮是陸豐城所在地,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工商業發達。東海明糖是以上等白糖,加上麥芽糖等原料,通過精心加工而成,顏色透明,質軟味甜。沾上炒熟的白芝麻,其色、香、味俱全。

社會


教育

截至2015年,東海街道共投入教育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東海中學、烏坎學校圖書館,龍潭中學、六驛學校、龍輝中學教學樓等設施的建成投入使用。

民生

截至2015年,東海街道共投入建設資金2000多萬元,完成行政村通水泥路和飲水工程。南片9個村由專業保潔公司負責轄區生活垃圾收集及清運。

文化事業

截至2015年,東海街道轄區內已建成有市文化中心(包括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市民廣場、皮影劇院大樓、玉照公園、市烈士陵園、市人民體育場、市全民健身中心、市工人文化宮、百姓周周樂舞台、福山媽祖文化園區等場所。

旅遊


風景名勝

河圖嶺河圖嶺又為“圖嶺斜暉”是陸豐古八景之首,位於陸城(東海街道)廣汕公路北2千米處,整個山嶺南邊是大片的竹林,北邊是大片的松樹林,山嶺上是近一百畝的柑桔園。
龍山正氣龍山,位於陸豐東海街道市區內,是陸豐市區的制高點。登山可俯覽市區全貌,也可遠眺烏坎港外滔滔大海,是陸豐歷史上的八景之一。
玉照公園玉照公園位於東海街道市中心,是由穿城河東河中央小島改建而成,與龍山風景區相鄰,是一個風景秀美的河半島公園。園內設有眾多遊樂設施,建有拱橋、九曲橋、假山噴泉等。
東河諸橋東河,經陸豐市中心城區(東海街道)從北至南流入南海,在城區不到四千米長的距離間,有六座橋樑。六座橋除一座國道廣汕公路橋外,分別是迎仙橋、金釵橋、龍山橋、人民橋、神沖橋。
海馬洲旅遊區陸豐海馬洲旅遊區地處東海經濟開發區南端海濱,系烏坎港臨海山脈虎頭山延伸出的一座被海溝分割獨立的海島,與虎頭山隔海相望。虎頭山山勢似一猛虎座伏於蒼茫大海邊,伸出舌頭飲水,舌頭就是海島,該島故稱“虎舌”,又名“幸運島”。
福山媽祖旅遊區福山媽祖旅遊區位於陸城(東海街道)東郊的福山山麓、深汕高速公路陸豐路段霞湖出入口,區內的天后宮,背靠福山,面向螺河,依山傍水。
陸豐學宮(文廟)陸豐學宮(文廟)始建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位於陸豐市城區東門內(今糧食局)。學宮按舊制依次營造,計有牌坊、畔橋、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藏經閣、學署、明倫堂等建築群體,其中大成殿是陸豐一處重檐歇山頂式古建築。
陸邑城隍古廟陸邑城隍古廟原址在陸豐市城區東門內(今市民廣場),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設立,為清陸豐城區的配置之一。20世紀中葉因歷史問題毀於一旦,後分別在逰槎英德埔(對面埔)和龍潭村兩處建廟重光供奉。
三山國王古廟三山國王是陸豐地區最為普遍的神祇之一,東海街道分別有兩處廟宇,一是位於陸城石壁路,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配置有古戲台,是舊墟逰槎社的民俗活動場所。二是位於馬街頭餅街,始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為新墟東南西北中五約的民俗活動中心。
陸豐忠孝祠陸豐忠孝祠位於陸豐市糧食局內,是陸豐自清雍正九年(1731年)設縣以來270多年歷史上縣衙建築唯一遺留,且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
陸城忠貞祠位於陸豐市東海街道東風區丁厝巷22號,坐東向西,佔地1300多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為紀念黃易而建。面前建有照壁,左右建有護祠。分前後祠,中間有一天井,后祠置有黃易的塑像。
陸豐縣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會場舊址民國十六年(1927年)5月至11月,在彭湃等領導同志的指揮下,海陸豐人民先後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在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於同年11月3日,在龍山校內召開了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告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成立,會場舊址有立碑保護。
龍山革命舊址龍山革命舊址包括張威烈士就義前寫遺書的涼亭—張威紀念亭,以及陸豐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墓、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革命舊址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園林等,佔地面積近12萬平方米。
陸豐革命烈士陵園位於陸城(東海街道)龍山北麓,其於1957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有烈士墓、紀念碑、涼亭、園林等。烈士墓建築面積822平方米,由墓碑和墓室組成。碑高6.5米,寬3.5米,正面書刻“革命烈士之墓”6個大字。陸豐革命烈士陵園是廣東省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物建築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陸豐總農會舊址陸豐總農會舊址位於東海街道六驛村林氏宗祠。民國十二年(1923年)4月,共產黨員彭湃同志到陸豐發動群眾、組織農民協會,在張威等同志的支持下,農會會員很快達到了3.5萬人。同年6月,陸豐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召開,正式成立陸豐縣總農會,會址設在林氏宗祠。

交通


東海大道
東海大道
東海街道有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和廈深鐵路過境,區域內設有廈深鐵路陸豐站,省道240線東海大道貫穿南北,19條公路輻射各鎮,汕頭海關駐陸豐辦事處在轄區內,烏坎港為國家二類口岸,建有千噸級碼頭2座。城區的主要交通道路有環城路、橋西路、人民路、東環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