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寫的詞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實寫對方觀梅,梅之清幽高寒從寒雀集枝、爭看花朵傳出。下片虛寫對方觀梅,梅之高格雅韻從雅士留連、詩酒風流傳出。全詞不施刻畫,離形取神,虛實結合,讀來饒有餘味。
全詞以紀事來詠物,描寫了詞人與文人雅士以梅花為因緣,把酒歡聚的情形,刻畫了梅花風霜高潔的神韻。
上片寫早春時節寒梅綻放,引得雀鳥爭相來朝,從而反襯出梅花的神韻風姿。“寒雀滿疏籬,爭掩寒柯看玉蕤”寫道,在寒冬中苦苦盼春的鳥雀們站滿了籬笆,爭先恐後地攀爬到梅花清冷的枝頭上,它們彷彿要從綻放的花朵上沾染更多春的氣息。“玉蕤”暗含梅花的高潔雅緻、絢爛繁盛。此兩句不從梅花本身的形象上入手描寫,而是以鳥兒歡聚花叢的行為暗示梅花的爛漫風姿。令以清冷著稱的梅花瞬間充滿了溫情與活力,為賞梅詞增添了新意。“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正是從鳥雀的角度寫賞花人的出現。鳥兒們正醉心於欣賞梅花的芳姿,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以致於當賞花人突然出現在花架下,它們才有所驚覺,紛紛飛起躲避。“忽”與“驚”二字將鳥兒與賞花之人相距咫尺時一昶那間的反映寫得活靈活現。“踏散芳英落酒卮”寫鳥兒雖然被人驚起,但卻流連於梅花的婀娜多姿而不肯離去。它們在枝頭上跳來躍去,攪騰花瓣紛紛揚揚,落入賞花之人的酒杯里,更為人物增添了賞梅的雅興。
下片寫文人雅士因梅花而歡聚,襯托出梅花高潔雅緻的品質。“痛飲又能詩”既寫宴飲之人的風流豪爽,又暗含梅增雅緻所以令酒宴氣氛高漲。文人雅士集於一堂,無酒不歡、無詩不雅,因而在酒宴上,宴飲之人競相豪飲作詩,氣氛十分之熱烈。乍一看,此句似乎與梅沒有多大關係,細細味之,正是因為有梅助興,才令風流之士酒興大漲、詩興大發,才會“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寫宴飲之人在經歷了“痛飲又能詩”的過程之後,酩酊大醉,連地上鋪的座氈沒有了都感受不到。梅花開時為冬末春初時分,地上寒氣未盡,無氈而坐肯定會感覺到寒冷。然而眾人開懷暢飲,酒興正酣,絲毫沒有察覺出異樣,更顯示出梅之醉人,酒之醉人,興之醉人。“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主要寫宴飲並非一次兩次,而是由花開到花謝間多次舉行,由此可見眾人雅興之濃,襯托出梅花的魅力。“花謝”則“酒闌”,點出了多次宴飲的目的正是為了欣賞梅花之絢爛,一旦無花助興,酒興自然也變得闌珊。花謝之後,滿枝青梅取代了花的位置。“微酸”二字以青梅的味道代指實物,增添雅趣。青梅之茂盛可令人追憶梅花之繁盛,梅的形象依然充於字裡行間。
名曰“梅花詞”,通篇竟然沒有梅字出現,詞人也沒有從正面描寫梅花的風姿形貌。作者在鳥之喧鬧、人之風流中,以極度含蓄的筆墨,烘托出梅花高潔雅緻、絢爛多姿的形象來。
楊元素與蘇軾曾經共事,相互間多有唱和。這首梅花詞便是奉和之作,寫於熙寧七年(1074年)冬,當時楊在杭州,蘇在密州。
南宋文學家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一:苕溪漁隱曰:東坡《梅詞》云:“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張右史集》有《梅花十絕》,《後山集》有《梅花七絕》,陳無己七絕乃文潛十絕中詩,但三絕不是,未知竟誰作者。其間有云:“誰知檀萼香須里,已有調莫一點酸。”用東坡語也。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