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外道書

藏外道書

藏外道書,顧名思義,"道"指道教,"藏"指正宗道藏,"藏外道書"就是正宗道藏以外指道教典籍總集。

內容簡介


除《道藏輯要》收了一些藏外道經,民國年間著名道教學者守一子丁福保所編《道藏精華錄》也收了一些藏外道經。台灣學者蕭天石自五十年代搜集道書,主編《道藏精華》,所收書以藏外道經為主,達到八百餘種。美國學者薩梭編輯《庄林續道藏》,輯錄了相當多的台灣符 科儀道經,其中多為手抄秘本。到1994年底,巴蜀書社出了36冊《藏外道書》,稱為「新續道教經典總集」,為《正統道藏》之後編輯刊行的規模最大的一種道教叢書。
《藏外道書》,大型道教叢書,16開36大冊,共收集《道藏》未收道教經籍和著述991種,由巴蜀書社先後於1992年和1994年編纂出版。是中國國家“八五”重點圖書出版計畫項目、中國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計畫重點項目。曾被評為1992年度四川省優秀圖書,曾獲1992-1993年全國古籍優秀圖書獎二等獎。
《藏外道書》薈粹了明代正統和萬曆年間編成的《道藏》和《續道藏》未收的道書,以及自明萬曆以後至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各種道書。更可貴的是收編了一些道書中之稀世孤本和海內珍本,如:《太清風露經》、《天罡玄秘都雷法》、《大成金書》、《玉笈金箱》等。由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等主編,其分類不再依《道藏》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傳統,而分為古佚道書類、經典類、教理教義類、攝養類、戒律善書類、儀範類、傳記神仙類、宮觀地誌類、文藝類、目錄類、其他等十一類。為《正統道藏》之後編輯刊行的規模最大的一種道教叢書,其中所收,有的是海內孤本,有的是稀見本,有的從未刊行,文獻價值很高。
《藏外道書》彙集的道教典籍,大致包括六類:
一、新發現的明代以前成書而《道藏》未收道書,例如,北京圖書館收藏的孤本《太清風露經》,據考證是世存惟一的元代《道藏》的刊本,《道藏闕經目錄》就已收錄此經名,可知在明代此經已闕。馬王堆考古發現的帛書《老子》甲乙本以及黃老道系的部分經典,等等;
二、明代以後產生的道教經籍,例如,清代全真龍門派第十一代高道劉一明的《道書十二種》,書名十二,其實內有道書二十餘種之多,此書對於清代和民國以來的道教曾經有過很大的影響。清代另一名高道閔小艮的《古書隱樓叢書》,內輯道書三十餘種,對於清代江南道教有相當的影響;
三、明代以後只在道教內部秘傳的經籍,例如,明代龍虎山高道周思德編纂的《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簡稱大成金書),據台灣學者研究,此書存世僅兩部,收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台北中央圖書館,《藏外道書》編委會依靠編委的共同努力,將上海圖書館的藏本公諸於世。《廣成儀制》是全真龍門派科儀經書的彙集,一向收藏於四川青城山,從未傳世,原書也似未定稿。《藏外道書》得到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圓天大師的支持,也將《廣成儀制》配齊刊出;
四、明清時期成書的大量道教宮觀山志和道教文藝作品,例如,《龍虎山志》十六卷、《茅山全志》十四卷、《華岳志》八卷和《合皂山志》上下卷等,閣皂山原是道教靈寶派的祖庭,明清時期的三山符錄之一,《合皂山志》世所罕見,《藏外道書》以上海圖書館藏的清同治抄本刊印,使這一“王墒孫紀念物”得以與廣大讀者見面。另有清代海鹽道士輯錄的《道家詩紀》稿本,原題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抄錄自唐代以降的道家詩歌,十分珍貴。至於一些在明清和民國時期曾廣泛流傳的戲曲、小說和詩文集,都曾對當時的民眾生活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五、明清時期曾經廣泛流傳的一些內丹養生典籍,例如,伍守陽的《天仙正理直訟)、《仙佛合宗語錄》和柳華陽的《金仙論證》以及《性命圭旨》,另外,由顧廷龍先生推薦的上海圖書館收藏的稿本《玉笈金箱》也收刊在內,該書據考系明代長州詞人錢希言簡棲所編抄,為海內外孤本,曾經黃丕烈、章鈺等著名藏書家收藏。《玉笈金箱》摘抄道教經典和內修論著至少有二百種以上,堪稱是一部明代編成的道教教義和內養的類書;
六、民國以後產生的道教書籍和重要的道家研究書注,例如,陳攖寧的許多文章以及部分經注和山志等。

排版特色


由於明清時期的某些道書是以叢書的形式刊印的,《藏外道書》在收入本書時,仍然保持叢書的面貌,不將其分拆。全書還編有經籍子目的一字索引,以方便讀者檢索使用。

意義


道教的《道藏》自古歷來由官方敕命,道士編修的。不過,《藏外道書》卻是由民間主辦,依靠學術界、出版界、圖書館界和道教界共同努力,在不耗費國帑的前提下完成的。它既為我國道教研究者們及時提供了大量明清時期的難以收集到的珍貴材料,也為在道教研究的國際競爭中爭得了領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