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2017年投用的國家級科技館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光學專業科技館,具有光學知識普及教育、光學發展史展示、光學科技成果展示、光學科技合作交流職能。總建築面積19604平方米,展覽教育用房面積8808平方米,總投資42000萬元。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的主題為“科技之光·引領未來”。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由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王大珩首度提出設想,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建立的大型光學科普基礎設施。首任館長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家騏,籌建工作技術專家組組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會林。坐落於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籌建單位是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現為亞太地區科技中心協會(ASPAC)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儀器儀錶學會、中國青少年輔導員協會、吉林省光學學會、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等行業及學術組織的團體會員;是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儀器儀錶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科普工作示範基地,長春市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長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春理工大學社會實踐基地。

歷史沿革


長春是中國現代光學事業的搖籃,擁有全國第一家光機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全國唯一以培養光學人才為目標的普通高校——長春理工大學(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今中國幾乎所有的光學研究機構都曾經是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分支或接受過它的援建。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長春在光學領域成體系的科研始於日本人在偽滿洲國創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解放後由王大珩等人以組建儀器館的名義進行接收並對偽滿洲時期的大量科研人員進行收編和管理,1957年正式更改為光學儀器所,即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前身。
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間,長春光機所先後劃分出或援建了西安光機所上海光機所蘇州醫工所等科研院所,光電科學技術由長春擴展到了全中國。在這一進程中,以王大珩院士為首的長春光機所管理者們為中國光學事業的發展付出了巨大心血。
可以說長春的光學研究歷程就是半部共和國光學研究史,正因為如此,中國光學技術館最終選址長春。

建館過程

2007年8月29日,王大珩、丁衡高周炳琨、母國光四位院士致函溫家寶總理,提出《關於建立中國光學科技館的建議》。9月2日得到溫總理的批示。
2008年3月14日,國家發改委根據溫總理的指示,回復王大珩等四位院士《關於建設光學科技館有關情況的復函》,肯定了光學科技館對“傳播光學科技知識、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帶動光電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原則同意建設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2009年7月31日,經過北京、上海、湖北、吉林、四川五省市的激烈競爭,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向吉林省發改委發出《關於建設中國光學科技館的復函》,原則同意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基礎上籌建中國光學科技館。11月9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建設方案省內論證會在長春理工大學召開。11月13日,長春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委託長春理工大學負責中國光學科技館籌建工作的函》,將光學科技館的籌建工作全權委託長春理工大學負責。
2009年12月7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建設方案論證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會上通過了《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建設方案》。
2011年3月1日,吉林省機構編製委員會下發《關於組建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籌備處)的通知》,明確了中國光學科技館為省政府直屬副廳級事業單位,由省政府委託長春理工大學代管。
2011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在建的國家級光學科學技術館冠名問題的復函》,吉林省長春市在建的國家級光學科學技術館館名可定為“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2012年4月5日,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布展施工開工儀式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舉行,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布展施工工程正式啟動。
2015年5月,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項目完成布展施工並逐步開放展館試運行。
2017年2月26日,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通過國家發改委項目驗收,正式對公眾開放。

秉承遺志

2007年12月以來,王大珩曾多次講道:“中國光學科技館,無論建在哪裡,都是全中國人民的光學科技館。希望整個光學界團結起來,齊心協力把中國光學科技館建設好,運行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科技館,充分體現王老的意願,以“科技之光、引領未來”為主題,集光學科技與科普的展示功能、光學科技信息儲存與研究功能、光學科技信息交流功能於一體,幫助廣大青少年和社會人群,在科學探索和創新中獲取知識、培養興趣,使其建設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光學科普教育中心、最重要的光學科技史展示中心、我國光科技成果的重要展示基地和光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基地。
王大珩先生於2011年不幸離世,建好光學館成為先生遺願之一。2017年2月26日是先生102年誕辰紀念日,光學館在這一天正式向社會開放,以告慰先生在天之靈。

建築布局


長春中國光科館館內設有奇妙之光、千年光輝、神州光華、光的探索、光的時代、光彩世界、光的未來7個常規展廳,1個軍工展廳,1個臨時展廳,1座4D影院,還有光學圖書館、光學實驗室、製作工作室、多功能廳,以及自主研發的1套流動光科館展品和2輛光學科普大篷車。
展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包括軍工展廳、臨時展廳。地上三層包括奇妙之光、千年光輝、光的時代、神州光華、光的探索、光彩世界、光的未來七個主展廳和光學圖書館、光學實驗室。全館共195個展項、684件展品,徵集了由46家單位及個人提供的展品480件。
展館以“觀察光的現象、探索光的本質、發展光學技術、回顧光學歷史、展望光學未來”為邏輯與展示動線,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向觀眾展現絢麗的光學現象、揭示由淺入深的光學原理及廣泛的光學技術應用。
館內的光學實驗室和光學圖書館,不定期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和培訓實驗活動,讓青少年朋友通過親自動手,探索光學微妙,加深對光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其中,光學圖書館以王大珩院士之名命名。

展出內容


截至2020年5月,光科館堅持科普資源研發與科普教育活動並重,自主研發展項“不可思議的‘色彩’”獲得“科技館發展獎展品獎”;創立OMI(Optical Musical Instruments)光學樂隊演繹全新光學科普表演形式;開發激光雕刻、激光內雕等光學特色科普課程;開展“光學小達人”、“小小講解員暑期體驗營”、“光學畫展”等品牌活動,服務觀眾超百萬人次;流動光科館已完成2站巡展;光學科普大篷車累計行程超過1.4萬公里,科普受眾超2萬人。
第一展廳:奇妙之光
奇妙之光——因為光的存在,人類才看到了世界。
展廳通過對各種奇妙光學現象的體驗,介紹光傳播、成像、色彩和人眼感知光的基本知識,使參觀者認識光的各種基本規律。
展品展項包括:光傳播的基本規律、光的各種成像規律、光的色彩和人眼感光等。
第二展廳:千年光輝
千年光輝——從古代到近現代,人類在探索光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展廳通過光學發展歷程中的史實,介紹人類從最初對光的認識到各領域對光的利用,使參觀者感受人類在科學發展進程中的探索精神,感受光對人類的意義。
展品展項包括:人類對光的原始崇拜、朦朧認識與早期利用、古今中外對光不斷探索的成就以及不斷探索光的規律和本質等。
第三展廳:神州光華
神州光華——幾代光學工作者的默默耕耘,讓中國光學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展廳通過展示建國后中國光學事業發展的各個關鍵階段,介紹中國光學的發展,使參觀者感受蘊含在史實中的光學精神及其在世界光學發展史上做出的傑出貢獻,了解我國光學研究對人類發展進程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
展品展項包括:激光技術及應用,彈道跟蹤測量技術,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系統,空間激光通信技術和天文望遠鏡系統等。
第四展廳:光的探索
——對光本質的探索,人類揭示了光的本質。
展廳通過對經典實驗的演示及原理介紹,使參觀者了解光是電磁波以及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知識。
展品展項包括:不尋常的世界,幾何光學,物理光學量子光學等。
第五展廳:光的時代
光的時代——對光學技術的創新與研究,迎來了光學發展的新時代。
展廳通過對光學重要技術的體驗,介紹光學技術的發展,讓參觀者感受到光學創新與飛速發展的步伐。
展品展項包括:光學材料與加工技術,光信息技術,成像與顯示技術,感測與探測技術等。
第六展廳:光彩世界
光彩世界——光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創造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光彩世界。
展廳通過對各種光學技術的體驗,介紹光學技術在軍事、工業、農業、交通、醫學、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體現光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展品展項包括:紅外偵查、光學遙感、光學工業、測繪之家、城市之眼、激光迷宮等。
第七展廳:光的未來
光的未來——現代光學技術,幫助人類實現各種未來夢想。
展廳通過各種光學前沿技術與美好景象的體驗,讓參觀者對未來充滿期待。內容包括能源之光、信息之光、生命之光和光之暢想四個主題。
展品展項包括:大型媒體秀、太陽能源的獲取與利用、激光能源的創造與利用、光子計算機、醫學助手和光學大科學裝置等。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坐落於長春市凈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東臨長影世紀城、凈月潭國家風景名勝區,北眺凈月大學城,是長春市休閑旅遊、文化教育核心區域。

開放時間

開館時間:周三至周日9:00-15:30
閉館時間:周一至周二(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