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轄鄉
絨轄鄉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轄鄉,轄倉木堅村、左布德村、達倉村3個行政村。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西南部,靠近尼泊爾,是定日縣5個邊境鄉鎮之一,有三個對外山口通道。屬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自崗嘎鎮沿鄉道崗絨公路可以直接進入絨轄溝,車程約3小時。全鄉總面積近980平方千米,境內生物多樣性豐富。該鄉是西藏著名的苦行僧米拉日巴尊者的圓寂地,旅遊資源涵蓋密集,可以重點開發“曲嘎寺-次仁瑪-五色湖”、“左不德-聶魯橋”、“左不德-陳塘村-察瑪溝”等三條旅遊線路。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絨轄鄉常住人口為950人。
絨轄鄉行政區位於海拔2800米的河谷,地勢較平坦。
1971年,絨轄鄉極為閉塞,當年11月7日才有人民解放軍進駐,所以那一天也就是當地“解放”的日子。
1978年,絨轄鄉才完成初步民主改革。
2008年,絨轄鄉共有3個行政村。
2012年,下轄3個行政村(4個自然村)。
藏語里“rong”意為溝,“xia”意為深,“絨轄”就是深溝。
位置-定日縣西南部
處於聶魯河流域,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自古為廓爾喀(今尼泊爾)與中國的交通要道之一。鄉政府距離尼泊爾約35千米,有三個對外山口通道,是定日縣5個邊境鄉鎮之一。
絨轄鄉是青藏高原上少有的一塊世外桃源。
絨轄鄉絨轄河谷
2015年,自崗嘎鎮沿鄉道崗絨公路可以直接進入絨轄溝,車程約3小時。也可以通過扎西宗鄉,進入絨轄溝到絨轄鄉。
絨轄鄉全境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較大,屬於絨轄溝谷切割氣候區、是典型的亞熱帶至高山冰源喜馬拉雅南翼濕潤氣候區,轄區夏季雨量充沛,冬季較為暖和。
屬印度洋水系,河流徑流量由降水、冰川與雪山補給。在高山區域有朗布錯、雅弄錯、娘宗瑪覺、汀給夏桑瑪等多個冰湖。全鄉河流有絨轄河、麥隆河、桑思河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軍攻入日喀則大肆搶掠。清朝中央政府派福康安帶領巴圖魯侍衛章京等率軍圍剿廓爾喀軍,后廓軍請降。當時經雙方協商在吉隆、聶拉木、絨轄等邊界要塞處,“設了界標,釐定了疆域”。絨轄勘界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樹立的。
絨轄鄉山地森林生態垂直分異明顯,由山地暖溫帶常緣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生態系統,至高山亞寒帶冰雪生態系統。特殊的地貌類型和多樣的氣候特徵養育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因區內森林茂密,人跡罕至。是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的谷地,其中曲嘎至聶魯橋段森林景觀最為優美。絨轄東西兩邊都為著名的雪山探險區,而絨轄河谷卻另有一番清新自然,幽深蔥鬱的峽谷,清澈湍急的河水,飄然而落的飛瀑,古樸清雅的田園村舍,點綴於林緣的奇花異草和游嬉於叢林間的珍禽異獸等地貌、河流、人文與生態景觀融為一體。
絨轄鄉行政區位於海拔2800米的河谷,地勢較平坦,有一定發展前景。對於絨轄最好不要大規模的開發,雪山和峽谷搓納的地方,保持原貌更好。如果絨北的交通最終能夠保持至少8個月的通途,那麼這裡可以建一個5百—1千人口的風光“江南小鎮”,作為探險和旅遊的修養之地。
圖為多刺綠絨蒿
1975年11月,絨轄鄉全部居民100多戶人家512 人(不含駐軍)。
2008年,全鄉共有169戶716人。
2012年,全鄉共有農牧民195戶836人。
2018年7月,全鄉總人口900餘人。
根據定日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絨轄鄉常住人口為950人。
2008年底,全鄉人均收入達到3757元,其中現金收入達2935元(該鄉盛產高山冬蟲夏草)。
2012年,全鄉經濟總收入652.31萬元,人均收入5826.71元。該鄉是定日縣唯一出產冬蟲夏草的鄉。近年來,蟲草價格的不斷上漲,為農牧民帶來可觀的現金收入,是定日縣比較富裕的一個鄉。
地震后的絨轄鄉左不德村一角(2015年5月5日)
2018年,絨轄鄉正在建設陳塘村邊境小康村、絨轄聶魯橋邊防公路項目等工程。
遠眺絨轄鄉
建有絨轄鄉小學。
2015年5月,絨轄鄉完全小學有113名學生、9個老師。因受“4.25”地震影響,校舍成了危房,學校轉移到臨時安置點的簡易帳篷學校內。
2013年8月絨轄鄉保護受傷的野生動物岩羊
2013年8月,絨轄鄉牧民把受傷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岩羊送到鄉政府,經治療、養傷、痊癒健康后,放回野外。
絨轄鄉盛產蟲草。
絨轄溝森林景區位於絨轄曲河谷打章至中尼邊界聶魯橋之間的谷地,曲嘎至聶魯橋段森林景觀最為優美。幽深蔥鬱的峻谷,清澈瑞急的河水,飄然而落的飛瀑、古樸清雅的田園農舍、點綴於林緣的奇花異草、特別是成片的野杜鵑和游嬉於林叢間的珍禽異獸是地文、水文、人文、生物彙集一體的絕佳景區。絨轄谷地被喻為野杜鵑谷地。絨轄鄉溝塹在印度暖濕氣流的影響下,降水充沛,低山熱帶季風雨林垂直生物景觀具有動感、活力,色彩變化賦吸引力,生物帶的垂直分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系列組合:100—1100米,低山熱帶季風雨林生物;900—2600米,山地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常綠針葉林;2400—3300米,山地暖溫帶常綠針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3100—3900米,亞高山寒溫帶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3700—4700米,高山亞寒帶灌叢、草甸;500—5700米,高山亞寒帶冰緣生物。旅遊區域及進出條件:
旅遊線路:絨轄溝位於定日縣西南部,鄉政府距離尼泊爾約35千米。自崗嘎鎮沿鄉道崗絨公路可以直接進入絨轄溝,車程約3小時。中間要翻越普士拉雪山,道路較窄,路況一般。
米拉日巴尊者圓寂地
2008年秋天的一個下午,筆者與一些工作在定日縣的朋友一起聊天,我們談論了定日縣許多充滿神秘色彩的神奇景觀和趣事。從一個朋友的談話中意外聽到,古今中外遠近聞名的西藏苦行僧、大聖者米拉日巴圓寂及道歌中的成佛上天之地就在定日縣絨轄鄉時,筆者腦海中頓時想到了多年前從書中無數次讀到的“陳・丘瓦爾”地方。米拉日巴終身寧受苦難,帶著不少弟子云游喜馬拉雅深山以及南亞的密林中修行,其地理環境的複雜與所要承受的艱辛可想而知。
仁醫李克明
李克明口述的《珠峰腳下的故事》介紹了自己在絨轄鄉的經歷和絨轄鄉的變化,可以看到一位仁醫,也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之一。
1975年9月,上海青年李克明從上海二醫大畢業,志願赴藏,分配到絨轄區。在那兒是個全科醫生,因為就我一個大夫,內外婦幼骨科,樣樣都得我來干,有什麼問題都得我自己解決。比方說有人砍柴從山上摔下來了,顱腦外傷、血腫,都得我處理。病人骨折了,我馬上就要劈開木材給他做夾板支架。手術,從開闌尾炎到輸卵管結紮,都得給他們解決。
老百姓都對他很好,還給他起了個藏族名字“尼瑪維色”,意思是“太陽的光輝”。這裡有一個原因:中央對西藏群眾特殊照顧,當地老百姓看病都是不要錢的。不但看病給葯不要錢,病人遠道而來,如果附近沒有親戚,李克明還得給他們管飯。有時碰上孕婦難產或別的傷病失血過多,家庭經濟上又比較困難,李克明還買上一隻羊或幾聽大肉罐頭給病人送去讓她補補身子。好多老百姓家沒什麼財產,能有吃的就不容易了,要不然這個醫生也不至於總惦著買東西讓病人添點營養。
1978年底,上級決定在那裡搞土改。搞完土改,除治病外,李克明的精力轉移到為絨轄老百姓辦電上來。趁休假到上海、天津、江西,到處考察,發現江西有一種天津設計的小型水電站設備,使用高水頭小流量衝擊式發電機發電,恰好符合那裡山高水流小的特點。當時買了七套發電機組,計劃每個村子都安裝一台。鋼管沒買,用的是西藏地質隊鑽探廢棄鋼管,從法國進口的。最困難的是公路沒修通,汽車開不進,發電機的主機又太沉,氂牛馱不動。把主機卸開,化整為零,包在麻袋裡讓氂牛馱,隨即發現這樣也不行,有些精密部件牛馱怕磕壞,和雇來的幾個老百姓民工就自己背。一百多里山路,整整背著走了七天。晚上搭個小帳篷,鋪兩塊羊皮,就睡在雪地里。那是真苦。總算人背肩扛,弄了進來。頭兩個電站建好后,雖然一個只有8千瓦多點,大的一個也只有11千瓦多點,不過大的居民點也就是二三十戶人家,用以照明,綽綽有餘了,連老百姓家的牛圈也給拉上了電燈。還從上海買了些高壓水銀燈,入夜一個小山村幾十盞燈一亮,像撒下一片璀璨的夜明珠,相當壯觀,老百姓高興極了。還沒來得及將所有的小電站都親手建成,就被調到縣上去了。老百姓和區里的同事都捨不得讓他走,心裡也很難受。臨別時喝了送行的青稞酒,一路哈達一路淚,一直送到定日縣城。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大慶時,中央領導同志說過:“我們許多漢族幹部,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為西藏人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作出了貢獻,有的積勞成疾,有的還光榮地獻出了生命,黨中央、國務院是不會忘記你們的,人民是不會忘記你們的。”他就是西藏解放之後一個時代的標本之一,可以了解。
溫和改革
這個地方極為閉塞。1971年11月7日才有人民解放軍進駐,所以那一天也就是當地“解放”的日子。還有農奴主、農奴。貧富懸殊,富的金銀百萬,窮的一無所有。絨轄溝一共有一百多里長,老百姓居住極為分散。
從最高處的村莊到尼泊爾邊境處的居民點,大約要走兩天多。
絨轄作為一個邊境地區,它的農奴制度可能不典型。粗略的感覺就是農奴主與大多數老百姓的貧富相差太遠。好多老百姓家沒什麼財產,能有吃的就不容易了,要不然我這個醫生也不至於總惦著買東西讓病人添點營養。但幾家領主家,穿金戴銀真有錢。房子高大壯觀,也和老百姓的完全不一樣。20世紀70年代中期,連上海還不大見收錄機,這裡有的人家就有菲利浦音響。還有不少國外進口的奢侈品。他們的孩子個別的也有送到國外上學的。
1978年底,上級決定在那裡搞土改。當時在邊境地區實行的土改辦法非常和緩,主要一是把農奴解救出來,免除了他們對領主的人身依附;二是實行減租減息。也就是把農奴主變成純粹的地主,不動他們的土地私有權,只是減輕一點剝削程度。對老百姓來說,總還是寬鬆了一些。
新農村建設
頓珠是絨轄鄉倉木慶村一位很受尊重的人物。據老人回憶道,幾十年前的絨轄鄉是一處與世隔絕的人間秘境,當地農牧民群眾幾乎還是過著原始的刀耕火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平均七八口人的家庭里,住房簡陋,大多居住的是簡易的一、兩間木板房。由於人口的迅速增長,這裡一度出現了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的情況。
2008年採訪中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定日縣絨轄鄉共有4個行政村、169戶、716人,2008年底人均收入達到3757元,其中現金收入達2935元(該鄉盛產高山冬蟲夏草)。自國家興邊富民行動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實施以來,全鄉農牧民安居工程及興邊富民行動中共有115戶已搬進了石木結構的新房。路、水、電、通信、廣播電視等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基礎設施、文化設施建設也在緊張有序地建設之中。
如今,定日縣全面提高邊境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實現了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貧困發生率明顯降低、公共服務明顯提高、經濟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邊境貿易明顯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進展和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等方面的社會發展。邊境縣少數民族群眾稱讚興邊富民行動是“雪中送炭、民心工程”。
定日縣曾是個國家貧困縣,這裡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惡劣。記者此次遠離城市喧囂,特意帶著問題去採訪,除了白天所謂長途的下鄉採訪顛簸之外,幾個夜晚都將就睡在大概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單位土坯房裡。雖然現在的定日已經有一些賓館、別墅之類的高檔住所,但我快樂地接受了這一切的艱苦和簡陋。因為我如願找到了美麗的聖地“陳・丘瓦爾”和那隱居在深山裡的父老鄉親,這是一筆人生的財富,我將倍加珍惜和收藏。(巴喬 金美南傑)
該鄉旅遊資源涵蓋密集,可以重點開發“曲瓦寺(曲嘎寺)-次仁瑪-五色湖”、“左不德-聶魯橋”、 “左不德-陳塘村-察瑪溝”等三條旅遊線路。在前六批定日援藏小組的幫助下,鄉政府做好了絨轄溝旅遊開發前期工作,絨轄溝度假村正在緊張建設中。同時,該鄉林下資源豐富,境內有雪豹、塔爾羊、長尾葉猴、杜鵑花、紅景天、雪蓮花、野生花椒等多種動植物資源,可以成為攝影旅遊愛好者的嚮往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