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黎平

軍人,代表作《通天之路》

呂黎平(1917—2001),原名呂繼熙,出生於1917年,江西省興國縣高興鎮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歷任興國縣少年先鋒隊部隊長、紅軍總部一局參謀、西路軍總指揮部情報科科長、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飛行教員隊隊長、瀋陽航管處處長,新中國成立后,擔任過空軍軍長、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61年晉陞為少將。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於2001年因病逝世,享年84歲。

人物關係


人物簡介


呂黎平
呂黎平
呂黎平(1917.1~2001)男,原名呂繼熙,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高興鎮樟坑村人。因家境貧寒,只讀了兩年半私塾。13歲在縣城“吉和祥”百貨鋪當學徒時接受進步思想。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革命活動,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的高興圩戰鬥中,呂黎平帶領高興區少先隊支援紅軍作戰,表現機智勇敢。不到半年便當上了興國縣少先隊總隊長、少共興國縣委委員。1933年5月,任中央紅軍總部第一局作戰參謀,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戰爭。1934年10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1935年4月下旬紅軍進入雲南境內時,苦於只有大比例地圖,不知金沙江渡口在何處。28日,呂黎平和偵察隊長陳育才率領小分隊,在曲靖公路上截獲一輛從昆明開往貴陽的汽車,車上恰好有龍雲送給薛岳的十萬分之一地圖和治傷的白葯。這次意外的收穫,得到毛澤東等中央首長的表揚和很高評價:“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一戰績比在戰場上繳獲的武器還要重要……”為紅軍搶渡金沙江找到了捷徑和渡口。呂黎平後來寫了《巧獲地圖定決策》打油詩:“曲靖公路上,巧獲兩件寶。地圖辨方向,白葯治傷員。渡江走捷徑,龍雲有‘功勞’。西去崎嶇道,汽車不要了。”1935年7月,呂黎平任紅軍前敵指揮部作戰科副科長。9月9日,張國燾背著黨中央發電報給陳昌浩,企圖分裂黨和紅軍。呂黎平到機要科看電報,與機要組長陳茂生共同譯出這份密電后,感到事關重大,立即把密電送給葉劍英參謀長,葉劍英馬上送給了毛澤東。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緊急會商對策,單獨率軍北上,以脫離險境。當晚,葉劍英從呂黎平手裡取走了從包座戰鬥中繳獲的唯一一份甘肅省十萬分之一地圖。因情況緊急,葉劍英來不及通知呂黎平等隨黨中央北上。呂黎平只好隨紅四方面軍南下,次年再北上,三過雪山草地。為保衛黨中央作出了特殊貢獻,功不可沒。地圖沒有了,陳昌浩對呂黎平產生了懷疑,把他調離作戰科改任西路軍總指揮部情報科科長。呂黎平便隨西路軍西進,西路軍失敗后,逃入新疆。1937年11月,呂黎平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隊學習飛行,任飛行班長、支部書記。成為共產黨培養的第一代飛行員。1942年7月,盛世才撕掉親共假面具,將呂黎平等打入監獄達三年又九個月之久。1946年6月,呂黎平在黨中央營救下回到延安,旋即被派往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任飛行教員隊隊長、訓練處處長,瀋陽航管處處長,南京空軍部部長。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等戰役。1949年7月,黨中央決定組建空軍,呂黎平曾是中央代表團成員,赴莫斯科蘇聯談判援助中國建立空軍事宜。並受命擬訂組建空軍方案供談判用,得到毛澤東、周恩來表揚。回國后,緊張地投入組建空軍工作。同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呂黎平先後出任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校長,丹東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作戰指揮員,北京空軍指揮員訓練班主任。擔任空軍高級航空學校校長達十年之久。他帶領全校人員勤奮工作,嚴格訓練,滿足了組建航空兵部隊的需要。1959年4月,呂黎平出任空軍第一軍軍長。他帶領部隊到閩、粵前線進行輪戰鍛煉,按條令條例組織部隊正規訓練。1962年3月,任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文化大革命”呂黎平蒙冤受到殘酷迫害。1978年10月恢復原職。1983年5月任正兵團職顧問。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1年1月22日19時30分在瀋陽逝世,享年84歲。著作有《星光照西陲》、《青春的步履》、《通天之路》、《紅軍總部的崢嶸歲月》等。
人的一生中,對其立志的信念和投身的事業總有一些難以忘懷的往事,而這些往事又通常發生在重要時刻。當時,看似平凡,實則產生深遠影響,有的甚至載入史冊。呂黎平將軍就有這樣的事迹。

人物生平


瀋陽軍區空軍原顧問(正兵團職待遇)。
呂黎平同志系江西省興國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幹事、秘書、參謀、副科長、科長等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四、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曾與張國燾分裂紅軍的陰謀作了堅決鬥爭,並在鬥爭中發揮了特殊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隊學習飛行,成為我黨培養的第一代飛行員。1942年9月被軍閥盛世才逮捕入獄,1946年在黨中央的營救下回到延安,在獄中與敵人進行了頑強的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飛行教員隊隊長、處長、南京軍管會空軍部部長等職,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航空學校校長、丹東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作戰指揮員、北京空軍指揮員訓練班主任、北京高級航空學校校長、福州空軍指揮所值班指揮員、軍長、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呂黎平同志,因病於2001年1月22日在瀋陽逝世,享年84歲。 

人物經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任興國縣少年先鋒隊總隊長,中央紅軍學校政治部青年幹事、機要秘書,紅軍總部一局參謀,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一局作戰科副科長,西路軍總指揮部情報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三、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征。1935年9月9日,呂黎平機智地將張國燾企圖危害黨中央的密電親自送交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葉劍英,並提供當時我軍惟一的甘肅省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使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率紅一方面軍安全脫離險境,勝利北上甘肅、陝西。為黨為紅軍順利渡過危急關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

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隊學習飛行,以優良成績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訓練,成為我軍第一代飛行員。1942年9月被軍閥盛世才逮捕入獄,在獄中與敵人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946年在黨中央的營救下回到延安。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飛行教員隊隊長,南京航空器材接收處處長,南京軍管會空軍部部長。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三大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

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校長,北京空軍中級指揮員訓練班班主任,空軍高級航空學校校長,空軍軍長,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7年3月離休后,著有《星光照西陲》、《通天之路》等書,在史料集冊中刊載了十餘篇專題文章,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2001年1月22日在瀋陽逝世。

立志當紅軍


呂黎平雕像
呂黎平雕像
呂黎平出生在興國縣高興鎮樟坑村。自小家境貧苦,父親患肺結核病,10歲才靠母親砍柴賣供他讀了兩年私塾。13歲靠祖母到縣城找了一家叫“吉和祥”的百貨鋪當學徒工人。老闆為了賺錢,硬要他這個小童工從明星未落便起來幹活直到深夜,從挑水做飯、站櫃檯到洗馬桶,什麼臟活累活都要他干。規定三年內除供飯吃,不給分文工資。當時能找到這份苦差事還算幸運。半年之後,朱德、毛澤東率領的紅軍佔領了興國城,呂黎平去“招募新兵”站報名參軍,但一量身高,不夠標準而被拒收。這時,呂黎平家的新圩鄉、高興區正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運動。呂黎平返鄉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創建村、鄉、區蘇維埃政權的鬥爭。適逢國民黨軍進攻紅軍的第三次“圍剿”戰爭正在高興區周圍打得激烈,呂黎平帶領區少先隊支援紅軍作戰,做戰勤工作,表現積極勇敢。不到半年,他就從鄉、區少年先鋒隊隊長被提升為縣少先隊總隊長、少共縣委委員。
呂黎平任縣少先隊總隊長不久,看到上級要從興國縣挑選三名優秀青年幹部到瑞金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培養政治幹部的通知,就趁機向當時的中共興國縣委書記賀昌要求參軍學習。賀昌看他意堅懇切,便批准了他的要求。1932年5月初,呂黎平偕同另兩位青年到瑞金紅軍學校報到,實現了當紅軍的願望。
呂黎平被編入政治營第九連學習,全連百餘名學員中,呂黎平個頭最矮、年齡最小,排隊排在末尾,端槍瞄準也感到吃力。但經過半年的刻苦學習,畢業考核成績優秀,被校政治部選中,留做青年科幹事。由於工作出色,不到三個月,又被選為校長兼政委、瑞金衛戌司令員葉劍英的機要秘書。呂黎平到國家保衛局,進行了機要譯電和保衛首長的業務訓練。

長征的業績


呂黎平
呂黎平
1933年5月,臨時中央任命葉劍英為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呂黎平亦隨葉劍英一總部一局工作,開始主持機要科的譯電業務。不久,中革軍委代主席項英令他到作戰科當參謀,參加第四次反“圍剿”。1934年1月,前後方兩個總部合併。4月,呂黎平隨朱德、博古、李德劉伯承等中央首長參加廣昌戰役失利。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黨中央與中革軍委的職能機構合併,一律軍事化。當時,一局作戰科沒有配科長,只有孔石泉黃鵠顯王輝、呂黎平、羅舜初、黃功發、曾紹泰(曾美)、謝漢初八個參謀。他們既是總部的作戰參謀,又是中央首長的辦事人員,肩負雙重任務,知道核心機密,在首長的意圖下,權大責任重。除毛澤東有位黃有鳳機要秘書外,其他首長都沒有配秘書。遵義會議后的四渡赤水戰役中,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1935年4月下旬,中央紅軍進入雲南境內,苦於沒有大比例尺地圖,不知金沙江的渡口在何處。28日,呂黎平和偵察隊長陳育才率領小分隊在曲靖公路上繳獲一輛從昆明開往貴陽的汽車,車上有龍雲送給薛岳的十萬分之一地圖和治傷員的白葯,得到毛澤東等中央首長的表揚和很高評價:“我們正為沒有雲南詳圖而犯愁的時候,敵人就送上門來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一戰績比在戰場上繳獲的武器還要重要,可謂巧合呀!”(見《毛澤東傳》35頁。)呂黎平後來寫了《巧獲地圖定決策》打油詩:
曲靖公路處,巧獲兩件寶。
地圖辯方向,白葯治傷號。
渡江走捷徑,龍雲有“功勞”。
西去崎嶇道,汽車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