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盛京的結果 展開

盛京

清朝首都

徠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即今遼寧省瀋陽市。廣義上盛京地區還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中衛,並在瀋陽著手修建皇宮。瀋陽迎來了歷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瀋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后,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故瀋陽又名“奉天”。

名稱來源


來自滿語“mukden”,意為“興盛”,漢譯作“盛京”,意即“大清興起之地的都城”。

歷史沿革


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
7200年前人類在此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屬地(侯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36郡,瀋陽隸屬遼東郡
西漢武帝時期在瀋陽設立玄菟郡下設:“侯城”、高顯、遼陽三縣。
隋代開皇年改稱“瀋州”。
唐代延用“瀋州”
遼代,向瀋州移民,並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
金代,仍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方城,改沈洲為“瀋陽路”,(是瀋州遼陽兩個地名的簡稱)從此,“瀋陽”這一名稱正式出如今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1386年明朝改稱“瀋陽路”為“瀋陽中衛”
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在瀋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瀋陽故宮)。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瀋陽為“盛京”
1644年清世祖福臨遷都北京后,瀋陽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瀋陽又名“奉天”

盛京內城


明瀋陽中衛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記載:“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瀋陽城。” 這裡的“城”特指“城牆”,明時城牆建成后,城牆周長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明洪武21年建設瀋陽城牆主要用於抵禦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軍事攻擊。這是建造瀋陽城牆的最初目的。據記載,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擴建沈城,北側“安定門”更名“鎮邊門”(九門,就在白塔小學對過),加固后的北門軍事防禦能力更強。公元1610年以後的十幾年間,在後金與明代的數年征戰中,瀋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

清盛京城

盛京
盛京
如今中街的道路格局保留了原來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瀋陽路與正陽街、朝陽街就是在原來貫穿城市的四條“井”字道路基礎上擴建的。四條道路將故宮圍在中間,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八個進出城的城門,即“ 八門對八街”。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城的南向,西為小南門(天佑門),東為大南門(德盛門)。城的西向,北為小西門(外攘門),南為大西門(懷遠門)。城的北向,西為小北門(地載門),東為大北門(福勝門)。
努爾哈赤進瀋陽后,沒有立即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裡)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后金對瀋陽城牆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后。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此時老瀋陽城內除故宮外,還有汗王宮、11座王府、六部衙門、廟宇等。
內城城牆位置即如今東、西、南、北順城街。

皇城的建造

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努爾哈赤出於戰略考慮,定瀋陽中衛為都城,並在瀋陽的中心,修建了議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在中軸線北側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的“居住之宮”,史稱罕王宮。這是為營建瀋陽故宮之開端。 
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皇太極繼承汗位,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就是在這座宮殿里,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於1636年將國號改稱為“清”,並正式確定了宮殿之名。迄皇太極逝世止,盛京宮殿始終是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皇太極在修建盛京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衛所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此時盛京城內除故宮外,還有汗王宮、11座王府、六部衙門、廟宇等。內城城牆位置即如今東、西、南、北順城街。
四塔四寺
● 盛京皇寺
清崇德元年(1636年),蒙古歸順清朝,用白駱駝馱著蒙古聖物——嗎哈噶喇金佛、金字大藏經和傳國玉璽來瀋陽,清太宗皇太極敕建蓮花凈土實勝寺,因其是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皇家寺廟,因此又稱皇寺。 
● 盛京四塔
盛京
盛京
盛京四塔又稱瀋陽四塔,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敕令,以瀋陽古城為中心,在東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廟2.5千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分別是東塔永光寺,取義“慧燈普照,五福斯來”;西塔延壽寺,取義“虔祝聖壽,萬民安康”;南塔廣慈寺,取義“風調雨順,普安眾庶”;北塔瀋陽法輪寺,取義“流通正法,護國安民”。意在按照佛教“壇城”理念打造盛京,讓四塔四寺形成護佑人們的天然壇城,確保“奉國安民,五福斯來”。

盛京外城


外城的建造

盛京
盛京
清朝入關后,又於1680年(康熙十九年),在城外增築關牆,高七尺五寸(2.79米),周圍三十二里四十八步(16.080公里),面積為11.9平方公里。為不規則的抹角圓形,夯土築造,設八個關門,關門較簡單,磚砌二個門柱,上有一橫枋,上蓋為起脊灰瓦。八關即八個邊門,即:撫近門外大東關的大東進門,內治門外小東關的小東邊門;德盛門外大南關的大南邊門,天佑門外小南關的小南邊門,懷遠門外大西關的大西邊門,外攘門外小西關的小西邊門,福勝門外大北關的大北邊門,地載門外小北關的小北邊門。這樣,瀋陽城就有了“八門”、“八關”的區劃.從城牆到關牆之間的地帶叫做“關廂”,當時住在關廂里的多是所謂“伊徹滿洲”,即新滿洲。明確劃分八旗居住界限,撫近關內及大東關為鑲紅旗界,內治門內及小東關為正紅旗界,德盛門內及大南關為鑲黃旗界,天佑門內及小南關為鑲藍旗界,懷遠門內及大西關為鑲白旗界,外攘門內及小四關為正黃旗界,福勝門內及大北關為正藍旗界,地載門內及小北關為正白旗界。康熙、乾隆年間,城垣、城樓、角樓又經過重修擴建,使瀋陽城更加雄偉壯觀。
這就是瀋陽的第一次擴城。

城市布局

盛京
盛京
外郭牆大致呈不規則的圓形,在如今的萬柳塘公園處徠,由於遇到湖水,圓形的郭牆沿著水岸修築,相應地向內凹進去一塊。郭城的建立使瀋陽城更加完善了,因為歷史上從周朝起,城池都是內牆外郭。但瀋陽內方外圓的城市布局則在中國僅此一例。
從清定都瀋陽這一天起,瀋陽城才有了系統完善的城市建設規劃,即所謂內有“井”字型大街的方城,外有圓郭,四方有四個塔寺,方城與圓郭之間有八條放射狀的大街的格局,整個城平面像一個車輪的形狀。這種格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這種格局也可以說是瀋陽城最早的規劃。過去有人說這種格局是依據太極八卦學說設計的,即城內的中心廟為太極,鐘鼓樓為兩儀,東西南北四座塔為四象,八座城門為八卦,圓形的外城象徵天,方形的內城象徵地等。實際上內城的方型是漢族城市模式的具體體現,而外城的圓形則更表現的是滿族游牧民族聚集地的建築形式,內外城的結合是滿漢民族文化融合的體現。

外城的消失

至光緒末年,大東、小東關門皆摧圮,瓮城上的城樓亦先後頹廢,有的由三層改建為二層或一層,只是小西門仍保留三層原貌。在小西邊門重建一座門樓,上嵌“陪都重鎮”四字門額。50年代初期,為方便交通,八座城門陸續拆除,今“八門”、“八關”已無存。
外城關牆的位置大致相當於青年大街---惠工街---邊牆路---北邊城路---東邊城街---管城二街---穿過萬泉公園---神農廟巷---穿過萬柳塘公園---勒石巷---南關路---順通路---青年大街

行政管理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極即位於此,擴建瀋陽城並營建宮殿。天聰八年改瀋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盛京改為留都。陸續設戶、禮、兵、刑、工五部,各部設侍郎,置內大臣為總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內大臣為鎮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鎮守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四年,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乾隆十二年改稱盛京將軍,主要負責當地軍政事務﹐併兼管奉天府尹事務大臣﹐監督府尹。光緒三十三年 (1907)罷盛京將軍,改設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