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長區
原南長區是無錫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
舊區名,現已被合併。原南長區是無錫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位於無錫市區東南部,是無錫城區的"南大門",西瀕新運河,東倚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和312國道,南臨碩放機場和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北接市內的商業地段。
南長區於1951年10月正式建區,截至2014年,轄區面積23.90平方公里,現轄揚名、迎龍橋、南禪寺、清名橋、金星、金匱6個街道,56個社區。
南長區是無錫工商業的發祥地。在明清兩代,南長區一度成為無錫地區的商市中心,是米市和農產品的集散地,有 "米碼頭"、"布碼頭"、"絲碼頭"之稱。清末民初,成為蘇南地區磚瓦生產、冶鑄行業和木船修造基地。
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無錫正式置縣。
民國38年(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分無錫為無錫市、無錫縣,市、縣同城,無錫市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無錫縣曾先後分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
1958年6月,形成南長區。
南長區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佈著低山、殘丘。
南長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區,受季風環流影響,形成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氣溫,1月平均氣溫在2.8℃左右;7月平均氣溫在28℃左右。全年無霜期220天左右。該區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較長,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於蒸發量,屬濕潤地區。
街道名稱 | 管轄社區數量 | 管轄社區名稱 |
迎龍橋街道 | 11個 | 錫惠里社區、錫山新村社區、水車灣社區、湖濱社區、五愛家園社區、納新橋社區、夾城裡社區、曹張新村第一社區、曹張新村第二社區、曹張新村第三社區、迎濱社區 |
南禪寺街道 | 10個 | 長街社區、塘南新村社區、南苑社區、妙光塔社區、槐古橋社區、風光里社區、柴機三區社區、談渡橋社區、新江南社區、家樂花園社區 |
清名橋街道 | 10個 | 沁園新村第一社區、沁園新村第二社區、沁園新村第三社區、清揚新村第一社區、清揚新村第二社區、南揚新村社區、伯瀆港社區、大窯路社區、清名橋社區、塘涇橋社區 |
金星街道 | 10個 | 中橋社區、中南新村社區、中聯新村社區、金城新村社區、翠園新村社區、中北社區、朗詩社區、蘆東社區、蘆西社區、陽光城市花園第一社區 |
金匱街道 | 3個 | 五星家園第一社區、五星家園第二社區、金匱苑社區 |
揚名街道 | 11個 | 蘆庄第一社區、蘆庄第二社區、五愛社區、五星社區、清一社區、清二社區、揚名社區、金星社區、新聯社區、蘆村社區、揚名花園社區 |
2013年末,南長區常住人口38.01萬人,戶籍人口32.65萬人,戶籍人口男女性別比99.27:100。2012年,南長區人口出生率7.81‰,死亡率6.92‰,自然增長率0.89‰。
截至2012年,南長區內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佈。
2011年,南長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0.03億元,增長11%,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9.97億元,增長19.24%。
2012年,南長區5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14.72億元。重點跟蹤的18個重大項目按序時推進,項目建設在南長區進一步形成氛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25億元,增長21.8%。
2012年,南長區服務業投資達到92億元,增長25.99%,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99.7%。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38億元,增長17%。引進企業1217家,新增註冊資本28.71億元,實現到位註冊外資2.35億美元,其中服務業佔比達99.8%。新批3000萬美元以上重大外資項目3個。完成自營出口總額4.24億美元,增長16.78%。
南長區西瀕新運河,東倚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和312國道,南臨碩放機場和無錫新加坡工業園。
2012年,南長區有普通中學5所,小學15所,在校學生數普通中學5500人,小學19632人。完成江南藝術幼兒園清揚康臣分園建設,僑誼幼兒園、南湖小學新建工程進展順利,累計投入近1300萬元為11所學校進行校舍維修改造和教育設施配備;有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青少年活動中心1個,年內“兩館一中心”(圖書館、文化館、全民健身中心)搬遷新址。
2013年,南長區全年新增市級以上各類教學骨幹28人,其中新增省特級教師4名。接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省級督導,獲得優異成績。
![南長夜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9/mc930fcca15389a691c0414dca1379c39.jpg)
南長夜景
2013年末,南長區在全市率先實施全國健康城區建設試點工作和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活動,全面實施家庭健康醫生責任制工程,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和質量不斷提高。落實各項健康惠民政策,實現基本藥物零差價銷售4105.5萬元,榮獲“江蘇省基本藥物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全面兌現人口計生各項獎扶政策,一次性發放退休人員獎勵金467.75萬元,穩步提升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水平,榮獲江蘇省“人口計生服務窗口”示範單位。
2012年末,南長區有體育場館數4個,社區體育健身路徑建設覆蓋率100%。為4382戶老人安裝“安康寶”,居家養老服務站實現社區全覆蓋。
2012年末,南長區新建2家民辦養老福利機構,社會福利院床位數2401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32.7張。
2013年末,南長區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34.3張,建成各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53個,實現居民社區全覆蓋。
2012年,南長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849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810人,完成率222.7%。為2587名低保對象發放城鎮低保救助金926.5萬元,1478戶困難家庭享受住房保障。到齡居民養老金髮放率、基礎養老金領取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覆蓋率均達100%。
2013年,南長區新增城鎮就業18776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6235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780人,幫助1276人完成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為1436戶低保對象發放城鎮低保救助金1074.88萬元,資金髮放率、到位率、兌現率均100%。安置房建設開工面積72.30萬平方米,竣工26.74萬平方米。
2012年,南長區完成了清揚新村、南揚新村等6個老新村改造60.38萬平方米,完成房屋徵收1920戶100.2萬平方米,安置房施工面積82.1萬平方米,竣工31.8萬平方米。完成通揚路立面改造和16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新增綠地35萬平方米。建成500噸大型垃圾處理站一座,生活垃圾處理機械化率100%。全面完成387塊排水達標區創建工作,點源治理全面達標。完成106萬平方米河道保潔任務,河道水質明顯改善。深入開展環保執法專項行動,環境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紮實推進社區扁平化管理。新增9個市級“和諧示範社區”、12個省級“和諧示範社區”。
南禪寺景區
![南長古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0/md04de5653882810b753479b2e25f7406.jpg)
南長古鎮
清名橋古運河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清名橋古運河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積極爭創國家5級景區,建設成為具有江南特色的文旅產業新高地、國際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