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氏莊園的結果 展開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邯鄲峰峰王氏莊園
王氏莊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莊園,始建於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腰山鎮,是王氏先祖王錫袞所建,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
王氏莊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將軍府邸和鉅賈的豪門巨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莊園建築既不同於皇宮官府,又不同於一般民居,是我國北方居民建築得極品。故有“皇家建築看故宮,民間建築看腰山(王家)”之說。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是中國古建築史上一處罕見的超規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築群。莊園總佔地面積279畝,房屋1000多間,作為核心建築群的“仁和堂”是一個由10個四合院組成的大套院,成為異常珍貴的古建文物。莊園文化蘊含豐富,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又是一處難得的影視拍攝基地,從建國以來已先後拍攝《野火春風斗古城》、《天下第一樓》等多部電影電視劇。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級景區。
王氏莊園
清順治元年,王錫袞一家人從龍入關。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王錫袞受封於京西南的保定腰山,其因受封圈佔了周邊州縣大量土地。後來,王錫袞利用圈佔的土地,發展農業、廣收地租、創建莊園、開辦醬園、設立商號。
經過王家幾代人的努力,在腰山陸續建起了成套莊園12處,從南到北計有南園、尚禮堂、尊義堂三部分建築群體。現保存完整的名為“南園”,莊園內部以道為界,分南北兩部分,北部為建築區,南部為場院,場院外圍輔以護庄溝和院牆。莊園現存建築東路二進院落,中路為四進院落,西路僅存一進院落,稱鋪子院。各路門的左右置更房兩間。莊園每進均置垂花門,門首精工雕刻覆蓮垂花,青石雕成的抱鼓相對而設。正門外置影壁一座,長12米,高6米,壁座以石灰石精工雕琢成須彌座式樣,據載,僅這座影壁就耗費白銀一千兩。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主要建築布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內有東西排列四合院兩排,四合院各院前後貫通,左右相連。整座建築以灰色調為主,古樸大方,給人以莊重典雅的感覺。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建築上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她精美的雕刻,這些雕刻有磚雕、石雕和木雕,內容全部以“福、祿、壽”為主題,通過所雕物體的諧音來組成吉祥的祝福。在王錫袞的住處仁和堂,二進院磚雕十分出色,正廳西墀頭磚雕是人物、牡丹、桂圓、獅子和金錢豹,營造的是動物和人和諧相處、大富貴、大團圓的極樂境界,下邊角柱雕刻有13個小動物,上部有“馬上封侯”、“輩輩封侯”,下部有老虎、金錢豹、壁虎、白菜、蟈蟈,意為傾國之財,松樹上雕刻出了質感,松針陰陽相背,異常講究;正廳東墀頭磚雕,有人正在拉弓射箭,有公雞正在打鳴,意為功成名就,下邊角柱石雕刻有“三羊開泰”。
有關專家考察后認為,王氏莊園屬於北方四合院範疇,仿北京王爺府建造的,它既不同於山西喬家大院,又不同於廣東客家民居。王氏莊園建築技巧也很高超,譬如說磨磚對縫的運用,當年磨磚要求外大里小,裡面抹灰,外面嚴絲合縫,為了粘結牢固,白灰膏里還摻入了雞蛋清和糯米汁。仁和堂正門對面的大照壁,就全部是磨磚對縫的工藝,長約9米,這麼大的照壁在中國北方的民居中十分罕見。這裡還是一部近代史的直觀教科書,王氏家族和莊園的興衰,折射了一個時代和一個民族的興衰;這裡還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民俗博物館,房屋建制、裝飾運用、生活場景,都凸顯了封建社會大家族的禮教習俗。
她不僅是研究清代民風民俗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近年還成了影視拍攝景地,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天下第一樓》、《風雲初記》、《大決戰》,電視劇《熱土》、《青春之歌》、《天下糧倉》中很多場景在此地拍攝。
王氏莊園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是一處典型的具有園林風貌並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建群體。
目前修復開放的南園部分,其建築格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是四世同堂的大院子。內有東西排列的四合院兩排,九個套院,一百餘間房屋建築組成。西路“仁和堂”四進院是老主人王錫袞的住宅區;東路“夢和堂”三進院是王錫索三兒子王佩的住宅區。
四合院各院落前後貫通,左右相連,四進院正院九個門全在條縱軸線上,一進院落的所有門廊僅在一條橫軸線上。其規制由南而北依次是:商號、庭房、腰房(家廟)、底房(庫房);左右計有書房、伙房、長丁屋、更房等。兩路中間的大院叫榕花院,是家人舉行大型活動的場地和戲樓所在地。院內東西“槐蔭道”兩旁古槐參天,遮雲蔽日。道北排列正門、側門各兩座。“仁和堂”正門外建有影壁一座,壁座以石灰石精工雕琢成須彌座式樣,還有虎皮紋上馬石一對。莊園主要建築立下近一米高的直壁式青石台基上,台基高三至五階不等。院內方磚墁地其形製為單檐硬山灰布瓦頂,抬梁式木構架。建築色調以灰色為主,古樸大方。磚、石、木雕精妙古典,給人以莊重典雅之感,在我國北方不可多得。
在莊園高牆內分佈有多套宅院,命名為“堂”。整個莊園布局由北往南三道內街隔成四大部分,依次為北園、中園、南園、場院。莊園建成之時,總建築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成套莊園3處50多套宅院,房屋500餘間。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是具有中國北方典型特徵的古代民居,它採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築規制,並大膽創新,體現了獨特的建築個性,是中國北方民居建築文化的大觀園。
王氏莊園
王錫袞祖居遼寧省鐵嶺市南關,屬滿洲八旗中的正黃旗武官。其先祖王杲本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外祖父,官居大明王朝建州右衛指揮使,威震一方。其後人追隨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展開和明朝的鬥爭,後來又追隨清世祖皇太極征戰四方,衝鋒陷陣。王錫袞從軍后始隨多爾袞,屢建戰功。
清順治元年,王錫袞一家人從龍入關。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王錫袞受封於京西南的保定腰山,其因受封圈佔了周邊州縣大量土地。後來,王錫袞利用受封圈佔的土地,發展農業、廣收地租、創建莊園、設立商號、開辦油坊、醬園。隨後的王家幾代人,代代精英,繼續苦心經營運作,大力發展創辦家農商兼營,積累了巨額財富,繼續大興土木廣建莊園,為修建莊園提供了雄厚財力。鼎盛時期的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是個高牆圍護的城堡,有成套住宅50餘套,各類房屋500多間,莊園佔地近300畝。當時收租範圍更是達到保定的定州、滿城、蠡縣、高陽、博野等地,其商號遍布保定、北京、天津、內蒙、新疆及江、浙等地。從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到1948年土地改革前,無論三百年的滄桑如何變化,腰山王氏莊園一直是當地的豪門巨宅,富甲一方。
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將軍府邸兼鉅賈的豪門巨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莊園
大慈閣香油
大慈閣香油概況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
大慈閣香油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大慈閣禪院內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乾隆皇帝途經保定時,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香油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秉承古寺悠久歷史,大慈閣香油選料上乘、做工嚴謹,以精選芝麻為原料,利用小石磨採用特殊工藝加工製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樸風味。大慈閣香油“觀其色如琥珀,聞其香則沖鼻,饋親友為上禮”。
大慈閣香油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秀的內在品質飽經歲月洗禮,歷代薪火相傳,成為古城保定傳統素食文化之瑰寶。
大慈閣香油歷史
大慈閣香油坊歷史悠久,據載始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一直以來,大慈閣香油有“觀其色如琥珀,聞其香則沖鼻,饋親友為上禮”、“秉古寺之遺風,傳莊園之佳肴”之說。
這“秉古寺之遺風,傳莊園之佳肴”很容易引發人們探究的興緻。這古寺是哪座寺廟?這莊園又是哪座莊園?這古寺和莊園今猶在否?這香油與古寺和莊園又有怎樣的聯繫,這裡面又有怎樣的故事?
經考證,這裡說的古寺就是保定大慈閣(也叫真覺禪寺),莊園就是保定腰山王氏莊園。
清代王錫袞受封於保定府后,開始在保定腰山建造王氏莊園。當時,在莊園后廚有一位姓何的小夥子,精明強幹,手腳利索,白案紅案都很在行,技藝與眾不同。每天飯菜花樣層出,味道鮮嫩清香,老幼皆宜,眾人不免交口稱讚。王錫袞一家久居關外,長年戎馬生涯,無暇過多顧及飲食,再加之東北天寒地凍,食品種類不多,難得消受這中原內地的珍饈美味。何姓小夥子靠其出類拔萃的后廚技藝,甚得莊園主人喜歡,很快便當上了伙房的掌勺大師傅。
一日,王錫袞與管家談起后廚事,管家告訴他飯菜之所以味道獨特,除了菜品精細外,還緣於何姓小夥子用的小磨香油味道獨特。等到王錫袞把何姓小夥子叫到跟前問起這香油技藝的來歷,沒想到小夥子面露難色,幾番欲言又止。精明的王錫袞覺得這裡面定有隱情,經多方開導和一再追問,小夥子才吞吞吐吐述說起來。
原來,這何姓小夥子祖居易州,其祖先何伯祥曾經在元朝為官。在金朝末年,國勢日衰,河北一帶盜寇蜂起,局勢混亂。家在定興的張柔乘機聚眾結寨,招兵買馬,建立隊伍,族黨壯士紛紛響附,勢力很快擴大。他的行為和勢力引起金國中都經略使苗道潤的注意和讚賞,發現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招為朝庭所用,先是任命他為定興縣令,不久又提拔為青州防禦使。而此時,何姓小夥子的先祖何伯祥就在苗道潤麾下。後來,苗道潤被其副將賈瑀陷害,張柔怒傳檄苗道潤的部下,發誓為他復仇,這位何伯祥想方設法得到苗道潤所佩的金虎符,並把它進獻給張柔。於是,眾人就推舉張柔代行苗道潤的職權,這位何伯祥也一直跟隨張柔南征北戰。
蒙古兵出紫荊口,張柔率所部於狼牙嶺迎擊,馬倒被俘。蒙古人知道張柔的重大價值。遂許諾承認和保留張柔在金朝時的所有職務和級別,繼續維持他在河北一帶原有的“世侯”地位,對轄區繼續進行統治和擴充。即集軍事、行政、財政、監察等大權於一身。世侯的權力可以父去子繼,兄終弟及。在自己封地內還可以開設幕府,招賢納士。
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已被元蒙提拔為保州都元帥的張柔感到滿城臨近西山,地區狹小,又位置偏僻,對加強東部、南部廣大地區的統治和進一步發展壯大勢力很不方便。而東面的保州城,地處平原,又為南北要塞,戰略地位顯然要比滿城重要得多。這年春天,張柔移鎮保州,走進順天府這座荒蕪之城。他看好這塊風水寶地,開始了對保州城的重建和復興工作。由於工程浩大,費時長達數十年之久,動用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參加施工的勞力,除了軍隊、當地民夫之外,還有大批從南方來的工匠藝人。許多文人才俊因戰亂外逃,張柔就招賢納士,用為府中幕僚,幫助他運籌謀划。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元好問撰寫的《順天府營建記》和文學家郝經寫的《臨猗亭記略》中都記載了重建后的保州城,規模空前,氣勢宏大,幽美宜人。在保州營建的過程中,恢復和新建15座佛寺,11座道院,4座神祠。重點創建了大慈閣,元好問《順天府營建記》說:“獨大慈閣出侯新意,尤為殊勝,金碧燦然,高出空際,唯燕中仁王佛壇成於國力,可等而上之耳。”大慈閣為官方寺廟,不同於普通寺廟。當時,何伯祥帶領部隊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經參與了大慈閣等寺廟的建築工作,並出任管理大慈閣等寺廟的官吏。
在元蒙時代,僧侶、道徒皆享有政治與經濟上的特殊優遇,寺廟可以獲取土地及經營射利。故此,大慈閣所有不僅限於土地、山林川澤,還兼營窖冶、作坊、典庫、浴堂、店舍、棧場等商業與手工業。在眾多行業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閣名下經營的香油坊最為出名。其香油味道獨特,特色鮮明,久而久之,民間便呼其為大慈閣香油。
元朝滅亡后,明朝建立,鑒於何姓家族在元朝為官的經歷,為逃避打擊,他們在無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農村躲避災難。家道中落後的何姓家族,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樸實觀念,一直傳承著小磨香油的技藝,在鄉間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於連年戰亂,何姓家族也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何姓小夥子為生活所迫只好投奔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成為莊園傭工。
王錫袞聽完這何姓小夥子的一番表述,不禁唏噓不已,世事無常,風雲變幻!同時,王錫袞從他的經歷中發現了商機,香油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大有可為,也開始更多的關照何姓小夥子。王氏莊園發展很快,等到開始籌備香油坊時,已經人到中年的這位何姓小夥子自然而然成為大慈閣香油坊的大掌柜。
日月既往,不可復追。但保定腰山王氏莊園秉承的大慈閣香油卻歷代薪火相傳,雖歲月滄桑變遷,但其古樸風味依舊飄香!
大慈閣素麵
大慈閣素麵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大慈閣禪院的齋堂,距今已有近八百年歷史。大慈閣素麵起源於大慈閣禪院,傳承於腰山王氏莊園。
大慈閣素麵屬於佛素範疇,即寺廟裡的素齋,注重清淡、善巧。
大慈閣素麵有養眼之面、開胃之面、印心之面之美稱。
養眼之面:面相好是大慈閣素麵首個標準,大慈閣素麵強調外觀擺型、顏色搭配。面白、湯棕,配上綠菜、番茄、香菇,增進食慾。
開胃之面:主要在湯料的熬制,俗話說:面在味,味在湯,湯顯功。味道即王道,麵湯要熬,輔以養生的枸杞、大棗、當歸、薑絲等味料,經過文武火數小時的交融煮制,輔料完全釋放湯中,濃醇深厚,形成大慈閣素麵獨具匠心之味!
印心之面:好面自有好滋味,大慈閣素麵之麵粉取自麥心而成,根根勁道爽滑,加之配以大慈閣自產的大慈閣香油、大慈閣麻醬做調味品其回味無窮!
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概況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成為保定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
大慈閣醬菜為傳統工藝醬制,做工精細、用料考究,其特點甜、咸、嫩、脆,醬香濃郁。
大慈閣醬菜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為保證口味純正,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品種眾多,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其形狀有條、絲、丁、角、塊、片,顏色呈醬黃色或金黃色。
上述各種醬菜可以簍裝、瓶裝、袋裝或再配以醬杏仁、醬核桃仁等輔菜製成什錦醬菜,其風味古樸,色、香、味、形具佳。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菜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始終保持著甜、咸、嫩、脆,醬香濃郁的老輩子口味。
大慈閣醬菜歷史
大慈閣醬園的創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部將、元朝易國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
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時任元朝保州都元帥的張柔移鎮保州(保定),開始對保州城的重建。當時,何伯祥帶領部隊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經參與了大慈閣等寺廟的建築工作,並出任管理大慈閣等寺廟的官吏。
在元蒙時代,僧侶、道徒皆享有政治與經濟上的特殊優遇,寺廟可以獲取土地及經營射利。故此,大慈閣所有不僅限於土地、山林川澤,還兼營窖冶、作坊、典庫、浴堂、店舍、棧場等商業與手工業。在眾多行業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閣名下經營的醬園尤為出名。其醬小菜甜、咸、嫩、脆,醬香濃郁,久而久之,民間便呼其醬園為大慈閣醬園,呼其醬小菜為大慈閣醬菜。
元朝滅亡后,明朝建立,鑒於何姓家族在元朝為官的經歷,為逃避打擊,他們在無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農村。家道中落後的何姓家族,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樸實觀念,一直傳承著大慈閣醬菜的技藝,在鄉間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於連年戰亂,何姓家族也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清順治四年,正黃旗武官王錫袞受封於保定腰山定居,並開始興建腰山王氏莊園,此時,何伯策的後裔憑著高超的廚藝也已成為王氏莊園伙房的大師傅。隨著腰山王氏莊園的興建,王錫袞帶領族人開始經商,同時,並特意設醬園腌制醬菜售賣。王氏族人創辦的“和”字商號遍布全國,他們把自己腌制的醬菜同其他貨物一併通過“和”字型大小行銷各地。由於王錫袞為人寬厚又深諳商道,“和”字型大小的生意如日中天。
清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特到當時在棉花種植、生產、紡織和加工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的腰山王氏莊園的棉行觀視。時值天氣燥熱,在用膳時乾隆皇帝食欲不振,這時王氏族人將自己腌制的醬菜呈上,乾隆皇帝食后甚喜,並對該醬菜獨有的鮮、甜、脆、嫩的口味大加讚賞,遂欽點王氏莊園的醬菜作為宮廷御膳。乾隆皇帝到大慈閣上香時,特將該醬菜作為素齋贈與僧眾。
歷史上記載的乾隆御題棉花圖,該棉花圖便是由當時的直隸總督方觀承以乾隆此次觀視王氏莊園棉行的種植、生產、紡織加工為背景組創而出的。
新中國成立后,為能讓更多的人品嘗到有著老輩子口味的大慈閣醬菜,大慈閣醬園的傳人本著尊重歷史才會對未來負責的態度親自主理秘方,並在太行山下種植了數百畝綠色良田,不僅在源頭上控制了醬菜選料的原始品質,而且還在腌制過程中一直採用傳統工藝保持了大慈閣醬菜既有的老輩子口味。
大慈閣醬園概況
一說起那條充滿老輩子味的諺語:“開門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想起了充滿醬味的老城生活和醬園作坊。
醬園業所經營的物資“醬、醋、鹽、油、米、面”樣樣都是人民日常所需。醬園前店后坊,外面銷售成品,內園手工製作,右面出售、面醬、醬菜、醬油、醋、腐乳、鹽等,左邊賣米、面。老百姓去一趟醬園店,可以買回大部分的日常飲食所需。“民以食為天”,吃是第一件大事,醬園業順應了百姓的需求,自然興旺。當然,也因經營優劣,經歷興衰成敗。
大慈閣醬園為坐北朝南的三開間青磚瓦房,並砌有高大的女兒牆,正面門楣有刻石“大慈閣醬園”五字,每當人們走到醬園門口,就能聞到醬菜飄出的特殊香味,店堂右醬左米,右稱濕櫃,左稱干櫃,濕櫃三眼大油缸在前,櫃檯上擺滿各式醬菜,店堂北牆上方掛著黑底金字“大慈閣醬園”的招牌。醬園的後園排滿幾百隻大醬缸,做好的醬菜、面醬、醬油上覆青石板蓋,晴則去蓋曝晒,雨則遮蓋防雨。
大慈閣醬園起源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乾隆年間曾被欽點為宮廷御膳,是我國最古老的醬園之一。這家醬園的創辦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部將、元朝易國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
保定許多醬園也大同小異,幾乎一個模式。醬園業佔了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眾多內容,成了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醬油又稱清醬,做醬油要頭年臘月貯存河水,保定的醬園多用一畝泉水,候伏日用。上好的黃豆在大鍋里蒸煮后,攪入麵粉,然後攤在席上曬到出醭,再放到鹽水缸里,在太陽下暴晒。生抽醬油要變成老抽,還要再曬兩三個月。製作醬油,主要就是伏曬。
醬園的創辦與經營都有它的巧妙構思,據說:經售鹽為制醬必需,醬可製成醬油,又可制醬菜;用米釀酒,用酒製作乳腐,乳腐又作豆腐乾;銷售面米、米釀酒、面制醬,樣樣連環搭配,原料統一採購,自製自銷,省去不少中介盤剝。
大多數醬園兼營糧食,其中還有個道理,那就是充分利用延擱資金,掌握價格規律,醬園業造貨期自每年四月起,此時購進大量豆麥等到八月份出貨銷售,所得現金不能擱起來,就趁農民糧食收割后必須如期用現金繳租完稅之機降價用剩餘資金收購糧食,翌年三四月青黃不接,糧價回升,又可出清存貨,趁新麥上市低價收進位醬原料。他們看清貨源行情,把握時機一進一出,利潤可觀。當然也非一順不變,經商風險時伏,一旦失策必然優勝劣汰,或經營者不能自律,一旦富裕起來,忘乎所以,奢侈揮霍虧空資金,自然會從商場上敗下陣來。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的確有其道理。為將帥者,乃三軍之魂也!商戶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不能丟了“魂”的!
大慈閣糕點
大慈閣糕點概況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糕點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創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麾下的部將何伯策。大慈閣糕點雖歷史久遠、世代相傳、味美色佳、獨具風味,但在歷史上最初只有皇帝、大臣、大慈閣僧眾等少數人才能享用。
大慈閣糕點有外用糕點、內用糕點兩大類,講究現吃現烤,味美色佳、獨具風味。
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贈、恩賞等。
內用糕點分為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宴席糕點、節用糕點五類,各類皆獨具特色。
應時糕點是根據花卉開放季節而製作,有春季的藤花餅、百合餅;夏季的薄荷餅、綠豆餅;秋季的菊花餅、桂花餅;冬季的蘿蔔餅、豆沙餅等。常年糕點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等。到門糕點是專作賓客上門款待用,如一口盅、棉花糖。宴席糕點是根據宴席的性質而做,如壽宴用“壽”字餅、“如意”餅等。節日糕點有元宵、月餅等。
大慈閣糕點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城保定傳統飲食文化中的瑰寶!
大慈閣糕點歷史
大慈閣糕點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創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麾下的部將何伯策。大慈閣糕點雖歷史久遠、世代相傳、味美色佳、獨具風味,但在歷史上最初只有皇帝、大臣、大慈閣僧眾等少數人才能享用。
南宋寶慶三年,已被元蒙提拔為保州都元帥的張柔移鎮保州(保定),開始了對保州城的重建和復興。由於工程浩大,參加施工的勞力,除了軍隊、當地民夫之外,還有大批從南方來的工匠藝人。許多文人才俊因戰亂外逃,張柔就招賢納士,用為府中幕僚,幫助他運籌謀划。
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元好問撰寫的《順天府營建記》和文學家郝經寫的《臨猗亭記略》中都記載了重建后的保州城,規模空前,氣勢宏大,幽美宜人。在保州營建的過程中,恢復和新建15座佛寺,11座道院,4座神祠。重點創建了大慈閣,元好問《順天府營建記》說:“獨大慈閣出侯新意,尤為殊勝,金碧燦然,高出空際,唯燕中仁王佛壇成於國力,可等而上之耳。”大慈閣為官方寺廟,不同於普通寺廟。當時,何伯祥帶領部隊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經參與了大慈閣等寺廟的建築工作,並出任管理大慈閣等寺廟的官吏。
在元蒙時代,僧侶、道徒皆享有政治與經濟上的特殊優遇,寺廟可以獲取土地及經營射利。故此,大慈閣所有不僅限於土地、山林川澤,還兼營窖冶、作坊、典庫、浴堂、店舍、棧場等商業與手工業。在眾多行業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閣名下經營的糕點鋪尤為出名,該糕點現吃現烤,其味美色佳、獨具風味。久而久之,民間便呼其為大慈閣糕點。
元朝滅亡后,明朝建立,鑒於何姓家族在元朝為官的經歷,為逃避打擊,他們在無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農村躲避災難。家道中落後的何姓家族,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樸實觀念,一直傳承著大慈閣糕點的技藝,在鄉間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於連年戰亂,何姓家族也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何姓小夥子為生活所迫只好投奔保定腰山王氏莊園成為莊園后廚傭工。何姓小夥子靠其出類拔萃的后廚技藝,甚得莊園主人王錫袞的喜歡。保定腰山王氏莊園發展很快,在開辦糕點鋪時,大慈閣糕點鋪的傳人何氏小伙自然而然成為糕點鋪大掌柜。
現今隨著世人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為使更多的人們能品嘗到大慈閣糕點,大慈閣糕點的傳人親自主理秘方、傳授技藝、培養人才,使這一歷史久遠的傳統風味糕點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大慈閣糕點是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古城保定飲食文化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