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兼才

鄭兼才

鄭兼才(1758~1822)字文化,號六亭。嘉慶三年(1798)銓選福建閩清縣教諭。嘉慶九年(1804)調台灣縣教諭。

目錄

正文


鄭兼才(1758~1822)字文化,號六亭。福建德化三班碩傑人。清嘉慶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灣縣誌》、《台灣府志》纂修者。他一生長期在台灣從事文化教育等工作,為開發台灣、建設台灣獻出畢生的精力與寶貴的生命,為中華民族、為台灣人民作出不朽的貢獻。
鄭兼才生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青年時期曾肄業福州鰲峰書院,為院長盂超然高足。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選拔貢,人國子監,深得祭酒王廷珍器重。旋考充正藍旗官教習,游京師九載。嘉慶三年(1798)銓選福建閩清縣教諭。同年,應戊午科福建鄉試中式第一名。之後,歷任福建安溪、建寧縣教諭。嘉慶九年(1804)調台灣縣教諭。嘉慶十年(1805),赴京參加乙丑科禮部會試未中。以後歷科會試,由於當時封建考試製度的積弊,屢試均未第。
嘉慶十年兼才會試落第后,復返台抵任,適逢同安蔡牽率武裝攻佔台灣鹿耳門、鳳山、淡水等地,兼才奉命協力率眾收復鹿耳門等處,以軍功升江西長寧縣令,兼才堅辭,調福建泉州府教授。其後,旋又到台灣任職多年,直至去世。
鄭兼才所到之處,修建學宮,振興教育,移風易俗。“舉凡鄉國利病,須言於當事者,必大聲疾呼”。在台任職期間,以崇聖興學為己任,凡文廟、殿閣明倫堂及名宦、鄉賢、忠義、孝悌諸祠均勤加修建。曾撰寫《代郡台請廣鄉試中式額及歲科試入學額初呈》、《募修台灣縣學宮序》、《鹿耳門天后廟額跋》等各種文稿,表達了他對培育台灣地方人才,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的關切。
鄭兼才更重視地方史乘的纂修工作。任台灣縣教諭時,在倡修學宮、興辦文化教育等工作外,又與嘉義縣教諭、安溪謝金鑾合修《台灣縣誌》。他曾說“邑事之當舉,獨學宮哉,徵文考獻,志乘其要也”。他擔負《台灣縣誌》修纂的籌理謀划,並參與撰稿和編輯。親筆撰寫《申報續修台灣縣誌文》、《上汪制軍論修台灣縣誌書》、《續修台灣縣誌列傳》、《續修台灣縣誌后跋》、《上胡墨庄觀察再訂台邑志稿條記四條》等文稿。《台灣縣誌》修纂完成後,又受命與謝金鑾合力修纂《台灣府志》,謝金鑾因病歸梓,兼才獨力完成。
鄭兼才學問淵博,閱歷豐富,為人寬厚,樂於助人,做事勤謹,竭盡全力。道光二年(1822),在台灣督建昭忠祠時,因勞累過度,中暑病歿,為台灣人民,為台灣的建設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年65歲。
道光四年(1824),福建總督趙慎畛以“兼才有學行,敦崇名節”,舉祀鄉賢祠,命所至各縣學皆應奉祀兼才祠位,以示懷念。道光八年(1828)十月,兼才子光篆、光筍由台扶柩歸葬於德化三班橋內村寨后,觀察姚瑩為其作墓表,太史陳壽祺撰寫墓誌。後世子孫、族人對兼才非常敬仰,年年到墓塋祭掃。古墓現保存完好,靜凈肅穆,風景優美。1989年5月,經德化縣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第四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兼才生前著有《六亭文集》與《粕余詩集》等。《六亭文集》凡三編(《宜居集》、《愈喑集》、《雜著》)12卷,文146篇,收入有《續建安溪縣崇聖殿、名宦鄉賢諸祠勸捐序》、《代安溪陳令勸修考亭書院序》、《諭建寧士子文》、《建寧縣新建文昌廟碑記》、《重建建寧縣學署碑記並跋》、《修寧德縣城記》、《覆署台灣守》、《台邑觀風告示》、《上慶觀察論疏浚城濠及應行事宜書》、《山海賊總論》、《巡城紀事》、《台灣守城私記序》、《紀御海寇蔡牽事》、《請移建德化教諭、訓導廨申文》、《管仲論》、《諸葛武侯論》、《筆說》、《墨說》、《硯說》、《龍俊郭氏族譜序》、《新建大雲橋碑記》等文稿。就其100多篇文稿中,從多個不同側面反映了鄭兼才所到之處,極力推崇文化教育、關心社會生活的情況,對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貌等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尤其對《台灣縣誌》、《台灣府志》的續修,為研究台灣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教育等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其業績永垂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