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箋

帖箋

《帖箋》屬於書法篆刻,是豐坊字存禮,又字存叔、人翁,晚更名道生,別號南禺外史,鄞縣城西隅馬園(今屬海曙區)人所著。

正文


豐坊,著有《書訣》、《五經世學》、《淳化帖書評》、《帖箋》、《辨帖箋》、 《宦遊瑣記》 ,後人輯有《南禺先生詩選》等10餘種。書跡碑刻《底柱行》等10餘種,今存“天一閣”。

作者介紹


豐坊(約1494—?),字存禮,又字存叔、人翁,晚更名道生,別號南禺外史,鄞縣城西隅馬園(今屬海曙區)人。豐熙子。少警敏好學,喜書法。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鄉試第一(解元),嘉靖二年(1523)進士,授禮部主事。次年隨其父偕廷臣諫“大禮儀”事(反對立嘉靖帝之父為太上皇),受廷杖,出為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再降為通州同知。后罷職歸里,家居11年。曾設道醮祈滅倭寇、偽禪偽學、蛇虎蚤虱,聞者無不大笑。十六年,其父死戍所。次年,至京師求官,竟背父意上書請建明堂,加興獻王廟號。繼獻《卿雲頌》,然終無進擢。仕途失意,遂歸里刻意著述,深研書法。亦更目空古今,滑稽玩世,徜徉自恣。好藏書,尤嗜碑帖,盡賣祖傳田產千餘畝購求書帖,聚書五萬卷,因名“萬卷樓”。又謊稱祖先於北宋間得秘府《河圖石本》、《魯詩石本》、《大學石本》,於驛館得《朝鮮尚書》、《日本尚書》,後人黃宗羲謂他“偽造六經”,“訾毀先儒,放言無忌”,全祖望亦謂他“貽笑儒林,欺罔後學”。精於書法,篆、隸、行、草、楷五體並善,尤長草書,自成風格,心揣手摹,臨古碑能亂真,文徵明謂“豐先生無一點一畫不自古人中來”,馮夢楨稱“本朝知書者,推豐吏部”,因曾造古帖為人所詬。晚年得心疾,益放誕任氣,書楷體《法華》、《華嚴》兩經,錮於鐵函,沉“藏”海中。所藏宋槧本、抄本,被門生偷失十之六七。后萬卷樓遭火,損失過半,終以倖存書籍珍帖及月湖碧沚住宅,俱售於范欽。及至寄居蕭寺,時有斷炊,然臨池作書不輟,終以困阨卒。

相關詞條


《南禺先生詩選》、《宦遊瑣記》

參考資料


http://www.zjol.com.cn/05zjtz/system/2005/12/13/006401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