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薑片吸蟲病
豬薑片吸蟲病
豬薑片吸蟲病是由布氏薑片吸蟲寄生於豬的小腸引起的病症。
布氏薑片吸蟲吸蟲除感染豬外,尚可寄生於人,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比較普遍,如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湖南等地。
布氏薑片吸蟲(Fasciolopsis buski)是一種大型吸蟲,外觀似薑片,長24~75mm,寬8~20mm。新鮮時呈暗紅色,相當肥厚。前端有一較小的口吸盤,緊靠它的後方是一個較大的腹吸盤。睾丸2個,呈樹枝狀,前後排列於蟲體的後半部。子宮位於蟲體的前半部,子宮和睾丸之間為一個多分支的卵巢,偏於蟲體中部而稍偏後方。發達的卵黃腺位於蟲體兩側。蟲卵呈灰白色或黃褐色,卵圓形,卵內除胚細胞外,充滿著卵黃細胞,有卵蓋,其大小為130~150µm×85~97µm。
成蟲在豬或人的小腸中產卵,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條件下,約經2~4周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遊動,鑽人扁卷螺體內,脫去纖毛,變為胞蚴。經13天形成第一代雷蚴,再經20多天後形成第二代雷蚴,30多天後形成尾蚴。尾蚴離開螺體,附在荸薺、水浮蓮、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上,變為囊蚴。以後隨水生植物被豬生吃后,囊蚴進入消化道,包囊被消化溶解,幼蟲隨即在小腸內(特別是十二指腸)發育為成蟲。自終末宿主感染囊蚴至蟲卵從豬的大便排出,共需3個月。蟲體在豬體內的壽命為12~13個月。
人薑片吸蟲病在我國流行很廣,多達19個省、市、自治區。而豬薑片吸蟲病的流行地區比人薑片吸蟲病的流行地區更廣。流行區大多呈小面積點狀分佈。
薑片吸蟲的中間宿主為扁卷螺科中的一些小扁卷螺。在我國,薑片吸蟲的中間宿主有尖口圓扁螺、大臍圓扁螺、半球多脈扁螺和凸旋螺,其中以尖口圓扁螺和半球多脈扁螺分佈較廣,且感染率也較其他兩種扁卷螺為高。它們均孳生於有水生植物的池塘內,且適應性強,分佈廣,棲息於靜水塘中,很少生活在流水和深水中。
薑片吸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豬和病人。凡是以豬糞或人糞當作主要肥料給水生植物施肥,以水生植物直接給豬生吃,池塘內有扁卷螺孳生,並有帶蟲的豬和人之處,本病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在我國南方地區常用水生植物餵豬,尤其是兒童又習慣生食菱角和荸薺,因而流行較為普遍,在流行病區人及豬也可因飲水而引發感染。近年來由於養殖狀況以及人們經濟和衛生條件的大為改善,本病已呈逐年下降趨勢。
本病常於每年的5~7月份開始流行,6~9月份達到高峰,5~10 月份是薑片吸蟲病的流行季節。豬只一般在秋季發病較多,主要危害幼豬,仔豬斷奶后1~2個月即可發生感染,以5~8月齡感染率最高,以後隨年齡增長感染率逐漸下降。
當地流行情況和疾病癥狀可作為診斷的參考,最後確診需用反覆沉澱法在糞便中發現蟲卵。
(一)、治療 可採用下列藥物驅蟲:
(1)硫雙二氯酚 每千克體重60~70mg,混入少量精料中喂服,安全有效。
(2)硝硫氰胺 每千克體重3~6mg,一次拌料喂服。
(3)吡喹酮 每千克體重5mg拌料喂服,驅蟲效果好。
(4)敵百蟲 每千克體重l00mg,大豬總量不超過8g。口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又能驅除蛔蟲和鞭蟲。通常認為,敵百蟲一類有機磷製劑,只對線蟲有效。敵百蟲之所以能驅除薑片吸蟲,可能是由於敵百蟲能促使腸管劇烈蠕動,使薑片吸蟲附著不住腸壁而被排出。
(二)、預防
(1)病豬的糞便應堆積發酵,殺滅蟲卵,斷絕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