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戴逸的結果 展開

戴逸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

戴逸,男,1926年生,江蘇常熟人。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革命史研究生畢業。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長、歷史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歷史學會第四、五屆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第三屆副主任。1986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和人民教師獎章。專於清史、中國近現代史。2011年4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3年12月17日獲得第二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人物經歷


戴逸
戴逸
戴逸,原名戴秉衡,1926年9月出生江蘇常熟人。
早年就學於蘇州中學、常熟中學,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鐵路管理系,1946年又重新考入北京大學史學系。就學期間,投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運動。
1947年加入民青,當選為北大學生自治會理事,又參加進步社團南北社、孑民圖書館。
1948年被國民黨政府通緝,為躲避政治迫害,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離開北大,前往解放區,進入華北大學一部十七班學習,年底轉入一部政治研究室工作。
全國解放后,華北大學進入北京並改為中國人民大學,在學校任教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革命史教研室從事中共黨史的教學和研究,編寫了《中國抗戰史演義》一書,通俗地介紹了八年抗戰的歷史。
1952年,調往新組建的中國歷史教研室,開始從事中國近代史的教學和研究,並著手編寫了《中國近代史稿》和《北洋海軍》等書。
1955年,被提升為副教授,兼任吳玉章校長的學術秘書,后又擔任吳晗主編的《中國歷史小叢書》編委。
1959年,曾參加全國群英會。
1960年,因在越南綜合大學授課,越南政府授予胡志明勳章。
1961年,被推舉為高教戰線先進工作者。
1965年,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時年39歲的戴逸是最年輕的委員。
十年動亂期間,被下放到江西余江縣“五七”幹校勞動,直到1973年返回北京。當時中國人民大學停辦,他和一部分同志撥歸北京師範大學,在這期間,完成了《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一書。
1978年,人民大學復校后,受命組建清史研究所,評定為教授。
1980年和1984年,主編《簡明清史》,1985年獲吳玉章科研獎。
1982年,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博士生導師。
1986年,因在清史所培養了一批清史研究的骨幹,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
1988年,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9年,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
1992年,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成員。
1994年,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並因長期從事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兢兢業業,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而獲得香港柏寧頓金球獎。
1995年,獲北京市社科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1996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長。
2002年8月,清史編纂工程正式啟動,戴逸受命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他說:“能夠為此盡綿薄之力,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2011年4月14,戴逸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並參加了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主持的儀式和座談。
2013年12月17日,經專家提名、工作小組初選、遴選委員會遴選和基金委員會投票通過,戴逸獲得第二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獎金100萬元人民幣。
2015年9月10日,戴逸教授90壽辰,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戴逸與清史研究”學術座談會,探討戴逸先生在史學界特別是對清史學科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共商推動清史學科在中國人民大學乃至全國的發展之計。

人物成就


抗戰史研究
《中國抗戰史演義》作於1951年,在全國剛剛解放,不少人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甚了解的情況下,這本普及型讀物發揮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近代史研究
戴逸
戴逸
戴逸的《中國近代史稿》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先從思想理論角度寫歷史的近代史著作,敘述了一個個歷史運動,以及運動的產生和失敗的原因。在書中,戴逸運用馬克思主義和唯物史觀,對兩次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進行了分析和闡述,結構嚴謹、論證縝密,貼緊時代發展脈絡,關注中國近代史進程中的重大課題,為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更加便捷、順暢、合理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清史研究
從1978年起,戴逸用7年時間主持編寫了70餘萬字的《簡明清史》,摸清了清代歷史的主要線索;在《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中,戴逸利用中、俄雙方大量的官方檔案和私人文獻,再現了條約談判的全過程,為中國政府處理中蘇邊境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參考和備要,其重要性在於以嶄新的思維方式開創了中國研究清朝邊疆史的先河。
清史編纂
2003年1月28日,清史編纂工程正式啟動,戴逸受命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在纂修工作中實事求是,尊重歷史,既還原歷史真實,又要反映時代精神:既要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於學術創新:既要理清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又要聯繫世界歷史的發展。以史實為依據,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避免主觀臆斷。要使新《清史》成為一部觀點鮮明、內客充實、史料豐富、文筆生動的高水平的史書,盡量使思想性與學術性達到完美統一,使新《清史》成為傳世佳作。並在編纂新《清史》工作中,注重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清史專家。
教育
戴逸
戴逸
在戴逸擔任博士生導師期間,他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培養了30名博士,其他的學生不計其數,人們稱之“戴公桃李滿天下”,其中不少已成為著名的清史研究專家。他為清史研究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吳玉章獎章和香港柏宇頓中國教育基金會首屆金球獎等榮譽。

主要著作


著作

《清代人物傳稿》戴逸、林言椒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履霜集》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中國歷史大辭典·清史》戴逸、羅明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乾隆帝及其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二十六史大辭典》戴逸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
《繁露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語冰集》論文集,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年
《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211”工程清史子項目,遼海出版社
《清通鑒》戴逸、李文海主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卷》清史部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4年 
戴逸
戴逸

論文

故宮巡禮(以戴秉衡為名發表)天津大公報,1947
拆穿奧斯汀的謊話8000,人民日報,1950.12.14
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4000,人民中國,1955.13期
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2000,人民日報,1959.4.11
驚濤駭浪激動人心2000,光明日報,1960.11.12
關於同文館的爭論3000,光明日報,1962.8.23
寫農民的歷史為農民寫歷史10000,歷史研究,1965
論康熙16000,北師大學報
實事求是勇於創新6000,歷史研究,1978.8
階級鬥爭、農民戰爭不是推進歷史的唯一動力1000,人民日報,1980.1.11
古籍整理的五點建議3000,《文獻》第十輯,1981.12
巨大的支持英明的預見——重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中國革命的教導12000,《北京史苑》1期,1983.12
介紹一種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資料——日記1000,在西德漢學家會議上
乾隆初政和寬嚴相濟的統治方針14000,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6第1期
研究北京文化史的重要意義1000,北京社會科學,1986年第3期
榮慶其人與榮慶日記(與孔祥吉合作)8000,清史研究通訊,1987年第3期
歷史科學和社會功能2500,1989年歷史學年鑒,1990.7
乾隆朝的水災與賑濟3000,光明日報,1991.9.1
避暑山莊與康乾盛世6000,山莊研究,1994.8
戊戌變法時翁同和罷官原由辯析13000,故宮博物院院刊建院70周年紀念特刊,1995.10
我看張之洞3000,河北師院學報,1997年第3期
中國歷史學的回顧和展望(英文)10000,中國社會科學,2000第1期
讀《清史稿》的修纂及其缺陷7000,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編纂清史的緣起與編纂初想社會科學戰線,2003第2期 

社會任職


戴逸
戴逸
戴逸曾擔任中國史學會會長(第四屆、第五屆)、東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滿文書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組成員、國務院古籍規劃小組成員。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長、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和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人物故事


頑劣學童

戴逸小學時不好說話,不願交往,但不愛讀正課,從不好好閱讀課本,卻愛好各種遊藝,讀各種小說、連環畫。因此成績劣等,功課好幾門不及格,小學幾乎未能畢業,幸而學校網開一面,給班兩個最差的學生“奉送”畢業。畢業典禮那天,戴逸知道自己不能畢業,在家中躺在一張藤床上,發悶犯愁。忽然,另一位與戴逸同班不能畢業的劣等生,飛步進入戴逸家,高興地大喊“戴秉衡,快走。快走。學校去,今天典禮會上宣布要發給畢業證書,也能畢業了。”戴逸聽了自然喜出望外,趕緊去學校,果然拿到了畢業證書。畢業是畢業了,但下一步考初中又是個難關,報考縣立中學,發榜的那天,戴逸父親去看榜。回家來臉色陰沉,不言不語,戴逸情知不妙,連羞帶怕,躲到親戚家去了。

轉變進步

中學沒考上,偏偏這年“七七事變”爆發,全國開始了抗戰,家庭逃難到了上海。戴逸的兩個姐姐進了“蘇女師”讀書,每天晚上都在家複習功課。天長日久,戴逸心底逐漸升騰起渴望上學的強烈願望。第二年夏天戴逸考上了蘇州中學(因抗戰遷至上海租界,校址在四馬路外灘)。因成績很差,只是個備取生,候補正取名額。戴逸是備取生,不能和正取生坐在一起,只能坐在最後。正取生是按高矮排列的,有兩位最年長的正取生長得最高,學習成績最佳,且品行端正,坐在最後排,和戴逸這個矮小年幼且成績不佳的備取生坐在一起。日子久了,三個人成了最親密的學侶,他們的學習、談吐、品行時刻影響戴逸,戴逸的學業成績突飛猛進。從此戴逸初中和高中的成績穩步上升,摘掉劣等生的帽子而成為班上優等生。

北大因緣

戴逸
戴逸
1944年高中畢業后,喜愛文科的戴逸考進了上海交通大學鐵路管理系,這是因為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學校都遷往內地,沒有一所像樣的文科學校。大二年級時,恰逢北京大學借用交大考場招生,戴逸報名投考北京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發榜時,考上了歷史系的正取生。戴逸毅然決然放棄交大學籍,投奔北京大學,跨進心儀已久的歷史系門檻,選擇了終生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的道路。
來到北大史學系后,一次,戴逸突患盲腸炎,盲腸穿孔,腹中大量積膿,然而校醫院卻要先交錢,才接收治療。鄭天挺接到同學急電后,當即通知醫院接收戴逸,並免費為他治療。戴逸在醫院躺了40天,方才轉危為安,出院后,鄭天挺還給了他一筆生活費。戴逸說:“當時我馬上就要死掉了,鄭先生如果沒有打這個電話,就沒有戴逸這個人了。”
1948年,戴逸因為參加學生運動被逮捕,帶到特種刑事法庭接受當局審訊。胡適得到消息,趕忙寫了一封信,跟對方說“這是個好學生,跟共產黨沒有關係,我可以保證,我保釋他”。由於胡適當時在國民黨里的聲望,戴逸帶著一個“保釋在外,聽候傳信”的處理意見,被放了出來。由於時局危急,戴逸未敢久留,通過地下黨迅速離開北京。
在北大期間,戴逸是搜集進步書籍的孑民圖書館的總幹事,有一天,他聽說吳晗有幾本這樣的書,於是直接上門索要。吳晗搞不清面前這個突然前來的年輕人的底細,自然一口回絕。被拒絕了的戴逸卻沒有走,彼時他已讀完吳晗的《朱元璋傳》,更在攻讀332卷的《明史》,如今面對明史專家,自然不能放過當面探討的機會。一番交流之後,吳晗對戴逸的歷史功底刮目相看。這一面之交,讓吳晗對這個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物評價


戴逸
戴逸
戴逸教授現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是中國當代少有的兼通清代前後期歷史的清史大家,無論是以其個人學術成果開拓重要研究領域,還是以其聲望與影響推動中國清代歷史研究的發展,他都卓有建樹。(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遴選委員會)
戴逸先生和張卓元先生心懷祖國,言傳身教,桃李滿天下,取得了一系列優秀成果;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對學術的熱愛和追求,不追風,不趕潮,獨立思考,令人敬佩,令人感動;(國務院副總理 馬 凱)
戴逸老師的學術成就得益於兩個字,一曰精一曰通,精是說他有非常結實的文史底子,闡發見識有厚度,青年時代就得到諸位史學前輩的賞識不是偶然的。通是說他學識廣博,不狹窄。(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前所長 羅明教授)
戴逸的獨特之處在於兩個方面的貫通,一是縱向的前後通,按史學界通行的劃分,清史以1840年為界劃歸兩端,之前為古代史,之後為近代史,以往是兩批人分頭搞,戴老師則前後都搞。二是從橫向左右通,他編撰《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討論,學術視野開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前任總編輯 王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