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洞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城東南1公里處的雲居山上,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窟龕103個,造像1933軀,唐、五代、宋時期作品居多,以釋迦、凈瓶觀音、蓮花手觀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最為壯觀。
圓覺洞以造有十二圓覺而得名。佛家所謂"圓覺",即"覺你、覺我、覺他、覺行圓滿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覺醒成佛。圓覺洞景區內有三尊7米高的“西方三聖”石像(“西方三聖”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個地位最高的神,即佛、菩薩、觀音組合而成)在其他地方,西方三聖是合龕為一,而這裡卻是分龕雕刻,這是安岳石窟的獨特之處。
圓覺洞景區在改造、擴建后成為了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觀、科普教育、遊客接待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充分體現了安岳石窟“古、多、精、美”的特點。安岳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享有上承敦煌、雲岡、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被譽為“中國古代石刻又一偉大寶庫”。這其中圓覺洞五代的“地藏菩薩”為我國南方出現最早;五代時期的“地獄變”龕在國內當屬最早。
圓覺洞
圓覺洞[安岳圓覺洞]
“圓覺洞”鑿於北宋,高4.5米,寬4.75米,深10米,三面設壇,正壁佛壇上“三身佛”結跏趺坐,“法身”
毗盧遮那佛居中,左為“報身”
盧舍那佛,右為“應身”釋迦牟尼佛。“
十二圓覺菩薩”結跏趺坐於左右兩壁。右壁,由內向外,分別為文殊菩薩、普眼菩薩、
彌勒菩薩、威德自在菩薩、凈諸業障菩薩、圓覺菩薩,壁上方鐫有“圓覺洞”三字。左壁,由內向外,分別為
普賢菩薩、金剛藏菩薩、清靜慧菩薩、辨音菩薩、普覺菩薩、賢善首菩薩。文革時期窟內所有佛像頭部損毀。現在看到的窟內所有造像面部黝黑,頸部有明顯接痕,顯系近年新修復。安岳縣於2010年7月啟動了圓覺洞景區創建4A級旅遊景區項目。2012年8月14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批准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區。下一步,安岳將以市場化手段推進圓覺洞二期、
毗盧洞、
華嚴洞、
卧佛院等石刻景區開發,著力建設國際石刻文化旅遊中心。
精美的飛天
圓覺洞只是圓覺洞景區的一個龕窟。其實,雲居山上的眾多摩崖造像應該稱為“雲居山石窟”。只不過這其中圓覺洞最為出名,於是邊沿用此名稱。雲居山頂的主要景點有眾多大大小小的石窟造像、陳摶墓、秦九韶紀念館、教中寺、真相寺古建築等。景區內綠樹環繞其間,自然、人文景觀賞心悅目。唐代的舍利塔,古樸莊重。宋代偉大的數學家秦九韶紀念館建造宏偉,氣勢雄渾。圓覺洞石刻造像集中於西山峭壁之南、北岩,造像區域長186米,現有摩崖龕窟103個,大小造像1933尊,碑刻題記25處,唐代佛塔1座。圓覺洞摩崖造像題材主要以
禪宗為主,次為
密宗和佛道同龕像。石刻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薄衣貼體,裙帶飛揚,大有“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神韻。北岩的石刻造像,題材以觀音、釋迦牟尼為主,其特點是開大窟造大像,分別刻造於三大龕中。三像高均在7米左右,面目俊俏,體姿放逸,比例協調,裝飾繁華。正中為“釋迦拈花微笑”龕,釋迦滿頭螺髻,身披袈裟,手著法指,神態威嚴,大有佛法無邊,威德懾眾的佛教鼻祖風度。左側為凈瓶觀音龕,觀音頭戴花冠,身披
瓔珞,左手提凈瓶,右手拈柳枝,赤足踏蓮花,大有悲天憫人之態。右側為蓮花手觀音龕,觀音面容慈祥,神態自如,大有唯我獨具慧光普照一切之感。打破了中國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薩一律端莊、嚴肅,正襟危坐的造像儀軌,使他們走出了虛幻的殿堂,佛和菩薩世俗化、人性化,把石刻藝術推向了頂峰,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效果。三大龕的左右壁上的石刻飛天,憑藉臨風飛舞的彩帶,營造出“輕盈慢妙,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意境。
雲居山遠景
著名美學評論家王朝聞先生讚譽
安岳石刻“古、多、精、美,藝術水平全國一流。”美籍華人作家
韓素音女士讚美說:“我到過許多國家,見過許多石刻,像這樣精湛絕倫的還是第一次看見。”上承敦煌雲岡、下啟大足的安岳石刻,借大足石刻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契機,目前作為其擴展部分“接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圓覺洞[安岳圓覺洞]
“北岩”共有22個窟龕,凡是位置較低的佛龕,包括“圓覺洞”內的頭像在內,“文革”均遭嚴重破壞。而位置高的,包括分龕而立的“西方三聖”和晚唐“舍利塔”,卻得以倖免,保存完好。
圓覺洞[安岳圓覺洞]
圓覺洞北岩以北宋時期造像為主,圓覺洞石刻以“西方三聖”最為壯觀,三像高均在七米左右,中為阿彌陀佛,左右分別為觀音菩薩和
大勢至菩薩,神態各異,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11號龕“凈瓶觀音窟”,高7.3米,寬4.7米,深3.5米,
觀音菩薩像高6.75米,雍容華貴,頭戴化佛寶冠,左手提凈瓶,右手握柳枝搭於肩上,端莊肅立,如玉樹臨風,雙目微睜,盡曬慈悲之光。“觀音龕”開鑿於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完工於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歷時十年,是“西方三聖”中最早開鑿的。16號“阿彌陀佛龕”,高6.4米,寬4米,深3米,阿彌陀佛像高6米,螺髻,身披袈裟,內著僧祗支,手執說
法印,兩眼俯視,含笑側立。22號“大勢至菩薩龕”,高6.9米,寬3.8米,深3.7米,大勢至像高6.15米,頭戴花冠,冠中嵌一坐佛。菩薩神態慈祥,右手執蓮蕾橫於腰際,左手撫於右手手背之上,稍向左側身而立。“西方三聖”均開鑿於北宋,系安岳邑人楊正卿出資建造。造像完成後,楊家後人亦予以維護,並在碑刻中補鑿子孫姓名為記。
圓覺洞[安岳圓覺洞]
圓覺洞摩岩造像分佈在雲居山的前、後山巔,以前山“一佛二菩薩”,即人們稱謂的“西方三聖”,氣勢雄偉,藝術精湛,為此處摩岩造像的代表作。這三尊雕像分別刻於三個石窟中,橫排並列,洞窟面北,各窟相距10米左右,從50年代至80年代部分學者對這三尊雕像都視為一個整體名稱,叫“西方三聖”,即中窟主像曰“阿彌陀佛”,左窟曰“觀音菩薩”,右窟曰“大勢至菩薩”。
中窟,平頂形制,窟高6.7米,寬4.2米,深2.9米,後壁刻一佛赤足站立蓮座上,身高5.1米,蓮座高0.6米,頭有螺髻,身微右側,雙目俯視,面容含笑,袒胸,身穿通肩袈裟,右手掌上舉於肩結說法印,左手曲於胸,刻大橢圓火焰身光及火焰形頭光。左右壁上部各刻飛天1身,形象生動;右壁下方站立
迦葉尊者,身高1.9米,光頭,雙手合十,頭仰望,面露微笑,目視佛,兩像視線焦點相接,極為生動;左壁立供養人2身。後壁立佛后側有鐫記一則,文曰:“朝散大夫普州軍州王官學兼管內勸農□□□紫金魚袋王□□重妝”。左壁下部有鐫記一則,文曰:“侍佛信善徐耕、男徐尚坤,姚氏,孫徐進先、徐貴先,眷等,舍資財重妝真相寺傍岩石洞釋迦佛,功宣上願,皇王萬歲,天下太平,祈耕業果清梁,豎碑為記功勛者矣。太歲戊寅時值孟夏六月十八吉旦,住持禪戒正滿書”。
左窟,位於佛窟之左,平頂形制,窟高7.7米,寬4.8米,深3.3米,後壁刻一菩薩赤足站立蓮座上,站身高6米,蓮座高0.6米,頭戴立佛天冠,容貌豐滿,胸飾瓔珞,身著天衣,右手上舉右肩旁握柳枝,左手曲腹部執凈瓶,有大橢圓火焰身光及火焰形頭光。左右壁上方及中部各刻飛天1身,乘雲高翔,姿態生動。右壁下部立供養人4身,各像頭部旁刻名,由外至內:第一像剃度僧,身高1.5米,刻“……僧……系使州都孔目官離職滿.舍俗陳乞剃度為僧,癸酉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九月二十二立畢”;第二像刻“長男孫衍已未正月初九日生”;第三像刻“次男孫衡庚申十月二十四日生”;第四像刻“黃氏小壽娘丁丑五月初四生”。左壁立供養人3身,其中一供養人刻名“奉佛孫儕.發心妝鑾聖像.祈壽年綿延”;另一人是粗胚未成。
蓮花手觀音窟
右窟,位於佛窟之右,平頂形制,窟高7米,寬3.9米。深3.7米.後壁刻一菩薩赤足站立蓮座上,身高5.7 米.蓮座高0.6米.頭戴坐佛天冠,面頰豐腴,胸飾瓔珞,身穿天衣,左手握右手腕於胸部,右手握蓮花。刻大橢圓火焰身光,頭後有火焰形。左壁上部刻飛天1身,躍躍欲飛,姿態美麗;下部立供養人2身,一人刻名“故父楊元愛”;左壁窟門立獻珠龍女1身。右壁上部崩圮,飛天不存;下部立供養人4身,一人刻名“男功德主楊正卿”。後壁左面立石碑一塊,高1.5米,寬0.9米,碑額橫刻
篆書“普州真相院石觀音記”,由“奉議郎通判
漢州軍州管句學事兼管內勸農事借緋馮世雄撰文”、“奉議郎新就差監成都府事置院兼同監商稅務武騎尉馮口口書”、“承議郎知資州軍州管句學事兼管內勸農事飛騎尉借紫孫詔篆”。碑文記載:“本州信善楊正卿,以厥祖舊願。造觀音石像一尊,擇真相岩龕。鳩工集事,闔家隨喜,共建良緣,元符已卯創祖.大觀丁亥告畢,設水陸齋會……。功德主楊正卿、同壽鄒氏……大聖宋大觀二年歲次戊子春二月壬午朔二十六日丁未建立”。
上述三窟造像鐫造的時間,右窟有確切造像年代,《普州真相院石觀音記》碑告訴: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至大觀元年(1107年)告畢,經過八年時間完成此窟造像。中窟及左窟造像.沒有留下造像鐫記。僅保存南宋重妝年代,這兩窟下限時間不晚於南宋,但這兩窟造像與右窟相比,不論從造像風格,技藝手法,龕窟形制.以及佛、菩薩的服飾、瓔珞、蓮座、身光、頭光等,都相類似。由此可知中窟及左窟鑿造時間,在右窟鐫造前後年代,或者同出一工匠之手,為一個時代的作品。關於造像題材內容.綜上所述.它既不屬出資人統籌安排鑿造,又不屬僧人募資部署造像,所以這三尊雕像不是一個整體造像題材,而是各窟造像單獨成立.故造像稱名應分別定出。
圓覺洞[安岳圓覺洞]
中窟造像。據該窟南宋重妝鐫記載:“舍資財重妝真相寺傍岩石洞釋迦佛”,說明此窟主像是釋迦佛,而不是阿彌陀佛。又從造像題材,佛右手結說法印,俯視著右壁的迦葉弟子.迦葉頭仰望佛,表示釋迦向
阿難說法。資中東岩有一窟相似該窟造像,北宋年間建造,普州文氏工匠鐫刻。同樣後壁刻一佛赤足立於蓮座上.右手結說法印,面目左側,俯視著左壁仰望的迦葉弟子,左右壁上部各刻一飛天。兩窟造像相比,不同之點。安岳圓覺洞中窟迦葉尊者立右壁,資中東岩立左壁。兩窟造像題材表明,該窟主像是釋迦佛說法像,不是“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
精美的佛像
安岳圓覺洞及資中東岩鐫造這類釋迦佛說法像題材,從窟內釋迦與迦葉造像的布置,鐫造的形象,有類似“釋迦拈花微笑”造像。據宋籍《聯燈會要》載:“世尊(即釋迦佛)在靈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惟迦葉領悟.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眼法藏……’並囑咐摩軻迦葉,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此內容大藏經不載.隋唐時代亦無此傳說,直到
唐德宗末年(805年)佛教經論才開始載入此事。因此,世尊拈花微笑的造像在我國早期和中期的石窟造像中是沒有的。若安岳、
資中兩地的這窟造像是屬這樣的題材內容,對研究我國宗教和石窟發展史有著重要的意義。這裡,把它介紹出來.供專家們研究參考。
圓覺洞[安岳圓覺洞]
左窟造像,窟內主像稱名觀音菩薩原是正確的,因造觀音的特點,寶冠上有立佛,或坐佛化身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記:“頂上毗迦摩尼妙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佛”。大足宋代寶頂山摩岩造像《觀經變相》龕中之十六觀的“觀世音觀”頌詞日:“觀音何所辨,立佛在天冠,五道光中現,慈悲接有緣”。此窟觀音稱名什麼?據大足石門山宋代觀音窟造像記稱名,是以觀音菩薩手執何種法器,定觀音名。如石門山觀音窟左壁刻一觀音立像,頭戴立佛天冠,右手提蘭子,造像記曰:“佛弟子岑忠志一宅等.舍財造寶蘭手觀音一位”;右壁一觀音,頭戴坐佛天冠,左手執鏡一面,造像鐫記日:“奉佛男弟子趙惠典合宅舍財,造上件寶鏡觀音一位”。故此窟觀音可稱名寶瓶觀音,或甘露玉觀音。
右窟造像,開鑿該窟造像的功德主,據《普州真相院石觀音記》碑及岩壁上供養人刻名.均是楊正卿.證明此碑是原立石窟中.不是其他地方搬來,所以此窟主像定名,要按造像碑.稱名為觀音,不是大勢菩薩。此菩薩頭上戴的天冠是坐佛化身像,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記,大勢菩薩“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觀佛事”。
寶頂山《觀經變相》十六觀之“大勢至觀”頌詞日:“勢至如何別,冠中望寶瓶,無邊光照處.智慧攝群生”。大足石刻龕窟中,不管唐代,或宋代鐫造的大勢至,每個菩薩頭上的天冠都有寶瓶。因此,該窟主像又一證明不是大勢至菩薩,大足石門山觀音窟右壁有一觀音,左手平胸握蓮花,造像記日:“奉佛承信郎陳充一宅長少等,命工就此洞鐫造蓮花手觀音一尊”。該窟觀音手中執蓮花一束,由此同樣可定名蓮花手觀音。
安岳圓覺洞前山的釋迦說法窟.兩個觀音窟,除在造型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外,而且在窟內銘刻鐫記中,也記載有豐富的史料,如《普州真相院石觀音記》碑載:“設水陸齋會,僧、道崇贊”,可知過去這裡是一個佛、道合聚的大叢林,也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南岩
南岩的五代造像題材多達27種,首次出現了“十六羅漢”、“毗沙門天王”(圖五)、“地獄經變龕”(圖六)、“地藏菩薩與十王變”等新內容。其造像小巧玲瓏,神情瀟灑,衣飾簡練,衣紋細密,薄衣似帛,既帶有唐代的豐厚、典雅,又具有宋代的俊美、華麗。明王龕,千手觀音龕,地藏菩薩、十王變龕、羅漢龕、北方毗沙門天王龕等,帔巾凸起高出體表,甲片魚鱗片片可數。這種精緻細膩的雕刻手法,是中國民間雕塑民族化的成功表現。
在南岩下的真相寺后,有
宋代理學大師
陳摶墓,墓碑上陰刻陳摶畫像,另有“圖南仙跡”,“希夷煉丹處”等古迹。
秦九韶紀念館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字道古,安岳人。秦九韶與
李冶、楊輝、
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其父秦 季棲,進士出身,官至上部郎中、秘書少監。秦九韶聰敏勤學。宋紹定四年(1231),秦九韶考中進士,先後擔任縣尉、通判、參議官、州守、同農、寺丞等職。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他在政務之餘,對數學進行虔心鑽研,取得極高成就。安岳人民為了紀念他,在圓覺洞內修建了紀念館。四川師範大學是全國大學開展數學史研究、教育較早,也很有成效的重點大學。為了進一步把數學史的研究、教育推向一個新台階,四川師範大學決定把南宋世界著名數學家秦九韶紀念館,作為秦九韶數學史教育研究基地。
陳摶墓位於安岳縣城南郊雲居山圓覺洞保護區內。墓為石土壘成,長16米,寬12米,高4米。墓前嵌立陳摶自贊碑,碑額橫刻“華岳歸來”,正中陰刻陳摶像,像右上方有“
洪武甲戌秋九月重陽日縣丞陳觀重建”刻記,左上方有陳摶自讚詞。兩邊石坊刻對聯:“先手不必仍長睡;天下於今永太平”。附近有
石牌坊、“圖南仙跡”、“希夷煉丹處”等遺跡。現墓址保存完好。
安岳飲食豐富。著名的有
安岳鹹肉等。安岳鹹肉,是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的著名特產,產品特點是外觀清潔,刀工整齊,肌肉堅實,表面無粘液,切面的色澤鮮紅,肥膘稍有黃色,具有鹹肉固有的風味。它在四川省1982年鹹肉評比中被評為省優產品。另外安岳是全國唯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享有“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岳”的美譽。畜牧產品銷往重慶、成都等省內外大中城市。同時,紅薯、蠶桑、通賢柚、水產等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產業優勢、比較優勢和市場優勢逐步凸現。
安岳檸檬以佔全國70%的獨特優勢成為全國唯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是國家授牌的“中國檸檬之鄉”,“通賢柚”多次榮獲國家金獎,“周禮粉條”暢銷西南諸省。
遊客應當先搭乘汽車來到資陽市安岳縣,在安岳汽車站可以乘4路車在圓覺洞站下車。走200米就可到達景區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