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排燈

湟源排燈

湟源排燈是流傳於青海省湟源縣的一種民間節日燈彩藝術。其產生可追溯至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當時內地客商雲集湟源縣城,湟源城內商鋪為招攬顧客而紛紛製作名號招牌,招牌內插蠟燭,夜晚一點亮便熠熠生輝。後來各商鋪的名號招牌製作得越來越精緻華美,成為帶有底座而形態圖案各異的牌燈,橫跨街道的大型排燈即是在牌燈基礎上改制而成的。湟源排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了湟源排燈河湟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文化背景

青海湟源縣地處農耕文化與牧業文化的接合部,是通向世界第三級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遊線上的“第一站”,也是唐蕃古道絲綢南路上的要塞,素有“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之美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為湟源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積澱。有王母石室、漢唐古堡、明清寺廟、排燈藝術、日月名山等眾多文化遺產,融合了商業、軍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

起源發展

圖2 湟源排燈與街景
圖2 湟源排燈與街景
青海省湟源縣排燈起源於18-19世紀世紀的清代中期。當初商家為在夜間招徠顧客,紛紛製作商號廣告招牌,內燃蠟燭,十分醒目。此後又逐步發展成為有底座、圖案、形式迥異,能橫跨街道的排燈,每逢元宵佳節便進行展出,成為湟源縣城的一大文化亮點。湟源排燈首次正式出現於1829年(清道光九年),當年的正月元宵節展出了過街排燈。20世紀初的清光緒後期,京津洋行從蘇杭購回紗燈宮燈彩燈,懸掛在洋行裡外,為湟源排燈的發展增色添彩。
湟源排燈鼎盛時期是在20世紀10-20年代(民國初年)。那時,每當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燈,排燈齊亮,如同白晝。那時排燈從古城西門(即拱海門)到東門(即迎春門),一條排燈組成的長龍延伸到萬安街、張家尕鋪;另一條直下豐盛街,至火祖閣。這裡是湟源商業繁榮地區,也是排燈集中區,懸掛的排燈有一百多架。排燈,這種獨特的藝術,表達了人們對鄉土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太平盛世的稱頌,體現了普天同慶,萬民同樂,同時也展現了“茶馬互市”、“環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輝煌,是青藏高原獨具特色的藝術珍品。

藝術特色


圖3 湟源排燈
圖3 湟源排燈
湟源排燈形式多樣,有長方形、卧橋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櫃形、橢圓形等,大都由四格組成,意為“春夏秋冬”周而復始,四季長春,永葆其年,千秋萬代。每格由長3尺,寬2尺方格的紗窗組成,排燈兩面,共八格,長約丈余。惟在拱海門首掛“八仙慶壽”排燈,迎春門尾掛“龍鳳呈祥”排燈。萬安橋有“鳳兒”排燈一架,張家尕鋪有“卧橋”排燈一架,排燈用料是蘇、杭上等絲紗,由國內繪畫高手或名師手工製作。繪畫內容豐富多彩,分別取自歷史故事、民間故事、宗教故事等。每架排燈以連環畫形式,集中展現一個故事或某段情節,因而人物生動,場面活現,栩栩如生。尤其是當蠟燭火焰旺盛,燈光閃爍之時,畫面人物靜中有動,惟妙惟肖。
後來的湟源排燈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又有了創新。形式上,把原來的懸掛式改為落地式,形狀有立櫃式、中堂式、屏風式、影壁式等;藝術門類除了繪畫外,又增添了堆綉、刺繡、羊皮綉、皮影剪紙、書法等,畫面還展現了崑崙神話、河湟文化等,尤其是湟源作為崑崙文化的發祥地和西王母故里,特有“蟠桃盛會”、“相見穆王”、“嫦蛾奔月”、“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營造西海”等排燈,使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製作工藝


圖4 湟源排燈製作
圖4 湟源排燈製作
湟源排燈的框架要用上好木料製成,框邊雕刻極為精細考究。其形狀有長方形、馬鞍形、扇形等,一般長2米,高0.6米,厚0.4米左右,前後面分3至6檔,每檔畫一圖案,內容為商家自選的歷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鳥等,各圖之間相互關聯,裡面仍用蠟燭點亮。古時的排燈有長方形,大都是長2尺、寬1.5尺方格的紗窗組成,大都五格兩面,共十格,長約丈余,畫面絢麗多彩,栩栩如生。湟源排燈的製作工序先是先製作框架,將傳統的花草人物等圖案雕刻在木製框架上,這一工序由魯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擔,因為它是排燈的骨架。框架製成后,上面蒙紗,並根據不同架形,繪製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風土人情、名人軼事、神話故事等畫面。最後就是內置蠟燭,進行藝術的排列和組裝,使單個的排燈具有整體的藝術效果和主體思想。

傳承價值


實用價值

圖5 湟源排燈製作
圖5 湟源排燈製作
湟源排燈在懸掛式的基礎上,對傳統排燈進行了藝術革新,在傳統與現實、民俗與民風的勾勒中,將觸角伸向市場,各種立櫃式、中堂式、屏風式、影壁式等排燈裝飾在客廳、餐廳、門廳、會議廳,使湟源排燈從公益性、開放性的公共場所,走進了千家萬戶,為排燈之鄉打下了堅實牢固的發展基礎。

收藏價值

湟源排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了湟源排燈河湟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旅遊價值

圖6 湟源排燈圖案
圖6 湟源排燈圖案
湟源縣地處夏都西寧文化圈和青海湖文化圈的連接點。所以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是湟源縣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因此,以湟源排燈展出帶為幹線,建設湟源排燈之鄉為文化長廊,開闢以湟源排燈示範園為基地,使湟源排燈作為傳統文化資源來吸引和帶動旅遊業的發展,同時又可以通過旅遊業來保護、保存、傳播、影響湟源排燈,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推動,建設良性的旅遊文化環境,更有無可比擬的經濟價值。

研究價值

由商貿店鋪的廣告燈箱演化成排燈,實際上記載了湟源縣由“茶馬互市”、“環海商都”、“小北京”、“青藏高原冠名十六古都”一路發展起來的商業文明史。由此可見,湟源排燈是商貿文明多元化的產物,有著可取的研究價值。

傳承保護


入夜以後湟源城街道上一排排排燈交相輝映,絢麗多彩。此俗一直沿襲到清末民初,並得到當地商會、火神會的支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都會舉行排燈展掛活動。1958年,排燈框架大多被毀,圖案也基本散失。1992年,湟源縣文化部門組織藝人重新製作了70副排燈,趕在1993年正月十五展掛。1997年,湟源縣重新形成了排燈一條街。現湟源排燈製作的主要傳承人為張生錄、楊增貴、張廷恩等。因為中斷了三十多年,不少排燈製作的傳統技藝已經失傳,且後繼無人,湟源排燈這一特色民間工藝目前正處於瀕危狀態,需加以搶救、扶持。
圖7 湟源排燈製作
圖7 湟源排燈製作
從21世紀初起,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湟源排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青海民族民間文化之靈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之稱的湟源排燈,被正式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項目。據了解,湟源排燈起源於清代中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現已成為湟源縣地方民族民間特色文化的一大亮點。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青海省湟源縣的楊增貴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為了進一步挖掘、保護和發展排燈藝術,自2004年,湟源縣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購置設備、搜集資料、完善檔案,並組織專家、民間藝人和能工巧匠,採用電、光、聲等現代先進技術和新型材料,對傳統排燈進行藝術革新。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懸掛式改為落地式,並增加了立櫃式、屏風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橢圓形、梅花形等;藝術門類上除繪畫外又增加了堆綉、刺繡、皮影、剪紙等,使湟源傳統排燈更具觀賞性、研究性和收藏性。同時,湟源縣還培養出了一大批排燈傳承人和新一代民間藝人,樹立品牌意識,積極申報國家專利和註冊商標,使湟源排燈走上了市場化的經營之路,並成功入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批准文號:國發〔2006〕18號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機關:國務院
批准序號:349
遺產編號:Ⅶ—50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項目名稱:燈彩(湟源排燈)
申報單位:青海省湟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