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勝之
中國西漢農學家
氾勝之(生卒年不詳),氾水,原姓凡,(今山東曹縣)人,西漢農學家。
曾在三輔教民種田,後遷御史。總結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創造了精耕細作的區田法,另還有溲種法、穗選法、嫁接法等。著有《氾勝之書》共2卷18篇,是中國最早的農學著作。
氾勝之在漢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時為議郎,知農事,后官至黃門侍郎。曾以輕車使者的名義,在三輔(今陝西平原)指導農業生產,並使該地區獲得豐收。《漢書·文藝志》顏師在注引劉向《別錄》雲,成帝時使氾“致用三輔,有好田者師之”。《晉書·食貨志》數:“昔漢遣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
本姓凡氏,秦亂時避地氾水(氾水故道流經今山東曹縣與定陶之間),因改姓氾。漢成帝時為議郎,曾任勸農使者和輕車使者,在都城長安附近(今陝西關中地區)指導農業生產,后升任為御史。他總結黃河流域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創造精耕細作的區田法,另還有溲種法、穗選法、嫁接法等。著有《氾勝之書》共2卷18篇。
氾勝之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對農作物生長和栽培就很感興趣,喜歡研究農業技術,注意搜集、總結家鄉農民的生產經驗,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知識。在漢成帝的時候,氾勝之步入仕途,官居議郎。他受朝廷的遣使,以輕車使者的身份到三輔(即關中平原,今陝西省中部)地區管理農業。在此期間,他深入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認真研究當地的土壤、氣候和水利情況,因地制宜地總結、推廣各種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經過實地考查,反覆試驗,他總結推廣了新的耕作方法——“區田法”。他把土地分成若干個小區,做成區田。每一塊小區,四周打上土埂,中間整平,深挖作區,調和土壤,以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採用寬幅點播或方形點播法,推行密植,注意中耕灌溉等。區田法的推廣和運用,大大提高了關中地區單位面積產量,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一直到清朝時,農學家楊屾在關中地區依然提倡這種耕作方法,甚至解放后的陝北地區,農民還保留著氾勝之當年推行的區田耕作法。
貢獻
發明推廣了“溲種法”(在種子上粘上一層糞殼作為種肥),其原理直至今天還在應用。終於總結出了一套瓠子種植高產技術,即“種瓠法”。用這個新技術栽種的瓠子,個兒長得特別大,一個可抵過去的10個大。
雖然身為朝廷命官,但卻時時想著農業豐收,惦著百姓的溫飽。對北方的水稻、蠶桑、小麥、瓜果等作物的栽培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推廣了種麥法、種瓠法、穗選法、種瓜法、調節稻田水溫法、保墒法、桑苗截干法等。農業技術的推廣,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尊敬和愛戴。
成就
經過長期的刻苦努力,總結自己指導農業之經驗,整理農書一部,全書原2卷18篇,北宋時丟佚。後來從《齊民要術》及《太平御覽》等書中輯錄約3000餘字。《漢書·藝文志》農家類稱之《氾勝之十八篇》,也稱《氾勝之種植書》或《氾勝之農書》,后通稱《氾勝之書》,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的農業科學專著,發展了戰國以來的農學,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以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唐賈公彥《周禮疏》說:“漢時農書數家,氾勝為上”。
《氾勝之書》首次記載了“區田”技術。這是一種園藝式的精耕細作高產的耕作技術。“區田法”把耕地分為上、中、下農區三種類型,通過深耕、勤澆、精管,使農作物獲得高產。《氾勝之書》還總結了冬麥、春麥、大豆、桑等13種農作物的栽培技術;此外,書中還有關於嫁接法、輪作、間作、混作等方面的記載。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從先秦到漢末有農書一共是9家,114篇。其中有《神農》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國》16篇,《尹都尉》14篇,《趙氏》肇事5篇,《氾勝之》18篇,《王氏》6篇,《蔡癸》1篇。
“氾勝之十八篇”即《氾勝之書》,此書在《隋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舊唐書·經籍志》和宋代鄭樵的《通志》中都有著錄,以後失傳,只有《齊民要術》《太平御覽》等北宋以前的古書摘錄了此書中的內容,因此,被部分地保留下來。經19世紀前半期洪頤煊、宋葆淳、馬國翰,20世紀50年代石聲漢、萬國鼎等先生的輯集之後,得到了約3700字,這就是今天見到的《氾勝之書》。
現存《氾勝之書》主要包括耕作總原則,耕作的具體方法,12種作物的栽培方法,諸如選種、播種、栽培、收藏等各個細節。此處,還有溲種和區種兩項新內容。
《氾勝之書》總結了北方旱作農業技術,對傳統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齊民要術》直接引用前人的著述,以《氾勝之書》為最多。此外該書所記載的一些農業技術,也為後來的農書所繼承和發展。《氾勝之書》不僅提出了耕作的總原理和具體的耕作技術,還列舉了十幾種作物具體的栽培方法,奠定了中國傳統農學作物栽培總論和各論的基礎,而且其寫作體例也成了中國傳統綜合性農書的重要範本。從《齊民要術》到《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再到《農政全書》《授時通考》莫不如此,凡此種種足以證明氾勝之對中國農學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