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盪湖

白盪湖

白盪湖,俗稱民池,長江北岸邊湖泊,位於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境內。一般水面面積57.8平方公里,主要匯入河流有羅昌河、楊市河,自南部通過白盪閘通長江。是樅陽人的母親湖,也是樅陽最大的淡水湖。

白盪湖,魚類水產資源豐富,是樅陽重要的水產漁業基地。21世紀以後,蟹養殖比較知名,白盪湖大閘蟹是安徽南部名產。湖區北部處山地平原過渡地帶,形成優美的山水風光,其中浮山早已是旅遊勝地。白盪湖本身也是重要的濕地公園。

位置境域


白盪湖,位於樅陽縣境腹部,周高中低。1953年,白盪閘建成后江湖分隔,拒江節流,汛期水位顯著降低。湖體安全容量為2.07億立方米,水位13米。 
白盪湖
白盪湖
白盪湖樅陽縣境內。北納羅昌河、錢橋河、楊市河等來水,南經白盪閘泄入長江。南北長6.25公里,東西寬8.75公里,水位10米時,湖面積57.8平方公里。白盪湖東鄰陳瑤湖,可與湯溝河相通。1955年在湯溝河吳家嘴築壩分隔,白盪湖和陳瑤湖已不通連。 
白盪湖景區。地處樅陽縣境腹部,西南距縣城21公里,跨金社、項鋪、會宮、官橋、ou山等鄉鎮,西連竹子湖,南為破罡湖,東連章家賽,是樅陽縣最大的淡水湖泊。白盪湖水面寬闊,煙波浩渺,碧水連天。因湖水清澈白皙,湖面碧波蕩漾,故名曰“白盪”。

地貌特徵


白盪湖位於長江北岸平原地區,泛濫平原枯水期露出,洪水期被淹。寬度常超過6~8公里。海拔高至8~10米,相對高多在2米以下,由沖積物組成。其上層為亞粘土、亞砂土,下層為礫石和砂層。由於臨近江河處,沉積物厚且粗,平原面向後緣傾斜。而後緣的階地、台地則都向江、湖傾斜,故二者接觸地帶,地勢都較低下。加之受掀斜運動的影響,沉溺作用十分明顯,遂形成湖泊。 

主要支流


白盪湖,北納羅昌河、錢橋河、楊市河等來水,南經白盪閘泄入長江,北有3條河流入湖:
羅昌河,為白盪湖水系河流之一。發源於廬江縣龍王頂,自七橋水庫經羅昌河鎮、浮山,由烏金渡入白盪湖,全長47.6公里,其中樅陽縣境為19.8公里,流域面積350平方公里。總流域面積477平方公里,汛期流量790立方米/秒; 
錢橋河,源於祖庄水庫,水流與羅河匯合,長28.6公里,流域面積141平方公里,汛期流量233立方米/秒。
楊市河,為白盪湖水系河流之一。發源於樅陽縣七家排,自青口坂水庫,經白梅、金社,經楊家市楂樹咀入白盪湖,全長23.7公里,流域面積94平方公里,汛期流量為314立方米/秒。 
橫埠河,原與白盪湖相通,現屬陳瑤湖水系河流之一。發源於樅陽縣磨盤岩,經將軍、橫埠、水圩、青山街,在橫埠以下分為兩支,穿楓沙湖,匯小陳瑤湖來水,在無為縣梳妝台閘入江。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103平方公里。

水系變遷


白盪湖原通過陳瑤湖入江。陳瑤湖,含小陳瑤湖、楓沙湖,跨樅陽、無為兩縣境。1955年築吳家嘴土壩攔斷了兩湖通道。西納橫埠河來水,東出湖東閘泄入長江,北出土橋河經梳妝台閘入長江。東西寬約10公里,南北長約11公里。原湖面積78平方公里,1951年周圍地區闢為普濟圩農場后,僅存湖面積52平方公里,水位12米時,平均水深2.8米。

水文特徵


1980年,縣境氣候異常,汛期低溫多雨,6~8月,縣境雨日達50天,內圩湖河水位逐日上升。8月16日,楓沙湖水位13.46米;9月4日,長江水位15.06米;9月5日,菜子湖水位15.66米;9月9日,白盪湖水位14.08米。 
1986年6月中旬,安慶地區連續4次降雨。到6月底止,安慶累計暴雨637毫米,接近平均全年雨量的一半,各縣一般都在400毫米以上。特別是6月30日7至8時,1小時內安慶降雨100毫米,樅陽縣白盪湖區的高廟山站兩個小時降雨208毫米,強度之大是歷史上罕見的。 

湖區氣候


白盪湖區,屬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區。1959年,縣建立氣象站。據30年的氣候各要素資料統計、分析和研究,縣屬區域內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季風顯著。 

自然資源


水產資源

白盪湖,是樅陽的重要水產基地。1959年,白盪湖養殖水面4.5萬畝,捕魚47.1萬公斤。主要水產有:
鱭刀魚,又名鳳尾魚,幼鱭俗稱毛花魚。鱭刀魚每年陰曆二月由海入江,在江支流或湖泊中產卵,菜子湖是主要產卵場之一,白盪湖次之。陰曆四月是鱭刀魚入湖盛期,王家套、鳳凰洲、長沙洲、鐵板洲等江段皆產鱭刀魚。1959~1956年,年產量均在6000公斤以上,1988年前後,年產量1000公斤左右。
銀魚,古稱膾殘魚、王餘魚。縣內菜子湖、白盪湖等地皆產,年產量約2000公斤。1960年以前,水產部門收購製成魚乾,調往湖北省糧油進出口公司。1970年後,銀魚產量劇減,白盪湖瀕於絕跡。
白盪湖
白盪湖
鱉,又名甲魚、團魚,俗稱腳魚。1960年以前,年產量約7000公斤,僅白盪湖一地年產量就達1000公斤以上。水產部門曾將收購的活鱉,調往上海轉運香港銷售。近年因鱉價格高,捕捉過多,產量下降。
大雁,每年陰曆八月至翌年四月在縣境白盪湖、陳瑤湖、楓沙湖、菜子湖等地棲息。雁群多達數千隻。1960年以前,農貿市場有大雁出售,1979年後,政府明令禁止捕殺。 

礦產資源

樅陽一帶沿江兩岸湖濱和江心洲地蘊藏豐富的泥炭資源,均為低位草木泥炭。白盪湖篤山圩26.78萬噸。 

湖泊治理


白盪湖河道,該湖河道自清代以來,因上游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河床抬高,至1958年,河底已淤積0.6米以上。1976年,縣研究決定疏浚幸福橋至白盪閘的河道。由破罡、松園、龍橋、儀山、後方5個公社承擔疏河任務。是年12月份開始動工,每天民工有7000餘人,大幹了半個月,完成了3250米長的河道清淤任務,將河床深挖2米,拓寬15米,平整土方達14.7萬立方米。
湖堤治理工程。新中國建立前,沿江湖圩與江水相連,江水上漲,湖堤十有九潰。1949年後,縣人民政府組織力量進行水利調查。1950年9月15日,統計調查結果如下:白盪湖流域安全水位在10米以下,防洪標準小於五年一遇。1951年春,縣組織群眾大修圩堤,至1951年底止,共完成土方113.86萬立方米,銀行實貸公糧款2.87億元(舊人民幣)。1954年大水后,江堤大興修,湖河圩堤進行聯並增墾,至1955年,共培修圩堤75處,完成土方240萬立方米。據同年統計,縣境內河老圩42口,湖河堤長7.72萬米,受益田畝18.4萬畝。圩堤一般高度3米左右,防洪標準為五年一遇。沿江大圩、湖、河堤高度5米左右,防洪標準為十年一遇。此後,每年冬春兩季,全縣各地均興修圩堤。1989年,按照二十年一遇標準施工,對重點圩堤進行興修加固。
白盪閘,位於樅陽縣樅陽大堤永賴圩和永豐圩銜接處,屬白盪湖水系,是一座5孔(每孔寬3米,高5.4米)平面鋼閘門手推旋轉式的中型排水閘。閘身長20米,閘頂高程15.1米,閘底高程6.5米。控制面積755平方公里,灌溉3.6萬畝,排澇14萬畝,設計最大流量186立方米/秒。該閘由長江水利委員會下游工程局施工,1953年9月建成。1963年換修木閘門,1966年將公路橋、胸牆以及閘牆由16.7米加高到18米,1969年改換鋼閘門,1979年以環氧樹脂灌塞胸牆裂縫。1982年地區水電局上報白盪湖閘加高加固設計書,1983年省水利廳同意閘頂高程加高到20米。1984年動工,1985年6月竣工。 
此湖區集水主要來自羅昌河(廬江縣境)、錢橋河、楊市河,流域總面積775平方公里。湖面上抵廬江羅昌河鎮和樅陽錢家橋、浮山、楊家市等地,下至破罡、吳家咀轉入湯溝河到王家氵套出江。高水位時,湖水又從橫埠后河與陳瑤湖串通。原有湖面為122.2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15.8%,湖底高程8.5米左右。1953年白盪閘建成,吳家咀堵口以後,白盪湖與陳瑤湖水系分開,湖水從白盪閘出江,水位相應降低1~4.67米。自1958到1975年,沿湖灘地計圍墾64.4平方公里。現有湖面為57.8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7.3%。湖區現有5000畝和萬畝以上大圩5個,1000~5000畝圩27個,連同千畝以下小圩合計圩田13萬畝,直接關係人口8.8萬人。重點圩防洪能力可保湖水位13~14米左右,圩內機電排灌能力可達3~5年一遇的標準。

航道航運


航道狀況

白盪湖,西連竹子湖,南為破罡湖,東連章家賽,經湯溝河至老洲灣王家套出口入江,流域面積778平方公里。王家套至錢家橋河湖相聯,全程60公里,可四季通航。
湖區內有羅昌河、麻埠河(即錢橋河,古名麻溪)、楊市河、破罡湖。1953年,縣在小山建白盪閘、築吳家嘴壩、堵王家套口,水從白盪閘入江。1958年,圈圩造田,湖域縮小。1989年,水域面積為57平方公里,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5.5公里。汛期30噸以下船舶可抵錢家橋、羅昌河。
羅昌河,從廬江縣七家橋至樅陽縣王家套,長75公里。烏金渡以下50公里,河床寬35~250米,可四季通航。1953年後,汛期可抵廬江縣羅昌河街。麻埠河,從祖庄到羅昌河口匯合處,長30公里,四季通航,可達白盪湖畔沿岸各埠。楊市河,從青口畈經楊家市入白盪湖,長約25公里,楊家市以上不能通航。破罡湖,原與白盪湖相連,清道光后,築堤阻隔白盪湖,水從掃帚溝入江。1953年後,掃帚溝築堤封口,湖內墾為萬畝良田。
橫埠河,從毛竹園經九兒潭、青山壕至楓沙湖,抵灰河口入江,長40公里。橫埠后河由九兒潭向南經李家溝、源子港、老洲灣,抵王家套出口入江,長8公里。橫埠前河經李家溝與湯溝河匯合,通白盪湖航道。新中國建立前,湯家溝為桐城東鄉與北鄉水上要道,四季通航。1955年,梳妝台節制閘建成,其航程縮為30公里。
湯溝河,是白盪湖出水的咽喉,從吳家嘴至李家溝,長16公里,常年通航。1954年,吳家嘴築壩,截斷了白盪湖的水流航道,湯溝河只能季節性航行5~6噸船舶,由湯溝鎮可達湖東閘、九兒潭、蝦溪、橫埠河、楓沙湖,全長13公里。1950年代末,因圈圩造田,湯溝河餘下水域成了養殖場。 

航道治理

白盪湖東鄰陳瑤湖,兩湖原來相通,從白盪湖進入長江必須經過通連兩湖的湯溝河。1953年,水利部門為排澇、灌溉需要,在白盪湖的后湖嘴向南開挖了長5.2公里的入江引河,在入江口2公里處又興建節制閘——白盪閘,從此白盪湖也可引河入江。1955年,水利部門為分區排水,避免在高水位時白盪湖泄水淹沒陳瑤湖圩區,又在湯溝河吳家嘴攔河築壩,將白盪湖與陳瑤湖隔開,兩湖遂自成水系,互不相通。
興建白盪閘前,白盪湖洪水期能通過50~60噸木船;羅昌河、錢橋河通航20~30噸木船,枯水期通小船。建閘后,湖內開始大量圍墾,為降低農田地下水水位,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枯水時航槽蓄水很淺,一般不通航。吳家嘴土壩建成后,攔斷河道,水運物資經白盪閘運進運出,必須翻壩轉載,也多轉向陸運。
1976年,樅陽縣組織民工,將湖內航槽挖深到底高6.5米,通航條件有所改善。近年來,湖區年外運糧食約萬噸、石塊約10餘萬噸。湖內尚有20噸船舶30餘艘,7~8噸小船數百艘,通航時間限於4~10月。
支流羅昌河以廬江水庫為源頭,經羅河、禿子山、石溪至烏金渡匯入白盪湖,長47公里。羅河鎮以下25公里是通航河段。
在羅河鎮東側約5公里處有一鐵礦區,儲量達4.33億噸。馬鞍山鋼鐵公司已委託省港航設計院進行設計,擬將羅昌河、白盪湖按六級航道開發,並興建白盪湖和程家墩港口,利用羅昌河水運鐵礦石至馬鞍山冶鍊。 

港口渡口

白盪閘港,位於白盪湖畔。港區包括白盪閘內外和江邊兩個區域。1952年水利部門興建白盪閘,將白盪湖水改由白盪閘引入長江。1953年白盪閘竣工,因無過船設施,物資進出均需在白盪閘翻壩轉運,於是白盪閘港開始形成。白盪閘有直立式貨運碼頭1座,斜坡式貨運碼頭2座,共5個泊位,可靠泊70噸級船舶。另有客運碼頭2座,在枯水期江灘作業段還有臨時客運碼頭設施。1985年物資吞吐量9.8萬噸,年客運周轉量51萬人次。白盪閘港開有白盪閘—貴池、白盪閘—羅昌河、白盪閘—錢橋3條客運航線。 
白盪湖
白盪湖
石溪渡,該渡位於石溪街下街口,由石溪街至浮山,明代設渡,清代至民國年間,浮山大華嚴寺設有義渡。新中國建立前後,石溪為白盪湖水系航運的重要碼頭,日停大小船隻四五十條。白盪閘建成后,該碼頭冷落,每天僅有數條渡船往來渡運行人,渡口為兩岸的石溪村、雙崗村村民經營。

漁業生產


白盪湖是歷史悠久的漁業捕撈場。漁用水面15萬畝。每年陰曆十月至翌年二月,漁民使用各種魚網、掛鉤、魚叉等進行捕撈,所獲魚類有鯖、草、鰱、鱅、鯉、鯽、鯿、鱤、翹白、鱖魚、毛花魚、銀魚、蝦等。新中國建立后,各產魚區多以集體捕撈為主。 
1956年4月,白盪湖設立了國營養殖場,系全國早期的國有大水面養殖企業。1959年,白盪湖養殖場曾試行特種水產養殖,在湖內放養甲魚、烏魚、青蛙等,后因國家經濟處於困難時期,資金緊缺,加之技術力量薄弱,被迫停養。
白盪湖養殖場,位於縣境中部,離縣城21公里。全湖原分為白盪湖、竹杖湖、竹葉湖、獺橋湖(一名塔基湖)。1956年4月,中央投資,安徽省人民政府委託樅陽縣創辦白盪湖養殖場(縣級)。同年挖魚苗塘130畝,養殖水面15萬畝,全場幹部職工138人。1957年開始圍湖造田,水面逐年縮小(后因圍墾,水面日益縮小,1988年養殖面積僅為4.5萬畝)。 1958年,該場下放給樅陽縣管理,級別為科級,同年2月,該場接管朱家泊、楊秀泊兩圩800畝水面。1959年,該場有綆網350張、魚苗塘350畝,實行一條龍配套生產。1960年,該場負責人出席了全國大湖泊養魚會議。1962年,因圍湖造田,魚苗塘縮為150畝,養殖水面為4.5萬畝。1980年開始河蚌育珠;1986年建孵化池成功地繁殖魚苗,當年生產幼魚240萬尾。1989年全場幹部職工139人,改群眾捕(三七分成)為自捕,同時發展養蟹業,向多種經營方向發展。 

歷史戰事


白盪湖區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清咸豐六年(1856年)九月,太平軍由桐南渡過白盪湖,在桐東與章周練勇激戰,殺死了團練首領章作朋等7人。 

文化旅遊


浮山,位於白盪湖北部西岸,古名浮渡山,與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齊雲山、琅琊山並列,為安徽歷史名山。它位於皖中偏西南、長江北岸的白盪湖濱,南距樅陽縣城36公里,北與巢湖地區的廬江縣交界,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積15平方公里。它是一個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為特色,並與河湖風光相輝映的風景名勝區。 
白盪湖
白盪湖

流域概況


白盪湖流域總面積為775平方公里,其中樅陽縣境為712平方公里。 樅陽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的長江北岸,居東經117°05′~117°43′、北緯31°01′~31°38′。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縣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毗鄰;北與無為、廬江兩縣接壤;東南與銅陵、貴池隔江相望。全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低山區,西北部為低丘漫岡,中部是犬牙交錯的丘陵岡沖,東南部屬沿江洲圩。境內最高山為三公山,海拔674.9米。長江流經縣域74.5公里,通江湖泊有白盪湖、陳瑤湖、菜子湖等。境內河流縱橫,水系發達,對農田灌溉、水產養殖、水上運輸均構成得天獨厚的優勢。
西周時為宗子國;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置縣;晉代陶侃曾任樅陽令。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樅陽縣為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隋末,縣治一度遷至會宮鄉城山;南宋末,縣治一度遷至樅陽鎮。1949年2月,中共皖西二地委將原桐城縣劃分為桐城、桐廬兩縣。新中國建立后,縣名因與浙江桐廬縣同名,又因其地域在白兔湖、菜子湖以東,故於1951年更名為湖東縣。1955年7月1日,始改今名,隸屬於安慶地區;1988年9月起,隸屬於安慶市。
樅陽縣地理位置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東吳大將呂蒙建城於下樅陽,以阻魏兵南進;唐代輔公祏起兵反唐於樅陽鎮;南宋李全鎮守幕旗山抗擊金兵;元末陳友諒紮寨於浮山,朱元璋屯兵於城山,二人在今樅陽境內多次血戰;明末張獻忠扎“四營”於樅陽鎮,並進軍浮山寨;清代太平軍首領李秀成、陳玉成在樅陽兩次召開了重要會議,對保衛天京、扭轉戰局起了重大作用;抗戰期間,共產黨人在陳湖、水圩一帶創立了桐東抗日根據地,有力地打擊了敵、偽、頑的反動勢力;解放戰爭中,“百萬雄師過大江”,樅陽鎮成為解放軍中線指揮部,縣屬江心洲和沿江各碼頭均成為解放軍的起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