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葫蘆
苦葫蘆
苦葫蘆又名苦瓠、葯壺盧、老柄葫蘆、亞腰葫蘆、小葫蘆。屬於葫蘆科。葫蘆瓜在生長過程中受異常氣候及土壤等因素影響,發生變異,變成攜帶苦味基因的苦葫蘆瓜。苦葫蘆瓜中含有鹼糖甙毒素,這是一種植物毒素,加熱后不易被破壞,會引發食物中毒。
苦瓠瓜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毒素,且毒素加熱后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誤食苦瓠瓜數小時后輕度中毒會發生口乾、頭昏、噁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癥狀,體溫多正常,中毒患者還很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
苷毒素,這種毒素受熱不易破壞分解,食用糖苷毒素含量較高的瓠瓜可引致食物中毒。中毒時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主要通過催吐、利尿和對症處理,可以多喝濃茶。廣西及國內其他省份曾經發生過多起類似的中毒事件。所以,市民進食時發現瓠瓜有苦味就不要食用,以免造成中毒。
苦瓠瓜與甜瓠瓜在外形上不好鑒別,但許多苦瓠瓜的形狀像白熾燈泡,有些外表凸凹不平,含有鹼糖甙毒素,具有黃蓮般的苦味,因此,提醒廣大市民和相關單位在購買葫蘆瓜時務必要睜大眼睛,注意辨別,不要購買形狀如白熾燈泡、外形凸凹不平的瓠瓜,在加工、烹制瓠瓜前應用舌尖舔嘗有無苦味,若有苦味不能食用。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就近去醫院治療。
葫蘆瓜其實就是瓠瓜的俗稱,其中的苦瓠瓜與平時作為蔬菜食用的甜瓠瓜外形相似,其特點是味苦且含有糖。
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軟毛;卷鬚有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形,長10~40厘米,寬與長略相等,有2~4淺裂,先端短尖或鈍圓,邊緣具不規則波狀短齒,基部心形,葉兩面均被軟毛;葉柄很長,頂端具腺齒2枚。花雌雄同株,單生;雄花有長柄,較葉柄更長,雌花柄較短;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廣卵形;雄花花蕊3,花藥結合,一葯具1室,另二葯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初時被柔毛,淡綠色,熟后外殼變硬,光滑,呈白色或黃色,上下有兩個不等的果室,上室較下室稍小,中間細縮如腰。種子白色,扁平,倒卵狀長橢圓形。花期7~8月。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入葯時,其莖、葉、花、種子、陳舊的老熱果皮,作苦壺盧蔓、苦瓠葉、苦壺盧花、苦壺盧子、陳壺盧瓢。葫蘆均作壺盧。
苦葫蘆工藝品,又名匏器,葫蘆器,是一種將天然美與手工藝合為一體的傳統工藝品。最早是宮廷盛水用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為皇宮貴族裝飾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藝也隨之受到皇家重視,製作工藝日漸精巧,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出現了筆筒、花插、杯、碗、蟈蟈籠、蛐蛐罐等式樣新奇,紋飾豐富的匏器。
其中一些宮廷制的匏器還被作為珍貴的禮品用以賞賜王公貴族和外國嘉賓使臣。清代中期后,火畫、壓花、刀刻等制匏工藝相繼出現,這類作品均是以天然亞腰葫蘆為主,姿態橫生,境界各異,極具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