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出自《傷寒論》的中藥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出自《傷寒論》的中藥。

具有溫陽健脾,利水降沖之功效。(①《註解傷寒論》:和經益陽;②《醫方集解》:昇陽化氣。;③《中醫方劑學》:健脾滲濕,溫化痰飲)。

主治①《傷寒論》: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②《金匱要略》: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短氣有微飲。

歌訣


苓桂術甘溫藥方,氣上沖胸水為殃,頭眩心悸陰邪重,咳嗽短氣功效彰。

組成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炙)各二兩。

用法用量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功用


溫陽健脾,利水降沖(①《註解傷寒論》:和經益陽;②《醫方集解》:昇陽化氣;③《中醫方劑學》:健脾滲濕,溫化痰飲)。

方義


①《註解傷寒論》:陽氣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也;里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散氣;
②《內台方議》:此陽氣外內皆虛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以益其不足之陽,經曰:陽不足者,補之以甘,是也;以桂枝為佐,以散里之逆氣;以甘草為使,而行陽氣,且緩中也;
③《醫宗金鑒》:此湯救麻黃之誤汗,其邪尚在太陽,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術,是扶表陽以滌飲也。

運用


本方為溫陽化飲的主要方劑,臨床運用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脈沉緊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眩暈甚者,加澤瀉利水滲濕以消飲邪;咳嗽嘔吐稀涎者,加姜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乾嘔,巔頂頭痛,肝腎陰寒水氣上逆者,加吳茱萸以溫中暖肝,開郁止痛;身瞤動而水氣上泛,加炮附子,以溫散水氣;脾氣虛弱者加黨參、黃芪以益氣健脾。

使用注意


1.本方藥性偏於辛溫,若屬陰虛火旺,濕熱阻遏而生的痰飲者,不宜使用本方。
2.徠飲與水同類,欲蠲其飲,宜利其水,此即“當從小便去之”之意,服后小便不利者則利,小便少者則多,此乃飲邪從小便而去之佳兆。

附註


①飲證。《傷寒論詮解》:陳某某,女,52歲。大便秘結,五、六日一行,堅如羊屎,伴有口渴,但又不能飲,自覺有氣上沖,頭暈,心悸,胸滿。每到夜晚上沖之勢加甚,而頭目昏眩則更甚。周身輕度浮腫,小便短少不利,面部虛浮,目下色青,舌胖質淡,苔則水滑。處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朮10克,炙甘草6克。服兩劑,頭暈、心悸與氣沖等證均減。二診仍於上方加肉桂3克,澤瀉12克,服兩劑,口乾止,大便自下,精神轉佳,沖氣又有進一步的減輕。三診用苓桂術甘與真武湯合方,服三劑,諸證皆除。
②咳嗽。《湖北中醫醫案選集》:胡某某,男,34歲,少年體弱,常患咳嗽,吐痰沫,輕則用生薑擦背即愈,重則延醫治療,至成年後,每發則背心怕冷,需熱手按摩覺舒,屢發展治,難獲遠效。近因傷風,舊病又發,咳唾清痰,頭暈目眩,胸脅脹滿,口淡食少,心下如有物跳動,背部怕冷如掌大之處尤甚。脈沉細而弦,舌嫩,苔白滑,無發熱身疼證,呼吸短淺難續,尿清量少,大便自調。宜用溫陽化飲之苓桂術甘湯。茯苓四錢,桂枝二錢,焦術二錢,炙草二錢,外用藥餅熨其背部冷處。五劑葯盡,諸證悉平,現已觀察二年,竟未複發。
③咳而遺尿。《傷寒論方醫案選編》:姜某某,女,35歲,農民。患者於1962年6月生產一孩(第4胎),產後匝月,感受寒邪,引起咳嗽。咳嗽一月余即發現咳嗽時小便滴滴而出,夜間咳嗽尤甚,小便淋漓尤多,曾經中西醫治療,未見顯效。胸部X線透視正常,聽診兩肺底部有稀疏濕性羅音,未見其他異常病變。就診時病已逾16個月,咯痰不多而色白,納食正常,舌苔薄白,脈象弦細。處方:茯苓15克,桂枝6克,白朮9克,甘草3克,服藥3劑症大減,服6劑咳止,尿遺亦愈。

重要文獻摘要


《傷寒論》:“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