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向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ICU主任
管向東,男,漢族,1962年出生,1997年獲醫學博士學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ICU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擅長外科複雜、危重、疑難併發症處理,外科危重病人的循環、呼吸衰竭治療、營養支持,SEPSIS與ARDS診治、危重病人評估的研究。
2020年3月獲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的稱號。2021年7月,入選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2021年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結果揭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醫科畢業,獲醫碩。
,醫博。
1991年6月至1997年11月,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講師、主治醫師。
![參加學術會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9/m9900771f8f201b7bcc34a5a1967d14fd.jpg)
參加學術會議
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2001年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
2003年被中山大學聘為重症醫學(ICU)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迄今已經培養出二十多位ICU碩士和博士。
2020年4月11日受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委派,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教授作為國家級專家組成員緊急奔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指導當地疫情防控工作。5月12日黑龍江綏芬河口岸境外輸入病例清零。
從事危重病醫學臨床及研究15年,對外科危重病人的全面管理有較深造詣。擅長於外科複雜、危重、疑難併發症處理,外科危重病人的循環、呼吸衰竭治療、營養支持,SEPSIS與ARDS診治、危重病人評估、危重病人血流動力學與氧代謝的臨床應用、肝移植術后ICU綜合管理等。
![發表講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9/m1939c67495b8a1891a74d58bf66ea4f1.jpg)
發表講話
科研基金
1. 原位肝移植術后最優化氧輸送對預後作用的研究,廣東省科委,1998-2002。
2. 外科高危重病人最優化氧輸送對預後作用的研究,廣東省衛生廳,2002-2005。
3. 超正常化DO2對外科高危病人死亡率影響的研究,廣東省衛生廳,2002-2006。
5.“心肺腦復甦”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製作,衛生部,1999-2000。
主要貢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管向東先後8次作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央指導組的醫療救治組專家出征支援武漢、喀什、綏芬河、瀋陽、綏化、哈爾濱、瑞麗等疫情高風險地區防控工作。一次一次逆行出征,管向東克服困難和疲勞,奮戰222天,直面最兇險的戰鬥,救治最嚴重的患者,成功阻擊疫情。他主筆編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由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全國各地,作為各地臨床重症新冠救治實戰依據。管向東從醫36年,為我國重症醫學科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他牽頭建立綜合管理重症醫學中心,成為衛生部首批5所大學ICU教學示範基地之一;建立國家衛計委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10年)、廣東省首個“重症醫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編製首份《中國重症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被衛生部採納並沿用至今。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武漢和湖北急需重症醫學救治力量。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第一時間趕赴武漢,進駐雷神山醫院。此後一年多時間裡,管向東先後9次奔赴湖北、黑龍江、新疆、遼寧、雲南等抗疫一線,累計參與疫情救治超過250天。管向東從醫36年,1988年開始從事重症急救工作,培養出100多位碩博士研究生,為華南乃至全國重症專業人才培養作出突出貢獻。
近十年來,管向東教授在國家核心期刊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SCI論文2篇;獲國家、省、部、廳、校級科研基金支持項目十餘項;主編與研製CAI課件《心肺腦復甦》200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主編《廣東省ICU管理與醫療技術規範》2008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並參編專著十餘部。
2006年受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委託,管向東教授負責執筆,組織國內ICU專家編寫了《中國重症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2006)》。
2007年作為組長負責執筆起草了《低血容量休克復甦指南》;此外,受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託,負責執筆《中國肝臟移植抗感染藥物應用指南》。
個人著述
1.氧代謝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01,21(4):200-202
2.外科重症監護病房獲得性感染(附5年回顧分析),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1,21(4):209-212
3.原位肝移植術后早期超正常化氧輸送對病人預后影響的研究,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1,21(11):678-679
4.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與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療效比較,中華腎臟病雜誌,2001,
5.70例原位肝臟移植,中華外科雜誌,2001,39(9):679-683
6.原位肝移植術后管理,中山醫科大學學報,2001,(2):115
7.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病理生理,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02,18(6):334-336
8.肝腎綜合征,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2,22(2)72-74
9.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感染特點,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2,22(9):533-534
10.外科危重病人合併急性腎功能不全,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2,22(9):572-575
11.外科危重病人血流動力學管理,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2,22(10)636-640
12.335例術后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的臨床分析, 中山醫科大學學報, 2002, 23(3):224-226
13.連枷胸的機械通氣治療, 創傷外科雜誌, 2002, 4(4):237
14.原位肝移植術前危險因素分析, 中華肝膽外科雜誌, 2002, 8(5):262-264
15.肝臟移植:中山醫科大學器官移植中心的經驗(英文),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115(4):543-548
16.外科高危病人血流與氧動力學的早期目標化管理,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3,23(1):56-58
17.腸內營養支持在肝移植圍手術期的應用,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3,23(2):75-77
18.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3,23(2):126-128
19.肝移植術后細菌感染的流行病學分析,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3,23(3):163-164
20.血漿一氧化氮濃度與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MODS發生的研究,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3,23(6):355-357
21.腹部術后腹腔感染53例臨床分析,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3,24(1):85-88
22.高容量血液濾過對MODS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中國血液凈化,2004,3(6):298-299,318
24.肝移植后受體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5,15(1):33-36
25.富含支鏈氨基酸的腸外營養液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5,25(5):299-301
專著
1.心肺腦復甦(多媒體教學軟體)。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主編。
2.《心肺腦復甦》CAI教學課件(出版社專著出版基金資助)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主編。
3.肝臟移植的理論與實踐 廣東科技出版社 1998 參編。
4.肝膽胰脾外科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參編。
5.現代外科學(外科危重病管理)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參編。
6.外科危重病管理臨床實踐 科學出版社 2005 主編。
7.腹部外科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 參編。
1997年《創傷后ARDS氧輸送及血流動力學作用》獲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三等獎,第一責任人。
1998年《“外科危重病監測”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製作》獲中山醫科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第一責任人。
1999年《原位肝移植術后血流動力學與氧代謝管理》獲廣東省醫藥衛生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一責任人。
1999年,2000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與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獎。
![參加活動](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6/m268ee6ac9166f6c830641186573694fc.jpg)
參加活動
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2021年5月,入選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廣東省候選人名單。
2021年6月28日,入選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名單。
2021年7月,入選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2021年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結果揭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03年起任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分會常務委員。
2004年起任廣東省醫學會危重病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起任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危重病與感染學組委員。
廣東省衛計委ICU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國家衛計委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評價中心副主任,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文版執行主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