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管理
國有資本管理
國有資本管理主要內容包括核定、布局、規劃出版社國有資本。
國有資本管理參與出版社企業制度改革,負責國有資本的設置,特別是公司制改組中國有資產折股和國有股權的設置與管理;監管國有資本的增加和減少變動事宜;制定國有資本保全和增值的原則;實施出版社資產重組中的產權變動及其財務狀況變化、企業合併分立,對外投資、轉讓、質押擔保、國有股減持、關閉破產等國有資本的變動管理;明確籌資和投資的報批程序和執行中的管理原則。
一、以產權關係為紐帶
國家具有雙重經濟職能:一是社會經濟管理職能,二是國有資本所有者職能。作為國有資本管理的主體,國家行使的是與社會經濟管理職能不一樣的職能。此時,國家是以資本所有者的身份出現,對國有資奉佔有使用者的管理依據是資本所有權。這種以資本所有者為基礎的管理具有以下特點:(1)不具有超經濟強制性,所有者與資本經營者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所有者只能通過經濟手段調控資奉佔有者、使用者、經營者的行為;(2)所有權約束必須滲入企業內部,以所有權為基礎的國有資本管理必須在企業內建立起有效的所有權約束機制,必須運用公司制產權機制來規範國家和企業以及經營者之間的關係,國家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權益,包括重大決策、投資收益和經營者選擇。以資本所有權為基礎進行國有資本管理是國有企業進行真正股份制改造的客觀要求。在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必須合理界定資本所有者、經營使用者的權益,明確各自的職責,才能既保證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又使經營者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而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
二、以價值形式為主
與一般性的經濟管理如企業管理不同,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國有資本管理應不拘泥於對資產實物形態的管理,而應該注重資產價值形態的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本管理應從過去的強調資產實物形態的管理轉向強調資產價值形態的管理。原因在於:(1)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現代企業制度的內涵之一就是自主經營。因此對企業佔用的國有資本,多少用於固定資產,多少用於流動資產,應由企業根據實際需要自主決定,國家作為國有資本的所有者只能從價值形態對國有資本實行總量控制。只有採取價值形態的管理方式,才能既保證國有資本價值的完整和增值,又真正做到企業對資本的自主經營,有利於擴大企業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2)在國有資本存量配置格局方面,傳統的國有資本實物化管理方法,使國有資本存量流不動、盤不活,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之間無法進行國有資本的存量調整。而只有對國有資本實行價值化管理,才能使國有資本的合理流動與戰略調整成為可能,通過資本及產權的轉讓與交易,實現國有資本的優化配置。
三、以會計統計信息為基礎
國有資本管理的基礎是信息,特別是全面、系統、綜合的會計信息。了解和掌握國有資本信息,對於國家而言,是其進行決策和開展國有資本管理活動的基本依據。同時,國有資本管理機制的建立也有利於產生充分會計信息,國有資本的經營者及社會有關方面則存在著這方面的信息服務需求。因此,國有資本管理的重要任務是探索建立科學、規範的企業會計信息統計和績效評價工作體系,充分利用企業的會計信息,加強會計信息分析,為財政乃至國家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提供政策依據,使國有資本管理逐步走向現代化、信息化。會計信息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中的國有資本管理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國有資本存量管理。國有資本存量管理的環節和內容包括財產清查、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等。而在各環節中都離不開會計信息或會計信息在各環節都發揮重要作用。從整個國有企業改制現狀看,影響國有資本存量的各環節都不同程度存在問題,而各種問題的出現,都不同程度的與會計信息有關。如果不真正重視會計信息,或從根本上解決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將無法搞清國有資本存量與布局。(2)國有資本配置管理。國有資本管理的目標是使國有資本增值和提高國有資本的控制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合理配置國有資本是十分關鍵的,無論從宏觀上還是從微觀上看都是如此。進行國有資本優化配置,必須重視和利用會計信息,正確評價國有資本經營績效,促使國有資本向效益高的行業、地區和產品流動。(3)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國有資本收益是國有資本管理的重要內容。資本使用的目的在於創造價值,國有資本也不例外。只有資本收益不斷增加,才能擴大再生產,提高綜合國力。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包括國有資本收益確認,國有資本收益分配和國有資本收益收繳等項內容。會計信息在各項國有資本收益管理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國有資本收益確認過程實質是會計信息處理過程。會計信息既是收益分配的基礎,同時也是收益分配結果的反映。要實現國有資本收益足額及時收繳,在會計信息上就應充分揭示應繳國有資本收益。
國有資本管理應遵循的原則可以分為一般原則和具體原則。一般原則是建立國有資本管理體系,劃分各層次管理職能應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分開”;具體原則是國有資奉管理具體管理工作中應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強調”。
一、國有資本管理的一般原則
國有資本管理的一般原則可以歸納為“五個分開”,包括:
1.政府的社會經濟管理職能和國有資本所有者職能分開。在我國擁有巨大國有資本的情況下,這種分開尤為必要,而且在最高行政機構——國務院就應該分開。政府在經濟管理方面具有社會經濟管理和國有資本所有者管理兩種職能。前者是憑藉政權,以國家行政管理者身份對全社會各種經濟成分的管理,包括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其政策基礎是全社會利益的最大化,目的是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健康有序地進行;後者是憑藉所有者身份對國有資本的管理,包括制定國有資本政策法規並監督實施、國有資本的配置和重組、選擇經營者、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指標確定與考核等,其政策基礎是國有資本權益的最大化,目的是搞好國有經濟並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因此這兩種職能是類型完全不同的兩種管理活動。因此,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中對國有資本進行管理,必須在政府層面上明確劃分這兩種職能,具體表現在:(1)機構分設,使履行這兩種職能的政府機構分離;(2)預算分列,使國有資本金預算與政府公共預算分列;(3)投貸分開,使國有資本投資與國有銀行信貸分離;(4)利稅分流,使國有資本投資收益與國家稅收分開。
2.政府財政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分開。政府財政預算的基礎應該是國民經濟總體財政收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以國有資本投資與收益為基礎編製的。國有資本預算是國家財政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3.國有資本所有者的所有權與這些資本的經營權分開。國有資本管理體系應包括兩個子系統:國有資本所有權專職管理系統和國有資本專職營運系統。前者是高層次的國有資本管理部門;後者是經前者授權或委託的專職經營國有資本的企業性組織。國有資本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分開是現代企業處理產權關係的一條原則。根據這條原則,各級政府成立的國有資本營運機構只能以出資者的身份,按其投入企業的國有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權益,即資產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經營者等權利。而國有資本營運機構投資控股的基層企業則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實體。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股份制改造,並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法人治理機構。
4.政企分開。這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國有資本營運系統要將目前還大量由企業承擔的政府性職能和社會性職能剝離出去;另一方面,政府各有關部門應儘快將本屬於企業的功能歸還給企業,為企業創造一個基礎條件,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競爭行為的主體。
5.中央管理職權與地方管理職權分開。中央、省、市各級國有資本管理部門對各自所有的國有資本管理負責,並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國有資本所有者的權利。我國的國有資本屬於全民所有,其所有權主體只能是全體人民。由於全民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可能直接行使其對國有資本的所有權,而只能由其法定代表組織全國人大委託給中央政府代理。要使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級政府(主要是省、地市兩級)的國有資本管理機構真正對其國有資本增值負責,必須給予其相應的職能與權利。
二、國有資本管理的具體原則
國有資本管理的具體原則是國有資本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可以將其歸納為“五個強調”。
1.強調實行動態管理。十五大后,國有資本在所有制方面的生存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經濟成份與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並存,必然要求國有資本同其他各類資本相融合,因此,必須對國有資本與其他非國有資本的融合過程進行管理,特別是對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過程進行管理。
2.強調進行股權管理。我國經濟運行的模式屬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本運行的核心是產權問題,其表現形式主要是股權方式,因此,國有資本管理主要表現為股權管理,有關股權的確認、登記、變化及其相關問題的管理成了國有資本日常管理的基礎工作。
3.強調集中管理權力。應取消一些行業管理部門,同時削弱一些行業的直接管理職能,將原有分散於各行業部門的國有資本管理權力,集中於獨立的國有資本管理部門或機構。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各層次部門間國有資本管理職權的交叉與摩擦,提高國有資本管理的效率與質量。
4.強調國有資本管理工作應適應企業組織形式和企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企業組織形式的集團化、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經營方式由產品經營為主向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轉變等,都會對作為國有資本管理基礎的企業的政策和行為產生影響,這些變化在對國有資本進行管理時必須適時地加以考慮。
5.強調採用量化管理手段。要搞好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中的國有資本管理,國有產權管理部門就必須掌握包括國有資本營運機構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本營運等信息,特別是全面、系統、綜合的財務信息,注重量化管理。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有關國有產權管理的報告體系,包括產權登記、產權轉讓監管、產權變動分析報告制度、國有資本統計分析報告制度、國有資本經營效益分析報告制度;二是建立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體系,加強對國有資本營運機構以及國有企業的資本營運效益考核;三是建立國有資本預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