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磯鶇
雀形目鶇科動物
白喉磯鶇(學名:Monticola gularis)是體型小的磯鶇。兩性異色。雄鳥限於頭頂藍色,與其他磯鶇的區別在喉塊白色;雌鳥與其他雌性磯鶇的區別在上體具黑色粗鱗狀斑紋;繁殖於古北界的東北部,越冬於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偶見於日本。甚安靜而溫馴,常長時間靜立不動。棲於混合林、針葉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區。冬季結群。
白喉磯鶇喜歡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機警而隱蔽,常站在岩頂和樹梢茂密的枝葉間嗚叫,鳴聲清脆婉轉、悅耳動聽,極富音韻。主要以甲蟲、金龜子、步行蟲、螻蛄、蝽象、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繁殖於從貝加爾湖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俄羅斯遠東和朝鮮,越冬於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
白喉磯鶇圖冊
叫聲:告警時發出粗啞叫聲,夜晚發出優美而傷感的鳴聲。
白喉磯鶇 | 白喉磯鶇(圖2) | 白喉磯鶇(圖3) |
白喉磯鶇(分布圖)
白喉磯鶇
白喉磯鶇
白喉磯鶇(圖4)
(全部圖片網址、分布圖)
關於白喉磯鶇的分類和亞種分化,尚有不同意見,Ripley(1952,1964)、鄭作新(1976,1987,1994)和鄭作新等(1995)認為,白喉磯鶇和分佈於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喜馬拉雅山地區的藍頭磯鶇(Monticola cinclorhynchus)在體型大小和羽色上都很相似,頭均為藍色,翅上均具白斑,在分佈上彼此相互替代。白喉磯鶇(Monticola gularis)主要分佈於亞洲東北部、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藍頭磯鶇(Monticola cinclorhynchus)主要分佈於亞洲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地區。因而主張將二者合併為一種,即藍頭磯鶇(Monticola cinclorhynchus)種,其下隸屬Monticola cinclorhynchus cinclorhynchus和Monticola cinclorhynchus gularis2亞種,前者繁殖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後者繁殖分佈於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但多數學者認為二者形態上差異很大,不同意將它們合併為一個種,主張仍將它們分為兩個獨立種(Baker1924;Dement’ev and Gladkov1954;Vanrie1959;De Schauemee1984;Waiters1980;Howard and Moore1980,1991;Inskipp et a1.1996;Viney et al.1996)。因此認為,白喉磯鶇喉有白斑,而藍頭磯鶇喉無白斑,區別明顯,而且二者繁殖區相距數千千米,已長期處於生殖隔離,將它們分別作為兩個獨立種是恰當的。
白喉磯鶇是低山森林鳥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700-17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其喜歡在靠近河流附近的多岩石的山地和原始森林邊緣靠近河流的次生林中活動。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全球的種群數量還未量化,但是該物種在朝鮮被描述為稀有物種(del Hoyo et al.2005年),而據估計,在中國的種群數量約為100-10000對繁殖對和約50-1000隻遷徙個體,俄羅斯約為100-10000對繁殖對和約50-1000隻遷徙個體(巴西,2009年)。
1、鳥的選擇白喉磯鶇歌聲悅耳,而且羽衣華麗,因此不但養鳥者喜愛,還為畫家所青睞。雌雄異色,易於區分。雌鳥羽色暗淡,上體大都橄欖褐色,下體呈斑雜狀,幼雄上體橄欖褐沾棕,頭上有棕色斑,內側次級飛羽顯出棕白色斑;幼雌上體橄欖褐色、而黑色斑點顯著,內側次級飛羽上帶銹棕色。
2、籠的特點白喉磯鶇為中型食蟲籠鳥,宜用畫眉籠,也可用點頦籠。
3、飼料和喂法一般可喂點頦粉拌肉沫,剛捕到的鳥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狀,表面放幾條黃粉或其它昆蟲幼蟲,不給飲水,這樣白喉磯鶇在飲水或啄食蟲子時均可帶上粉料。若鳥不吃不喝時需填喂牛、羊肉條(1.0×0.5厘米)。待鳥“認食”后逐漸加大軟料的濃度,直至喂乾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鮮肉沫拌粉料,吃完為度,並給幾條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