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節文
潘節文
潘節文(1891—1916),字奕敬,號離恨,福建省永春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潘節文回閩參加光復福建,獲授四等勳章。1916年在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鬥中壯烈犧牲。
潘節文(1891—1916),字奕敬,號離恨,福建省永春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祖父潘重、父親潘結德均為永春州庠生,在家鄉私塾執教。潘節文素有家學淵源,幼時即隨父在私塾讀書,讀書過目成誦,齠齔即已能文。十三歲應州學童子試。永春是著名的白鶴拳之鄉,潘節文從小也兼習武術,強健體魄。科舉廢除后,潘節文考取永春州中學堂,因家貧無力交學費而未入校。
1908年,福建陸軍小學(原福建武備學堂)招生,系官費,潘節文和同邑余逢時、林慶榮由永春州中學堂監學宋淵源推薦,永春知州李樹敏保送,進入該校學習。潘節文畢業后升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學習,1912年赴北京入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學習,畢業后見習於陸軍第十師模範團。1914年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學習。保定軍校位於河北保定,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人才,潘節文的同期同學有民國軍界聞人顧祝同、劉峙等。潘節文有詩云“十年磨硯攻書苦,五夜披衣舞劍忙”、“十年戎馬本書生,筆有鋒芒鋏有聲”,都可以作為他從陸軍小學一直到保定軍校的近十年間亦武亦文學習生涯的寫照。
潘節文自幼才思敏捷,應童子試即被譽為“神童”。潘節文在北京、保定時愛閱報,與都中名士以詩文相唱和,才名益著。在保定軍校時譯著有《戰略詳解》、《不良兵教育法》和《夜間訓練法》等。討袁期間,在香港設立閩省討袁軍事統籌部的宋淵源在與返閩參加討袁鬥爭的保定軍校三期生張貞、湯銘盤初次通信時,曾托為港商身份,署名“李寶先”,張貞、湯銘盤不解其為何人,潘節文見信后,馬上猜到是宋淵源,因“李”、“寶”之上半部合成即為“宋”字,由此亦可見其穎悟之一斑。
潘節文為人極重義氣。當時保定軍校中疫癘流行,受傳染已死四人。同鄉的林慶榮也染疫垂危,潘節文不顧危險,特地請假為其護理三十晝夜,使其得以痊癒。同學們都替潘節文的安危感到擔憂,阻止他去病房,他大聲說道:“同鄉同硯,病篤而不扶持之,人奚樂有友乎?即受傳染,死亦甘心!”校中醫官聽說后也感佩潘節文的情義:“林之病癒,非余醫藥之功,乃潘君看護之力也。”
潘節文少年時目睹清廷腐敗,內憂外患,曾做詩自勉:“壯不如人老奈何?當年燭武恨偏多。難將客況逢人道,話到幾時轉眼過。每飯毋忘邦國恥,寸陰莫把姓名磨。何時奮起凌雲志,直出豐城射鬥牛。”詩中即可見其憂國憂民、奮發圖強的遠大志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后,潘節文即從南京陸軍第四中學中途輟學,趕回福建參加光復福州的戰鬥,福建督軍孫道仁頒給他四等勳章一枚。同年11月,孫道仁派宋淵源為閩南安撫使,潘節文任教練官,協助宋淵源安撫閩南一帶,潘節文後任新軍營營長。1912年2月,南北和議達成后,潘節文才辭職入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繼續學業。
1916年春,潘節文從保定軍校畢業。當時袁世凱復辟帝制,潘節文與保定軍校同學林慶榮、北京陸軍測繪學校畢業生陳彥侯先後自動回閩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在廈門、泉州秘密活動。潘節文與庄尊賢、庄文泉等革命黨人在同安縣灌口寨仔湖組織閩南討逆軍,潘節文負責軍事訓練。他待人誠懇,對革命熱情,甚得同志器重。隊伍經他生動的宣傳和嚴格訓練,革命氣氛蓬勃高漲。同年三四月間,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反袁鬥爭均遭受挫折,林慶榮、陳彥侯認為大勢已無可為,迭函勸潘節文暫時回家鄉等待時機。潘節文認為福建討袁鬥爭得到南洋華僑大力資助,已有數月準備,怎可無功而返?於是與庄尊賢共商,欲效黃花崗起義,拚命一試,決定在同安發難,舉行武裝起義,以擴大社會影響。5月30日庄尊賢、潘節文率領閩南討逆軍二百多人,分為兩隊,向同安縣城進軍。臨出發時,潘節文撰寫安民告示,在隊伍中進行動員講演,曆數袁世凱賣國罪行和日本帝國主義扶植袁世凱的陰謀,並帶領全軍振臂高呼:“打倒賣國賊袁世凱!閩南護國軍萬歲!”全軍情緒激昂。6月1日凌晨,閩南討逆軍從北門和小西門發起進攻,佔領了同安縣城。原擬在第二天即轉移到邊區,但北洋軍閥、福建護軍使李厚基星夜召集大軍包圍縣城。戰鬥至6月2日中午,閩南討逆軍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潘節文與庄尊賢均在巷戰中殉難。當時潘節文身受炮傷猶義薄雲天,謂:“我輩為共和流血,死亦何憾!特恨不及見汝曹隨洪憲消滅耳!”犧牲時年僅二十五歲。
潘節文和庄尊賢等犧牲后,先埋葬於同安小西門的內校場。1927年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后,潘節文生前友人張貞、許卓然、陳仲赫等籌資四千多元,半數為烈士家屬子女教養費用,其餘為建築紀念碑費用。時任中央陸軍暫編第一師師長的張貞主持將潘節文、庄尊賢等烈士骸骨遷到同安外校場重葬,陵墓為三層塔形,周邊環護鐵欄桿,故民間稱為鐵枝墓。1928年紀念碑落成,張貞、方聲濤、邱俊及各界人士在紀念碑前舉行追悼大會。紀念碑上刻有銘文:“洪憲存則生不如死,共和立則死勝於生。嗚呼!魯連遺範,烈烈轟轟。”
為表其忠烈,同安縣長邱俊又主持在城關中心修建鐘樓一座,同安辛亥革命元老陳延香募資,為永久性紀念建築,於1930年落成。同安鐘樓坐北朝南,鋼筋混凝土結構,方形五層,通高二十三米,第三層正面牆上橫鐫楷書“庄潘二烈士紀念鐘樓”,頂樓為四坡攢尖頂亭。1984年被列為同安縣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維修時加砌樓外四周石埕及護欄。如今,同安鐘樓仍是同安老城區的重要地標。
潘節文的永春同鄉和同學余逢時在1915年春在福州因開展反袁活動被捕犧牲。宋淵源深為家鄉的兩位青年才俊均在反袁鬥爭犧牲而哀痛,宋淵源在回憶性文章《閩省參加革命經曆紀要》中道:潘節文“與余(逢時)先後壯烈成仁,故討袁時期,實繼黃花崗后而為閩省人才之大損失。”
根據1935年4月13日永春縣《崇道報》報道,當時的國民政府永春縣黨部曾召集各界代表商議為潘節文、余逢時建築紀念碑,並成立了籌委會,但此事後來未果。
修纂於民國末年、1951年刊印的永春《桃源潘氏族譜》稱讚潘節文:“文章氣節,佼佼錚錚,見垂當時,留稱沒世,雖死猶生矣!”並收錄了其生前摯友許學源寫的讚詞:“烈士不死,民國不生;民國不生,國人皆死。國人皆死,五族同歸於盡,共和云乎哉!有烈士之死,吾儕可以不死;吾儕不死,烈士雖死,亦如未死。嗚呼!誰雲烈士果死?”
潘節文工於詩詞,遺作甚多,犧牲後由生前友人陳彥侯搜集整理,許學源編定,在烈士殉難的翌年1917年刊印,書名為《劍影廬遺稿》。該書由著名學者蔡元培先生題寫書名並作序。蔡元培是受潘節文生前友人林我將之託而作。林我將稱讚潘節文的文學成就“在劍南(南宋愛國詩人陸遊)、遺山(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之間”。蔡元培感嘆潘節文“以一書生,預於七閩革命之役,中道蹉跌,不求苟活,齎志沒地,長懷無已”。《劍影廬遺稿》扉頁刊有潘節文烈士遺像,書中收錄了烈士生前所作詩詞二百一十一首,大多數為七言律詩。
潘節文詩詞遺稿中有大量感憤時事之作。潘節文生活的年代,中國正遭受外強凌虐,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正如潘節文詩中所描繪的“世界竟成逐鹿場,戰雲暗淡月無光”,“時局茫茫盡不平,滿天風雨作愁聲”,“太息憑城多鬼蜮,忍看遍地是榛荊”,“驟起池中龍乍變,橫行釜內蟹還肥”。潘節文憂國傷時,胸中塊壘瀉於詩酒:“舞劍狂歌徒斫地,閉門豪飲自傾壺”,“長將詩酒銷幽恨”。他滿腔熱血,立志許國:“俠士相逢時說劍,國讎未滅夜橫戈”,“豪氣縱橫天地窄”,“欲翻滄海斬蛟龍”。1913年6月,時任保定軍校校長的蔣百里因憤於受當局多方掣肘,在全校師生面前開槍自殺,后搶救得愈,潘節文深受震動,寫下《蔣校長殉職紀念錄》:“俯仰乾坤一劍空,惟公鐵血造英雄。時因掣肘難開校,事到傷心欲隕躬。俠氣凌球高極北,軍聲撼亞障瀛東。千秋留得腥紅史,喚醒同人愛國風。”1915年當袁世凱簽下賣國求榮的二十一條的消息傳來時,潘節文憤然寫下《聞中日交涉解決書憤》:“城下修盟恥辱奇,報書一讀一傷悲。諸公出處寧非誤?國事如斯不可為。敢效李綱爭割據,忍教武穆泣班師。凄惶按劍望東北,殺氣纏寒五色旗。”最終,潘節文以壯烈的反袁義舉,捨身取義,實現了他“屍骨一生期裹革,血花萬點願濡槍”的誓言。
潘節文既有俠骨,又有柔情,從他的詩詞中亦可見他的多情多義。潘節文十八歲時與蘇氏新婚才三日,即辭別嬌妻,整裝赴福建陸軍小學學習。由於長年在外求學,難得回家一趟,但他與妻子的感情卻很深。五年後妻子不幸病故,他悲傷不已,自號“離恨”,寫下《悼亡》三章,還先後寫下《傷懷詞》、《哭妻答魯岩》、《相思和恨仙韻》等感人肺腑的悼亡詩章。他與朋友交往,以赤誠相待,從其《挽胡君一貞》、《吊江西同學某君》等可見一斑。潘節文的詩友有許學源、寧李泰、陳彥侯、林彩卿等,詩詞遺稿中也留下了不少潘節文與這些詩友唱和的作品。潘節文犧牲之後,他的友人,還有一些未曾謀面的社會名流,為他出師未捷身先死而“揮淚”、“哀泣”,寫下不少催人淚下的哀輓詩章,也收錄在《劍影廬遺稿》中。許學源在編定遺稿后,感於“烈士詩多讖語,屢見不一”,“幾乎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