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泉

孫曉泉

孫曉泉,著名書法家,黃賓虹藝術研究專家,一九一九年生於山東臨沂。曾讀私塾、中學,愛好文學、書法。一九四四年參加革命,一九四九年隨軍渡江南下,杭州解放后一直留杭工作。曾任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杭州市文化局長、浙江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並曾擔任《西湖》主編、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等職。一九九九年離休。現為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杭州徽州學研究會顧問、西泠印社社員。

個人作品


已編著出版《西湖民間故事》、《仰天長嘯》、《情系虹廬》、《橘園雜記》、《西泠情愫》、《湖上吟草》、《西泠詩叢》。

成就及榮譽


2007年1月20日,在秀美的西泠橋畔的中國印學博物館,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西泠印社、杭州市文聯共同主辦,杭州市黃賓虹學術研究會、中國印學博物館、杭州市藝術創作中心共同承辦“孫曉泉先生詩詞書法展”。原浙江省文化廳廳長錢法成,原杭州市政協副主席沈者壽,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陳建一,杭州市文聯主席陳一輝,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法家、篆刻家劉江,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旭烽,西泠印社主任包正彥等為此次展覽進行了剪綵;由原省作協副主席、市作協主席薛家柱主持;劉江先生致開幕詞;著名書畫家、藝術家周滄米、諸涵、錢大禮、郁重今、丁茂魯、林乾良、呂國璋、吳光烈以及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鏡清等也都積極參加了此次活動。在座談會上,王旭峰、陳建一、錢法成、沈者壽、吳瑩(中國印學
孫曉泉
孫曉泉
博物館副館長)、余勝(余任天之子、省報刊局局長)、陳誼君(原杭劇團著名演員)、胡永吉(杭州徽學研究會會長)、仇名虎(杭州徽學研究會秘書長)、王義戈(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副會長)等等發了言,大家給其以很高的評價。錢法成先生認為:“孫老雖已退下多年,在九十大壽時仍有這許多人來衷心祝賀,足見他在位時的功績非同一般,更見他的為人極賦號召力、感人力。”戴盟老先生特書大字:“何止於米,相期以茶”(古人稱88歲為米壽,108歲為茶壽);世界實業家藝術家聯合會副秘書長翁誠剛先生祝藏頭詩一首並譜曲唱道:孫翁鏗鏘九十整,曉光輝映杭州城,泉水滋潤西泠印,泰山北斗人仰敬!著名書畫家程助特地從上海趕來,代表住在上海華東醫院的父親程十發,激動地在大會上發言;巴金的女兒李小林從上海寄來了《巴金紀念集》,特別夾上一張巴老的手跡“巴金感謝你們!”;浙江電視台、杭州電視台杭州日報浙江日報美術報、浙江廣電報、錢江晚報、每日商報、浙江工人日報、湖州日報、齊魯晚報、亞洲財富論壇、國際藝術界網、搜狐網、博藝網等各類媒體均作了專門報道。

相關事迹


1979年西泠印社成立75周年大會
孫曉泉
孫曉泉
文革十年,是西泠印社又一次蟄伏的十年。
1979年,春風又綠西湖岸。西泠印社召開了文革后第一次大規模集會。過去的十年裡,西泠印社的雅集活動幾乎絕跡,而文革一結束,杭州又一次成為全國書畫印學界注目的焦點,很多書畫印學方面的專家權威紛紛趕赴西子湖畔
當年西泠印社的副社長、杭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孫曉泉至今回想起來,大會的盛況似乎都還在眼前。他指著當年社員的合影照片告訴記者,這是在孤山社址的題襟館前拍的。這個是沙孟海,那個是啟功
在那屆大會上,沙孟海當選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長。
這以後,孤山社址後山的杜鵑每經歷5次花開花落,西泠印社就會召開一次盛大的社員大會。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在每一屆的社員大會上,進行修改章程、審議工作報告、選舉產生新的領導班子等等社務。不過無論是規模還是參加會議的人數,今年西泠印社的百年大慶都是空前的盛典。(據《今日早報》/崔博紀紅霞)創辦《西湖》雜誌 恢復西泠印社
孫曉泉詩詞書法展2007年1月20日在西泠橋畔的中國印學博物館開幕。作為杭州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人,90高齡的孫曉泉從歷史縱深處走來,紀念由此開始。作為杭州市第一任文化局長兼黨委書記,並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孫曉泉是杭州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人,他兩度恢復杭州文化工作和西泠印社工作,全面開展詩、書、印、畫等印社活動;創辦了《西湖》文學雜誌;收集、整理和保存西湖民俗文化,他主編的《西湖民間故事》(郭沫若題寫書名,程十發插圖)一書廣為流傳;恢復、建設各劇團、劇種,使京劇、杭劇、越劇、歌劇、話劇、滑稽劇、曲藝雜技從此在這個城市延續發展。
孫曉泉對中國戲曲、詩詞、楹聯都有深入的研究,昨天展出的60幅詩詞作品,給孫曉泉的藝術造詣作了詮釋。
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杭州日報)
明時多勝事 珠玉任揮毫
1959年春,根據市委、市人委部署,市文化局討論並制定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計劃。其中除戲劇創作、電影周、參加國慶遊行的文藝大隊,以及組織文藝晚會外,還有幾項新的任務,成立杭州書畫社,就是其中一項。
當我把該項計劃向市委彙報時,王平夷書記非常重視,並認真聽取彙報,還不時作些指示。當我彙報到我們要辦類似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那樣的書畫機構時,王平夷很高興,連說:“好!作為知識分子聚談之所,一定要辦成文化人感興趣的地方,要做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因此,這個單位,要有古今書畫,線裝圖書,可欣賞,可買賣,也可比裝裱字畫,經營文房四寶……”
當我請示:這個單位起個什麼名字時,王平夷說:“名字由你起,任務由你定,幹部由你派。”
當我彙報,這個單位須要有個優美環境時,王平夷說:“現在市委正抓緊解放路、湖濱路的房子改造工程,今年秋天完工。到時候你可來看房子,由你挑選你認為最合適書畫欣賞的一幢建築,預計可給你們三四百個平方米的面積。”
局黨委經過討論,該機構正式命名為“杭州書畫社”,並請郭沫若副委員長書寫了匾額。
經過緊張籌備,按時於1959年國慶前夕開張,同時在書畫社大廳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書畫展,展出當代大家馬一浮張宗祥潘天壽、沙孟海、邵裴子、吳茀之,諸樂山、阮性山、余任天等書畫精品100餘幅,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為國慶十周年增加了熱烈隆重氣氛。
杭州大學鄭曉滄教授參加開幕式並參觀展覽後作詩一首以示祝賀,詩云:
樓挹湖山勝,人來藝苑豪。
昔賢都有作,繼志敢辭勞。
南宋規模遠,西泠氣韻高。
明時多勝事,珠玉任揮毫。
從這以後,杭州書畫社熱鬧非凡,十分興旺發達。后又陸續陳列、展出了許多大名家字畫,如吳昌碩書畫展,趙之謙書畫展,西泠印社藏品展等等。每次展出,都引起轟動。
據此,很多文化界名人大家以及高級幹部都經常到這裡參觀欣賞。例如王個簃,程十發、方介堪、方去疾、陸維釗、余任天、阮性山、吳茀之,諸樂三等書畫篆刻家經常到這裡參觀或購買字畫物品。他們說:“這地方好極了,背城西湖,鬧中取靜,果然是欣賞字畫的最佳去處。”
一次,省委書記林乎加同志帶領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來到書畫社。他們參觀欣賞半天后,譚啟龍挑選購買了一批現代書畫,滿意而去。
於是省內外以至全國的名人、學者接踵而來,應接不暇。一日,省人委秘書長王黎夫帶領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來此參觀欣賞。休息時,廖承志見文房四寶現成,提出要給王黎夫畫張肖像。王黎夫很高興,於是整衣端坐,廖承志則凝神揮毫,三筆兩抹,幾分鐘工夫,一幅王黎夫肖像畫成了。我看時,雖是大寫意,但還真畫的有點像王黎夫呢。此時只見廖承志微微一笑,提筆迅即在畫面右上角題寫“大酒鬼”三字,引起眾人哈哈大笑。
一次省文化局李碧岩副局長高興地告訴我:“杭州書畫社辦的很好,省委領導同志表揚你們了。”我當即表示感謝,並請多提意見,多加關照。
2003年3月27日
編語:
此文作者孫曉泉,曾任杭州市文化局局長、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等職,也是杭州書畫社的創辦人,對杭州書畫社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如今,孫老年過九旬,居住於杭州,仍為西泠印社社員。
這篇文稿原版是手寫版,乃孫老2003年為杭州書畫社所作,一直未曾發表。杭州網記者在尋訪杭州書畫社時,現任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產業發展處處長兼西泠印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鳴小心翼翼地翻出這份文稿,複印後送給我們,並多次強調,這是非常珍貴的,不能隨意發表,但同意發表在杭州網《回望六十年走紅解放路》專題中,權作獻給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禮物。
這篇回憶錄將杭州書畫社成立之初的情況以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狀況都立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到了杭州書畫社曾經的繁榮。
(感謝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對本文的支持。本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