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炎消貼

淋巴炎消貼

淋巴炎消貼依託傳統中醫治療淋巴結炎疾病千百年之經驗與優勢,針對淋巴結炎病理病機之特點,精選多味名貴中藥材,對症下藥,精細配伍,同時將其嚴格遵循黑膏藥之正宗古法進行熬制,即所謂“一丹二油,膏藥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離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用此法煉成的膏藥,其形黑似漆,熱則軟,涼則硬,貼之即粘,拔之即起,乃為傳統中醫最為正宗之黑膏藥,亦是其治療淋巴結炎疾病所顯現神奇療效之保障。

產品詳情


產品圖片
產品圖片
【輔助成分】:麝香、血蠍、沒藥、珍珠、冰片。【主要成分】:穿山甲、蜈蚣、斑蝥、紅娘子、全蟲、蠍子、杭勺、樟丹、橡皮、草鳥、當歸、何首烏、防風蕪、廣木香、川烏、乳香透骨草等。
【性狀】:黑膏藥
【功能主治】:淋巴結炎、淋巴發炎、淋巴結核、淋巴結腫大
【使用方法】:以生薑擦拭皮膚后,或是用水洗凈患處,將膏藥貼於淋巴結炎患處。每付可貼三天。
【注意事項】:
1、使用前先將患處洗凈並擦乾,孕婦禁用;
2、少數人有皮膚過敏反應,停用即愈,無須另作處理;
3、發癢就揭、發紅就歇、花椒水洗、不癢再貼。
【規格】:20g/付
【貯藏】:密封,置陰涼乾燥處。

成分及功效


淋巴炎消貼,主要成分穿山甲、蜈蚣、斑蝥、紅娘子、全蟲、蠍子、杭勺、樟丹、橡皮、草鳥、當歸、何首烏、防風蕪、廣木香、川烏、乳香透骨草等。
金銀花,性味甘寒,芳香疏散,功效清熱解毒,散癰消腫,善散經絡熱邪,透熱達表,有涼血,止痢之效,為治一切內癰外癰之要葯。《本經逢原》:“金銀花,解毒去膿,瀉中有補,癰疽潰后之聖葯。”
苦地丁,苦、辛,寒,歸心、肝經,苦泄辛散,寒能清熱,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消癰散結,為治血熱壅滯,癰腫瘡毒,紅腫熱痛的常用藥物,尤以治疔毒為其特長。《本草綱目》:治一切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無名腫毒,惡瘡。
川楝子,性寒,味苦,是行氣葯的一種。主要入肝經,疏泄肝熱,行氣止痛,有除濕熱、清肝火、消炎止痛、殺毒之功效。
玄胡,味辛苦溫。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其止痛作用顯著,作用部位廣泛,且持久而無毒性,是一味比較優良的止痛藥。《本草綱目》推崇其“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夏枯草,辛、苦、寒,味辛能散結,苦寒能泄熱,功效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對各種病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神農本草經》:“主寒熱、瘰癧、鼠瘺、頭瘡,破症。散癭結氣,腳腫濕痹。”
丹參,味苦,微寒,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丹參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緩,能祛瘀生新而不傷正,既能涼血活血,又能清熱消癰,可用於熱毒瘀阻引起的瘡癰腫毒,效果顯著。
浙貝母,功效清熱化痰,散結消癰。苦泄清解熱毒,化痰散結消癰,治痰火瘰癧結核等效果極佳。《本經逢原》:“同青黛治人面惡瘡,同連翹治項上結核。皆取其開郁散結,化痰解毒之功也。”
白芥子,性味辛溫,功效溫肺化痰,利氣,散結消腫。能散肺寒,利氣機,通經絡,化寒痰,逐水飲,尤善外治痰濕流注所致的陰疽腫毒。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既能清熱瀉火而解毒,又能消腫排膿以療瘡,用治瘡瘍初起,熱毒熾盛,未成膿者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潰瘡排膿。
淋巴炎消貼將諸葯合用,再配以乳香、沒藥行氣活血,並甘草調和藥性,以及生薑、老蒜、蔥白等開竅之劑,可使膏藥之藥性得以快速發揮,依託開竅醒神之效而迅速宣通腠理,直達病灶,滲入機體內部而發揮作用,活血散瘀、拔毒消腫,徹底治癒淋巴結炎頑疾。

淋巴炎病理中醫解析

心腸積毒,氣血相凝,灌於經絡之間,發於肌膚之上。”——《瘡瘍經驗全書
淋巴結炎多繼發於其他化膿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結所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原體是化膿性細菌。當人體受到意外傷害或繼發於其他化膿性感染時,化膿性細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結,即可引起急性炎症性病變。主要病理變化為淋巴結充血、水腫滲出,有凝固的淋巴液和細菌。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竄於經絡,氣血凝滯而成。大多先患有癰疽疔瘡等陰毒之證,毒氣走竄,流注經絡;或因皮膚破傷,感染邪熱毒氣;或因情志抑鬱,心火內盛,血氣逆行而生。證雖在表,而源本於里。病輕者,只在經絡;病重者,則可影響臟腑,故也有發生走黃之證。簡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機為氣血凝滯,病位在經絡之間。

治療效果


淋巴結炎症是由於致病菌侵入淋巴結處所引起的特異性感染,其多發於頸部、腋下、頜下、腹股溝等處,局部紅腫熱痛,嚴重時可潰破流膿。淋巴結炎一旦發病即應及時治療,否則病情發展到後期可有全身癥狀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熱等,還有病變器官的局部癥狀。純中藥製劑淋巴炎消貼治療此症效果顯著,且其不開刀、不服藥之輕易便捷外治療法亦受到眾多醫家及患者的大力推崇,成為中醫治療淋巴結炎症的首選用藥!

淋巴炎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治療淋巴結炎,日常護理不可忽視!
1.注意日常清潔衛生,積極處理原發病灶。
2.平時須避免外傷,若有皮膚損傷則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蔓延。
3.若患有扁桃體炎齲齒、手指感染、足癬、癤癰等也應及時抗菌消炎或積極治療以控制感染。
4.積極鍛煉身體,合理運動,增強體質。
5.飲食宜清淡,營養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6.保持情緒樂觀、心情舒暢,切忌暴怒鬱悶和思慮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