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愛
唐代名臣房玄齡次子
房遺愛,名俊,字遺愛,唐代名臣房玄齡次子。
誕率無學,頗有武力。門蔭入仕,授右衛中郎將,交好魏王李泰。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迎娶高陽公主(改封合浦公主),寵愛冠於諸婿,歷任太府卿、散騎常侍。累遷右衛將軍,跟隨太宗征伐高句麗。唐高宗時,出任房州刺史。
永徽四年(653年),參與謀反,坐罪賜死。
人物關係
大事件
0622
出生
出生於622年。
0628-07-21
房遺愛被任命為房州刺史
唐高宗時,房遺愛被任命為房州刺史。
0648
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陰謀發動宮廷政變
唐朝時期房遺愛謀反案”指的是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陰謀發動宮廷政變。
0653
逝世
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房遺愛謀反案發犯“十惡”罪。依《永徽律疏》的規定,對房遺愛應被判處死刑。
房遺愛誕率無學,有武力,尚唐太宗愛女高陽公主,深得帝寵。房玄齡死後,其嫡長子房遺直本當承繼為銀青光祿大夫,遭高陽公主要挾,讓給弟弟遺愛,唐太宗不許,高陽公主因此很失望。
唐高宗時,房遺愛被任命為房州刺史。
永徽四年(653年),因謀反事件被殺,高陽公主亦被賜死。
有曾孫房絳,生房晦、房勛。房晦生房凝,字玄儉,郢州刺史;房勛生房克讓,房克讓生房鄴、房復。房鄴字正封。房遺愛的孫子房沼後為監察御史。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房遺愛謀反案發犯“十惡”罪。依《永徽律疏》的規定,對房遺愛應被判處死刑,不適用自首。
“房遺愛謀反案”指的是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陰謀發動宮廷政變。高陽公主驕傲專橫,曾與著名僧人辯機(玄奘高徒)私通,事發后,一次小偷行竊,官府搜查,查出高陽公主賜予辯機的金枕頭,辯機被腰斬而死,高陽公主失寵,一直心中不平(《新唐書》稱,《舊唐書》未有提及)。唐高宗即位以後,高陽公主、房遺愛因被貶不滿,便聯絡與高宗不和的薛萬徹(妻為唐高祖第十五女丹陽公主)、柴令武(柴紹子,母平陽公主,妻為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打算髮動政變,廢掉高宗,擁立荊王李元景(高祖第六子)為帝,但是事不機密,計劃被泄露,一干人都被逮捕。高宗派長孫無忌審理此案,長孫無忌藉此機會將吳王李恪也牽連進來,李元景、李恪、房遺愛、高陽公主、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殺。
舊唐書 本紀第四
丙辰,上御觀德殿,陳逆人房遺愛等口馬資財為五垛,引王公、諸親、蕃客及文武九品己上射。
舊唐書 列傳第十六
玄齡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女為韓王妃,男遺愛尚高陽公主,實顯貴之極,頻表辭位,優詔不許。即日授其子遺愛右衛中郎將,遺則中散大夫,使及,見其通顯。太宗見表,謂玄齡子婦高陽公主曰:“此人危惙如此,尚能憂我國家。”次子遺愛,尚太宗女高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騎常侍。初,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主既驕恣,謀黜遺直而奪其封爵,永徽中誣告遺直無禮於己。公主賜自盡,諸子配流嶺表。遺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為庶人。停玄齡配享。
舊唐書 列傳第十九
永徽二年,授寧州刺史。入朝與房遺愛款昵,因謂遺愛曰:「今雖患腳,坐置京師,諸輩猶不敢動。」遺愛謂萬徹曰:「公若國家有變,我當與公立荊王元景為主。」及謀泄,吏逮之,萬徹不之伏,遺愛證之,遂伏誅。臨刑大言曰:「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固好,豈得坐房遺愛殺之乎!」遂解衣謂監刑者疾斫。執刃者斬之不殊,萬徹叱之曰:「何不加力!」三斫乃絕。
舊唐書 列傳第二十六
時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潛有奪嫡之意,招駙馬都尉柴令武、房遺愛等二十餘人,厚加贈遺,寄以腹心。
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五
祖節,貞觀中為尚書右丞,明習法令,以干局見稱。時江夏王道宗嘗以私事托於節,節遂奏之,太宗大悅,
賜絹二百匹,仍勞之曰:“朕所以不置左右僕射者,正以卿在省耳。”永徽初,累遷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代于志寧為侍中。坐房遺愛事配流桂州而卒。
新唐書 列傳第五
新唐書 列傳第八
合浦公主,始封高陽。下嫁房玄齡子遺愛。主,帝所愛,故禮異它婿。主負所愛而驕。房遺直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讓弟遺愛,帝不許。玄齡卒,主導遺愛異貲,既而反譖之,遺直自言,帝痛讓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寶神枕,自言主所賜。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餘。主益望,帝崩無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禍福,惠弘能視鬼,道士李晃高醫,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陳玄運伺宮省禨祥,步星次。永徽中,與遺愛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
新唐書 列傳第二十一
房遺愛藝術形象
新唐書 列傳第十九
高宗永徽二年,授寧州刺史。入朝,與房遺愛昵甚,因曰:「我雖病足,坐置京師,諸輩猶不敢動。」遺愛曰:「若國有變,當與公共輔荊王。」謀泄下獄,誅。臨刑曰:「萬徹大健兒,留為國效死,安得坐遺愛殺之!」遂解衣顧監刑者曰:「亟斬我!」斬之不殊,叱曰:「胡不力!」三斬乃絕。
新唐書 列傳第三十
敬宗具言:“反跡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帝泣曰:“我家不幸,高陽公主與我同氣,往謀反,今舅復爾,使我重愧天下,奈何?”對曰:“房遺愛口乳臭,與女子反,安能就事?無忌奸雄,天下所畏伏,一旦竊發,陛下誰使御之?
新唐書 列傳第三十五
詔尚九江公主,拜駙馬都尉,封安國公。坐交房遺愛,高宗以其戰多,赦不誅,流巂州。
新唐書 列傳第五十九
祖節,明法令,貞觀中,為尚書右丞,謹干自將。江夏王道宗以事請節,節以聞,太宗喜,賚絹二百,勞之曰:“朕比不置左右僕射,正以公在省耳。永徽初,遷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代于志寧為侍中。坐房遺愛友善,貶桂州,卒。
太平御覽 公主下
(《唐書》)又曰:房玄齡之子遺愛,尚高陽公主。玄齡病,上表諫征遼。太宗見表,謂玄齡子婦高陽公主曰:“此人危忄?如此,尚能憂我國家。”
又曰:房遺愛尚太宗女高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初,主有寵於太宗,遺愛既驕恣,謀黜遺直而奪其封爵。水徽中,誣告遺直無禮於己。高宗令長孫無忌鞫其事,因得公主與遺愛謀反之狀。遺愛伏誅,公主賜自盡。
大唐新語 酷忍第二十七
會櫟陽人李奉節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監察御史李巢,交通朝貴,有朋黨之事,詔敬宗推問。敬宗甚急,季方自殺,又搜奉節,得私書與趙師者。遂奏言:“趙師即無忌,少發,呼作趙師,陰為隱語,欲謀反耳。”高宗泣曰:“我家不幸,親戚中頓有惡事。往年高陽公主與朕同氣,與夫謀反。今阿舅復作噁心。近親如此,使我慚見百姓,其若之何?”
資治通鑒 第一百九十九卷
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齡留守京師,疾篤,上微赴玉華宮,肩輿入殿,至御座側乃下,相對流涕,因留宮下,聞其小愈則喜形於色,加劇則憂悴。玄齡謂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無事,唯東征未已,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餘責。”……玄齡之遺愛尚上女高陽公主,上謂公主曰:“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上自臨視,握手與訣,悲不自勝。癸卯,薨。
資治通鑒 第一百九十九卷
三年(壬子,公元652年)散騎常侍房遺愛尚太宗女高陽公主,公主驕恣甚,房玄齡薨,公主教遺愛與兄遺直異財,既而反譖遺直。遺直自言,太宗深責讓主,由是寵衰;主怏怏不悅。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寶枕,雲主所賜。主與辯機私通,餉遺億計,更以二女子侍遺愛。太宗怒,腰斬辯機,殺奴婢十餘人;主益怨望,太宗崩,無戚容。上即位,主又令遺愛與遺直更相訟,遺愛坐出為房州刺史,遺直為隰州刺史。又,浮屠智勖等數人私侍主,主使掖庭令陳玄運伺宮省祥。
先是,駙馬都尉薛萬徹坐事除名,徙寧州刺史,入朝,與遺愛款昵,對遺愛有怨望語,且曰:“今雖病足,坐置京師,鼠輩猶不敢動。”因與遺愛謀,“若國家有變,當奉司徒荊王元景為主。”元景女適遺愛弟遺則,由是與遺愛往來。元景嘗自言,夢手把日月。駙馬都尉柴令武,紹之子也,尚巴陵公主,除衛州刺史,托以主疾留京師求醫,因與遺愛謀議相結。高陽公主謀黜遺直,奪其封爵,使人誣告遺直無禮於己。遺直亦言遺愛及主罪,云:“罪盈惡稔,恐纍臣私門。”上令長孫無忌鞫之,更獲遺愛及主反狀。
司空、安州都督吳王恪母,隋煬帝女也。恪有文武才,太宗常以為類己,欲立為太子,無忌固爭而止,由是與無忌相惡,恪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無忌深忌之,欲因事誅恪以絕眾望。遺愛知之,因言與恪同謀,冀如紇士承基得免死。
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春,二月,甲申,詔遺愛、萬徹、令武皆斬,元景、恪、高陽、巴陵公主並賜自盡。上泣謂侍臣曰:“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兵部尚書崔敦禮以為不可,乃殺之。萬徹臨刑大言曰:“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豈不佳,乃坐房遺愛殺之乎!”吳王恪且死,罵曰:“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滅族不久!”
乙酉,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特進、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驍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並坐與房遺愛交通,流嶺表。節與遺愛親善,及遺愛下獄,節頗左右之。江夏王道宗素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不協,故皆得罪。戊子,廢恪母弟蜀王為庶人,置巴州;房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徹弟萬備流交州。罷房玄齡配饗。
資治通鑒 第二百卷
會洛陽人李奉節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監察御史李巢朋黨事,敕敬宗與辛茂將鞫之。敬宗按之急,季方自刺,不死,敬宗因誣奏季方欲與無忌構陷忠臣近戚,使權歸無忌,伺隙謀反,今事覺,故自殺。上驚曰:“豈有此邪!舅為小人所間,小生疑阻則有之,何至於反!”敬宗曰:“臣始末推究,反狀已露,陛下猶以為疑,恐非社稷之福。”上泣曰“我家不幸,親戚間屢有異志,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今元舅復然,使朕慚見天下之人。茲事若實,如之何?”對曰:“遺愛乳臭兒,與一女子謀反,勢何所成!
資治通鑒 卷第二百三十七
有司請毀錡祖考冢廟,中丞盧坦上言:“李錡父子受誅,罪已塞矣。昔漢誅霍禹,不罪霍光;先朝誅房遺愛不及房玄齡。《康誥》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以錡為不善而罪及五代祖乎?”乃不毀。
懷讓帖
懷讓患水邊身腫,複利,形勢極惡。耶耶意多恐不濟,遺愛勞發大重,氣候似少可。於豆盧亦似難差,傷念不可言。奴報其婦知也。
冊府元龜 褒寵
房遺愛,司空玄齡第二子也。以功臣子弟尚高陽公主,有寵禮命與諸婿絕異。
冊府元龜 貴盛
唐房玄齡為尚書左僕射,封魏國公監修國史,居端揆十五年。女為韓王妃,男遺愛尚高陽公主,頻表辭位優詔不許。
大唐故左僕射上柱國太尉梁文昭公碑
當朝作紀,巨細平分,體國推誠,鴻必舉持衡,取正雨露,無心升遐,帝不言政,吉凶機務,大小責成,寢園規摹,仰副孝思之道,山陵制蕑,喻奄宅於龜,蒙公固裂圡,詔從其義。尋加太子少師,通藉二宮,並司衡軸兩斯平。致河圖,於東序泊乎。今上升儲,道光守器長琴振響,方嗣虞風仙管流聲。且揚媧化發,明春必資藉義馭之功,少海浮霄尚假朝宗之助,增天益峻,意在茲乎。尋而有事,韓將鳥撥亂,飲雪披榛,晚贊天成,憂深責厚,罄其心力,遘此沉痾,人有言形,大勞則弊。太宗驚其色,親加察問,方依實奏。帝用撫然,馳遣良醫,並賷御葯,時方隆暑,迎至涼宮,詔身愒視光陰,益深憂國。高陽公主為其子妻,附上諫書,言逾切,覽悲,將第三子遺則為朝散大夫,使人見其通顯,恩波所被觸。太宗俯閱,巨川悼藏舟之失。今上緬,惟過隙痛愛景之霄沉,兩班劍卌人,葬事所須,並令優給。特降旨許為制,遐觀遂古臣家,神契德洞天,經體孝為忠,自家形國,妙年從讖,望瑤光識真,弱歲岐會而飛,山不復逝,水不追家臣,國吏相與而謀,白昔魯國僖揚德,音於雅頌,思播辰精降,說華靈誕震台岳,資神齊光合峻。我天綱綿區掩,后契明聲同德,聖賢君臣志穹,壤□(疑為“儵”)平幽,遐暨華夷,從夏羈戎。
韓國南陽房氏大宗會向中華房氏網傳來了他們珍藏的家譜資料並計劃2007年組團回中國尋根。據其譜書記載:韓國南陽房氏傳自唐開國宰相房玄齡的二子房遺愛(字俊)。貞觀十七年,經高句麗寶藏王奏請唐朝,唐太宗派遣由幾位朝廷重臣後代組成的“八學士”代表團,赴朝鮮考察並教導東方先進文物禮儀,其中包括殷開山子殷洪悅、房玄齡子房俊(遺愛)、魏徵子魏奕、侄魏知古、魏睦倫子魏種、吉奉德子吉偉、奇男必子奇牟、奉珙子丕。並為其一一建了府邸。各學士部分在韓國留下後代。其中房遺愛第九代孫房季弘開始在南陽開基,並形成大宗。韓國南陽房氏在明以前曾四修族譜,均為中文版。明朝以後因朝鮮逐步棄用漢語為國語,故其後修訂的族譜開始中韓文混用。有關戰亂、文革等原因,國內有關房玄齡直系後代的家譜資料明以前藏本尚未出現,因此韓國版房玄齡系家譜非常具有珍貴。
據韓國2000年11月的人口統計數據,韓國房姓(同樣是“清河房氏”後人,其譜系中也列丹朱公為血緣之祖,並提到房玄齡,已在韓傳30代。)分居於江陵、南陽、南原、丹陽、密陽、瑞山、水原、安東、野城、陽山、坡平、抱川、川寧、溫陽等地,總戶數:11025,總人口:35303人,其中南陽人口最多:22496人。
房氏為堯子丹朱被封為房邑侯后,其子房陵之後以邑為姓,故稱“堯帝世孫,因邑得姓”。後於周穆王時房邑侯房鍾“徙家靈壽”。公元前529年房國為楚靈王所滅后,房氏族人四散,其中一支於公元前32年-公元元年前後因房雅在河北清河郡作太守而落根,並逐步形成大族,西漢末有房鳳註解《穀梁春秋》形成“房氏之學”,東漢有司空房植(字伯武)名在當朝,南北朝時期清河房氏更是將相名人輩出。唐初三支重要房氏均自稱“清河房氏”:唐太宗宰相房玄齡出於濟南、起於臨淄、葬於咸陽,李賢太子妃清河房靈妃之祖房仁裕因戰功唐高宗時被授後部尚書、陪葬昭陵,祖籍清河生於河南洛陽的房融、房琯父子於武則天、玄肅二宗時父子兩代為相,房融註解的《楞嚴經》文字優美被譽為最美的佛教經典,房琯深得杜甫、孟浩然等文人器重,《唐詩三百首》中為他而作的有五首,韓愈也為其後人作傳三篇。故有“天下房氏,無出清河”之說。韓國房氏同樣自認是“清河房氏”的後代。
年份 | 電影、電視劇 | 飾演者 |
2001年 | 大唐情史 | 潘粵明 |
2006年 | 貞觀之治 | 葉鵬 |
2006年 | 無字碑歌 | 白雲飛 |
2014年 | 隋唐英雄4 | 婁亞江 |
2014年 | 武媚娘傳奇 | 朱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