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山
游武夷山
《游武夷山》是南宋詩人陸遊創作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記游詩,旅遊是養生的重要手段,而養生又是旅遊的先決條件,所以說“養氣敢不勤”。
【封禪書】馬相如言封禪事的遺書。宋林逋《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詳“封禪文”。典【武夷君】傳說中武夷山的仙人。《史記·封禪書》:“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武夷君用乾魚。”司馬貞索隱引顧氏曰:“《地理志》雲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處,即《漢書》所謂武夷君。”明吳栻《武夷雜記》:“又考古秦人《異仙録》云:始皇二年,有神仙降此山,曰余為武夷君,統録羣仙,受館於此。史稱祀以乾魚,乃漢武時事也。今漢祀亭址存焉。”清陳朝儼《武夷遊記》:“自一曲入,望幔亭峯,縹緲雲際,相傳為武夷君宴鄉人處。”清錢謙益《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七:“拂衣歸揖武夷君,九曲僊山帝許分。”典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詞人。
陸遊出生時正值北宋滅亡之際,從小便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陸遊“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複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遊至幕府襄理軍務,使陸遊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之後陸遊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嘉定二年(1210年)陸遊去世,留絕筆《示兒》。