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大”,1936年6月1日在陝北瓦窯堡創立。第一批學員編為3個科,共1063人。

抗大簡介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1937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后,中央紅軍幹部團和陝北紅軍學校合併,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不久改稱“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
1936年6月,改稱“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大”),林彪任校長,毛澤東兼任政治委員,羅瑞卿任教育長,下設高級科、上級科、普通科(亦稱一、二、三科)。12月7日,林彪任“紅大”校長兼政治委員,劉伯承任副校長。
1937年1月,“紅大”隨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機關從保安(今志丹)遷至延安,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抗日軍政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紅軍大學,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抗大的學生開始主要是紅軍中高級幹部,後來也招收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36年6月1日,抗日軍政大學前身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陝北保安建立。主要幹部由毛澤東從紅一方面軍抽調,包括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副校長劉伯承不久調任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負責抗大工作。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後來也直接轉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由校長林彪抽調。保安校舍是學員自己動手挖的窯洞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1937年,抗日軍政大學遷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都只有半年左右,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
1939年,抗大總校、陝北公學等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在陝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都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準備軍事幹部。
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遷往東北,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建制
抗大總校有十四個大隊。大隊長是團級幹部。
一分校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在晉東南的故縣成立。校長何長工、副校長周純全
1940年1月,遷至山東沂蒙山區。 1941年與濱海師範合併改為濱海建國學院。即現在的臨沂師範學院。
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在晉察冀建立。后更名為華北軍政大學,即現在的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建立於延安,許光達任三分校校長。1941年12月,改為延安軍事學院,院長是徐向前。三分校的俄文隊則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之一。
四分校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蘇邊區的永城成立。前身是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后曾改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華東軍政大學、第三高級步兵學校。1952年2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即現在的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五分校
1940底,抗日大五分校在江蘇鹽城地區成立。又叫抗大華中總分校。
六分校
1940年,抗大六分校在山西武鄉成立。 1943年結束。后在六分校基礎上組建抗大太行大隊,后擴建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併入晉冀魯豫軍政大學。
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興縣成立。校長彭紹輝。後於1943年遷往甘肅慶陽東華池。
八分校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在皖東的天長境內建立。

抗大舊址


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大學開學典禮隆重舉行。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同志出席祝賀並發表了講話。毛澤東兼任紅大教育委員會主席。紅大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校務部主任周昆,教務部主任何滌宙,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莫文驊任學校黨總支部書記。紅大分設高級科(一科)、上級科(二科)、普通科(三科)。學校開設的課程有馬列主義、軍事戰略學、哲學、政治經濟學、世界和中國革命基本問題、時事問題等,學校成立時,有學員238人。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6月21日,國民黨八十六師張雲衢團向瓦窯堡發起突然襲擊。紅大師生和守城紅軍一起,迅速反擊,頑強作戰,終於將來犯之敵趕出了瓦窯堡,保證了中共中央機關的安全撤離。隨後,紅大也隨中央機關遷移,於7月初到達保定
紅大舊址現保存有校部的3孔磚窯和被闢為高級科(一科)教室的古建築關帝廟。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同學們,努力學習,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的作風;同學們,積極工作,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我們的傳統。像黃河之水,洶湧澎湃,把日寇驅逐於國土之東!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我們是抗日者的先鋒!”這豪邁激越的旋律,堅定自強的誓言,就是著名的抗大校歌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創辦的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軍事學校,也是延安時期我們黨創辦的最有影響的學校。毛澤東稱讚抗大:“抗大為什麼全國聞名、全世界聞名,就是因為它比較其他的軍事學校最革命最進步,最能為民族解放與社會解放而鬥爭”。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的中國紅軍學校,1933年擴建為紅軍大學,1934年隨中央紅軍長征,改稱“幹部團”。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后,紅大恢復創建於陝北瓦窯堡,並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1936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為基礎,創辦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出席並發表講話。1937年1月20日,紅大隨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改稱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黨中央和毛澤東對抗大的建立與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毛澤東親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中央為學校選調了一批經歷過戰爭考驗、具有豐富軍事或政治工作經驗的幹部到抗大工作,如劉伯承、林彪、羅瑞卿、徐向前、張際春滕代遠、何長工、李井泉彭紹輝許光達莫文驊李志民胡耀邦等。同時,又從大後方請了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等學者到抗大任教。毛澤東說,這是共產黨的大事,不是小事,一定要抓緊抓好。毛澤東還親自為抗大制訂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後來,毛澤東把其中“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改為“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抗大學員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部分是經過土地革命戰爭和長征考驗的紅軍老幹部、老戰士,他們是人民軍隊的基礎,抗大的棟樑;一部分是八路軍新四軍和各抗日根據地的幹部或戰士,他們經過抗大的培養后,回到各地區、各部隊,成為開闢和建設抗日根據地,堅持抗戰的骨幹力量;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青年和來自海外的愛國華僑青年。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劉少奇陳雲董必武秦邦憲等一些領導同志,經常為抗大講課、作報告,參加開學典禮或結業式等活動。毛澤東後來回憶:“那時我可講得多,三天一小講,五天一大講。”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就是為抗大學員所作的講演,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都被列為抗大的必讀教材。他講課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政治、軍事、哲學歷史等,其中主要是談戰略問題。他要求學員們在政治上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在軍事上要努力學習軍事理論。
全國抗戰爆發后,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抗大先後在各敵後抗日根據地設立了14所分校,華北、陝甘寧、華東等敵後抗日根據地,到處都飄揚著抗大的旗幟,回蕩著抗大校歌。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延安的抗大總校也曾輾轉於陝北、山西、河北等地堅持辦學,1943年1月返回陝甘寧邊區。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抗大也完成了偉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同年10月,原抗大總校一部分教職學員奉中央軍委命令向東北進軍,1946年2月底到達吉林通化,籌辦“東北軍政大學”。新中國建立后遷入北京,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防大學。
九年中,抗大為黨和人民培養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備的軍政幹部。抗大總校培訓學員近3萬人,連同各分校共培養了十餘萬名軍政幹部。其中許多人成為黨和軍隊的高級幹部,他們為我黨我軍的發展壯大,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也為建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組織基礎。在我們黨和軍隊的歷史上,抗大寫下了具有特殊意義的光輝篇章,它的偉大業績將永遠留存在和人民的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