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越劇團
1958年成立於寧夏銀川的劇團
寧夏越劇團於1958年成立於寧夏省銀川市,演藝了眾多經典作品深受百姓喜愛,並為中國越劇瑰寶培育了大批優秀的演員。
寧夏越劇團1958年9月於銀川成立。由上海華藝越劇團為基礎,補充光藝越劇團、紅花越劇團部分演職員組建而成。劇團編在寧夏京劇院屬下,稱為“寧夏京劇院三團”。團長王素琴、副團長陳月芳。從1958年到1960年,劇團先後到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寧夏南部山區為工人、農民進行演出。
寧夏越劇團演出的劇目有《劉海戲金蟾》、《裴航遇仙記》、《水仙宮》、《武大郎之死》、《呂布與貂蟬》、《三不願意》、《探陰山》、《御河橋》、《紅色風暴》、《五姑娘》、《劉三姐》、《苦菜花》、《瓊花》、《李雙雙》、《紅珊瑚》、《珍珠塔》、《三女搶板》、《周仁獻嫂》、《春草闖堂》、《恩仇記》、《孟麗君》等,此外還排練演出了《陳琳與寇珠》、《情探》、《桃花扇》、《梁山伯與祝英台》、《穆桂英掛帥》、《徐秋影案件》、《山村姊妹》、《姆媽》等。
1960年下半年該團建立了黨小組,沈慧生是該團的第一名黨員。1961年,上級委派李永華任劇團黨支部書記兼編導,此時劇團從寧夏京劇院分出,正式命名為“寧夏越劇團”。該團下設藝術委員會,沈慧生為主任。為了送戲下鄉下廠,全團60餘人分為兩個演出隊,由方嘉偉、王玉萍、徐振寧、錢鶴峰任演員隊長。舞台美術隊由陳明春、梁誼仁負責,樂隊由胡志強、梁阿海負責,總務由邵鑫元負責,劇務由南微、汪引負責。1962年,該團由團長王素琴、副團長陳月芳、支部書記李永華帶隊,從銀川出發,沿途在蘭州、西安、寶雞、開封、洛陽、蘇州、鎮江、無錫、南京、上海等地巡迴演出。他們所帶的《玉鳳簪》、《武大郎之死》和《桃花扇》三個劇目,受到了沿途各省市觀眾的熱烈歡迎。到達上海后,袁雪芬親臨劇團駐地和劇場給演員們進行輔導。上海市文化局、文聯還組織了多次座談會,會上《玉鳳簪》的創作和演出受到一致讚揚。1963年劇團又一次到江南巡迴演出,他們帶了《三關排宴》和現代戲《向陽商店》等劇目。在杭州演出期間,“江南活武松”蓋叫天觀看了該團演出的《武大郎之死》,對演出給予了有益的指教。
該團在寧夏演出期間,為了解決寧夏本地群眾聽不懂浙江話的困難,因而念白儘可能使用普通話,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他們還採用寧夏道情、寧夏數花的演唱形式為農民演出。這個時期劇團在區內外經常上演的劇目有《穆桂英掛帥》、《武大郎之死》、《呂布與貂蟬》、《三不願意》、《三關排宴》、《御河橋》、《恩仇記》、《十八相送》、《呆大照鏡》、《三月三》、《九營泉》、《風雪擺渡》、《軍民魚水情》、《十年樹木》、《山花爛漫》、《瓊花》、《苦菜花》、《李雙雙》、《紅珊瑚》、《爭兒記》等。1969年,劇團被撤銷,演職員分配到其他行業,王素琴、陳月芳赴“五七”幹校勞動,戲箱、道具分歸寧夏京劇團和秦腔劇團所有。
978年9月上級決定恢復寧夏越劇團。恢復后的臨時領導小組由沈慧生、邵鑫元、張桂春、李至剛、陳明春五人組成。1979年11月組成了以張桂春為書記,王素琴為團長,陳月芳、沈慧生為副團長的臨時領導班子。1980年上級正式任命王素琴為團長,陳月芳為副書記兼副團長,馮鵬飛為副團長。1982年任命張桂春為書記。該團恢復后,寧夏京劇團和秦腔劇團將戲箱、道具等原物奉還,保證了該團恢復后的正常演出。原該團的演員也都從各行各業返回越劇團,恢復了原有的陣容。主要演員有王素琴(花旦,9歲學戲,先後在上海少壯越劇團、華藝越劇團搭班演出,塑造過多種性格的婦女形象,博得觀眾喜愛)、陳月芳(小生)、沈慧生(小生,先後在上海素琴越劇團、月升越劇團、友誼越劇團等搭班演出,戲路寬,正反面人物都能扮演)、王玉萍(小生,受過尹桂芳親傳,唱念做都有尹派風範)、夏玉琨(小生,1946年在上海裘鳳仙班學藝,擅長扇子功)。此外還有許黎瑞(老生)、方嘉偉(老生)、鄭孝娥(青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