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天后宮
舊州天后宮
舊州天后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舊州鎮西下街南側的一處清代古建築,又名福建會館。始建於道光十七年(1837),咸豐五年(1855)毀於兵燹。光緒九年(1883)重建,二十七年(1901)擴建。坐南向北。原有牌樓大門、戲樓、前兩廂、正殿、后兩廂、後殿等。高封火牆圍護,佔地1202平方米。現存正殿、兩廂、後殿等,建築面積519平方米。正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6.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6.9米,穿斗式硬山青瓦頂。後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6.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2.2米,穿斗式硬山青瓦頂。(參見民國《黃平縣誌》、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黃平縣誌》)
舊州天后宮位於舊州鎮西下街,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咸豐五年(1855)毀於兵火,光緒二十七年(1901)重建。
天后宮四周圍砌高風火牆,佔地1220平方米,前牆靠西建有牌坊,坊前置石獅一對,已毀,今存兩殿及廂房4間,前殿距前牆23.8米,系單檐硬山布瓦頂抬梁穿斗混合式建築,前有軒廊,面闊3間,16.3米,通進深厚6.9米。裝修與仁壽宮相同,內檐裝修已非原貌,殿內有藻井,其下架梁為明袱,後殿與前殿形式略同,面闊16.5米,通進深12.2米。殿內架梁露明、斷面砍削規整,駝峰有雕飾,後殿前後兩側,各有單坡面廂房1間,闊4.13米,深3.8米。倚后牆,有石砌花台一座。
天后宮為福建省會館,主祀海神天后。相傳宋代福建莆田湄洲林氏之女,死後“顯應”海上,元至元年間封神號為“天妃”后,清康熙十九年(1680)統一台灣。閩人施琅以“天妃顯聖助戰”奏請,遂晉封號為“天后”。明代鄭和出使西洋以及民間商船出海,航前均祭祀此神;沿海地區亦多建廟以祀。舊州天后宮現有兩殿規制壯麗,構架完好,是縣境今存較好的古建築之一。被列為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舊州古鎮的天后宮,又叫媽祖廟,它與我國其他沿海城市以及東南亞各國的媽祖廟一樣,都是供奉一位女神,這位女神就是天后。
天后原名林默,是宋代福建湄州蒲田縣賢良港出生的一名普通漁家女子,傳說林默自幼聰慧,15歲便精通醫術為人治病,行善濟人,甚至終生不嫁。她熟諳水性,經常渡海救助遇險船工和漁民,被人們尊稱為神女。最後在一次救海的途中不幸身亡,年僅28歲。她死後被人們奉為神祗,立祠供奉,尊稱媽祖,后經宋、元、明、清各代朝廷敕封,加封天妃、天后,成為人們信仰的神,雖然一千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沒有忘記她,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她的愛心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舊州天后宮又叫福建會館,是由在舊州經商的福建人共同捐資修建的,作為祭祀海神天后、舉行酬神演出及聚會娛樂的場所,每逢天妃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還舉行規模盛大的各種活動。舊州天后宮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后遭損毀,於光緒九年重建,光緒二十七年擴建,佔地面積1228平方米,為單檐硬山頂木構建築,現存兩殿及廂樓四間,1989年被黃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包括天后宮在內的舊州鎮古建築群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整個黔東南州,天后宮僅有兩座-鎮遠和舊州。鎮遠天后宮以精緻典雅見長,舊州天后宮則以宏偉壯麗聞名。紅軍長征經過舊州時,天后宮還作為當時紅軍的臨時醫院。
天后宮的天花板上面還有個向上拱的構件叫做藻井,它具有徽派建築的典型風格,藻井一般有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多角形等,天后宮的這個藻井是八角的,叫八角疊澀藻井,藻井通常設在佛像頭頂或大殿的天花板上,除了承重、裝飾的作用外,它還取五行以水克火之意,具有防止火災的含義。
在天后宮的後壁的牆磚上面的文字是“天后宮”,旁邊小字是“辛丑重修”,重修用的磚上,文字是反體的,表示與初建的不同,有生生不息的含義。磚上的文字,在古建築中製作工藝稱為模印,就是利用模子把文字印在上面,內容包括各種圖案、工匠的名稱、燒制日期等。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防偽措施吧。文字凹進去的,叫陰文,像天后宮這種文字凸出來的,則叫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