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
清代丘逢甲的詩作
《春愁》是清代詩人丘逢甲的作品。此詩抒寫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簽訂《馬關條約》之往事時的哀痛心情,表達了作者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全詩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語句警拔,撼人心魄,鮮明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此詩僅四句,卻將憂國懷鄉之情表現得無比深沉強烈、動人心魄,是傳誦一時的名篇。
首句“春愁難遣強看山”,貌似平淡,其實蘊含的情感特別豐富。這一句詩中,作者化用的或許正是唐代詩人杜甫《春望》的詩意:“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寫的是安史之亂時,春天依舊,山水依舊,但國家支離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草綠林青,百花爭艷,連春山也顯得格外嫵媚。而此時的丘逢甲卻再也沒有閒情逸緻去欣賞春景。為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強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山”。一個“愁”字寫出了詩人無時無刻不在為國事擔憂愁悶。但“看山”也並沒有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登高眺遠,那讓他心驚的揮之不去的往事此時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作者禁不住悲情滿懷、愴然淚下。
次句“往事驚心淚欲潸”,道出了起句中“強”字的答案,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也直接化用其中。杜甫詩意是,連花也為國家的動蕩不安而傷心落淚,鳥也為人民的痛苦而驚心動魄。無情的花草禽鳥都為時局黯然神傷,詩人內心的痛苦自然不須多說。“往事驚心淚欲潸”,一方面渲染了“春愁”的分量,另一方面又暗中懸疑,欲露又止,將吐還吞。如果說詩的前兩句還沒有點明春愁的具體內容的話,那正是詩人為後兩句蓄勢,為後面感情的噴涌而出作渲染。
第三句“四百萬人同一哭”,進一步描述了令人悲痛的景觀。據《台灣通史》卷七記載,光緒年間台灣人口約有三百二十餘萬。詩人這裡說的“四百萬人”,當是約數,應包括海峽兩岸所有的台灣同胞在內。“同一哭”,充分表達了廣大台灣同胞為了同一件事而悲慟哭泣、震撼乾坤的動人情景。這如此令人傷心痛哭的事件又是什麼,作者還是未明白說出。
以上三句,詩人用了層層推,逐步渲染,不斷蓄勢的手法,描述了由“愁”到“淚”到“哭”的悲傷過程,目的是為了突出最後一句“去年今日割台灣!”也就是說,到了結尾處詩人才用“畫龍點睛”的筆法,一語道破詩人之所以發愁,之所以流淚,全體台灣同胞之所以哭的原因是“去年今日”發生的割台灣事件,即簽訂了《馬關條約》。這就使結句顯得異常突出,動人心魄,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能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從結構上來看,末句又是對上面三句的照應和對疑問的確切回答,從而使讀者心中的疑團頓釋。
綜觀全詩,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主要是由於作者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愛憎,淚灑在一起。詩歌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語言樸素通俗,毫無雕琢痕迹。這是詩人真實思想感性的流露,也是用血淚寫成的詩篇,充分表達了丘逢甲和廣大台灣同胞對祖國、對台灣省的無限熱愛之情和對日本侵略者以及對腐朽無能的清王朝的痛恨,真實而強烈地表達了全體國人的共同情感和心聲。
丘逢甲是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后,丘逢甲組織台灣義軍抗擊日本侵略者,抗戰失敗后返回從教。1896年5月5日(光緒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即《馬關條約》簽訂一年後,丘逢甲痛定思痛,寫下了《春愁》這首詩。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漢族,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祖籍廣東,1864年生於台灣苗栗縣銅鑼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