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峰
馬耀峰
馬耀峰,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西安陝師大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兼任陝西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GIS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訊評委,《旅遊學刊》、《人文地理》、《旅遊科學》、《China Tourism Research》、《陝西師範大學報》(自然科學版)等刊物編委。主要從事旅遊開發與市場,旅遊行為,地圖學與GIS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數十年來,先後主持、參與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七五、八五重大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市重點課題等20個項目,其中一項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陝西省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部教材獲陝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作為獨撰人、主編、副主編,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共20部,其中一部獲全國優秀地理圖書一等獎,一部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部專著《中國入境旅遊研究》和《旅華遊客流動模式系統研究》分獲中國科學院出版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版基金資助。在測繪學報、地理學報、旅遊學刊、地理研究、人文地理、旅遊科學等高中級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4篇獲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在地圖學與GIS研究方面,提出了專題地圖符號構成元素及其設計模式,為計算機輔助地圖製圖和地理信息系統製圖的符號設計開創了新的思路;編纂完成的《西安地圖集》是我國編製最早、最好的城市地圖集之一,在綜合製圖、動態製圖和綜合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成效嘗試,對隨後全國其他城市編製的城市地圖集產生了導向型的影響,獲得了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旅遊研究方面,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旅遊熱點城市境外遊客流動模式系統研究》,深入探討了我國入境遊客的時空動態規律,提出了海外旅遊者趨豐美資源、趨特大城市、趨黃金旅遊線路等流動模式及旅遊城市間的相關關係、輻射效應和替代效應,並探討了不同客源國旅遊者來華的旅遊模式等,從時間序列演進、地理空間分析兩個方面揭示了入境旅遊客流的動態趨勢及其預測預報等。該研究成果2004年獲陝西省優秀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和陝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成果獎。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項目《中國不同群體入境遊客旅遊行為模式研究》課題,從入境旅遊者的旅遊決策、旅遊選擇偏好、時空動態規律、客主文化交互效應等方面,在國內首次探討了中國入境遊客的旅遊行為模式和規律,深入研究了了我國主要客源群體—日韓、東南亞、北美、歐洲和大洋洲等不同客源地旅遊者的旅遊偏好、行為規律和文化差異等,開創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入境旅遊研究的先河,為中國的入境旅遊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規劃方面,主持完成了《陝西省旅遊資源調查與評價研究》、《陝西省旅遊總體規劃》(第二主持人)、《銅川旅遊總體規劃》、《旬陽太極城旅遊區總體規劃》、《城固五門堰旅遊區總體規劃》等數十個省市縣旅遊開發評價、旅遊區總體規劃項目,為區域旅遊資源開發及旅遊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教學方面,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講授過:《測量與地圖學》、《旅遊地圖學》、《區域規劃原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旅遊市場學》、《旅遊市場分析與預測》、《旅遊市場調研》、《國際旅遊市場學》、《旅遊空間模型》、《現代專題地圖設計》、《數字地球》和《數字地圖學》等10多門課程,深受學生好評,曾數次獲得陝西師範大學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以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面向2l世紀地理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研究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參與完成的一項教學研究項目獲原陝西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馬教授教學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地理學和旅遊學的交叉融合方面,因而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貢獻。多年來,先後以學科第一方向帶頭人,爭取到旅遊管理、人文地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3個碩士點授予權和1個旅遊管理博士點授予權(全國首批設立),作為第二個學科群體帶頭人,爭取到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現為旅遊管理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地理學博士后流動站旅遊方向帶頭人。
在人生道路上,已離休的家父對自己影響深遠,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成為自己做人、做事的基本信條,作為高(中)67級老三屆,在陝西重點中學三原南郊中學的四年學習奠定了自己良好的中學基礎;而隨後的幾年下鄉插隊又讓自己較早地經受了社會的鍛煉和磨鍊。陝西師範大學幾年的大學求學生涯使我有了地理學的入門基礎;西北大學地理系的進修學習使我提高了地理專業基礎;而解放軍測繪學院地圖製圖系的學習使我有了地圖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製圖方面的專業積累。該校劉胤漢、楊凱元等十幾位老教授、以及西北大學已故張奠坤教授,解放軍測繪學院高俊院士、武漢測繪學院祝國瑞博導對自己的治學影響至深,他們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使我有了學習的榜樣和目標,並建立和恪守“書山無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警示格言。
我主要從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旅遊開發及旅遊市場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旅遊與環境學院旅遊管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和人文地理碩士點負責人。自己專業水平的真正提高,是在工作后的20多年的教學和科研項目完成之中。教學工作一方面傳授了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專業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科研工作的開展。而科研工作的進行,鍛煉和增強了自身的專業水平,反過來又極大地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畢業留校的數十年來,先後主持、參與主持或參加了十多項國家、省市科研課題。80年代主要是完成省市級重點項目和國家“七五”課題;90年代主要是完成國家“八五”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可以說,項目增加了科研積累,項目促進了教學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20多年來,先後為該校地理系、旅遊系和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過測量與地圖學、旅遊地圖學、專題地圖編製、地圖整飾、旅遊市場營銷、國際旅遊市場學、旅遊市場調研、旅遊市場分析、現代專題地圖設計、數字地球和數字地圖學等10多門課程,為博士生講授過現代地理學研究方法專題等,深受學生的好評。曾數次獲得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10多次獲得院級教學質量優秀獎。以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面向21世紀地理課程體系改革研究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參加的一項教學研究項目獲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教學方面還兼任陝西師範大學教學委員會文科組組長。
本人的專業興趣主要集中在旅遊開發、旅遊市場分析、旅遊製圖和地理信息系統等幾個方面。多少年來,先後主持、參與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七五”、“八五”重大課題、省市重點等共10餘個項目;獨立完成、主編,以第二完成人或參加者,在科學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西安地圖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共16部;在《地理研究》、《測繪學報》、《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
在所從事的現代專題地圖符號設計、國際旅遊流等領域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發表在《測繪學報》上的“符號構成元素及其設計模式的探討”一文,和《地理研究》上的“專題地圖符號構成元素的研究”論文,提出了專題地圖符號構成元素的設計模式,為計算機輔助製圖地圖符號設計和地理信息系統符號庫的建立尋求了一條新思路。兩文獲得了陝西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完成的《西安市地圖集》是我國編製最早的城市地圖集之一,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80周年大會上,其綜合製圖、動態製圖的思想和城市經濟製圖的突破得到了高度評價,獲得了全國首屆優秀地理圖書一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對隨後全國其它城市編製的城市地圖集產生了一定的導向性影響。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旅遊熱點城市境外遊客時空動態模式研究”核心成果“中國入境旅遊研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並由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提出的海外遊客趨豐美資源、趨大城市、趨黃金線路等時空動態規律及旅遊城市的輻射效應和替代效應等,受到國內同行的關注。在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方面,主持完成的“陝西自然災害信息系統”,經省科委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為地方經濟發展方面,提出的陝西旅遊業發展應建立數個旅遊新增長極的思想,已被陝西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所採納,主持完成的“鳳縣紫柏山旅遊區總體規劃”項目,經專家評審認為是省內最好的旅遊規劃之一,並列入陝西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重點開發項目。
本人科研的主攻方向主要是尋求旅遊資源開發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結合的突破,做出成績,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目前招收旅遊開發與GIS方向的博士生。
1. 馬耀峰, 李天順等. 《中國入境旅遊研究》(中國科學院科學出基金資助出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9, 12.(該項目2004年獲陝西省優秀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
2. 馬耀峰, 李天順, 劉新平等. 《旅華遊客流動模式系統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2.
3. 馬耀峰, 宋保平, 趙振斌.《陝西旅遊資源評價研究》.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7, 01.
4. 馬耀峰, 宋保平, 趙振斌. 《旅遊資源開發》. 北京: 科學出版社(國家級十五規劃教材), 2005, 01.
6. 馬耀峰. 旅遊地圖製圖. 西安地圖出版社, 1996, 03.
7. 楊凱元, 馬耀峰等. 《西安市地圖集》. 西安地圖出版社. (1995年獲全國優秀地理圖書一等, 1996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8. 甘枝茂, 馬耀峰(主編). 《旅遊資源與開發》.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0, 9. (2005年獲陝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
9. 馬耀峰. 符號構成元素及其設計模式的探討. 測繪學報, 1996, 24(4): 309-315.
10. 馬耀峰. 專題地圖符號構成元素的研究. 地理研究, 1997, 16(3): 23-31.
11. 馬耀峰. 《西安市地圖集》的綜合性及其表現手法的進步. 經濟地理, 1996, 16(1): 62-66.
12. 馬耀峰, 梁旺兵. 基於親景度的美國旅華市場拓展研究—以我國六大旅遊熱點城市為例. 旅遊學刊, 2005, 20(1): 35-38.
14. 馬耀峰, 胡曉紅. 旅滬外國遊客旅遊選擇行為研究. 旅遊科學, 2005, 19(1): 52-56.
16. 馬耀峰, 趙華, 王小峰. 來華美國旅遊者旅遊偏好的實證研究.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36(1): 137-140.
17. 馬耀峰等. 跨國絲綢之路旅遊合作研究. 開發研究, 2006, (2): 67-70.
18. 馬耀峰. 新世紀陝西旅遊產品的開發.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32(1): 85-89.
19. 馬耀峰. 中國旅遊地理學的機遇與挑戰(全國人文地理學術前沿專刊). 地理學報, 2004, 59(6): 139-144.
20. 馬耀峰. 中國入境旅遊流的空間分佈研究. 人文地理, 2001, 16.
23. 馬耀峰, 陝西紅色旅遊發展戰略研究.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 35(4):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