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鹽澤的結果 展開

鹽澤

位於新疆的湖泊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目錄

概述


古羅布泊形成於晚更新世或全新世初期,是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由斷裂而形成的一個構造拗陷區。因為它處於地質構造上經過上升的塔里木盆地的東端的凹陷中心,盆地由西向東傾斜,西面海拔達一千三百米,而東部的羅布泊地區則降低到七百六十米。分佈在塔里木盆地沙漠邊緣的河水塔里木河、孔雀河以及車爾臣河等都向這個窪地彙集,形成範圍廣闊的湖泊。
這裡,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乾涸的鹽澤。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
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
隋唐時期,羅布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隋裴矩西域圖記》敘述鹽澤一帶:“並沙磧之地,絕水草難行,四而危,道路不可標記。”說明孔雀河入羅布泊的水道已經斷流,水草茂盛的湖北古道,已成為一片沙磧。著名的歷史古城樓蘭也隨之衰落下去。唐《沙州圖經》記載“蒲昌海在石城鎮東北三百三十二里,其海周廣四百里”。
賈耽《道里記》:“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昌海南岸西至七(古)屯城,漢伊循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鎮,漢樓蘭國也,亦名鄯善,在蒲昌海南三百里。”按漢伊循城即今米蘭城故址,唐石城鎮在今若羌縣,鄯善早已由樓蘭故址遷至今若羌縣境。根據以上蒲昌海與米蘭、若羌的里距記載推斷,說明隋唐時期塔里木河已經改道南入台特馬湖,羅布泊已因失去孔雀河的水源,位置南移甚遠。此時的羅布泊水源主要取給於西南部喀喇苦順鹽沼地所接受的台特馬湖余水,羅布泊的水體已局限於湖盆的南部,這從衛星照片見到台特馬湖東有故道通向羅布泊可以得到證實。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嘖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迴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里,南北百餘里,冬夏不盈不縮……”。而至清末,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
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
民國20年(1931年),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
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后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lowland)。
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后,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
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
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
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
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宗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
1959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地貌組對羅布泊地區進行了實際調查。他們根據調查所得的資料,以及對衛星照片的分析,看到羅布泊窪地是受北西和北東向等數組斷裂構造的控制,形成了一系列地塹谷,羅布泊斷陷盆地即處於這樣的地塹谷中。因受斷裂的控制,湖泊西岸岸線較穩定,而在湖泊東岸則遺留有一圈圈古湖岸的痕迹。可以推斷在這片窪地里,歷史上曾散布許多湖泊和沼澤。當徑流豐富時,它們可連成較大的湖泊,乾旱時又重新分散或消失。只是由於地殼下沉,部分地抵償了湖底淤積抬高的厚度,才使羅布泊免遭完全淤平的厄運。從衛星照片上看,整個羅布泊湖盆地象一個巨大的耳輪,從它上面所分佈的古湖岸堤出露的順序,可以推斷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湖泊範圍,表明羅布泊從第四紀以來,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始終只在湖盆內進行著漲縮的變化,湖水從未越出湖盆範圍以外,從而證實了羅布泊是游移湖說法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