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兵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彭少兵,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彭少兵,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研究方向為作物高產生理與栽培管理、作物營養生理與養分管理、水稻光合作用與水分生理、全球氣候變化與逆境生理。
2017年5月5日,在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做了題為“湖北機收再生稻發展現狀與展望”的精彩報告。

成長經歷


彭少兵出生於湖北省洪湖縣。1983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原華中農學院)農學系,大學時,彭少兵是班長,在同學們的眼裡,他非常刻苦勤奮。大學畢業后,他赴美留學,獲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農學碩士學位、德州理工大學作物與土壤科學系作物生理專業博士學位。1991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做完博士后研究,他便競聘進入國際水稻研究所工作,成為其招聘的第一位拿中國護照的研究員。
2005年,彭少兵獲得了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頒發的最佳論文獎。彭少兵通過“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環境和人類影響”的研究發現,水稻生長期間,平均夜間最低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水稻產量就下降10%。這項研究成果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后,引起國際農學界和媒體的高度關注。美國《科學》雜誌、CNN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新華社等媒體都作了報道。
這一重大發現是彭少兵連續12年來對20多季水稻田間試驗艱辛研究的結果。1999~2001年,試驗田連續3年減產,在水稻所工作近10年來,彭少兵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剛開始,彭少兵以為是助手們放鬆了大田管理。仔細查詢之後,發現情況並不是這樣。他又看了近些年的氣象資料,也沒發現問題。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夜間的溫度變化情況。結果發現,過去幾年,夜間的平均最低溫度上升了1~2°C。相關分析顯示,晚間的溫度變化比光照強度對作物產量的影響還要大。他又查閱了1979~2003年水稻所的氣象資料,發現24年來晚間溫度的升高速度是白天溫度上升速度的3倍。
彭少兵介紹說,目前關於大氣變化,特別是溫度升高對作物生產的影響,在國際上爭議頗多。大部分關於全球變暖對作物生長及產量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晝夜平均氣溫變化的研究,這篇論文利用連續12年的田間試驗結果,首次定量分析了夜間溫度升高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在美國《探索》(Discover)雜誌評選的“2004年全世界100篇重要科學論文”中,這篇文章位列第68位。彭少兵說,文章出來以後的影響力,他們始料未及。目前,他們正在進一步研究夜間溫度影響水稻產量的內在機理以及可能的遺傳改良途徑,為通過育種的手段解決夜間溫度升高使水稻減產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其實,早在此項研究成果發布前,彭少兵在作物生理及育種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突出成績,1996年獲得了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授予的“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此外,2004年被美國農學會選為“傑出會員”,2005年被美國作物學會選為“傑出會員”,這是該學會向會員授予的最高榮譽。2005年,他被華中農業大學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研究方向


作物高產生理與栽培管理、作物營養生理與養分管理、水稻光合作用與水分生理、全球氣候變化與逆境生理。

主要成就


成就年表
1962年出生於湖北省洪湖市
1979-1983年在華中農業大學本科學習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0年在美國德州理工大學獲作物生理學博士學位
1990-1991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1年進入國際水稻研究所,成為當時國際水稻所最年輕的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在國際水稻所工作的中國籍科學家。
現在是美國農學會資深會員、美國作物學會資深會員。科研成果卓著,其中2004年在美國PNAS發表的論文“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被美國“Discover”雜誌選入“2004年全世界100篇優秀重要科學論文”。
近5年主持和參加的主要科研項目
“通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水稻產量潛力”研究項目(1996.1~2001.12),英國國際發展局資助,資助金額58萬美元;主持人。
“中國稻田氮肥利用率低的成因與對策”研究(2003.1~2003.12),中國自然基金委國際重大合作研究項目,資助金額20萬元;主持人。
“通過優化施肥管理提高中國稻田生產力”(2001.1~2003.12),國際水稻所資助,資助金額15萬美元;主持人。
“效率改進與環境可持續性:中國灌溉水稻氮肥施用經濟研究”(2003.1~2005.12),加拿大國際發展局資助,資助金額25萬美元;國際協作主持。
“新株型水稻品種選育”(1995.1~2001.12),國際水稻所重點研究項目,資助金額120萬美元;核心成員。
“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1998.1~2003.12),國際水稻所資助,資助金額80萬美元;主要研究成員。
亞洲溫帶和熱帶旱稻生產體系的研究”(2004.11-2007.11),資助金額160萬美元; 項目主持人。
強烈呼籲水稻“減肥”
2006年4月,近百位專家匯聚北京,討論減少化肥,尤其是減少水稻生產中氮肥的使用量,會不會導致作物減產?
在中國,一些農民誤以為施肥越多,產量越高。中國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林秀說,他一直記得山東壽光的一位農民的話:“我施肥都施暈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反正別人施我就施。”
會上,彭少兵提出:“在日本,目前每公頃水稻施用的純氮只有75公斤,而在我國卻達近200公斤,一些地方甚至高達 300多公斤。如果每公頃水稻純氮使用量下降50公斤,全國農民一年在氮肥購買上就可少花55億元。”
近年來,彭少兵的一個研究重點是提高中國稻田氮肥利用率。他帶領國內七家科研單位開展了“水稻實地氮肥管理技術(SSNM)研究與應用”,完成了從基礎研究嚮應用研究的跨越式發展。他們採用葉綠素速測儀(SPAD)或葉色卡測定診斷水稻生長過程中是否缺肥,據此確定施肥量。通過系統的研究,已經針對中國多種稻田土壤和生態氣候特點,建立了適合中國水稻高產高效的實地氮肥管理技術操作規程。研究結果表明,應用該技術,試驗示範區水稻氮肥施用量比常規施肥降低了20%~30%,氮肥利用率顯著提高,水稻產量比對照組增產5%~8%。
談到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彭少兵深有感觸地說:“國內把這個專業叫作物栽培,而在國外,這個專業被稱為作物生理。目前國內栽培專業很不景氣,這個專業的研究人員常常拿不到項目,找不到經費,相當多的研究機構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現象。我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幫助國內培養栽培專業的人才,並使這一學科有所發展。”
作為一名中國科學家,彭少兵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國的水稻研究和人才培養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不高度重視我們這個學科的人才培養,這個學科將會面臨後繼無人的嚴峻局面,我是國內栽培學科的第一個長江學者,希望這個學科今後能出更多的長江學者。”
2002年,彭少兵幫助華中農業大學創建了作物生理與栽培中心,中心成立以來,已經成功獲得了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經過3年多的努力,這一研究平台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為支持彭少兵的工作,2006年學校特批了一幢大樓作為試驗研究基地,擴建和成立了作物栽培與生理生態研究中心。彭少兵每年往返於菲律賓與中國六七次,為國內培養了多名專業人才。
在水稻所,彭少兵感受很深的一點,是這裡的一種奉獻精神和服務社會的公益心,在報道夜間溫度與水稻作物產量方面的研究成果時,有的媒體甚至沒有註明彭少兵的名字,但他毫不在意。他說,在水稻所,大家對這些並不看重,只希望研究成果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主要成果


證明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糧食減產
首次利用試驗數據證明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糧食減產。研究分析了25年氣象數據和12年水稻產量數據, 發現: 25年來旱季日最高溫平均值增加0.35度 這一變化對產量影響不明顯旱季的日最低溫平均值同期增加了1.13度生長季節的日最低溫平均值增加1度水稻減產10%。2004年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后引起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及其它國際100多家傳媒的廣泛報道。
證明了水稻“維持育種”的重要性
首次證明了水稻“維持育種”在水稻研究與生產中的重要性。研究發現水稻新品種比老品種增產,但其產量潛力沒有突破每公頃10噸的水平。率先提出了通過品種選育來克服土壤與氣候環境變化造成的非生物逆境對產量的影響,使水稻產量潛力維持在原有最高水平上的“維持育種”新概念。這一研究對指導新時期的水稻育種及提高水稻生產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得到了國際水稻界和美國《科學》雜誌的高度關注。
探明了改良后的熱帶粳稻結實率低的原因
在國際上率先在育種圃對新株型(又稱超級稻)的早代材料開展了系統的生理研究,探明了改良后的熱帶粳稻結實率低的原因是著粒密度高,頂端優勢弱,營養輸導組織少。同時過低的分櫱力也導致干物質積累量低,從而限制了產量潛力。這些研究結果指導育種學家很快調整了新株型育種策略,採用熱帶粳稻與秈稻雜交培育出更有希望的第二代新株型材料。該研究在國際作物科學學術界成為了作物生理與育種學科有機結合的典範。
提出並建立水稻實時氮肥管理系統
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建立了水稻實時氮肥管理系統。通過系統地研究水稻氮素營養生理、光合生理與形態器官建成、干物質生產及經濟產量的關係,發現高產水稻群體一生中倒二葉的單位葉面積含氮量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值,而單位葉重含氮量逐步下降。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並證明了葉綠素速測儀和葉色卡估測的是單位葉面積含氮量而不是單位葉重含氮量。提出了在水稻整個生育期利用一個葉片含氮量的閾值來簡化氮素營養診斷、優化氮肥管理的新思路,並建立了應用葉綠素速測儀或葉色卡進行水稻氮肥實時管理體系。
單葉凈光合速率與生物學產量及經濟產量
證明了單葉凈光合速率與生物學產量及經濟產量的密切相關性,並進一步證明了在大田條件下單葉水平上光合作用的水分利用率與群體水平上干物質生產的水分利用率有密切相關性。在水稻上,率先探明了大田條件下水稻單葉光合速率與葉片含氮量的定量關係,這一定量關係為水稻生產模型(ORYZA1)所採用並取代了其原有的擬算公式,從而提高了水稻生產模型預測生物學產量及經濟產量的準確性。
探明根菌導致柑橘苗生長降低的原因
發現了在高供磷條件下,根菌導致柑橘苗生長降低的原因是地下部分呼吸增加,從而導致過量消耗了地上部分生產的光合同化產物。同時證明被根菌感染的柑橘根的脂肪酸含量增加,因而導致構建根的碳素轉化效率降低。這些結果發表后,該文被SCI收錄雜誌引用高達81次,其中包括英國《自然》雜誌。首次發現了在水稻根中有二種穀胺醯胺合成酶同工酶,新發現的同工酶銨態氮誘導而產生。同時還發現在水稻穎花的谷胺醯胺合成酶只有一種同工酶。
證明提高生物學產量而非收穫指數的重要性
發現提高生物學產量而非收穫指數對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更為重要。提出了提高水稻單產的有效方法是克服單位面積的穗數與每穗穎花數、每穗穎花數與結實率的負相關的矛盾,而提高單位面積干物質積累量是協調這些矛盾的唯一有效措施。通過比較雜交水稻常規稻在不同生長環境下的表現,闡明了雜交稻高產的基礎,即在有利的光溫水肥條件下,雜交稻通過提高群體光合速率和干物質積累量來提高產量,而在不利的條件下,則可通過高的干物質轉運效率和高收穫指數來維持產量。
大氣臭氧層破損20%時紫外線B的增加量對水稻植株的影響
分析研究了臭氧破損對水稻植株的影響
系統分析研究了模擬大氣臭氧層破損20%時紫外線B的增加量對水稻植株的影響。發現在溫室條件下,對植株有保護作用的紫外線A被玻璃濾掉后,紫外線B的增加對大多數水稻品種都有明顯的傷害,但在大田條件下對水稻生長及產量影響不明顯。這一研究結果對評估未來大氣臭氧破損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