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會魁
邱會魁
邱會魁是江西省興國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支隊長、軍分區副司令員、副旅長、吉林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兼警備司令員、東北軍區人武部部長等職。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邱會魁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為加強東北地區人民武裝工作和民兵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邱會魁同志因病於1993年6月19日在瀋陽逝世,終年88歲。
邱會魁
邱會魁的父親名叫邱時庚,是個私塾先生,全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教書的收入來維持。在父親去世四個月後才生了邱會魁。當時生活很困難,靠母親給人家做針線活來維持,維持不下去時母親就帶著孩子去要飯或求親友接濟。邱會魁長到十二三歲時就開始打柴賣,換點油鹽蔌穀米過日子。14歲時,叔祖母去世后,叔祖父的弟弟把房產賣了,把邱會魁攆出了家門。為了生活,他只好給人家做長工。
1928年,邱會魁的家鄉來了共產黨,在本地秘密組織農民協會,邱會魁便暗中投身革命,晚上參加活動。第二年革命活動公開了,邱會魁擔任了僱農工會大隊長,負責領導農民翻身工作,打土豪,分田地。
1930年,江西省興國縣在共產黨領導下組建了獨立團,防止階級敵人的反攻倒算。
1930年12月在興國縣兵站,由蔡先元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無候補期)。之後,在中央蘇區參加了一至五次反“圍剿”,參加了高興圩老營盤、黎川、楊口、順昌、高虎腦、萬年亭等反“圍剿”戰鬥。在鬥爭中,邱會魁從通訊員成長為連長。1933年10月調紅軍大學上級班學習,1934年6月畢業后,被派到紅3軍團5師先後任15團1營營長、14團管理處主任,13團1營1連連長,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過雪山草地,歷盡了千辛萬苦。到達陝北后,隨即又參加了直羅鎮、山城堡、曲子鎮、東渡黃河等戰鬥,經受了嚴峻的戰爭考驗。
邱會魁雕像
1942年下半年,組織上調邱會魁去延安抗大學習。1943年2月轉入中央延安黨校十支部學習,直到抗日戰爭勝利。
1945年9月,黨中央發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重要指示。為了建立東北革命根據地,10月,邱會魁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結束后,被分配到東北,先任延邊分區和龍支隊隊長,不久又調到延邊分區當副司令員。安圖剿匪結束后,邱會魁調任吉林軍區25旅副旅長,1947年3月調任吉東分區副司令員,1948年3月調任吉林軍區司令部當副參謀長兼警備司令員,1949年1月任吉林軍事部部長。在此期間,邱會魁率部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老爺嶺等戰鬥和圍攻吉林、長春的戰鬥,認真貫徹執行上級的指示,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
1950年1月,東北軍區(后改為瀋陽軍區)成立東北軍區人民武裝部,邱會魁從吉林軍事部部長調住東北人民武裝部第一任部長。1952年8月,東北人民武裝部改稱東北軍區司令部人民武裝處(后改瀋陽軍區司令部動員處),邱任處長。到1960年6月,他負責東北民兵工作的十年間里,對東北地區兵兵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0年6月,邱會魁調任遼寧省軍區副司令員,直至1965年11月離職休養。在省軍區工作期間,由於他對民兵工作比較熟悉,黨委分工他側重抓遼寧省的民兵建設。從原則領導,到具體實踐,他對遼寧省後備武裝力量的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1965年邱會魁離休。
邱會魁性格直爽,從不高攀,特別是對有權勢的親戚更是如此。
邱會魁生活儉樸,不講排場,不講闊氣,總以長征精神鞭策自己。
他很注重學習,每天報紙必看,廣播必聽,還要堅持學習馬列和毛主席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