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試劑

本尼迪克特試劑

本尼迪特試劑,也稱班氏試劑、本尼迪克試劑、本尼迪克試液或班乃德試劑,是一種淺藍色化學試劑,為斐林試劑的改良試劑。

基本介紹


本尼迪特試劑,也稱班氏試劑、本尼迪克試劑、本尼迪克試液或班乃德試劑,是一種淺藍色化學試劑。
本尼迪克特試劑
本尼迪克特試劑
本尼迪特試劑是斐林試劑的改良試劑,它與醛或醛糖反應生成紅黃色沉澱。它是由硫酸銅、檸檬酸鈉無水碳酸鈉配置成的藍色溶液,可以存放備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須現配現用的缺點。
反應原理:
檸檬酸鈉和Cu2+生成絡合離子,此絡合離子與葡萄糖中的醛基反應生成紅黃色沉澱。
配置:
173克檸檬酸鈉和100克無水碳酸鈉溶解於800毫升水中。再取17.3克結晶硫酸銅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慢慢將此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最後用水稀釋到1升,當溶液不澄清時可過濾之。與還原糖反應加熱生成紅黃色沉澱。斐林試劑和本尼迪特試劑(班氏試劑)的區別: (1)其配方與斐林試劑不一樣,其配方為:
①400mL水中加85g檸檬酸鈉和50g無水碳酸鈉;
②50mL加熱的水中加入8.5g無水硫酸銅。製成溶液;
③把溶液倒入檸檬酸鈉-碳酸鈉溶液中,邊加邊攪,如產生沉澱可濾去。
(2)其反應原理與斐林試劑略有差別。利用斐林試劑鑒定時,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直接反應生成Cu(OH)2,Cu(OH)2和可溶性還原糖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而本尼迪特試劑中Cu(OH)2的產生卻是這樣的:檸檬酸鈉和碳酸鈉均為強鹼弱酸鹽,在水中它們均可水解產生OH-,與檸檬酸鈉-碳酸鈉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時,Cu2+和OH-結合,生成Cu(OH)2,Cu(OH)2與還原糖中的醛基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3)兩種試劑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可強烈產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澱析出,因此斐林試劑一般為現用現配;而本尼迪特試劑的配方中,檸檬酸鈉-碳酸鈉為一對緩衝物質,產生的OH-數量有限,與CuSO4溶液混合后產生的濃度相對較低,不易析出,因此該試劑可長期保存。
(4)本尼迪特試劑與斐林試劑只適用於還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鑒定,不用於非還原性糖(如蔗糖)的鑒定。
當然,無論用本尼迪特試劑還是斐林試劑,歸根結底都是Cu(OH)2與醛基在沸水浴加熱條件下反應而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兩者反應現象一樣,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處。

如何鑒定


首先,將需測試的樣本溶解於水中,加入少量的班氏試劑,搖勻后將此混合物在沸水中加熱。反應時間約為3分鐘。如果測試樣本是還原糖,混合物中會形成紅黃色的沉澱物。這是因為還原糖會將硫酸銅中的二價銅離子(Cu2+)還原成一價亞銅離子(Cu+),並以氧化亞銅(Cu2O)的形式沉澱出來。如果溶液中還原糖含量較低,產生的氧化亞銅便會相應減少,因此試驗后可能只會出現綠色、混濁的黃色或橙色沉澱物。
鑒定還原性糖過程
1 取一支試管,注入2mL待測樣品
2 向試管內注入2mL本尼迪克試劑
3 將這支試管放進盛有開水的大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煮沸2分鐘左右。
4 觀察溶液顏色
結果
非還原性糖如蔗糖,澱粉,纖維素等呈陰性
還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呈陽性
本尼迪
史丹利·羅斯特·本尼迪(Stanley Rossiter Benedict)(1884年3月17日-1936年12月21日) ,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是美國著名的化學家。1911年,他發現了本尼拉特,其功能在於檢驗溶液中有無還原糖,並藉此檢查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糖分。
還原性
一般情況下,單糖的還原能力主要來自它的醛基,如葡萄糖,而多糖則大多因為半縮醛羥基的存在。還原后,自己會變成糖酸。如葡萄糖就會變成葡萄糖酸。如該糖是一酮糖,酮基就會斷裂,分解成兩個較小的分子,如果糖。除蔗糖外,所有單糖及雙糖在本尼迪克特試驗中呈陽性反應,所以所有單糖及雙糖都具有還原性。但有時果糖可能會算作非還原糖處理。
備註
如果溶液中還原糖含量較低,產生的氧化亞銅便會較少,試驗后只會有綠色、混濁的黃色或橙色等。在酸性環境中,Cu2+會變得較為穩定,不容易發生反應,所以不能進行試驗。醇和醛在這測試亦會產生磚紅色沉澱物,因為兩者都具有在這試驗中產生作用的官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