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

明朝文學家、藏書家

王印,字世昌,號裕吾,寧陵人,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文學家、藏書家。因寄養於寧陵喬姓,名喬胤(見《明史》),后恢復王姓。名系避諱雍正胤禛之諱,而改成印。“寄姓喬,複姓王,名系避書”(清光緒《寧陵縣誌·選舉志》)。

人物生平


他自幼聰慧,飽讀詩書,文思出眾。《千頃堂書目》卷三十“制誥類”:“喬胤,字世昌,萬曆戊子解元,己丑進士,寧陵人,刑科都給事中。”
王印中進士后,他被召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是明朝的儲備幹部,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王印后升任邢科都給事中。給事中,因給事殿中,常侍皇帝左右,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故名。該職掌諫諍、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品卑而權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製,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為正七品。王印的邢科都給事中,即主管邢科事務。

犯顏遭罷黜


從王印所任官職,可看出他仕途前景應很光明。然而,一場“芝麻官審狀元”案引發的“董范之變”,使明朝官場來了一場大地震,王印也因此受到牽連而被革職為民。
“董范之變”是萬曆黨爭大環境下的一次嚴重事件。在事件發展的初期,就具有社會政治運動的色彩。隨著范應期的自殺和彭應參、張應望被逮捕入獄,事件受到舉國關注。
此後事件愈演愈烈,一方面受冤屈的平民百姓聚集鳴冤,形成大規模民亂。後來蘇州府推官袁可立(今商丘睢縣人)審理此案,他“博收訟牒下各縣以殺其勢,徐取一、二倡亂者抵法”(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並勒令退還所佔田產以平民怨才算平息。
另一方面,在政府高層也有很多高級官員開始公開支持彭應參。其中包括刑部尚書趙煥、都給事中喬胤(即王印)、福建道御史章守誠、南京戶科給事中伍文煥等。他們不斷上疏為彭應參鳴冤,批評萬曆皇帝偏聽偏信,其中多位官員因此而被革職或罰俸。《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三“王汝訓傳”:“尚書孫丕揚、都御史衷貞吉等引罪,且論救。帝意未釋,謫救應參者給事中喬胤(王印)等於外。”
王印為彭應參鳴冤上疏,其略曰:“臣等參詳吳氏之兩疏,兼訪浙中之公論,而嘆服我后明見也。但事必核實,然後可以定罪;法必持平,然後可以服人。查據二臣所犯事迹,俱在彼中,若不行勘法司,無據以議罪,二臣有死而不服。況按臣奉簡書以代天子者,省方厥任匪輕,所關甚大。在按臣固不宜倚勢以作威;在明主當假權以行法,就使彭應參有罪,皇上俟勘明而加責可也。即不然,褫其職以候勘亦可也。遽以部民之單詞而系之,累累道途,使遠方士庶共相指目曰:‘此天子所使,持斧衣綉臨制我者,而一旦亦可以為徒隸也,毋乃不足以明威重,而非朝廷直吏彈壓一方之意乎!’”疏入,萬曆帝震怒,貶王印任亳州判官。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三月,因言官再彈劾,六科雖十三道疏救,但王印終被革職。《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三“王汝訓傳”:“言官訟汝訓、應參,亦及胤(王印),帝愈怒。疏入,輒重胤(王印)譴,至除名;而謫應望戍煙瘴,應參為民。”王印被一貶再貶,再貶山西靈邱尉后被除名。“六科十三道疏救,革職為民”(《清光緒〈寧陵縣誌·人物誌〉》)。
王印被貶時,萬曆己丑同榜同甲進士、書畫家董其昌有《送王裕吾黃門謫尉靈邱》(《皇明詩選》卷之十二為《送喬裕吾黃門》)詩:“汲孺在庭推直道,虞卿捐印見交情。”陳楚生《又》:“臘月朔風凍不禁,雲中積雪滿山陰。”(《清光緒〈寧陵縣誌·藝文志〉》)
王印歸里后,“年來草澤作閑人,長日持竿釣水濱”,仍關心政事,“卻笑夢忘身已逐,猶將尺疏叩楓宸”(王印《村居》)。但對自己所遭受的境遇抑憤難平,“猖狂薄譴荷君明,逐臣難罄叩閽情”(王印《答韻》);“百鍊不磨存勁骨,寸誠猶在剩丹心”。同時,他亦對朝廷失望,“君王猶厭狂愚甚,且莫臨軒薦賈生”(王印《送邑侯趙太初應召入都》)。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王印卒於家,年58歲。明光宗太昌元年(1620年),誥贈太僕寺少卿,中憲大夫。

黨爭歸故里


“董范之變”中,與王印同朝為官並站在一起的寧陵人呂坤,當時在京任刑部左侍郎。在處理該案的過程中,呂坤曾上疏救助受重處的大臣。明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二月十三日呂坤上“為儒臣極冤未雪,邪官毒焰愈熾,萬死投天,懇乞早賜伸理,以泄幽憤,以申明法事”題本。隨後又上《救張應望疏》,認為天威過重,懇乞明正法律。時任吏部尚書的孫丕揚(呂坤所屬陣營領導人)也與他同調,上疏救助。
“董范之變”中,呂坤此舉上疏,便和先後任首輔的申時行王錫爵產生了矛盾。因這二人是董份的門生,私人關係也緊密,申時行之子還以董份孫女為婦。而與呂坤交往的魏允貞、李三才鄒元標等,都與申時行有矛盾。王錫爵也曾和與呂坤交善的喬璧星,有由其子王衡而起的衝突。這些複雜的人事關係便印證了王印所說的,他和呂坤、楊東明被相繼罷黜,是與當時執政的矛盾所致。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呂坤稱疾乞休歸里。
王印在為楊東明著《青瑣藎言》撰序,提到了其間的人事關係:“彭侍御魯軒(指彭應參)遭譴罷,即聞有欲甘心公(指楊東明)與呂新吾司寇先生者,已而果然。蓋先是二三執政別有憾於侍御,欲借湖州事陷之,而吾三人力持不可,故相繼斥逐。”據王印判斷,彭應參被罷遣是導致他和呂坤、楊東明三人致仕的重要事件,而這正是“董范之變”的後果。呂坤在《自撰墓誌銘》中說的“在都四年,與董、范之議……惡之者中以奇禍,舉朝為危”,也就有了可落實的內容。
呂坤歸里后展修寧陵城,王印鼎力協助,他在《救命書書後》教化民眾:“先生多方代大家圖救性命,而大家反以為迂,豈不愚而可哀哉。”他還寫有《寄呂新吾先生書》及《救命書序》,並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修訂刻行呂坤《救命書》,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為呂坤《去偽齋文集》撰序(馬濤《呂坤評傳·呂坤簡表》)。

子孫承志


王印的子孫人才輩出,皆有名望。王印有王無逸、王無私二子。王無逸,字敬子,號耐園。明泰昌元年(1620年)拔貢,崇禎十年(1637年)授陝西白水縣知縣,創立明德書院,捐資買牛辟荒,修城郭、門樓,一邑大治。崇禎十三年(1640年),關中赤地千里,黃龍山小丑弄兵,夜半潛入,城陷。王無逸仍公服坐堂上,農民軍曉以大義令解散,不從。因呵罵之曰:“明天子威令不遠,將寸磔汝,且赤汝族,寧不畏法?”(清光緒《寧陵縣誌·人物誌》)竟激烈冒刃死。而他死之前一月,已遷升杭州郡司馬。其節慨忠烈詳載《白水志》。著作有《雞肋草心水堂詩》《關中別紀》。王無私,明例貢監。
王無逸有王、王玠二子。長子王,清順治元年恩貢,字弁伊,任偃師縣訓導,升封丘縣教諭、齊河縣丞,有子王讜褒(字梟盟,清康熙武舉,壬子科中式)。次子王玠,清順治八年恩貢,字介玉,有子王當世。
王當世,字遺叟,自號寒荷,明諸生,王印之曾孫。入清后隱居在寧陵南郊辟大雲草堂。杞縣秀才馬頎善繪畫,與王當世結交頗深,他曾在王的素絹一副素絹上繪畫淡墨枯竹瘦林,題云:“不敢以夏木濃陰污君素壁”(清宣統《寧陵縣誌·人物誌》),體現了當世高風亮節。他散文影響較大,其文汪洋浩瀚,氣勢雄渾,舒捲自如,有傳記《耐園王公傳》(清宣統《寧陵縣誌·藝文志》),彰其祖父王無逸忠孝之行,敘事生動。著作有《大雲堂詩集》6卷、《煙鬢亭詩集》、《茹櫱軒詩集》、《病奪庵詩集》、《仙橐園詞》1卷、《梅花書屋文集》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