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條詞條名為蟬的結果 展開
蟬
半翅目蟬科動物
圖1
8張
蟬
蟬的英文“Cicada”來自拉丁文,意指“棲息於樹上,像蟋蟀一樣會鳴叫的”,但有時蟬也會被稱為“locusts”,雖然與蝗蟲沒有確切關係;希臘文則稱為τεττιξ(音同tettix)或τζίτζικας(音同tzitzikas),兩者皆為擬聲詞。古人對蟬的稱呼有“蜩”、蜺、,䗁、蝒、螓、蠽、五色、日暮、丕蜩、茅蜩、秋蜩、蚱蟬、寒蜩、寒螿、螂蜩、蜻蜻、蜓蛛、螗蜩、蟪蛄、螗蛦、馬蜩、螇螰等稱呼。
而在中文裡,“蟬”一字帶有“極大聲響”的意涵。
《蟬》
虞世南
垂緌(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在獄詠蟬並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微徽。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周期呢?研究發現,周期蟬出現的頭一年,美國大部分食肉鳥類的數量都是最低的時候,當周期蟬出現在樹枝時,他們的天敵數量恰巧是最少的一年。
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蟬嚴格按照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生活周期。
蟬
蟬[半翅目蟬科動物]
蟬 特寫
蟬
蟬有兩對膜翅,形狀基本相同,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視力相當良好,複眼不大,位於頭部兩側且分得很開,有3個單眼。觸角短,呈須狀。口器細長,口器內有食管與唾液管,屬於刺吸式。胸部則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較長。3個胸部都具有一對足,腿節粗壯發達(若蟲前腳用來挖掘,腿節膨大,帶刺)。蟬的腹部呈長錐形,總共有10個腹節,第9腹節成為尾節。雄蟬第1、第2腹節具發音器,第10腹節形成肛門;雌蟬第10腹節形成產卵管,且較為膨大。幼蟲生活在土中,末齡幼蟲多為棕色,與成蟲相似。螽蟬科有兩個種,俗稱為毛蟬。僅分佈於澳大利亞南部,包括塔斯馬尼亞。蟬也有不同的,它們的形狀相似而顏色各異。
大多數蟬的體型通常不大,成蟲體長多在2至5厘米(0.6至1.5寸)之間,少數種類,例如世界最大的帝王蟬(Megapomponiaimperatoria)翼展就達20厘米(6寸),體長約7厘米(2.1寸);同樣棲息於南亞地區的一種大型蟬(Tacuaspeciosa,有“青襟油蟬”或“婆羅洲巨蟬”等名稱)翼展也有18厘米(5.4寸),其體長則約4至5厘米(1.2至1.5寸)。蟬的外骨骼很堅硬,雙翅相當發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雙翅完全不透明的種類通常翅面顏色較為鮮明,且多分佈於靠近熱帶的地區),上面有明顯的翅脈。
蟬
蟬
蟬[半翅目蟬科動物]
6張
蟬
如果在一隻蟬雙翼展開的過程中受到了干擾,這隻蟬將終生殘廢,也許根本無法飛行,並且無法發聲。
每當蟬口渴,飢餓之際,總會用自己堅硬的口器插入樹榦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營養與水分吸入自己的身體中,用來延長自己的壽命。蟬在未成熟之前在土裡成長,后慢慢掏洞爬於樹榦上,如發現有稀泥的盜土洞里必有幼蟬,蟬是在夜間趴在樹榦上脫殼,脫完殼就有了翅膀了。
雄蟬會鳴叫,雄蟬每天唱個不停,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它們並不能聽見自己的“歌聲”。每個種的雄蟬發出3種不同的鳴聲:集合聲,受每日天氣變動和其他雄蟬鳴聲的調節;交配前的求偶聲;被捉住或受驚飛走時的粗厲鳴聲。雌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有些種從鳴聲、行為和形態上較易鑒別。
會鳴的蟬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在腹基部,因為雌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
蟬
蟬
蟬
蟬
飼養方法
(一)養蟬應該先提供足夠的給養營養的樹林。培植樹林首先應培植闊葉樹的苗木。可以種植柳樹、楊樹、榆樹等闊葉樹,樹榦定矮一些,用尼龍網罩起來。夏季收集蟬到的成蟲放入網室的樹上讓其產卵,然後把卵收集起來;秋天收集到的有蟬卵的枝條也埋殖在網室內的樹根部。也可以結合種植果樹來養蟬。例如可以種300-660平方米的桃樹,把樹榦定低一些,桃樹園周圍用焊接網圍起來,頂上用尼龍網封頂,桃樹園內放養蟬的成蟲,在桃樹根部埋殖蟬卵。
蟬
蟬
蟬殼
(二)飼養管理蟬的生長繁殖,應先供給優質飼料。如楊樹、柳樹、榆樹或各種果樹。還要間作根莖類植物,如土豆、紅薯、山藥等,為蟬及幼蟲提供飼料。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蟬卵殖種深度為30-50厘米,必須埋殖在向陽、防凍、土質鬆軟、肥沃、無污染、濕度適宜處。冬季應覆蓋麥秸、稻草、玉米稈等,保持地溫。構建生產場地。除自然採收蟬卵以外,可以建立大的網室,提供成蟲產卵空間,且防止成蟬逃跑和敵害捕食。可利用廢棄的果園中的果樹,或在廢棄的果園中種植實生苗,周圍用水泥柱或木杆架設圍欄,圍鐵絲網,頂部封尼龍網。羽化或採收的成蟲在網室內交配產卵,逐漸形成種源區,不必再從野外採集種卵。
繁殖技術
(一)獲取種源,卵的採集。選擇樹密、蟬多的場所,用頂端帶高枝剪的長桿把樹上被蟬產卵致死的細乾枯樹枝條剪下。凡是一側扁平乾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質部鑲嵌有大量乳白色長橢圓形卵的即是蟬卵。剪除產卵窩上部多餘無卵枯梢,在產卵窩痕迹下部留出10-15厘米無卵枝條,50條捆成1小捆,放入塑料袋內。塑料袋要留孔口。成蟲收集,老熟幼蟲在18-24時採集。採收者在樹的主幹基部用手電筒照射捕捉。採收後放入紗網箱中羽化產卵。產卵紗網箱內栽種灌木狀寄主植物,可栽一些實生果樹。也可以蟬抓獲樹上的成蟲。
蟬
蟬
(二)卵的埋殖將從野外或在種源場地採得的有卵枝條集中在室內孵化。在長70厘米、寬40厘米、高20厘米的木箱或塑料箱的底部鋪5-10厘米的細干沙,將卵枝成捆豎放或橫放其上,不斷用小噴霧器噴灑霧水,保持空氣有較高的濕度。期間發現有若蟲形成,即將帶卵的枝條連沙埋殖在養殖場內。埋殖時間在9-10月(2年卵),當年卵到次年6-7月才能埋殖。埋殖位置在寄主植物樹下面遠離樹榦基部1米處,挖深30-50厘米的窄溝,如環、方、三角、平行或輻射狀的均可,以便挖取或捕獲。埋殖后蓋土壓實,做好溝形及深度記錄。知了蟬孵出后從6月開始生長,當年體重1克,全身及眼睛均為乳白色;次年體重3克,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紅色;第三年若蟲成熟,體重達4-4.5克,每公斤平均210隻,身體顏色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四、病蟲害防治若蟲及成蟲天敵較多,如蟾蜍、蛇、鼠、刺蝟、麻雀及其他鳥類;白僵菌、綠僵菌和蟲草菌(蟬花菌)等微生物。水災和農藥化肥對若蟲或成蟲都為害較大。最重要的季節是樹上的卵期“蟬蟻”發生期,老熟若蟲出土期。樹上卵期和“蟬蟻”發生期的天敵主要是螞蟻和紅色小花椿,防治措施是用強氯精稀釋100倍的溶液浸帶卵的樹枝,或用敵敵畏、強氯精等農藥進行土壤處理。
4張
蟬
蟬約2000餘種。包括蚱蟬(Cryptotympanaatrata)、蟪蛄(Platypleurakaempferi)、鳴鳴蟬(Oncotumpanamaculicollis)、雲南禿角蟬(學名:HOMOPTERA)、草蟬、斑蟬、薄翅蟬、高砂熊蟬、台灣騷蟬、黑翅蟬、紅眼蟬、台灣端黑蟬、山西姬蟬、龜紋、秋蟬等。
蟬
1979年的夏季,從美國的卡洛來納州到紐約,每天晚上都有無數的暗色小蟲子從地下飛出來,這就是十七年蟬。它們飛到幾乎所有豎立著的目標上,如樹木、電線桿和建築物,不一會兒,雄蟬發出歡樂喧鬧的叫聲,引誘雌蟬,這標誌著它們1962年出生后在地下生存了17年,到地面上來舉行“婚禮”。這是其它食蟲獸最快樂的時光,這是難得一見的盛宴,然而十七年蟬一旦爬出地面生命就很短暫了,所有食蟲獸都會一擁而上搶食這些十七年蟬。要不是數量優勢,這種蟬恐怕早就滅絕了。
絕大多數的昆蟲,只有一年或更短的生活史,一般的蟬只有3至9年的生活史。
蟬其皮曰蟬蛻,富含甲殼素、異黃質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咽喉腫痛。風疹瘙癢、目赤目翳、破傷風、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症,據《中國藥材學》記載,還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
蚱蟬老熟若蟲變化為成蟲時,羽化蛻除的外殼稱蟬蛻,又稱“蟬蛻”或“蟬皮”,其主要成分含甲殼素及蛋白質,味甘、咸、寒,入肺、肝經,是重要的辛涼解表中藥。
蟬
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知了營養豐富,味道好,成為時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蟲變成蟬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鹽腌制后煎炸食用。
蟬體含營養物質豐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可稱其為當今食品中蛋白王。
蟬
取剛出土的老熟幼蟲(若蟲)若干,用清水加少量食鹽浸泡,清除泥土,清水洗凈后,放入水桶或水盆中,加入清水蓋上帶孔的蓋子,讓其吐出髒水,晾乾備用或放入冰箱內冷凍。
1.油炸金蟬。取植物油適量,在鍋中加至8成熱,放入處理過的食材,輕炸2-3分鐘,撈出,控油,根據自己口味添加食鹽、五香粉、孜然等。
2.五香金蟬。把輕炸的金蟬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加入八角、茴香、花椒、陳皮、生薑、尖椒、食鹽等燉之。
3.麗水人燒知了也有一番講究,要選用已經上樹的成熟知了。先要去掉知了的頭、尾和翅膀,再用清水稍微清洗一下。最通常的方法是“油炒知了”,炒知了要分三個步驟:一是把知了放入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去腥入味;二是放適當的大蒜、酒、生薑等佐料和知了一起燒煮;三是出鍋涼干,放油鍋里烹炒,要做到色、香、味俱全,把握火候是油炒知了的關鍵。如果你喜歡吃一點辣的,就加上些紅辣椒,撒上一點蔥花,那更是錦上添花,香氣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