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梆
河南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
懷梆(又名懷調,俗稱懷慶梆子、老懷梆、小梆戲、小班戲),河南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懷梆前身是由圍桌說唱祈雨演變而來的海神戲,形成於明洪武、永樂年間。原河內縣居民多由山西洪洞一帶遷來,故海神戲保持著山西戲劇的表演形式,與河內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方言土語相結合,逐步形成了與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懷慶府一帶特色的聲腔劇種,劇目、唱腔、念白、音樂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2006年5月20日,懷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25。
起源
金天德年間(1149—1153),懷慶府一帶“竹馬”、“旱船”、“龍燈”等“社火故事”已很盛行,雜曲小調《剪剪花》、《挑花籃》、《風擺柳》等已在民間傳唱。可以說,“社火故事”和雜曲小調以及後來的“海神戲”為懷梆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礎。明代世子樂聖朱載堉汲取民間音樂的精華,用科學的方法闡明了十二平均律,更促進了民間音樂藝術的發展,當時流行的“響器班”、“金鼓會”就是朱載堉編創的,後來的民間藝人將這一帶的俗曲小調、傳奇故事逐漸搬上了戲曲舞台,並受弋陽腔、崑山腔及亂彈、梆子腔的影響,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革創新,逐步形成了板腔體系中一支梆子戲——懷梆。
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古懷慶府地區業餘懷梆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地迅猛發展。武陟縣1950年恢復了26個劇團,1958年發展到66個。1953年,當時的沁陽縣有32個劇團,沁陽縣政府於1955年初成立了縣懷梆劇團,1957發展到100多個。為了進一步扶植、發展懷梆,修武縣於1958年成立了縣懷梆劇團(後撤銷)。
1960年後,由於藝術的交流與影響,特別是豫劇的影響,懷梆在改革方面過多的吸收了其他劇種的藝術特點,失去了該劇種的特色,如懷梆的尖弦(大弦)被去掉等。
“文化大革命”后,懷梆劇種雖有復甦,但因斷代十幾年,業務人員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觀眾也較以前減少。除沁陽縣懷梆劇團時有演出外,農村業餘劇團只在年節時進行演出。
懷邦戲老少咸宜
懷邦戲後繼有人
懷梆傳統劇目有三百多個,經常上演的劇目多為雙生、雙旦、雙花臉。這些傳統劇目多無劇本,全以老藝人口授方式傳承,其中大部分是忠心報國、征戰疆場、除暴安良、反封建、反壓迫、反奴役、爭自由的袍帶戲(正劇),歷史故事的“袍帶戲”,也有少量反映青年男女的愛情戲。這些劇目有:《渭水河》、《頭冀州》、《二冀州》、《絕陽嶺》、《李剛打朝》、《金雞嶺》、《七賢牌》、《收王虎》、《陰門陣》、《孫伯靈下山》、《張儀伐蘇秦》、《金盆記》、《三路遇》、《韓信算卦》、《收姬昌》、《收岑彭》、《收吳漢》、《姚剛征南》等。經整理改編,移植上演的劇目主要有《反西京》、《樊梨花征西》、《對花槍》、《張春醉酒》、《趕秦三》、《照馬龍》、《黃金蟬》、《老少換》、《楊宗保大鬧汴京》、《楊門女將》、《程氏孤兒》、《將相和》、《連升三級》、《程咬金娶妻》等。上演的現代戲主要有:《紅色風暴》、《血淚分》、《槐樹庄》、《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野火春風斗古城》、《朝陽溝》、《紅燈記》、《雁鳴湖畔》等。
懷梆的行當分生、旦、凈、丑。化裝、服飾、臉譜等和豫劇有共之處。它的唱腔、道白使用“懷府話”的音韻和語調,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尤其在演唱中又常用“挑后嗓”,即在唱句尾用有聲無字的裝飾性花腔----“謳”,音調突然提高六度---八度,激越高昂,別具風味,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各行當因其發聲的方法、曲調的裝飾和表現等方面的差異,也各有其特點。如老生的唱腔蒼勁洪亮,旦角則比較典雅賀潤,花臉粗獷豪放。各行當都曾出現過一些名角,在演唱藝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生行中的張樹柱、趙登雲;旦行中的紅錐、崔靈福、趙玉清等。懷梆琴師劉春祥,從小學習尖弦、胡胡,技巧純熟,群眾稱之為“劉老弓”,並譽為“蓋八縣”。
懷梆唱腔音樂是板腔體,屬於梆子聲腔體系。它以懷慶府為中心的語言音調為基礎,唱腔音樂激昂奔放,泌辣樸實,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男女角多用大本腔(真嗓)。調高一般為1=A,在旦角較多的戲中也試用C調。懷梆的唱腔板式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四大類。唱詞一般多為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和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也有長短句的。杯梆的曲牌音樂有兩種:絲弦曲牌、嗩吶曲牌。曲牌音樂的作用主要是配合人物表演,渲染和烘托環境氣氛,增強藝術感染力。懷梆的樂隊是由“武場”(打擊樂)和“文場”(管弦樂)組成。武場樂器主要有鼓板、大鑼、鐃鈸、小鑼、梆子。在特殊需要時還可加入大堂鼓、小堂鼓、低音鑼、大鐃等。文場樂器主要有尖弦、胡胡、二胡、笛子、嗩吶、月琴、笙等。又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樂器。懷梆演唱時以梆定板,結構基本規整懷梆以方言吐字,唱腔慷慨激昂,根據劇情需要常出現高八度的“后嗓”音。
懷邦戲為群眾喜聞樂見
截止2015年統計,懷梆有三百多本傳統戲,且多無劇本,全以老藝人口授方式傳承。代表性劇目有《反西京》《古槐案》《張春醉酒》《老少換》《紅珠女》《趕秦三》《轅門斬子》《九頭案》《桃花庵》《鳳儀亭》《老征東》《五女拜壽》等。
懷梆主要流行於河南沁陽、博愛、濟源、孟州、溫縣、武陟、修武、原陽、獲加、焦作、新鄉一帶。
當懷梆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之後,並且發展到非常成熟的鼎盛時期,便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唱法和流派;所謂“東路懷梆”和“西路懷梆”,主要是地域的差別,以焦作為中心,流傳在焦作以東一帶(包括修武、武陟、獲嘉、新鄉、原陽、輝縣、焦作)等地均為東路懷梆;流傳在焦作以西一帶(包括沁陽、博愛、溫縣、孟州、濟源、垣曲)等地則為西路懷梆。由於演出範圍不同所接受外來影響的差異,加之藝人本身條件(主要是嗓音優劣、發聲吐字)的各異,因此,他們在藝術上的發展也不盡相同,於是形成了“東路懷梆”和“西路懷梆”,他們各具特色、獨立門戶,各有觀眾。
東路懷梆以著名老藝人崔福嶺(拐蘭孩)(1904—1999)為代表,他以旦角戲出眾,包括一些生、凈行,其唱腔柔和、起腔平穩,吐字清晰,韻味醇厚、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演唱時腔少字多用字巧妙,善於敘述和抒情,給人以淳樸健朗、清澈委婉之感。在表演上以質樸細膩善於刻畫人物見長。演出的主要旦角戲是:《五鳳嶺》、《樊梨花征西》、《黃金蟬》、《宋孔明坐樓》、《山海關》、《桃花庵》、《鳳儀亭》等。
西路懷梆以“蓋八縣”脫須老生張樹柱(麻柱)(1892—1978)為代表。他所帶領的劇團經常演出《兩狼山》、《七郎八虎闖幽州》、《馬三保征東》、《賣苗郎》、《趕秦三》、《對花槍》、《反長安》等。以文武老生著稱,非常注重蟒靠架子戲,也包括一些旦角。西路演唱先聲奪人、以聲促情、聲昂情沛、唱腔平直古樸屬於硬上弦的唱法,同時富有高亢挺拔的特色。這與他們經常演出的劇目格調很相適宜。在表演上粗獷豪放,仍保持著大架勢。儘管東西兩路的懷梆各有特色,但他們也經常同台演出。
新中國成立后,由於藝術交流的不斷融合,特別是新文藝工作者逐漸加入到懷梆劇種的行列中,吸收兩路之長,進一步促進了東西藝人們的互相學習。西、東路之間的區別逐漸在縮小,並趨於規範化。
演齣劇照
修武縣馬坊村的懷梆劇團相對比較正宗,當隨著時間推移,能夠演戲的演員逐漸減少,希望能大力保護。
重要活動
1956年,沁陽縣懷梆劇團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1982年,新鄉地區文化局在沁陽縣召開“懷梆唱腔音樂座談會”。
2005、2006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陽市人民政府先後舉辦了三屆“神農杯”懷梆戲曲大賽。
榮譽表彰
1992年,沁陽市懷梆劇團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天下第一團”。
2004、2005年,沁陽市懷梆劇團獲“河南省民族民間藝術稀有劇種會演”七項金獎。
2006年,現代懷梆劇《王東明》入選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在懷川大地,懷梆傳唱了300年。在沁陽市,聽過懷梆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趙玉清。
趙玉清,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56年師承懷梆著名老藝人“脫俗先生”張樹柱、“金嗓鐵喉”李發貴兩位先生,成為豫西北地區懷梆劇種第五代傳人。趙玉清1996年退休,1998年組建了沁陽市懷梆協會。她16歲學藝懷梆,主攻旦角,兼演小生。從配角到主角,從默默無聞到飾演林黛玉引起轟動,正式演出1600餘場戲被眾多的懷梆“粉絲”譽為“懷梆之花”。66時歲的趙玉清榮獲“民間戲師”稱號。
趙玉清從小就特別喜歡懷梆。1956年至今,她從事懷梆表演藝術50年,演過青衣、老旦、鬚生、彩旦四種角色,演出傳統戲100餘場,足跡遍布懷川和東南亞地區。她所扮演的林黛玉、劉玉娘、姜秀英、阿慶嫂、李奶奶等形象,讓懷川幾代人如痴如醉。
20世紀90年代,懷梆面臨演員與觀眾的雙斷層。趙玉清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不能讓300年的‘文化遺產’在我們手裡斷了根!”為了培養觀眾和演員,1996年,患有“心臟左屬支完全性傳到阻滯”和“老年性骨質退化”的趙玉清退休后,不僅堅持演戲,而且用兩年的時間發動了幾十名老藝人組建了沁陽市懷梆協會。只要有人請,趙玉清都是義演,凡是有懷梆的地方都留下了她和隊友的足跡。如今,她扶持的業餘劇團已有數百家,遍及焦作、濟源市的大小鄉村。讓懷梆的芳香溫馨人們的心靈,1998年,趙玉清同郭全仁等十幾位懷梆老藝術家,自發成立了沁陽市懷梆協會,培養出了以“小玉清”張素禮為主的幾個懷梆名角,成為新懷梆的傳承人。截至目前,該市懷梆協會扶持農村劇團10多個,免費演出近300場。她已收錄懷梆老藝人唱腔近20盤,涉及著名懷梆藝人趙登雲、崔福靈、李發貴等數十人,同時還錄製懷梆各種資料片700多盤。
懷梆
產生於河南焦作的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懷梆劇,曾風靡於河南、河北、山西、陝西部分地區,但隨著歷史的演變和時代的變遷,懷梆劇專業演出隊伍力量愈顯薄弱,民間業餘演藝人員日漸減少,逐步瀕臨消亡的邊緣。為搶救這一古老稀有劇種,焦作市政協向河南省內外廣泛徵集有關文史資料,經過十個月的努力工作,出版了40多萬字的《懷梆劇史料專輯》和《懷梆優秀劇目選編》。
加強我國梆子聲腔劇種體系的研究,豐富和完善中國戲劇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如今形勢下,懷梆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因此,加強懷梆劇種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對弘揚民族文化和我國梆子戲體系的研究與發展,豐富和完善中國及世界的戲劇史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為此,河南省沁陽市委、市政已決定,正式把稀有劇種“懷梆”列入發掘、搶救和保護項目,並正式申報“懷梆”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
懷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間:2006年
類別:傳統戲劇
地區:河南
編號:Ⅳ—25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南省沁陽市
傳承價值
懷梆的藝術形式獨特,因此加強懷梆劇種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工作,對弘揚民族文化,加強中國梆子聲腔劇種體系的研究,豐富和完善中國戲劇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傳承人物
趙玉清,女,漢族,1940年10月生,河南沁陽人,河南省沁陽市懷梆協會戲師,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懷梆代表性傳承人。
郭全仁,男,漢族,1941年2月生,河南沁陽人,國家二級演奏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懷梆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0年,沁陽市政府成立了朱載墒藝術學校。
郭全仁老師編著出版的(《懷梆唱腔選》1990年版)、(《懷梆藝術》1993年版)、(《懷梆論壇集錦》1994年版)等著作,為懷梆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基礎。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沁陽市懷梆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獲得“懷梆”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腳色行當
1.生行:“老生”白須為髯。“鬍子生”也叫“紅生”,以青須黑三縷為準,“鬚生”雜髯者是其特徵,“小生”有“文小生”“武小生”“長靠武生”“短打武生”“娃娃生”即“童子生”,懷梆的“窮生”一般由小生兼演。
2.旦行:“老旦”、“小旦”即“花旦”、“閨門旦”、“丫環旦”、“青衣”(正旦),“彩旦”(丑旦),“武旦”即“刀馬旦”。
3.凈行:“大花臉”包括“黑頭”“紅凈”“白臉”,“花臉”即“摔打花”“武花臉”。
4.末行:指家郎院公、手、報子、轎夫、車夫、更夫、打手等。
5.醜行:有“文丑”“武丑”“官丑”“腰包丑”“神鬼丑”等,也叫“三花臉”。
唱腔念白
懷梆戲的唱腔與其他劇種一樣,也分為慢板、快板等。學戲時,學慢板最難,必先學會唱十字韻,至今懷川民間仍流傳著“學懷梆,先學十字韻”的說法。十字韻,因懷梆唱詞,主要是由十個字組成,所以叫十字韻。顧名思義,就是老藝人把一到十編成唱詞,先順唱,后倒唱,直至熟練,韻味十足才能學戲。
演出中懷梆均按古懷慶府方言口語吐字,它的唱腔音樂和念白與懷慶方言口語的音韻與語調有密切的關係。若以懷慶話與普通話、中州語相比較,差異有三:A、從四聲上看。懷慶話的一、四聲與普通話相同,二聲卻是普通話的三聲,三聲卻是普通話的二聲。再與中州話比較,則又不同。懷慶話的一、二聲是中州語的二、一聲。三、四聲則是中州語的四、三聲。B、從音調上看懷慶話的調值最小(即一個字的發音,音首與音尾之間的音域較窄),因而懷慶話給人的感覺是硬、直、快。C、懷慶話的發音部位(121腔部位)較普通話和中州語靠前,尤其是z、c、s與zh、ch、sh不分。
樂器
懷梆的樂器最始只用梆子、板胡、鑼、鼓四種樂器就可以成戲,后隨著發展又融入笛子、笙、二胡、三弦、電子琴、嗩吶等樂器,增強了懷梆的藝術魅力。
表演
群藝交鋒、集體開拓,是懷梆武打形式之一。絕技跟頭不盡亂擋使用。更為驚人的是,以前撲,小翻體等在《沙家沃》中過城過頂,過三掀(先)、串毛等,同時在四股檔、八股檔中起著較好的作用。
所謂五股檔,指四兵捉一將而得名;九股檔顧名思意:自然是八兵應付一將或一將對付八兵。懷梆的這些集體性武打,已獲較好聲譽。
腳步位置
男女式:八字式、丁字式、騎馬式、弓箭式,盤卧式,別步式,其要領是:頭必正,眼要平,提神沉氣頸、肩定放鬆,不撅臀部,立腰收小肚。
幾種步法男女同用:正步、平步、快步、慢步,錯步、搓步、醉步、矮步、跪步,退步、八字步、弓寧步,跳步、滑步、丁宇步等。其要領是:不扭腰、步子要穩身子不顫動,頭正眼平,提神沉氣、頸宿放鬆、立腰收腹、不撅臀部。各種步法均可交替運用。
手勢指法
1.女式手勢:掌式、拳式、指式、讚美式、八字式。
2.男式手勢:掌式、拳式、指式、剪紙式、讚美式。
3.要求是:主要練習手碗的園美和靈活,使整個手部關節運用自如,指形美觀,做動作時要腿隨手走。
4.手勢手指的名稱:蘭花手指、菊花指、弧形指、抱拳手、山膀手、遮雨遮雲手、握手、背手等。
5.手勢手指的作用:整容手、整領手、整衣整風手、揮手、拱手、拉手、指天指地手、指口指人手等。
6.手膀的位置:山膀、提甲,拱手、端拳、順風、單推。
7.要領:頭正眼平、提神沉氣、頸肩放鬆、立腰收腹。
8.位置:兩膀伸展、將右手撐向左拉平,目送右手,扣腕子。
用眼
懷梆的老藝人歷來就非常注重演員的眼神利用,懷梆導演於有才在演出中總是手到眼到,靈活多變。
笑眼:眼險微小,剛有在意;怒曠:提氣把眼睜大;呆眼:目光向下,尋思就裡;情眼:眼睛略漂,回視胸前;死眼:瞪眼不動;盲眼:頭部稍頃。眼皮半閉斜視;狠眼:瞪眼斜視,陰險冷麵;回思眼:眼皮上下翻動,回憶往事;夜眼:兩眼死瞪,直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