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春

雲南省作物學會常務理事

郭華春,男,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雲南省教學名師。日本熱帶農業學會會員,東亞與東南亞熱帶生物資源研究與發展網路組織(ETB)中國分會理事,中國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作物學會常務理事。

工作經歷


現任雲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薯類作物研究所所長,雲南省種子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栽培崗位專家、雲南省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郭華春,1963年6月生,雲南省永勝縣人。1984年西南農業大學農學本科畢業分配到雲南農業大學工作,1989年獲內蒙古農牧學院碩士學位,1995年10月至1997年3月赴日本鹿兒島大學農學部做訪問學者,1997年4月考入鹿兒島大學聯合農學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3月獲農學博士。現任雲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雲南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雲南省首屆教學名師,國家馬鈴薯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雲南省馬鈴薯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顧問。
先後被聘為《雲南農業大學學報》、《中國馬鈴薯》雜誌編委,教育部高職高專生物技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中國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產業文化部主任,雲南省作物學會副理事長,雲南省作物新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兼經作專業委員會主任,昆明市第4屆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雲南省留學歸國人員聯誼會常務理事,雲南省人大法工委、法制委立法諮詢委員會專家。
一、科教並重 創學院特色
作為院長,與學院教職工一道,牢記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開學養正 育四海英才;明理尚農興九州糧倉”的使命,努力履行“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大學職能,積極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三農”工作。根據“建立教學科研型大學”的學校定位,確定了學院“科教並重”的發展思路,努力促進學院學科發展。2003年申報成功“作物遺傳育種博士點”,實現了學院博士點零的突破,完善了本科-碩士-博士的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專業建設,通過加強專業建設,使“農學專業”成為了雲南省首批重點專業,“生物技術專業”成為了雲南省辦學模式試點專業、2008年“生物技術專業”、2010年“農學專業”先後被列為了國家特色專業。為了建立教學科研平台,整合學院資源,成立了“作物學實踐教學中心”,該中心2007年被列為雲南省實踐教學示範中心,學院成立的“作物種質創新與可持續利用實驗室”也被評為雲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堅持“充分用好現有人才,積極培養後備人才,努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人才隊伍建設思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使學院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從2001年的13%提高到現在的50%,同時優化了學院教師的年齡、職稱、學緣結構。負責的“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教學團隊”2008年被評為雲南省教學創新團隊,創先爭優活動中被列為校級示範點,建設成績突出2010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
二、為人師表 育桃培李
作為黨員教師,始終牢記“傳道、授業、解惑”的本分,堅持給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指導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畢業實習。2000年以來已培養出博士10名,碩士22名,專業碩士13名,指導韓國、越南緬甸、泰國留學生10餘名。同時,始終堅持教學研究,主持著《作物栽培學》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參加了教育部“地方農業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等教研項目的研究。主持完成的“邊疆高素質應用型農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獲2008年雲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主要參加完成的“高等農業院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和“邊疆農科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於2005年和2008年分獲雲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於成績突出,2005年獲得雲南農業大學首屆伍達觀優秀教師獎,2006年、2011年兩度被評為雲南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被評為雲南省高校首屆教學名師,2009年被教育廳授牌“雲南省高校郭華春名師工作室”。
三、潛心研究 服務“三農”
作為科技人員,1984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雲南農業大學農學系工作,接受組織安排,擔任著名薯類專家任運祥教授的助手,由此開始了近三十年的薯類作物潛心研究。1991-1994年期間,主持完成了“馬鈴薯實生種子應用研究”,該課題經專家鑒定:在實生幼苗生長緩慢原因研究和實生微型種薯的培育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用價值,填補了我國該項領域的空白,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項成果因此獲1994年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近年來,主持和參加了“加工馬鈴薯原料薯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 “薯蕷規範化種植研究和種植示範基地建設” “馬鈴薯旱作節水綜合栽培技術”等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授權3項。主編專著和參編教材6部,主持完成的“雲南馬鈴薯地方品種收集、研究與利用”2008年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主持完成的“馬鈴薯實生種子應用研究”和“薯蕷優質種源篩選與高效栽培技術”於1994年和2010年分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開展科技服務。早在 1989年,就赴官渡區雙哨鄉領銜承包該鄉大春糧食生產,推廣“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玉米定向育苗移栽”等實用技術,使該鄉當年大春糧食生產比歷史最高水平還增產38.5%,由於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主持完成的“官渡區雙哨鄉農科教三位一體科技開發”,1995年獲昆明市“促進科教與經濟社會進步結合獎”。
2008年,國家啟動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有幸被聘為國家馬鈴薯產業體系西南南部栽培崗位科學家,2009年被農業廳聘為雲南省馬鈴薯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使之有了施展才華的更大空間,也能在更大範圍為國家服務、為薯農服務。面對2010年的西南特旱,組織全省馬鈴薯產業體系專家積極投入抗旱救災行動,走向田間地頭進行抗旱技術指導,培訓農民12萬人次,發放栽培技術明白紙、手冊等技術資料20餘萬份,成績突出被省農業廳評為“農業系統抗旱先進個人”。2012年被定為農業科技年,按照農業部要求,深入基層進行農業科技大培訓,僅2月以來就培訓農民和技術人員上千人次,足跡遍布廣西、福建、廣東、貴州和雲南等省區,努力做到‘論文寫在大地上,科技留在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